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26节

只有胡庆余一人悠闲的坐在黄花梨官帽椅上,端着豆青釉盖碗,慢悠悠的喝茶,一点也不担心。

“一斤八两!”

“殿下比昨天瘦了一斤半。”

“大喜啊,胡爷真是起死回生的孙思邈在世啊。”

临安公主满脸的不敢相信,睁开眼睛赶紧看向了秤砣:“真的吗...真的吗...”

等到亲眼看见了秤砣上的重量,临安公主再也忍不住了,小声的啜泣起来。

“父皇!”

太子朱标本就是仁慈感性之人,得了临安妹妹活命的消息,哪里还能矜持的住紧紧握住了朱元璋的手臂:“父皇您都听见了吧。”

“临安妹妹真的瘦了。”

朱元璋拍了拍太子朱标的双手,心里已经想到了对胡庆余的赏赐:“只要临安在一个月以后,真的能够瘦下来。”

“咱就给他一个对得起这份功劳的赏赐。

第43章 计中计

朱棣知晓父皇喜欢重孝道的皇子,所以他经常去鸡鸣寺上香祈福,现在哪里肯放过这么一个表现的机会。

朱棣声音都哽咽了:“小崽子真是没白看重他,为了临安甘愿拿着半麻袋的大明宝钞来当做赌注,一片赤诚的忠心耿耿。”

朱元璋在所有儿子里,对待嫡长子朱标用情最深,此外最看重的就是老四朱棣了。

尤其是看重老四朱棣的重孝道,在众多皇子里最有人情味。

朱元璋伸出另一手摸了摸朱棣的脑袋,似乎是从朱棣的有情有义感受到了温情。

胡庆余不知道旁边浮雕佛塔内的父慈子孝,天色不早了,走到禅院门口牵着斑锦彪离开了。

离开春水庵以前,胡庆余又交代了一句:“晚上可以沐浴,别又是整天小心翼翼,这个不敢那个不敢。”

“除了吃喝以外,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临安公主带着小宫女们作了一个万福,目送胡庆余离开,盯着浪荡公子般的背影,有了一个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心思。

胡庆余悠闲了一天,没有什么睡意,牵着斑锦彪去西河沿闲逛,领略一番金陵的秦淮河风光。

秦淮河畔别的不多,各式的酒楼娼妓最多。

在这其中头一份热闹的还要数教坊司,官营的风流场所不是一般的秦淮酒楼能够媲美。

胡庆余还没走进教坊司的大门,几名小厮热络的迎了过去。

“胡爷可真是稀客,赶快里面请。”

“都让让,胡爷来了,还不赶快让开道儿。”

“赶快通知那些个清倌人,胡爷来了。”

胡庆余没想到自己这么吃香,却也心里明白,因为自己是京城里余钱最多的勋贵少爷之一。

开门迎客,就是为了见利。

手里有半麻袋大明宝钞的胡庆余来了,当然要好生招待。

好巧不巧,碰见熟人了,李祺在正厅里大手大脚的宴请,已经点了十几匹银价昂贵的二等扬州瘦马。

整个教坊司能够露脸的二等扬州瘦马,基本上都被李祺花银子请了出来。

旁边一名小侯爷拿着荷包似是有什么难处,急忙劝了一句:“李兄,银子实在是不够了,等明日再来。”

二等扬州瘦马已经要了,这个时候离开,传出去了还怎么还京城里厮混。

李祺喝了不少酒,已经有了三分醉意,摆了摆手:“不怕,可以挂账,反正一个月以后就会有八千两大明宝钞入账。”

胡庆余正想要嘲笑他两句,还没等他开口,旁边的一些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说起来闲话。

“你们听说了吗,从春水庵里传出来的消息,临安公主真的瘦了。”

“瘦了?消息可靠吗。”

“可靠,买通了一名有意还俗的小尼姑,这个小娘子本来就是被迫出家,早就想要还俗了,给了她十两纹银就把春水庵里的消息说出来。”

李祺如同被泼了一盆凉水,瞬间就醒酒了。

这两天因为八千两大明宝钞,李祺可是没少挥霍,欠了不少的银子就等着八千两银子还账了,不然这个窟窿就堵不上了。

李祺一把抓住了那名浙东公子的苏杭青圆领,神色有些慌乱:“当真!临安公主真的瘦了!”

浙东公子认出来了李祺,实话实说道:“当然了,小尼姑还说临安公主可能是瘦的太多了,连吃了两顿牛肉。”

“哈哈!”

这句话说完,教坊司厅阁内引起了一片哄笑。

“你肯定是被小尼姑骗了,吃肉怎么可能会瘦,已经不合常理了。”

“这位仁兄还真的说对了,临安公主身边的女官买了黄牛肉,临安公主还真的按照胡庆余的意思吃了。”

“哈哈,小国公这下不用着急了,八千两大明宝钞就快要到手了。”

李祺的双手松开了那名浙东公子,整理了一下衣冠,又恢复了满脸春风的风采。

刚准备说话,看见了坐在不远处的胡庆余。

李祺现在对他好感大增,面目没有以前那么可憎了:“原来胡大善人也在这里,一起喝两杯。”

“哈哈,善财童子还差不多。”

“哈哈,那可是八千两大明宝钞,哪里是善财童子,分明是财神爷。”

“呦呵,那么说本少爷回头得多拜拜了。”

就在所有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取笑胡庆余的时候。

胡庆余不紧不慢的走到了厅阁中间,所有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慌忙让开了路,没办法实在是怕那条斑锦彪。

