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372节

  他的爷爷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糟糕。

  老人家是乡村里最老的一位教书匠,一生都很清贫正直,有着文人那样的古板。

  方从云是被人贩子拐卖的,人贩子急于脱手,所以就卖给了村里。

  兴华府的乡下确实困苦,五岁喂猪做饭确实存在,但也很少很少。

  基本都是大人干的活,有父母的谁愿意让小孩去做这些事,而方从云是自己主动去做的,他爷爷奶奶从来都不让他做这些。

  兴华府的府学确实不堪,那一任教授官后来被查出来贪墨了一万枚银元,以及多位老师私底下让学子的父母送礼的事情东窗事发。

  府学两年前就被彻查了,牵连了很多人。

  潘伯亨一直都在维护方从云,多次因为别人欺凌方从云,而与泼皮们发生冲突。

  方从云出事那段时间,潘伯亨因为去参加泉州府举办的足球比赛,不在现场。

  因此潘伯亨一直都在痛苦悲伤之中。

  从那以后,潘伯亨开始刻苦学习,发誓要把本该属于方从云的荣耀拿回来。

  今天拿到了状元荣耀,他心中的执念释然了几分。

  对了,方从云的奶奶在三年前因为悲伤过度去世,他的爷爷在一年前跳入方从云当年所投之河去世。

  潘伯亨为什么不来应天府,而留在莆田读书,因为方从云走后,需要他时常帮忙照顾两位老人。

  进京赶考参加会试前,潘伯亨独自一人为方从云重修了墓地。

  皇极殿上,朱克臧让锦衣卫指挥使把所有的一切汇报给在场的文武百官,并让明天的《皇明日报》单独弄一个版面昭告天下此事,换潘伯亨一个清白。

  “打轻了!”首相陈永华摇摇头。

  新大明虽然新,但大明太大了,很多事情,依旧和前明、鞑清时期没有什么变化。

  想改变这些不是一朝一夕的。

  其实,像方从云这么聪明有礼高智商的孩子,基因差不了,很可能是从好人家拐卖出来的,不会是亲生父母被抛弃的。

  通常来说,被抛弃的都是女孩,如果被抛弃的是男孩,那必然是有病的。

  他要是能活下去,一定能有大好前途,一个如此聪明又勤奋的孩子......

  他就应该活下去,他有如此优秀的品质,他应该活得比其他人都漂亮。

  这种天赋的秉性,实属难得,他已经坚强乐观了这么多年。

  可惜,这世间的事,总是无法遂人意,徒留叹息。

  朱克臧也很遗憾,大明兴许失去了一位栋梁之才。

  眼前的彭元奎也慌了,之前有些大人们说好要帮他说话的,他才兴冲冲地跑出来。

  他纯粹是马前卒,这事为什么闹这么大?

  一方面是有些势力的彭家不服潘伯亨,一方面是前任吏部尚书洪磊余党,想借机打击潘阿强,从而打压对皇帝最忠心的近卫军。

  并以此为基本掀起文武之争,把水搅混。

  旧大明原本不算重文轻武的,全因为那场土木堡之变,文官势力才会如此强大。

  旧大明的文人想要大宋文人地位,但很可惜,朱元璋和朱棣,都是武人出身,他们没有偏爱文官的嗜好。

  而土木堡之变后,文官再次压制武将的局面再次出现了。

  土木堡之变中,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赢、驸马都督井源、平乡伯陈怀、襄城伯李珍等人尽数阵亡,武将勋贵集团瞬间由地位高、势力强沦落了地位低、势力弱。

  所以在土木堡之变发生后的景泰、天顺、成化和弘治时期,连武人五军都督府的权力被相继收归兵部,五军都督府成为了一个有名无实的部门。

  但现在的新大明明显很难战败,所以他们只能搞一些小动作。

  很可惜,他们挑错对象了,如此重情重义的潘伯亨,不是他们能抹黑的棋子。

  当场,朱克臧宣布:革除彭元奎功名,永不录用。

  其次,按照《大明律法》,彭元奎及相关参与诋毁诬告状元的彭家势力,判三年劳改。

  另外,彭元荣及其同伙因诬告方从云,致人死亡,罪加一等,判二十年劳改悔过!

第654章 打击人贩子(求订阅!)

  至于洪磊余党,被连根拔起。

  全拉去澳洲挖矿。

  不对,现在澳洲叫方丈省。

  这里不是方丈和尚的意思。

  而是有典故的。

  三岛十洲是中国神话中的仙境名,三岛十洲皆仙人居处。

  三岛者:蓬莱,方丈,瀛洲,为神仙所居之山,称为三岛亦称三仙山,或称三壶。

  《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

  因而叫方丈省是非常典雅的称呼。

  皇极殿上,方从云的事件,让朱克臧思索关于打击拐卖人口的事情。

  其实方从云有一点比较幸运,起码他是身体健全被卖掉的,很多人贩子直接把拐卖的儿童当做谋生工具,俗称“采生折割”。

  “采”,是人贩子到社会上搜刮、诱拐对象的过程;“生”,指正在正常生长的孩童,也就是说,被诱拐的对象一般都是十几岁以下的孩童;“采折”,则是指他们利用各种残忍手段,把诱拐来的孩童伤至残疾的行为。

