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摆烂了,家父胡惟庸 第27节

朱棣脸上还是保持着笑容,没有任何在意,心情却是变得很差。

“呸!谁说我家王爷没有大明宝钞。”

晋王坐在官帽椅上正得意着,突然一口唾沫吐在了千层冲呢底靴面,糟践了堂堂一位藩王。

还没有谁敢对他一个藩王这么的无礼,不要命了!

“贱奴!谁也保不住你,燕王也不行。”

晋王满是怒容的一看,居然只是一个芝麻大小的小旗,抽出腰间的佩刀就要给他一刀。

要看明晃晃的雁翎刀就要砍到小旗身上,以护犊子著称的燕王朱棣,还是在那喝茶,没有半点要阻拦的意思。

那名小旗也不躲,直愣愣的站在那里让他砍。

晋王担心这里面有什么圈套,强忍着怒气说道:“给本王跪下,饶你一条狗命。”

“一条狗命?”

胡庆余没有一点求饶的意思,得寸进尺的说道:“一条哪够,最好是宰了本小旗全家。”

晋王怎么也没想到,一个狗都不如的小旗,居然敢这么跟他说话:“贱奴!本王今天就成全你。”

晋王不管不顾的砍了过去,还没等他的刀砍到一半,手掌突然被人拦住了。

秦王轻轻摇头,说出来胡庆余的身份:“他爹是左丞相胡惟庸。”

晋王听到胡惟庸三个字,立即就没了挥刀的心思,收起了僵持在半空的雁翎刀。

太子朱标子嗣不兴,就一个长子还整天一副要夭折的样子,继承人只能从兄弟们里挑选。

以现在的朝局来看,谁要是得到了胡党十七位淮西侯爷的支持,谁就有机会继承皇位。

胡庆余知道对方听说了他爹是谁,不说想要拉拢他,但是绝不会想要因为他得罪胡党。

胡庆余今天就是要为朱棣出了这口窝囊气,伸长了脖子:“来啊。”

“你不是挺厉害的,这会儿怎么怂了。”

“有种就砍本少爷一刀。”

晋王打算给胡庆余一个台阶了,没想到他居然这么不识抬举,脸色难看:“贱...别以为你爹是左丞相,本王就不敢动你。”

“再敢多说一句,本王饶不了你。”

第45章 抢起来了

“一句。”

“两句。”

“八句,十句。”

胡庆余说了一连串的话,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继续揶揄晋王没有一点要顺着台阶下来的意思。

晋王从来没见过这么混账的人,给脸不要脸了,神色更加难看了。

靖难功臣从胡庆余吐唾沫开始,看的那叫一个解气,尤其是看到晋王被揶揄的说不出话来,浑身舒坦极了。

这些年来,晋王可是没少给燕王气受。

“你......”晋王憋的说不出话来,眼看就要动了真火。

燕王出了一口恶气,没想到胡庆余这个混账小子对他这么忠心,甚至不惜得罪更有希望继承皇位的晋王。

事情再发展下去就收不了场了,朱棣袒护了胡庆余一句:“还不赶紧退下,真要是惹怒的晋王你全家都吃罪不起。”

这是在替晋王说话吗!分明是在威胁晋王。

吃了一个哑巴亏的晋王,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想要整治胡庆余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一个法子。

只能恨恨的瞪了一眼胡庆余,坐回了官帽椅,又气又恼的灌了一大口茶。

胡庆余听见朱棣对他的袒护,就知道这一次的表忠心有了作用,邀功请赏的继续说道:“王爷请看。”

朱棣不知道胡庆余又要作什么妖,看向了豹房前方的空地,摆放了二十几个麻袋。

心头一震,难不成......家丁仆役们在胡庆余的嘱咐声里,打开了所有的麻袋,当场就看花了眼。

全是一张张面值最大的大明宝钞,像是菜市口包肉的油纸一样,一摞摞的堆在麻袋里。

靖难功臣们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大明宝钞,全被胡庆余的手笔给惊住了。

“这也太多了,起码有二三十万两大明宝钞。”

“二三十万两?应该是有五十万两大明宝钞。”

“五十万!本将不是在做黄粱梦吧,燕王府什么时候有这么多银子了。”

正在气头上的晋王,不禁也被胡庆余的手笔给镇住了,更有些无地自容的尴尬。

他刚才还在显摆二三十万两大明宝钞的孝敬,讥讽燕王朱棣的穷困潦倒,府里连淘换军械的大明宝钞都拿不出来,要借给他三五百两。

结果,胡庆余直接献上了五十万两的大明宝钞,比晋王手里的大明宝钞多了二三十万两。

究竟谁才是穷鬼?

一直没有说话的秦王,从来没把胡庆余当回事,五十万两大明宝钞摆在面前,不由得仔细打量了几眼胡庆余:“京城里一直都在传胡庆余是个荒唐的混账。”

“现在看来传言不可信,胡庆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四弟一直想要五百匹祁连马扩充塘骑,不妨做个交换,只要四弟把胡庆余让给本王,五百匹祁连马就是你的了。”

五百匹祁连马!

靖难功臣没想到秦王为了胡庆余,愿意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竟然愿意用战马里最上等的祁连马换胡庆余。

还是多达五百匹!