胡庆余直接把中间的那张八仙桌上的碗碟掀翻,在一阵‘叮叮当当’里,猛地拍了一下八仙桌:“本少爷今天就在这里开个番摊。”

“赌注是一赔一,不管是珊瑚玳瑁等珠宝首饰,还是田产地契,只要值银子的东西都能拿来赌。”

轰的一下。

教坊司厅阁内炸开了,在场的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们彻底把胡庆余当成了财神爷。

上赶着给他们送银子。

李祺不急不慢的说了一句:“那八千两大明宝钞可不能动,你还能拿出什么来赔。”

胡庆余知道在场的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们不是担心赢不了,是在担心他赔不起。

胡庆余早有腹案,敲了敲八仙桌桌面,让厅阁安静下来:“各位应该知道,家兄掌管着盐引的发放。”

“只要各位下了赌注,到时候就用盐引来抵账。”

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们彻底放心了,盐引可是比大明宝钞还要金贵,完全可以当做银子来使用。

“这可是你说的,在这里等着,本少爷这就回家筹银子。”

“劳烦小国公看着胡庆余,千万不能让他跑了。”

“对,千万不能让他跑了,今年能不能过个肥年就看这一次的番摊了。”

李祺神情自若的拱了拱手,示意各位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们回去筹银子,绝对不会放跑了财神爷。

胡庆余牵着斑锦彪,看着勋贵少爷和浙东公子们离开,心里嗤笑:真以为本少爷缺银子花?翻谈不过是借口。

本少爷这么做的真正目的,你们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

第44章 贱兮兮

勋贵少爷和这个公子因为家教甚严的缘故,手里的闲钱不多,家里却有的是银子。

回去与家里一合计,那些不畏惧左丞相胡惟庸权势的官员们,趁着这个机会坑一把胡惟庸,让账房们拿出银子交给了家里小辈。

还有一些在官场上看不惯胡惟庸的官员,明面上不敢说话,如今有了这么一个好时机,抵押了家里的茶庄、绸缎铺子等产业。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胡庆余手上就有了四五十万两的大明宝钞。

胡庆余从禅院回来,端着豆青釉盖碗喝茶,瞧见院子里二十几麻袋的大明宝钞,眼皮直跳。

临安公主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去,只是过了半个月就有了风华绝代的美人轮廓,再过半个月肯定能够完成赌约。

胡庆余喝了一口六安小蚬春,喜滋滋:“京城里的少爷公子们真是好人呐,又帮着本少爷在燕王心里加重份量。”

“有了这四五十万两银子,燕王就能把整个燕王府卫所的军械淘换一遍了。”

“本少爷可不就是成了燕王的萧何,能够源源不断的提供钱粮。”

胡庆余把手里的豆青釉盖碗放在茶几上,趾高气扬的站了起来:“来福,找来骡车拉着大明宝钞去燕王府。”

来福赶忙去安排家丁去牵来骡车,对于少爷把这么多大明宝钞运到燕王府一点也不心疼。

胡家从来都不缺银子,二少爷真要是缺银子,随便张张嘴就能从大少爷那里扣下价值几十万两银子的盐引。

可惜,也不知道二少爷怎么想的,从来没张过嘴。

胡庆余带着五六辆骡车招摇过市,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一直走进燕王府才没了指指点点的人群。

胡庆余大模大样的走进偏门,用指挥家奴的口气说道:“把这些麻袋全部搬着跟本小旗走,要是少了一个,本小旗拿鞭子抽死你们。”

这要是换成一般的仪卫司小旗,早就被轰出去了,没办法谁让胡庆余还领着书启师爷的差遣,王爷对他的宠信正隆。

门房们只能照办,赶紧搬着麻袋排成一条长队跟在后面。

胡庆余顺着王府里的重檐画廊,来到了朱棣经常豹房,瞧见豹房凉棚里还有两件盘领窄袖蟠龙服。

胡庆余走过去,肩膀碰了一下靖难二十六功臣里的第一悍将朱能:“朱大哥,王爷身边的是哪两位王爷。”

朱能最是看不惯卖宠的佞臣,这要是换做其他人,早就一拳打过去了。

胡庆余可不一样,以后还指着从他手里多要一些钱粮用来操练兵马。

朱能咧了咧嘴,脸色不忿的说道:“还能是谁,秦王和晋王又来显摆了。”

说完这句话,就不肯再说了,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多话的人。

胡庆余靠近了过去,听见了三位藩王的对话。

晋王扫了一眼靠近的胡庆余,见他只是一身彪纹补子官服,没把他当回事:“四弟可不知道,晋商们这一次过来送了各种潞绸、貂皮、人参孝敬。”

“这算成大明宝钞不多,也就三十万两,刚好足够王府里一半的军械淘换。”

朱棣知道这是因为晋王的藩地就在晋商们居住的府县,一个个上赶着巴结,每年都会送来价值不菲的孝敬晋王等了半天就是不见朱棣说话,故作大方的拍了拍朱棣肩膀:“四弟要是缺银子就说一声,别的没有,借你三五百两大明宝钞还是可以的。”

三五百两?

这哪里是借银子,分明是在埋汰人。

是在说燕王的藩地贫瘠,没有能够上得了台面的乡党商号,燕王府更没有什么财源,穷困潦倒的几年没有淘换军械了。

也就在前些天,勉强找来了十来万两大明宝钞,仅仅够一个千户所淘换军械。

靖难功臣们在旁边看的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晋王说的全是事实,燕王府确实是没有多少大明宝钞。

首节上一节26/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