  组合起来的意思是:诱拐健康的孩童,再用残忍手段将他们变成残疾人。

  所以,这些小乞丐要么断手断脚,要么是连眼睛都看不见的瞎子,看起来要多悲惨有多悲惨。

  路过的人们觉得他们小小年纪那么可怜,通常会丢几文钱给他们,让他们不至于饿死。

  每当施舍的人走后,那些躲在暗处的人贩子就会把那些原本属于小乞丐的钱拿走,让他们继续乞讨。

  就这样,原本小小的孩子,因为人贩子的猖狂而失去了原有的幸福生活,成了人贩子手中的赚钱工具。

  《清稗类钞》曾记载:“苏州虎丘有乞丐带狗熊出街,不能言语却能做字吟诗,一时间引得无数围观者施钱观赏”。

  意思就是,苏州出现了一个怪物,这个怪物会说人话,可是行走方式却像狗一样,而且全身上下都长满了狗毛。

  最重要的是,这个怪物是有主人的,他的主人将他用绳子套住,再把他拉到闹市表演。

  人们刚看到这个怪物时非常害怕,只有少数胆子大的人跑到怪物面前,看它表演。

  很快,“闹市出现怪物”的传闻传到了当地县令的耳朵里。

  县令和普通百姓的思维方式不同,他觉得这事一定有蹊跷,决定把这事调查清楚。

  经过调查,县令怎总算搞清楚了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这个怪物是人为制造的。

  怪物原本只是个普通人,在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贩子给抓走了。

  人贩子为了赚钱,把这个人身上的皮全部剥掉,然后把狗皮贴在他的身上,等他身上的伤口愈合了,自然就长了满身狗毛了。

  除此之外,人贩子还将他和狗关在一起,每天逼他学习狗的特有技能,这才有了人们所看到的一幕。

  县令的官职虽然不大,但是好歹也是人们口中的父母官,自然不可能放任不管。

  为了挖出更多黑幕,县令继续深入调查,最终发现这是一个专门贩卖人口的团伙。

  这伙人的手中还有一批孩子,有的已经被他们用残忍手段制成了专门乞讨的赚钱工具,有的还没来得及处理。

  据人贩子交代,他们诱拐的对象很多,有人要的就卖出去,长得越好看,可以卖出越高的价格。

  还有些女童长得好看,被青楼买走,长得普通的则卖给了大户人家当丫鬟或者和童养媳。

  事件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县令所以承担的范围,为此,县令将案件逐层上报。

  按照律法,这些人贩子最终都被处死,可是那些伤害却再也无法挽回,尤其是那头怪物,以后再也无法做人,终其一生只能以这种屈辱的方式活着。

  其实,方从云的悲剧起源就是人口拐卖开始的。

  如果没有拐卖,他应该生活在一个很好的家庭中,一步步茁壮成长,成为国之栋梁。

  朱克臧叹了一口气,决定做些什么。

  随后第二天,朱克臧就向全国发布了圣旨,首先是:拐卖大明籍儿童妇女者,皆枪毙!行采生折割就是故意弄残大明籍孩童用来乞讨,不论多少,判处“凌迟”。

  在古代,孩子是生产力和国家的希望,妇女有纺织和生儿育女的重任,更是国家国泰民安的屏障,朱克臧绝不能坐视拐卖儿童妇女的现象继续泛滥。

  当然,因为新大明是可以合法拥有外籍奴隶的,所以拐卖外籍人口,大明就不管了。

  意思就是,你人贩子不能在大明境内干坏事,但可以去大明境外干嘛!

  随后圣旨通过皇明日报传遍大明,一开始这大明百姓还感觉这刑罚有点太重了,可是很快一个样板戏出现,把《清稗类钞》苏州故事改编后,彻底惹怒了应天府所有的百姓。

  因为这种行为,真的是人神共愤,你完全不会想到,一个人会做出如此畜生的事情!

  所以样板戏表演的当天,那个演人贩子的戏子就被一颗银子给砸了,跟着无数的银子砸上了舞台。

  要不是有安保人员拦着,那些人能冲上台去,直接将那个戏子给活活打死。

  吓得那名饰演人贩子的戏子表示,再也不敢演了,死活闹着要换人,可是谁又敢接这个活呀。

  只能用心的安抚了下来,表示自己一定会加强保护他的力度,这才让那位戏子安心了起来,跟着又演了几场,随后就直接大爆了,该样板戏就这样在大明火了起来。

  再加上状元郎潘伯亨与发小方从云的故事,更是让人们唏嘘万分。

  也引发了百姓对人贩子的痛恨,官府关押那些人贩子的地方,那是天天有人投粪,那些衙役都快疯了,这谁受得了呀!

  应天百姓对人贩子深恶痛绝,可是应天衙门却遭了殃。

  还没地说理去!

  你说这叫什么事情,应天府尹邵廷采都无语了,当初要是将人贩子丢给刑部就好了!

第655章 平定高原、准噶尔汉人大汗

  至于校园霸凌,说实话,朱克臧也搞不定。

  这是个千古难题,纯看当地学风。

  那要怎么处理这些霸凌的少年呢?

  很多霸凌根本谈不上犯罪,没法用律法将他们绳之以法!

  新大明校园霸凌判刑的案件也就只有方从云案了。

  当年那帮污蔑方从云偷钱的家伙们,也已经一起被流放到方丈省(澳洲)劳改。

  但,究其根源,想要杜绝校园霸凌,老师的教育少不了。

  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师德非常重要。

  大明现在对选任教师越来越看重,在大明想要当老师,不仅需要地方乡民的推荐,还要官府考核后才能被录用。

  不管怎样,潘伯亨和方从云的故事,在大明上下引发了对于人口拐卖和校园霸凌的思考。

  而潘伯亨本人,却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

首节上一节372/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