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签到九五至尊,我的身份竟被李二曝光 第51节

“你要给官员升迁,那人家只会当做是自己政绩得当,不会念着吏部的好。”

“可你要把别人给贬谪了,那就成了吏部官员欺压寻常官吏。”

“如此一来,好处沾不上,反倒惹了一身腥。”

“长年累月之下,成了不知多少人的仇家对头,被旁人视为眼中钉,你说这日子能好过?”

房玄龄不由抓了抓头。

尼玛,哪有说的这么恐怖!

明明是权柄如此之高的部门,却好似成了大火坑一般。

可问题天下想进吏部的官员数不胜数,你李现却反倒嫌弃的不得了。

这又是哪门子说法。

还不等他出言反驳,李现就继续说了。

“还有一点,你刚刚说需要吏部官员升迁的渠道,需要所负责的辖区没有重大官场事故。”

“可你看看这些个年头,哪一年各地不出现各种贪污?”

“从太上皇的武德年间到如今贞观二年,才多少个年头,你去问问各地上报京城的贪官污吏已有多少。”

“估计用纸张来书写名字,那纸都可以装一箩筐了。”

“就以吏部现有的考核制度而言,提拔十个,估计有六个存在问题。”

“就这样,你让我去吏部,随便一个考核失误的罪名,我就吃不起。”

“我估计要坐冷板凳,坐到上面的官员两腿一蹬,我才有机会。”

第54章:全新的考核方法

房玄龄本来还只当李现是因为不喜欢吏部,所以故意找些挑刺的由头。

只是在听了这个理由之后,却不由得陷入了沉默之中。

李现说的是实话。

自太上皇登基以来的武德年间,到如今贞观二年,大唐一统天下才不过几个年头。

然而天下贪官污吏数不胜数,根本杀之不完,禁之不绝。

这也是吏部最为头疼的地方。

房玄龄为了杜绝这个现象,可谓操碎了心,然而收效微乎其微,根本没什么作用。

虽说监察天下贪官污吏,这主要还是御史台的职责。

可是一旦经过他们的手考察出没有问题的官员,得到了升迁,得到了重用,却突然爆发出了大量贪污的丑闻。

那他们吏部也少不了吃排头。

这就属于胡乱提拔,事前未经考察。

这些个年头来,吏部因为提拔官员出了问题,而导致被皇帝李世民下诏责罚的例子,还真不少。

就连他这个当吏部尚书的丞相,也被训斥过好几顿。

更别说下面的侍郎以及左右郎中等小官,那更是时常遭受打击。

因为考核错了人,从而被牵连免官丢职的,还真就不是一个两个。

所以这个沉积已久的弊端,房玄龄是真想彻底解决了。

如此一来,吏部的办事效率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也不至于因为提拔错了人而屡屡被训斥。

因此对于房玄龄来说,把李现拐到吏部来,反倒不是那么紧要了。

他更加迫切的想要知道,如何才能把吏部这个扎根已久的弊端,给彻底根除。

别说根除了,就算是减轻这样的状况,那对他来说都算得上是重大收获。

因此房玄龄镇定了一下,随后对李现拱了拱手。

“李现,姑且不论这吏部怎么样,我只是好奇这吏部考核官员的方法,可有什么改进的地方?”

“就以我这个当商人的而言,也时常遭受那些官员的盘剥,还真想吏部改进一下考核制度,为天下剔除大量的贪官污吏。”

房玄龄随便找了个借口,就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李现。

既然李现能够直接说出内部的弊端所在,那想必也有一定的解决办法。

毕竟像这样的优秀人才,国之大贤,在想到问题的同时就会去想方案。

李现看了一眼房玄龄,忍不住吐槽道:“我说老房,你问这也没用啊,就算知道了能咋地,你还能把这些记录下来,投到吏部公堂上去?”

房玄龄眼珠子转了转。

“我肯定没那能耐,实在是心里想知道,我们这些个做商人的,总是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

李现一拍桌子。

“那你算是问对人了,你要问别人,肯定是整不明白,恐怕就连朝堂上那些文武百官,也都是各个迷糊。”

“如今这一任的吏部尚书房玄龄,所以说位高权重,也算是智慧过人。”

“但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我看他也没什么好办法,他这吏部尚书其实没当好。”

“除非把我请到他那个位置,要不然他也是两眼抓瞎。”

房玄龄此刻就坐在他手边,听着他嘴里议论自己,忍不住面部肌肉抽搐了两下。

兄弟,当着我的面这样说我,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我真有你说的这么没用吗……

然而李现也不管房玄龄是个什么表情,只是自顾自的说道。

“别的也不多讲,我只说考核之法。”

