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催促老爹就藩 第30节

第88章 财富一次性大出血啊

‘世子殿下,现在我大明北方有干旱,南方有洪涝,朝廷各地都在赈灾。国库的银子很是紧张,你这边能否将这批白银运往国库,解决大明各地的赈灾问题啊’户部尚书金忠情真意切的说道。

‘不错,这段时间大明赈灾力度很大,国库紧张是事实而且朕的内帑都调出白银五十万两赈灾。’朱棣严肃的说道。

‘壑儿你拿出四百万两给朝廷吧,自己留一部分就可以了’朱棣说道

‘别啊,爷爷今天不是讨论政事吗,怎么变成打劫现场了,再说我真的没有这么多钱啊,我的钱都有规划了。’朱瞻壑无助的说道。

‘有规划也不行现在大明各地继续赈灾,所以这钱你要出’朱棣霸气的说道。

朱瞻壑咬咬牙说道;‘既然爷爷发话了,我是大明的一份子理应为大明出力,但是我想问一下,朝廷的赈灾是如何进行啊’

‘金爱卿,你来说说’朱棣让主管赈灾的户部尚书金忠解释一下

‘世子殿下,朝廷赈灾粮食有分常平仓和义仓,其中府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两者虽都是官府的仓库,但常平仓的粮食主要是朝廷出钱购买的,而义仓的粮食多为朝廷征收。发放粮食的同时,朝廷也会筹钱救灾,此次河南干旱,湖广洪灾,户部加上陛下的内帑一共筹集约两百万两白银用于救灾,但是两地区数十万的灾民这些救助还是属于杯水车薪啊’金忠无奈的说道。

‘金大人,皇上,我认为救灾不光光是给灾民发放粮食,就这么简单,我们应该学学古人的做法’朱瞻壑说道。

‘噢,你说说看’朱棣饶有兴致的问道。

朱瞻壑解释道;‘’据史料记载,皇二年,吴中、两浙路发生大饥荒,杭州的灾情尤为严重。谁料此时主政杭州的范仲淹,却日日泛舟湖上游玩,还鼓励百姓举行划船比赛。范仲淹也派人募集了许多工人来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使得百姓不必背井离乡,饿死街头,

在范仲淹的一番神操作下,大量的工匠、民夫,还有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们拥有了宝贵的赚钱机会,得以因此度过荒年。而这场席卷吴中、两浙路的大饥荒中,也只有杭州一带的百姓没有受到严重波及,避免了流亡他乡之苦。’

纵观千年史册,历代王朝在百姓们遭遇灾荒后,大多选择了减免赋税,与民生息。根据灾情的严重程度,朝廷会酌情采用全面免除赋税、部分免除赋税或是延迟征收等方式,给予百姓们一定的救济。

除了减免赋税,“移民就食”也是常用的手段。这一政策主要是把灾区的百姓,转移到粮食或是田地充足的地方,从而让百姓继续开始新生活。

在隋唐时期,关中一带数年连续大旱,饿殍满地。隋文帝无奈之下,只得让关中的灾民们移居到粮食产量相对充足的洛阳生活。一项“移民就食”的政策,让灾民有了口粮与田地,减少了流民的产生。既保证了社会稳定,又为灾民的迁入地带来人口红利,可谓是朝廷与百姓的完美双赢。

因此朱瞻壑认为要想解决现在朝廷面对的赈灾困境,以及以后可能遇到的灾害。以工代赈和移民就食是很好的措施。

‘世子可否详细说明一下,这两项措施朝廷该如何进行,大明没有多余的富裕之地安置灾民啊’一旁聆听半天的礼部尚书杨荣说道。

朱瞻壑建议朝廷以工代赈,让灾民配合使用句容生产的土水泥,修建官道河道。朱棣认为是个不错的主意,以后要在北京城设立京师,河南的官道通畅了,方便与京师的联系。

‘移民就食呢。弟弟你又该怎么办啊’一直当做隐形人的朱瞻基,看到朱瞻壑在所有人面前大出风头,心中不服看到杨荣的问题确实棘手,他不认为朱瞻壑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就急不可待的站出来又提出这个问题。

见众人都没有异议,朱瞻壑就说道;‘大家不要把目光只集中到大明内地的省份啊,可以看看外面’

‘壑儿你是说’朱棣恍然大悟的说道。

‘爷爷英明无比’

看着爷俩在跟打谜语一样的说话,金忠急的不行。他赶紧求朱棣把事情说明白啊。

‘金爱卿,你忘了我大明还有一个交趾布政使司啊’朱棣说道。

‘啊,汉王世子的意思是将灾民移居到交趾。这能行吗’金忠的问话有明显的疑问之色。

随后朱瞻壑想让朱棣将交趾的地图搬到大殿中,朱棣同意了,两个小太监将一副巨大的交趾地图带着架子,一起搬到大殿之中。

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交趾地图之后,朱瞻壑在朱棣的示意下,手持一个木棍走到地图面前,向所有人介绍起来交趾的情况。

