革清 第21节

刚弄完一个碗,又有人敲门。自从解决了刘门主亲自来支持朱有全的事情之后,李童山也表示愿意与霍崇继续合作。他负责做琉璃瓶子,把小工给叫回去开工。

霍崇可不想被人看到自己这边的新家伙,连忙把东西掩盖好,这才去开门。就见门外站着的居然是徐右林。真的是大出霍崇意料之外。

没想到徐右林脸色阴沉,进来之后直接把霍崇拉去正厅,开口就说:“你没能把洪舵主的人都救过来!”

霍崇先是一惊,然后心中骂道:俺X!果然那些人还是有人死了。

“俺又不是医生,怎么能救命。”霍崇立刻反驳道。这么一说,霍崇又觉得自己占了道理,“那些人走的时候,身上的口子可是被俺治过了!”

见霍崇这么气焰嚣张,徐右林叹口气,“霍兄弟,我见了两个没死的兄弟,他们身上的口子那么大,能活下来就是他们命大。不过洪舵主就那样子,话里话外好像是说我推荐你,你不够意思。”

终于能用“我”而不是‘俺’,霍崇就是想和徐右林多说几句,“我……”

徐右林打断了霍崇的话,“我知道你尽力了。死了那人定然不是因为那口子。我也知道你不想摊上人命。只是被洪舵主说我那些,我不高兴。忍不住说说。”

第三十八章 土地(三)

徐右林先来一番抱怨,弄得霍崇心里很是不快。只是两人在这里干生气也没用,霍崇出去拿了两个多月弄出来的东西摆在桌上。就见徐右林只是拿起看了一阵,脸上没有丝毫惊喜。

带着根本没被商品打动的模样,徐右林问道:“只有这些?”

虽然自己的产品被人如此小看的确窝火,霍崇也知道自己的这些东西真没到能坐地起价的程度。亲眼见识过清代瓷器展上的展品,那些精致完美的瓷器完成度极高,霍崇的产品从品相到形状根本没办法和那些比。

但是现在手里只有这些,霍崇只能果断答道:“只有这些。”

徐右林叹口气,“唉……你也尽力了。你想卖什么价?”

“总不能比陶碗还便宜。”霍崇说出了自己的底线。

“哈!”徐右林被逗的大笑一声,“他们想用陶碗的价钱买这个,我还不愿意呢!”

霍崇说出了自己的要价,“这东西比不了瓷器,却不能比那种挂釉的陶碗低。”

徐右林愣了愣,盯着霍崇看了片刻才应道:“这个自然。”

“徐兄弟,你若是用这个价往外卖,准备什么价进?”

徐右林欲言又止,换了个话题,“你有多少个?”

“现在造了一百多个。你要是等几天,能再给你几百个。”

摸了会儿下巴,徐右林说道:“一千个琉璃盏,我给你十五两。”

根据霍崇逐渐积累的经验,这价钱折合成现代货币,大概就是两元店的水平。不过自己这玩意的品质的确远不如两元店的水平,也只能认了。

先谈完琉璃器皿,接着就是酒。徐右林喝了一口,脸上的表情依旧是痛苦。但是这次的痛苦中居然还有点赞许的感觉。

吃了点霍崇端出来的面点压了压酒劲,徐右林叹道:“这酒比上次更厉害了。”

霍崇正准备提价钱,徐右林说道:“三两一百斤。先给我一千斤。”

徐右林这么爽快,看来他是找到销路了啊。霍崇心中感叹,却也不多问,只是答应下来。

心里盘算总价钱,这几天加班加点的生产琉璃盏,能挣十五两。朱二牛那边的酒也大概有一千斤酒,这又是三十两。几个月下来自己挣了四十五两银子。这个真不好说是多是少。

把该给朱二牛的钱给了,霍崇只挣了三十五两出头……

“霍兄弟,你脖子上挂的这东西我看了半天。到底是个什么?”徐右林问道。

霍崇这才注意到墨镜还挂在自己脖子上呢。摘下来递给徐右林,徐右林戴上试了试,随即跑出门去,对着大太阳仰起头。

看了一阵,徐右林回到屋内,“这个咋卖?”

