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催促老爹就藩 第29节

‘堂下何人’

‘微臣,饶州知府崔大可’

‘崔大可你可知罪’

‘下官何罪之有,我是被冤枉的,我没有罪’

第85章 崔大可在大牢中死了

身为刑部大佬,夏原吉对于审讯早就轻车熟路了,对于崔大可的嘴硬行为。他直接下令先打三十大板。堂下的衙役不管崔大可的苦苦求饶结结实实的给他打了三十大板,然后拖回大堂。

‘崔大可你可知罪’

‘下官冤枉啊,还请尚书大人明察’

‘这里有证人的证词签字画押,整件事都是你指示他们去做的,你还有何话说’

‘大人,在饶州的时候,世子殿下对其他人屈打成招。只有小官因为是冤枉的。所以我就死死不认,这才被世子殿下抓到南京的啊,’

‘你你你’作为主审官的刑部尚书夏原吉,手指死死指着堂下跪着的崔大可,他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人,这么多份证人供词在这里。竟然还能死死的不认账。

‘打,给我狠狠的打’夏原吉猛的扔出令牌。衙役又上前将崔大可架了出去。凄惨的呼喊声此起彼伏。

夏原吉跟其他两位官员商议,他们发现这崔大可的嘴真的是硬,但是在他们心里知道,朝廷的好多人都巴不得这崔大可硬气一点,因为他办的这件事是有利于太子一方的,决不能让他胡乱的攀咬他人。

但是三司会审几人中还有部分汉王势力的人,他们绝对不希望此事就不了了之。针对世子的阴谋。他们也想弄清楚。这就包括刑部尚书夏原吉。

经过一天的在刑部大堂的审讯,崔大可的屁股后背已经被打得血肉模糊。但是他还是凭借着自己心中的一口气在硬扛着。他觉得自己是为太子殿下办事,作为大明帝国的储君。自己落到这种地步,太子不可能不出手帮助的,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切阴谋都是皇太孙朱瞻基做的,而此时的太子朱高炽还被蒙在鼓里。

这天深夜,牢房中突然变的静悄悄的,就连巡逻的衙役都好久没出现了。趴在稻草堆上的崔大可,因为屁股上的伤口疼的哼哼哧哧的。

突然他觉得自己眼前的光线一暗。崔大可勉强的睁开眼睛抬头看起,发现之前在饶州城联系自己的神秘人浑身上下包裹着黑衣,就连面部也蒙着黑布,就坐在自己的面前,而此时的大牢四周变的静悄悄的。

崔大可激动之下竟然扯到了屁股上的伤口,顿时疼的龇牙咧嘴。

‘太子派你来救我吗’

‘崔大可今天你表现的不错,挨了几十棍都没有出卖自己’

崔大可脸上带着一丝的自豪之色;‘那是,我可是为太子办事,这点小伤我还能忍受的,不过还求你,赶紧给太子说说。我真的要坚持不下去了,这太疼了’

‘放心,这次我就是来送你的’

‘谢谢谢谢’要不是自己被打的趴在地上不能乱动,崔大可高兴的都要跳起来给这个神秘人磕一个了。

只见神秘人挥挥手,大牢进来两个蒙面人,看着他们不声不响的走向自己,崔大可的心中大叫不好,他意识到这个神秘人不是来救自己的而是来杀自己的。

‘救命啊,救命的赶紧来人啊’崔大可仿佛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在,拼命的呼喊着。但是这声音在空荡荡的牢房中回荡没有其他人回应。

两个蒙面人将绳子勒在崔大可的脖子上,开始不停的使劲。崔大可双手死死抓住禁锢在自己脖子上的绳子,但是无济于事,

他发出细微的声音;‘我为太子殿下出力,没想到太子竟然要杀人灭口,我真的好不甘的,你们都不得好死’

崔大可脸色憋的通红,很快脖子被勒紧了,无法呼吸双脚不停的扑腾一会后,就彻底的没有了动静。

神秘人上前摸摸崔大可的鼻息,确认死亡之后,示意手下人将他伪装成在大牢中自杀的模样。即将走出大牢的时候,神秘人回头看了看挂在房梁上飘荡的着的尸体。心中有些感伤。小声的说道‘你我都是尘埃’,诺大的刑部大牢此时此刻却没有看守护卫,等过了许久之后,巡查的衙役才返回。有人大喊着;‘犯人死了’

整个衙门惊动起来。知道刑部大牢死人消息的各方大佬都默默的关注着事件的发展。

而朱瞻壑这边自从被封为宝钞提举司的负责人之后,就一门心思的扎到提举司中,跟部门中的工匠一起研究新型的工艺造纸。因为朱瞻壑知道大明宝钞以桑皮纸为印钞材料,一贯钞长一尺,阔六寸,即36.4 χ 22 厘米,纸币面积比较大,而且还不好保存容易损坏。