‘目前整个交趾布政使司已经被我明军平定,目前在交趾北部有一定数量的明军卫所兵和京营,还有三万交趾仆从军在不停的扫荡,之前北方大概有近三百万的交趾土著,经过这些日子的扫荡驱赶之后,人数已经下降到一百万左右,并且还会持续不断的下降。

交趾南部有英国公张辅率领的十余万明军和三万交趾仆从军也在不停的对交趾土著的村落扫荡将土著驱逐到更南部的占城国。

交趾处于热带地区,粮食一年三熟,土地肥沃。仅是在交趾北方的红河三角洲地区就有一座河内城,和鸿基港两大城市,大面积的土地可以养活最少两百万的汉人甚至更多。随着南部地区的稳定,南部更是养活人口的巨大粮仓。所以我认为向交趾移民五十万不成问题。’看着众人点头同意的样子。

朱瞻壑接着说道。;‘向交趾大规模移民不仅可以减低我内地灾民的数量,还可以增加交趾的汉人数量,对于稳定交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说道不错’朱棣满意的鼓鼓掌。

随后询问了其他人还有什么问题没有,都表示只要钱到位都没有问题。

朱棣又看向朱瞻壑。看来是不出大血是不行了,朱瞻壑随后表示向大明户部转移白银两百万两,向皇帝内帑转移白银一百万两。

第89章 把糖价打下来

本来金忠想着朱瞻壑肯定也是个一毛不拔的主,就算在皇帝的压力之下顶多给个十几万两意思意思就应付过去了,他没想到朱瞻壑就然一次性拿出两百万两白银支援,这让金忠对朱瞻壑的欣赏更加强烈。

朱棣也没想到,毕竟作为爷爷逼着自己孙子拿钱有些说不出口,但是为了赈灾也没办法,可是朱瞻壑竟然直接给自己一个巨大的惊喜。

不仅给户部两百万两,还给皇宫内帑一百万两白银,一个大大的馅饼直接摆到了朱棣的面前,幸福感油然而生。朱棣满意的看着自己面前这个乖巧的皇孙。看到朱棣用柔和的目光看着前面出风头的朱瞻壑。

众人背后的朱瞻基恨得是咬牙切齿啊,他袖子中的双拳紧紧的握着,他发誓绝不会让朱瞻壑拿到属于自己的东西,他要死死守护这皇位谁也别想夺走。

之后朱棣让内阁配合好户部完成以工代赈,移民交趾的任务,并下旨指示交趾稳定地方的英国公张辅将帅府以及大军主力移到三江府治所河内城做好移民的安置保护工作。不过在朱瞻壑的建议下,为了消除交趾地方上土著的历史痕迹,河内城改名为南定城,取义南方安定之意。

朱棣还是很想要这种货币的纸张,但是朱瞻壑解释了这是为了最大限度的防止有人利用纸张仿造。到时候再出现大规模的假币势必会对新版的宝钞产生影响。

事情都沟通完之后,朱棣让他们都退朝了,得到朱瞻壑的调取货款的文书之后,户部尚书金忠赶紧通知户部人员挑选精壮护卫和文员到句容拿钱,与此同时皇宫内帑的太监也带着人马拿着证明赶赴句容拿钱。

太子,汉王,赵王,朱瞻壑,朱瞻基一起走在皇宫中。

;侄儿,你很不错。自己的大伯朱高炽说道。

‘谢谢大伯夸奖我也没有那么好了’朱瞻壑腼腆的说道。

‘哈哈哈,想不到你这臭小子还会害羞啊,刚刚在你爷爷面前玩赖皮的劲头哪里去了,跟你三叔说说,一下有这么多的钱还有句容的那几个工坊的聚宝盆,你还有其他的什么门路没有’自己三叔朱高燧的话,几人的脚步停下来,也瞬间吸引了太子,自己老爹,朱瞻基的注意,看着几人热切的目光。

朱瞻壑稍微思考一下,说道;‘三叔你还别说我真有一个赚大钱的项目,本来是打算我自己干的但是,你问起来了。咱们都是一家人,我就说说’

‘赶紧说说’朱高燧急切的说道。

‘糖’

‘糖’朱高燧有些困惑。

‘小侄子你是不是在耍你三叔啊,糖有什么赚钱的’朱高燧泄气的说道。

‘爹,大伯,三叔,你们的目光太狭窄了,要有格局啊’朱瞻壑微微抬头望着天空说道。

自己老爹一巴掌打在朱瞻壑的后脑勺上,没好气的说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没大没小的’

朱瞻壑摸摸打的生疼的后脑勺,;‘爹你谋杀亲儿子啊’

看着朱高煦微怒的眼神,朱瞻壑赶紧笑嘻嘻的说道;‘爹,大伯,三叔现在我们食用的糖,都是砂糖和麦芽糖,红糖,不仅口感不好价格还贵,虽然是用甘蔗制糖的,但是并没有发挥出真的制糖威力。而我恰恰有一种大规模制作白糖的技术,白糖就是雪白如雪一样’

‘小侄儿你不会是拿我们打趣的吧,’朱高燧怀疑的问道。

‘三叔你可是冤枉我了,你们知道吗现在交趾适合种什么’