谈到正事上,房玄龄立马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的盯着李现。

生怕自己会因为一时走神,而漏过一句话乃至一两个字,那样可是他自己的损失。

也就房玄龄不能够暴露身份,要不然他现在恨不得掏出纸笔来,直接趴在桌上抄写。

“这考核之法重在四点。”

“其一是考核的手法,对于任期时间较长的官员,取其三年内的表现。”

“分为上上乃至下下九个品阶,连续三年获得下下评价的官员,予以最为严重的惩罚。”

“连续三年上上者,则获得最为上等的奖赏,评为最优。”

房玄龄听了这一条之后,赶忙点了点头,同时脑海里反复放映了几遍,死记硬背了下来。

这一条,唐朝官场考核其实也在实行,只不过没有这么细致。

“其次就是对考核失败者,必须施以严酷惩罚,以往朝廷那些手段,还是太过柔弱可欺,给了那些贪官污吏以侥幸心理。”

“我打个比方,一旦有考核失败者,连续三年获得下下的评价。”

“则免去他的官职,终身不再录用,与其有三代之内亲属关系的人,除了朝堂重臣之外,其余接连降两级。”

“他的子孙后代,三代之内不可为官,如此可以称得上是严重惩罚。”

“试问这么一来,那些心存侥幸者是否会收敛许多?”

……

“嘶!”

房玄龄听了这一条建议,顿时身上寒气直冒。

确实是相当严厉的惩罚。

虽然还没有上升到砍头掉脑袋的地步,但那只是因为这属于考核阶段。

但即便如此,因为连续三年考核下下评价,就终身不得为官,且子孙三代失去当官的机会,直系亲属还要连降两级。

胆子不那么大的,谁还敢平日里胡作非为?

当然,李现之前说总共有四个方面来改进考核方案,现在才只讲了一半。

因此房玄龄也没有中途打断,依旧静静的听着。

隐约之间,房玄龄只觉得自己就连当年求学之时,也没有这般聚精会神的听讲过。

李现看房玄龄一副认认真真的模样,讲解的兴趣陡然就蓬勃了起来。

他开始略微带着动作比划道:“连续三年获得最差评价的官员遭受重罚,那么相对应的连续三年最优,自然应当受到奖赏。”

“比方说连续三年考核为上上评价的人,理应记大功。”

“可以考虑在原本的升迁调任中,再往上提一级。”

“平调者则升官,由从六品升为正六品者,可以考虑在职位不变的情况下,把薪酬俸禄乃至级别提升到从五品。”

“甚至奖赏的力度可以再大一些,直接升任为从五品的官职。”

“如此一来,天下官吏则畏惧获得下等评价,向往上等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自然可以提升这些官员自己的积极性。”

房玄龄在边上听的是连连点头。

脸上全是激动和欣喜的神情,嘴里在不住的喃喃自语,回味着李现刚刚说的这些方法。

“好办法,这果然是一个妙策,倘若这么实行的话,最起码天下官员不敢如以往那般毫不在乎,肆无忌惮。”

“只是李现,你刚刚说有四个方面,不知还有一点从何说起?”

第55章:吏部轮岗制度的好处

李现随手拿着一只筷子在桌上敲打了两下。

“上述三点都是从官吏本身着手,最后一个方面是从吏部开刀。”

说着,李现把头探过来小声说道:“你说天下那么多官员,风评不行的一抓一把,反倒这些官员依旧能够安安稳稳,平步上升。”

“你说吏部中有没有向着他们,收他们的钱财,给他们大开方便之门的人?”

“这些人当中肯定要除掉一部分的,不说全部清理干净,但最起码要震慑他们,让他们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胡乱予以天下官员考核成绩。”

李现刚说完,房玄龄的眼神就突然变得尖锐起来。

“嘭!”

他猛的在桌上拍了一下,顿时把李现给吓了一跳。

“说的对,吏部本身肯定也有问题,天下官吏一头是闹不起来的。”

“这吏部之中必定藏污纳垢,有着相互配合的不法之辈。”

房玄龄有些激动起来,面色涨得有些通红,甚至比喝了酒还要夸张。

实在是因为这是房玄龄的一块心病,他作为吏部尚书,当然知道自己所管辖的部门中有不少猫腻,也有不少藏污纳垢之事。

但他一直苦于没什么好的法子解决,也时常因为这个而烦恼。

首节上一节51/16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