朱瞻壑想要研究一种跟后世的货币一样的纸张,不容易损坏方便携带还能防水。

朱瞻壑先是找来了宣纸,宣纸是中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是中国传统造纸工艺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宣纸的原材料主要是青檀,配料是稻草等农产品。 宣纸按加工方法分为原纸和加工纸。

按纸张洇墨程度分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熟宣是采用特种再加工技术形成更多花色品种的加工宣纸,主要分蜡宣、 矾宣、色宣、色矾宣等百余种。书法和写意画用生宣,工笔画用熟宣。按原料配比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三大类。规格按大小有四尺、五尺、六尺、七尺金榜、尺八屏、八尺、丈二、丈六;按照丝路有单丝路、双丝路、罗纹、龟纹等。宣纸制品有素白册页、印谱、信笺和仿古对联等等。

但是经过朱瞻壑的调查后发现这宣纸好是好,就是太贵了,制造不易。作为货币来说,他的制造成本也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因为有人可能拿着纸币当做宣纸使用的话,就太浪费了。

宣纸的原材料中添加了楮、桑、竹、麻,以后扩大到十余种。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制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方可制成。

在制浆过程中,还要在纸浆里加入杨桃藤汁。因为在其中含有胶质 ,可使浆液更为均匀,捞出的湿纸便于叠放,提高出纸率,于是,杨桃藤,又名猕猴桃,也成为了不可缺少原料。

第86章 太子劝朱棣结案

这么贵的成本是不适合作为货币纸张的。后来朱瞻壑和工匠们通过各种材料的不断的实验改进,发现棉花和高质量木浆造出来的纸张,有耐磨性,有韧度,挺括,不易折断,抖动时声音响脆的特点,并有一定的抗化学腐蚀性,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使用而不易损坏。

这是朱瞻壑心中理想的货币纸张。

现在纸张搞定之后,朱瞻壑利用自己汉王世子和宝钞提举司提举的身份,开始在南京收罗大量的棉花,以供应造纸的需求。

解决了纸张的问题,货币印刷又成为了摆在朱瞻壑面前的最大难关。就在他苦苦思索的时候。一名小太监急匆匆的跑进宝钞提举司中。

看着在房间里不停搬弄木质模型的朱瞻壑,小太监慢慢的说道;‘世子爷,皇上口谕让你赶紧进宫’

忙的晕头转向的朱瞻壑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还是被旁边的工匠提醒一下之后才,才注意到门口焦急等待的小太监。

‘哦公公,不好意思的一时走神,没注意到,你说什么’

‘世子爷,皇上口谕让你立刻进宫’

朱瞻壑起身不动声色的给小太监手中塞了一颗金豆子。问道‘发生什么事情了’

小太监左右看看这才伏在朱瞻壑耳边说道;‘是刑部尚书夏原吉向皇帝告状了,说是刑部大牢里死人了,刑部自己查了一段时间没有结果,互相推诿这才逼得夏大人进宫的’

‘噢谢谢公公,你先去,我收拾一下随后就到’

朱瞻壑跟各位工匠交代好事情之后,自己就赶紧简单的洗漱一番,赶往宫中。朱瞻壑知道朱棣可能是询问关于刑部大牢死人的事情,而大牢中现在最重要的人就是三司会审的饶州知府崔大可,朱瞻壑心中一沉,他决定静观其变。

在黄严的通报得到皇帝允许之后,朱瞻壑小心翼翼的走进大殿。他这才发现整个朝廷高层都到。内阁阁员,太子,自己老爹汉王,三叔赵王,刑部尚书夏原吉,户部尚书金忠,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还有皇太孙朱瞻基都老老实实的低着头。

看到朱瞻壑进来,朱棣也没有开口。

‘臣宝钞提举司提举朱瞻壑拜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瞻壑规规矩矩的行完礼。

‘起来吧,知道朕叫你来干什么吗’朱棣平静的说道

‘臣不知,这几天一直在忙提举司的事情,我会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了’朱瞻壑故意送这么说。

‘夏原吉你说说吧’

‘遵命陛下,世子殿下,臣在前日晚上接到汇报说,关押在刑部大牢中的崔大可畏罪自杀了,臣本来想着立刻禀报宫中,但是臣的刑部中几人还有督察院的同仁都让我先自行检查,臣察觉到崔大可的死因有问题啊,但是仵作检验以及都察院,大理寺的官员却认定说着崔大可是经不住严刑拷打才畏罪自杀的,现在三法司意见不一致,臣迫不得已向皇帝陛下请罪’

‘壑儿,你觉得呢’朱棣面无表情的看向朱瞻壑

‘爷爷,我觉得吧,这事还是要看你的想法,你要是严查估计很快就能出结果,你要是结案不再追究的话,这事就到此为止了’朱瞻壑圆润的回答,让朱棣也是眼前一亮,发现这小子真会打圆场。