那可是有银子也买不来的宝贝。

朱棣同样是没有想到秦王舍得这么大的代价,换成任何一位藩王都会心动:“多谢二皇兄抬爱了。”

“祁连马虽然珍贵,但胡庆余这小子使着顺手,本王身边要是没有这么一个机灵小子伺候,还有些不自在。”

胡庆余昂起了脑袋,对于朱棣的这番话得意极了。

秦王没想到居然没有说服朱棣,那可是五百匹祁连马,只能调转了心思:“胡庆余不如投在本王门下,本王可是二藩王。”

“只要你肯投在本王门下,本王举荐你做上十二卫的千户。”

上十二卫的千户可是比一个燕王府的小旗有前途多了,一个是皇帝身边的近卫,一个是区区四藩王身边的护卫。

官职更是没法比较,千户是正五品,小旗不过是从七品。

靖难功臣们全都有些紧张,恐怕没有谁会拒绝平步青云的机会。

只有朱棣一个人淡然自若,不过从他坐直了的盘领窄袖蟠龙服能够看出来,内心不平静。

胡庆余瞧也没瞧一眼秦王,拜倒在朱棣面前,嬉皮笑脸的讨赏道:“末将这一次又立了大功,王爷可不能亏待末将。”

朱棣绷紧的盘领窄袖蟠龙服,松懈了下来:“能力难得,忠心更是可佳,赏你个塘骑总旗如何。”

“哈哈!太好了。”

胡庆余还没开口说话,朱能憋不住的大笑起来,他掌管的就是塘骑,胡庆余到了他的麾下以后钱粮发放肯定先紧着塘骑。

“不行,王爷不如让胡庆余这小子去左千户所。”

“左千户所有什么好的,本将的前千户所才是精锐。”

“谁敢和谭某争!不服气的可以去练练手。”

靖难功臣们怎么会不清楚朱能的打算,开始抢夺刚刚进入燕王府没多久的胡庆余,争抢一个小小的总旗。

朱棣看了一眼秦王没有说话,英武的笑着,慢慢品尝黄山松萝茶。

秦王更对胡庆余上心了,更像朱棣所说的那样,忠心才是最难的:“四弟有这样的忠心耿耿部将,真是羡煞本王了。”

“只要四弟愿意把胡庆余让给本王,等到你请命攻打捕鱼儿海的时候,本王就不和你争先锋大将了。”

朱棣这次是真的心动了,没了秦王的争抢,攻打捕鱼儿海这件事很有可能就成了。

要是放在今天以后,朱棣应该会答应,现在是不可能的了:“这要看胡庆余的意思,只要他愿意本王就同意。”

秦王听了朱棣的托词只能惋惜的坐回官帽椅,暂时把这件事放下,以胡庆余最难得可贵的忠心耿耿,肯定不会答应这件事。

胡庆余拱了拱手:“虽说跟着秦王有前途多了,但末将就是个贱骨头,已经跟了王爷这辈子都不会有半点二心。”

“砰”

晋王突然拍了一下茶几,由于这份难得的忠心耿耿,心里已经没有气恼:“说的好!本王就喜欢你这样的忠臣。”

“难怪你不怕得罪一位藩王,原来不是不怕,是舍了这条命也要为自家王爷出口气。”

“四弟能够你这样忠心不二的部将,真是莫大的幸事。”

第46章 临安公主登场

胡庆余没想到自己这么抢手,丢了颜面的晋王也有意招揽。

待价而沽,突显他的才能和忠心更加可贵。

胡庆余在众多靖难功臣的期待里,领了朱棣的赏赐:“多谢王爷的赏赐,末将以后就在塘骑当个总旗。”

秦王和晋王两人露出了惋惜的神情,对于没有招揽到胡庆余感到了很大的遗憾。

靖难功臣们一副没看错你小子的表情,同时又对朱棣的赏赐颇有异议。

“好事全让塘骑给占了,王爷真是偏心。”

“嘿嘿,不着急,胡庆余以后立功了还有赏赐,到那时说什么也要换一个仪卫所了。”

“胡兄弟最近有没有空闲,你我自家兄弟喝上几杯。”

靖难功臣谭渊眼看争不过塘骑,有了从胡庆余身上入手的心思,勾肩搭背的要请胡庆余喝酒。

胡庆余知道这个谭渊是靖难功臣里仅次于朱能的悍将,是朱棣身边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早就有结交他的心思。

胡庆余刚要开口答应,还没等他说话,朱能一把拉走了胡庆余:“走走,去看看塘骑兄弟们的操练。”

“有了这么一帮天下精锐的帮衬,以后立功还不是手到擒来,少说也能帮胡兄弟挣来一个世袭罔替的伯爷。”

何止是伯爷,朱能成为了世袭罔替的国公。

胡庆余对着靖难功臣们拱了拱手,告罪一声,跟着朱能离开了,心里美滋滋:靖难功臣们可是和淮西勋贵不一样,这二十六位公侯来自天南地北。

从来不结党营私,还经常因为一些事在朝廷里争来争去,全部得到了善终,结交他们完全不会引起猜忌,还能把地位巩固的更加牢靠。

靖难功臣瞧见朱能又要吃独食,全都是咬牙切齿的大骂朱能,谭渊更是差点要与朱能械斗。

燕王英武脸容,眉眼含笑,心情畅快的说道:“半个月以后的夫子庙戏院,两位皇兄如果有兴致可以前去。”

秦王和晋王对于这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临安公主那件事,早有耳闻,皇子们明争暗斗的再是厉害。

全对长妹临安公主有着很深的感情,更对胡庆余多了几分好感。

秦王点了点头:“这段时间正好闲来无事,本王到那时也去看看。”

晋王在众多藩王里性情最为耿直,扫视了一圈燕王府的仪卫:“什么小国公不小国公,别让本王见到李祺,不然一定打断他的一条狗腿。”

首节上一节27/11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