“这个不便宜。”霍崇制作烟熏镜片费了不少力气,一点都不想卖。

徐右林爽快的答道:“我知道不便宜。说个价。”

“你要这个做什么?”霍崇反倒讶异起来。

“我们整天在河上走,晃得眼都要瞎了。这东西有用。”

哦哦。果然是有需求才有市场,霍崇心中高兴。自己没跑过船,对水面反光的事情毫无印象。虽然徐右林稍微这么一提,霍崇立刻就明白了。可徐右林若是不说,霍崇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有这么一个用途。

考虑了劳动成本以及烧制比较透明琉璃的几率,霍崇说道:“两百文。”

“霍兄弟,你做架子的手艺不成。”徐右林直指霍崇的问题。

便是知道人家说的没错,霍崇心中也是大大的不快。就听徐右林继续说道:“你卖给我镜片就好。一对镜片一百文。”

这价钱的确不高,相对霍崇的其他产品已经高了太多。霍崇想了想,终于咬牙答应下来。

然而经这镜片提醒,霍崇想起了另外的东西。回去拿了个铁托盘,放了一块固态酒精在上头。

徐右林左看右看,还拿起来闻了闻,始终没搞明白这是什么。直到霍崇把固态酒精点燃,徐右林终于露出惊讶的神色。虽然他以前就见过霍崇造出来的东西,也有过讶异的神色。但是真正惊到这位槽帮头目,这是第一次。

看着固态酒精烧啊烧的烧了好一阵,徐右林讶异的问:“这东西不会灭?”

“怎么会不灭,只是稍微有点耐烧罢了。”霍崇尽可能用不显摆的语气回答,心里终于有些爽快。满清比起工业国来说的确落后,但是明显没有落后到野蛮状态。

固态酒精的确是超越这个时代的产品,而其他产品并没有在这个时代显得惊世骇俗。其实想想就能理解,如果满清真的无比落后,没有能与工业品对抗的同类手工产品。英国佬也不可能被逼得非得用鸦片来赚满清的钱。

不管是烈酒,琉璃器皿,甚至是眼镜。想卖出去只能靠霍崇有没有办法找到市场,没有这些东西并不会让1717年的人们生活更难过。但是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掏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便利,那是得认真思考反复斟酌才行。

非得比较,大概日本的低欲望社会有点与眼前这个1717年的满清感觉比较类似吧。

直到固态酒精烧的只剩下少量硬块,徐右林问:“怎么卖?”

“一斤一两是不是太贵?”霍崇问。

“哈哈!”徐右林笑道:“一两五斤。你有多少?”

“还剩一小块,一两多吧。”霍崇笑道。

徐右林果断答道:“我先买十斤。银子给你留下。过几天我再来拿。”

大概是急着出货,徐右林甚至只拿走了酒和一百多个酒盏,就带着手下穿过朱家村,沿着大路往回走。

朱二牛眼巴巴的送走了徐右林,已经搓着手蹭到霍崇身边。不用朱二牛开腔,霍崇立刻开始分钱。朱二牛倒也不贪,拿了五两银子就喜滋滋的大赞霍崇做人爽快仗义。

霍崇也觉得这个价钱值,就和朱二牛聊起最近村里变化。朱二牛立刻吹起自己的酒如何好,如何在村里被人高看一眼。吹着吹着还来了劲,把钱袋子在桌上拍得啪啪响,“谁敢看不起俺,俺就把这钱拍他脸上。那些人这辈子有过五两银子么!啊!”

看着朱二牛这表情,霍崇也觉得挺开心。合作方开心就意味着下次合作会更顺畅。不过看着朱二牛这模样,霍崇有点担心他乐极生悲。于是说道:“二哥。俺想问问你,你以前不是酿醋的么?”