作为历史上藩王造反成功的第一人,朱棣的聪明才智毋容置疑。他知道这崔大可是跟朝廷最上层的人有联系的,肯定就是自己的儿子们,朱瞻壑是老二的孩子,不会害自己的孩子。嫌疑就只有太子和赵王身上。

但是赵王朱高燧负责锦衣卫的事情,他知道锦衣卫的办案能力所以不会轻易的把自己暴露出去。再有就太子,但是朱棣觉得太子朱高炽一直以来都是以仁爱自居,作为辛辛苦苦为自己出力的知府崔大可,太子不会更不会轻易的断送自己的仁爱之命。

看着龙椅上沉默不语的朱棣,下面站着的朱瞻基有些腿肚子转筋,他知道如果自己爷爷真的要认真查案的话,锦衣卫一定可以查个水落石出。自己不能将所有在这次事件中的所有人都杀掉。同时他也隐约的感觉到了自己老爹和爷爷都知道是自己做的,也不好继续深究下去,一旦查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场面就不好收场了。

‘太子呢,你怎么看啊’

‘回禀陛下,此事臣以为可以到此为止了’

‘给朕说说看’

‘那人犯崔大可在审讯的时候一直死不认账,再加上所有的人证都已经死亡,依靠着物证证词,崔大可百般的抵赖。一旦事情拖久了对朝廷对皇室都不好,所以臣以为可以依崔大可畏罪自杀结案’朱高炽平静的劝朱棣可以结案了。

‘好吧,夏爱卿,就依照太子的说法结案吧’

‘臣遵旨’

‘另外这崔大可死了并不代表事情就都到此为止了,侮辱功臣逼死烈士,就算是畏罪自杀也要处罚,将崔大可全族,吕中海全族,廖癞子及其同党全族都流放交趾,遇赦不赦让他们安心为国实边吧’朱棣说道。

‘臣遵旨’夏原吉恭敬的行礼遵命。

‘对了壑儿,这几日在宝钞提举司如何啊,我听说你可是在提举司几日都没出门啊’朱棣关心的问道。

‘回爷爷的话,我这几日一直在跟工匠们谈论制造新型的纸张,我大明宝钞原来使用桑皮纸制造,不仅粗糙还不美观不耐用,我们新研制出来了一种纸张很适合作为宝钞的纸张’朱瞻壑说着便从怀中掏出新做好的货币纸张。

黄严拿到纸张后恭敬的呈给朱棣,朱棣拿着仔细的查看一番,发现这纸张不仅干净白洁,还坚韧,跟自己使用的宣纸别无二致。

‘壑儿这不就是宣纸吗’说完朱棣还把纸张递给下面站着的几人看看。

内阁的众人,太子,赵王,包括自己的老爹汉王都觉得这纸跟宣旨没有什么区别啊。

‘爷爷,这可不是宣纸,宣纸虽然很好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太贵了制造不易,我们做的货币也是需要成本的,这宣纸的成本太高了不适合作为货币的用纸,而这种货币专用纸张成本低廉,可以大量制造’

第87章 爷爷你听我狡辩,不你听我解释

朱棣询问朱瞻壑这么精美的纸张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但是朱瞻壑就是不说,他随后解释给众人听,根据的他的统计自从洪武七年设立宝钞提举司,之后于洪武八年正式印造宝钞,到现在永乐十四年差不多一共发行了三亿贯。

按照纸面金额的话,朝廷几十年间已经发行了三亿两白银,但是朱瞻壑查看过提举司回收的宝钞,其中五分之一是假钞,也就是说三亿两白银有六千万是假币,自己不会透露纸张制造的材料就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仿制,新版货币出现假币的可能性。

朱棣和众人都显得尤为惊讶他们没想到的是,大明朝廷已经发行了这么多的宝钞,而且还有这么多的假币流通。

‘世子殿下,我们户部发行的宝钞这几十年都在不断的贬值就是不是就是因为有大量的假币导致的,你怎么确保这新版的宝钞可以不贬值被老百姓接受呢’户部尚书金忠说道。

‘金大人,这宝钞贬值有一部分是假币的原因,最大的原因主要还是两个’说到这里朱瞻壑突然停顿了一下,所有人都在看着他的时候,朱瞻壑尴尬的笑笑说道;‘爷爷,我这忙着就被叫到宫里,到现在都口渴的不行,先来杯茶解解渴啊’