‘废话,水稻 啊’一旁的朱瞻基开口道

‘是甘蔗,甘蔗是温带和热带农作物,是制造蔗糖的原料,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而现在的交趾是目前最适合种植的地方,

现在那里有面积的无人荒地,还有大批的青壮土著俘虏,咱们只要在交趾承包下一大块的土地,全部种植甘蔗,再利用我手中的制糖技术大规模的制造白糖,我有信心把大明朝糖的价格从现在的一两银子降到几文钱银子,你们想想这其中是多大的利润啊’朱瞻壑的话音刚落,其他几人眼中仿佛要冒出绿光来。

‘爹擦擦你嘴角的口水’朱瞻壑说道。

其他几人也一下子反应过来,纷纷擦擦嘴角发现没有口水啊。

‘哈哈哈哈’

‘臭小子,敢开你老子的玩笑。大哥,三弟你们先走吧我找爹还有一点事要说’说完朱高煦就扭头返回皇宫。

太子,和赵王,朱瞻基的眼睛还在不停的转转,心中都在盘算着事情。随后也找借口要回去跟皇帝商量事情了。朱瞻壑自己一个人看着他们摇摇头笑着带着侍卫返回王府。

还在批注折子的朱棣,看到黄严禀报;‘皇爷,汉王殿下求见’

‘让他进来’

朱高煦风风火火的进入大殿。

‘老二有什么事没说完吗’

‘不是,爹我想要一块地’

‘不是说了现在还不是你就藩的时候吗’朱棣一下子要生气了。

‘不是啊,爹,我现在不是要就藩,我是要在交趾圈一块地’朱高煦赶紧解释道。

听到自己家老二是不是要就藩,朱棣心中的怒火就熄灭了,他想着既然是自己儿子要交趾的地,反正现在交趾土著人少地多。随即他下旨给汉王朱高煦赏了二十万亩的土地,让交趾布政使司负责划地。

一听一下子给了二十万亩,朱高煦的心中高兴不已立刻连连谢恩走了。退出大殿看着自己大哥,三弟还有大侄子朱瞻基也来求见。只是微笑着就跑开了

朱棣正准备工作,黄严又来禀报说‘太子,赵王还有皇太孙求见’

朱棣有些纳闷了,这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都去而复返。让他们进殿之后。

‘见过爹,见过爷爷’三人行完礼。

‘老大你有什么事吗’朱棣问道。

‘有点小事’

‘说吧,你这太子也难得求朕一件事’

‘求求爹,给我在交趾划一块地’朱高炽有些扭捏的说道。说出这话的时候朱高炽的脸不禁有些红。

第90章 组建大明皇家制糖厂

‘哦,’这话让朱棣很是惊讶,要知道太子朱高炽在朝廷素来是以贤明仁爱著称,朱棣没想到太子会要求划一块地。

‘没问题,我让交趾布政使司的人也给你划二十万亩的土地’

‘谢谢爹’朱高炽高兴的赶紧行礼。

朱棣这时看着一旁的老三和皇太孙朱瞻基,

‘你们不会也是来找朕要地的吧’

‘爹英明,爷爷英明’

朱棣正想开口同意的时候,突然脑子中灵光一闪,他觉得不对劲。要是老二一个人要地可能是为了种地,但是现在都来要地事情就不正常了

朱棣突然脸色严肃起来,三人看到之后有些忐忑不安。

‘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太子,赵王,朱瞻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要是不说的话,就别想从朕这里拿到一寸土地’朱棣平静的说道。

看到自家话事人要动真格的了,太子朱高煦没办法咬咬牙,把要在交趾圈地种甘蔗的事情说出来。

朱棣有些无语,要这么多的地都种上甘蔗有什么用啊。

‘爷爷,是用甘蔗制糖,小弟说他有种制糖技术可以大规模的制造白糖,能把糖的价格从现在的一两银子一斤降到几文钱一斤’朱瞻基说道。

朱棣蹭下站起来,‘黄严立刻派人把老二还有朱瞻壑给朕追回来’

一旁伺候的黄严得到名利立刻连滚带爬的跑出大殿吩咐手下的小太监赶紧去把汉王还有汉王世子追回来。

朱高煦没走出皇宫就被急匆匆赶来的小太监侍卫请了回去。而另一路人马出了皇宫就骑上马赶往汉王府。

朱高煦忐忑的走进大殿,看到面无表情的朱棣,立刻脸上堆着笑容说道;‘爹,怎么了咋又把我叫回来了啊’

‘你厉害啊,忽忽悠悠就从老子这里要到了二十万亩的良田啊’朱棣说道。

朱高煦搓搓手说道;‘爹哪能啊,我这不是想着赚点小钱吗’

‘小钱,老二。朕还是小看你了啊,二十万亩地啊,你想种多少甘蔗啊。不怕撑死啊’朱棣没好气的数落着朱高煦,一旁的太子,赵王,朱瞻基都低着头憋着笑 。

朱瞻壑这边在侍卫的陪同下刚走进汉王府的门,就被早就等候的王妃韦氏拉住,左看看右看看,用手拍打着朱瞻壑的肩膀边打还边骂着;‘你这小没良心的东西,这么多天也不知道回家看看,’

首节上一节30/4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