“啊……是。”朱二牛登时就没了方才的嚣张,看来他酿醋的经历并不如意。但是朱二牛立刻挺起胸,“霍兄弟,俺的醋就是有点酸。”

“真的?那二哥先给俺按照最酸的那种酿二十斤。”

“你笑话俺么?”朱二牛怒了。

“二哥,咱们搭伙干了这么多次,俺在这等事上啥时候开过玩笑。俺就想要最酸的醋,酸到不能喝才是最好。”

朱二牛楞住了。看得出他完全不理解霍崇想要做什么,但是又知道霍崇不是在开玩笑。

好不容易说服了朱二牛放心干,霍崇才往家走。到了村口前就见有人撒丫子往村里跑,瞅背影是刘老五的人。霍崇回到家就把账本翻出来,将里头夹的借据都拿了出来。

之前已经统计过,现在看着那张清单。刘叔跑路之前是真的竭尽全力筹钱,而且还筹了两笔钱。看日期,霍崇猜测第一笔就是导致前任大师兄李秀念死于非命的那次。那次的钱属于无抵押借款,刘叔直接向三个村子,也就是刘家村、朱家村、李家村的人借了十几家的钱。总数在五十六两。

第二笔应该是出事后,也不知道刘叔的目的是什么。他用抵押土地的方式把十几亩连片地还有零零碎碎的十几亩地都给抵押出去。以一亩一两的价钱向刘家村的富户们又借了三十两。

刘老五没让霍崇失望,刚把这些拿出来又看了一遍,大门就被拍的山响。霍崇叫上师弟们开了门。刘老五这次就没敢往前靠,拍门的后生见霍崇出来,也立刻跑回了一堆人中。

“霍崇,俺看你又卖了些东西吧。该还钱了!”刘老五扯着嗓子喊道。

霍崇原本觉得这刘老五十分可恶,不过今天见到一直颇为蔫的朱二牛拿到五两银子,就敢吵吵着把银子拍在看不起他的人脸上。霍崇好像觉得刘老五也不是单纯的无理取闹。

大家都不是傻子,刘叔的确通过小把戏顺利脱身。但是刘老五等借了钱给刘叔的人难道就没有起一点疑心?霍崇是不太相信的。

看着刘老五还在蹦,霍崇扭头对铁牛命道:“老三,搬张桌子出来。”

很快,桌子放在门口。霍崇对刘老五喊道:“你拿了字据没有?”

刘老五一愣,大概是没想到霍崇居然这么爽快,迟疑片刻后喊道:“你还真要还钱?”

“不还钱,我问这个做啥?”霍崇继续怼刘老五。却没想到刘老五听到这话,立刻转头派了人离开。随即在众人护卫下靠近了桌边。

“你这是要抢钱么?”霍崇边说边摸了摸腰间的短棍。

刘老五虽然面露畏惧,却让他的人往后站,接着喊道:“你让你的人也往后靠!”

于是,霍崇与刘老五和黑社会谈数般坐到了桌子两边。

第三十九章 土地(四)

与刘老五这么面对坐着,却没有对打对骂,霍崇觉得有点不真实。然而真实的东西很快就到了面前。字据拿来了。霍崇对了对两份,内容一样。就从钱袋里掏出银子。见到散碎银两,刘老五的眼睛几乎要放出光来。他转身问道:“拿秤了么?”

霍崇也对铁牛命道:“铁牛,咱们的秤呢?”