朱瞻壑的话刚说完,所有人哈哈大笑。朱棣无奈的让黄严将自己的茶水端给朱瞻壑。朱瞻壑也没有一点客气的样子,端着杯子咕嘟咕嘟的连喝几杯后,这才心满意足的擦擦嘴。

看着大家急切的样子,他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这第一种原因是;宝钞没有信用,朝廷不停的印发,人间的宝钞越来越多,而各种物资数量并没有没有明显的增长,这导致百姓折价用宝钞购买粮食物资等,造成宝钞贬值,

第二个原因就是宝钞超发之后,朝廷没有及时回收,货币只是一种调节经济的工具,民间繁荣了就多一点宝钞,民间凋敝了就少一点宝钞,要始终根据不同的情况来控制货币,保证百姓的财富不流失’

‘世子殿下。正如你所说的的,现在宝钞贬值没有信用,你有什么办法扭转这种情况啊’内阁首辅胡广说道,他的这个问题也是在场所有人都想知道的。

‘对,壑儿你说说看,如何能保持宝钞的信用啊’

‘回爷爷的话,用金银等贵金属作为宝钞的储备货币,发行一定数额的宝钞就要有一定数额的金银作为保障,允许百姓自由兑换’

‘回禀陛下,这样的方法简直是无稽之谈,众所周知我大明金银等金属货币,自古开采已经变的十分的稀少,而我大明宝钞的数量极大,根本就无法拥有大批的金银作为保障’一旁的兵部尚书杨傅说道。

‘杨大人你太着急了吧,能不能听我儿子说完啊’一旁的汉王朱高煦冷冷的说道。

‘是的,杨大人说的不错,我大明主要的金银铜矿主要集中在中原,云南这些地方,但是经过千年的开采已经所剩无几,但是我的目标不是在这些废矿上继续挖掘,而是在海外寻找金银铜矿’朱瞻壑说道。

‘但是这海外自古就是蛮荒之地,怎么会有金银啊’太子吃惊的问道。朱棣也目不转睛的看着朱瞻壑,想听听朱瞻壑的想法。

‘回禀太子殿下,海外地区并不是蛮荒之地而是一个个的巨大聚宝盆,别的不说就说上次有皇孙押解回来的一百万白银和其他宝贝,大家想想要是交趾是蛮荒之地,他哪来的这么多白银啊。

臣在交趾鸿基港和红河三角洲地区已经发现几处比较大的金银铜铁矿,正在使用俘虏加紧开采。另外在日本的石见地区。

还有一座白银山,吕宋岛上有数不尽的金矿银矿,铜矿。只要将这些地方的金银开采出来作为我们大明宝钞的储备金。那么宝钞的价值一定十分的坚挺’看到朱瞻壑脱口而出的将海外的几处宝藏说出来。一旁的老爹朱高煦急的不行,立刻给朱瞻壑使劲的使眼色,但是朱瞻壑看到后示意老爹淡定,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旁边的赵王朱高燧看到自己二哥一直在给朱瞻壑使眼色,心中立刻知晓这些宝藏的地点,自己二哥早就知晓还有打算独吞的打算,随即朱高燧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看好自己的好二哥,打好关系,自己也要在这场宝藏盛宴中分得一杯羹。

‘不错,壑儿说起来这一百万两白银还是你辛苦收集的,你做的不错,但是你确定就这一百万两白银吗’朱棣似笑非笑的看着朱瞻壑说道。

‘(⊙o⊙)…呃。爷爷本来就是这么多啊’朱瞻壑还想抵赖。

‘纪纲你说’朱棣见朱瞻壑竟然不承认,就直接问道大明情报头子纪纲。

‘遵命陛下,太子,几位王爷,皇孙,内阁大臣,根据我们锦衣卫在太平营中的坐探得知。此次汉王世子殿下,一次性在交趾的河内城陈季扩的皇宫内库中得到了近三百万两的白银。

在南部打败简定后,在大批的仆从军的扫荡过程中,可能收集了不下三百万两白银。已经由太平营军队全部带回句容大营了。’纪纲跪在地上老老实实的将锦衣卫打听到的情况说给在场的众人听。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朱棣听到,除了上缴朝廷的一百万两白银之外,眼前这个小世子还拿着近五百万两的白银,甚至更多,一个个就如同饿狼见到肥肉一般的盯着朱瞻壑,看的朱瞻壑背后一阵发毛。

‘大胆,朱瞻壑,你好大的胆子,五百万两白银,你吃的完吗,不怕吃破你的肚皮啊’朱棣无语的说道。

朱瞻壑看到自己的爷爷真的有点发脾气了。就赶紧跪下了。;‘爷爷你听我狡辩,不你听我解释,没有这么多了也就四百万两不到,但是这里面还有一百多万两是给出征的将士,阵亡的将士的抚恤啊。

我大军在外征战半年有余,还有数万仆从军靠金钱供养激励,再加上南征大军英国公率领的十几万军队奖励抚恤,这一百多万两银子估计还不够啊’

首节上一节29/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