白银这玩意麻烦就在于此,尤其是散碎银子,成色不均,重量各不相同。所以清代中后期,来自墨西哥的鹰洋就在满清大行其道。这不是没原因的。

刘老五之前虽然各种扯淡,弄得霍崇想弄死他。不过此时反倒意外的严谨。反倒是霍崇没这么交易过,心里面惴惴不安下还有些着急上火。

最终事情竟然就这么成了,霍崇把钱还给了刘老五,刘老五神色中的敌意也大减。把钱装回到钱袋里,刘老五语气颇为平静的问:“霍兄弟,俺的种福钱……”

霍崇果断堵死了这个念想,“等年关再说。”

“霍兄弟这是发财了么?”刘老五试探道。

“这是俺的自家事。”霍崇冷冷答道。

正说话,却见好几个村里有钱人已经从住处赶了过来。刘老五大概是已经收到了钱,此时显得神定气闲。居然没有火上浇油。不过通知这些人的定然是刘老五没跑。

霍崇并没有生气,刘老五这么干反倒省了霍崇一家家去的麻烦。等那些人满脸焦急的到了桌边,霍崇抢在他们头里说道:“诸位,咱们一家家算。都别急。”

说完,又对刘老五笑道:“五叔,你让个位?”

还别说,这帮人之前对霍崇各种刁难。此时见霍崇拿了银子还钱,个个都很是礼貌。而且刘叔借的两笔钱,头一笔在借据上说的清楚,年关还钱。虽然也有人问,一听霍崇回答若是提前还,利息就没了。借钱给刘叔的这些人都不再提。

加上利息还了三十几两,霍崇把地契全部收回。这帮人临走的时候还比较客气的和霍崇到了个别。仿佛之前根本没有对霍崇下过狠手一般。

这下霍崇可有点不明白了。这帮人之前那么干到底是为了啥?如果说他们是担心自己的钱收不回,那么直接逼死霍崇就能收回钱了么?

可转念一想,霍崇又觉得能理解,当平台顺风顺水的时候,那些投资人排着队挤着要把钱投入平台。一旦平台稍微有些风吹草动的不利消息,立刻就会有大票人排着队去挤兑。只要他们的钱不受损失,平台会不会倒其实无所谓。

看来只要是干这种平台的,啥时代都一样。

回到家,把地契小心放好。以前好多消息,谋上市集团遇到财政危机,于是卖了在北京或者上海的一套房,结果单纯的资金方面除了支付了欠款,还有了账面盈余。

任何项目都不如固定资产来的可靠,这才是霍崇最在意的东西,即便以后霍崇还完了钱之后没了项目,光是这三十亩地和这套房就能让霍崇在这个时代活下去。

这一晚上,霍崇睡得深沉,醒来之后只觉得神清气爽,又有种不知今夕是何年的茫然感。

走出门,就见钱清居然已经起来了,正在扫地。

“老七,起来的好早。”霍崇有了和小师妹打招呼的心情。

钱清点头示意,“大师兄早。”

有了这么良好的感觉,霍崇精神百倍,脑瓜好像都灵便了些。土豆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土豆成分单一。酿出来的酒极为单纯,可视为酒精。那么用土豆酿醋会不会有同样效果?若是土豆能酿出单纯的醋酸来,那可就是霍崇梦寐以求的结果。

等上完了课。霍崇叫过四师弟,要他前去朱二牛那边,请朱二牛考虑一下有没有用土豆酿醋的可行性。可是四师弟怎么都说不囫囵,霍崇干脆写了个纸条教给四师弟。

四师弟接过字条,霍崇突然想起件事。也不知道朱二牛认不认字。霍崇一直没问过。

要是在21世纪,你问别人认字不认字,对方一定会觉得这是指责对方没文化。绝不会从这个问题的字面意思去想。

霍崇以前也这样。但是这习惯放到1717年可就不对劲了。据说新中国建立的时候识字人口不到20%。甚至有说法不到10%。满清时代未必就比这个比例高。如果按照10%的比例来看,朱二牛不识字的概率是超过90%的。

想来想去也没办法,霍崇只能期待四师弟能准确带话。

派出去了四师弟,霍崇继续自己的工作。没有醋,或者说没有醋酸,就做不了醋酸钙。没有醋酸钙与酒精混合,就做不成固体酒精。而且现代固体酒精一般都会再添加些脂肪酸。霍崇更是弄不到。

首节上一节21/241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