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47节

  郑克臧获得了海格力斯的力量,早就饿得咕咕叫,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缺乏营养似的,之前沉浸于突然获得强大身体的喜悦,现在稍一放松,肚子就撑不住了。

  好在贤惠的陈妃,早已备好了午餐,就等他来享用了。

  陈妃眸光熠熠地盯着壮似牛,狼吞虎咽的郑克臧,心里喜滋滋的。

  太久不见,没想到从前消瘦的汉子,已经成长到如今的地步,可见他在吕宋真的不容易。

  “妃儿怎么光盯着我,你也吃呀!”郑克臧迎着陈妃关切的目光,总感觉像母亲看着孩子似的,多少有点不自在。

  陈妃闻言,倏然现出明媚笑靥,当真有美人会心一笑,恰如晴雪方霁,明艳不可方物之感,明光动人。

  “夫君,我不饿呢。”

  郑克臧直接看傻了,觉得自己的妻子越来越亮眼了,看来是长开了!

  看着面前端娴而坐的陈妃,郑克臧在她的前襟处,眼神停留了下片刻,笑道:“妃儿,平时还是多吃一些好,毕竟才十七、八岁,说不定,身体还能长一长。”

  陈妃:“知晓了!”

  她总觉得郑克臧话中有话,但细思却不得要领,莫非是觉得自己太瘦了?

  饶是陈妃蕙质兰心,心思玲珑,此刻也不知自家夫君的思绪纷飞。

  夫妻二人,同桌共食完丰盛的午餐,早已是午后时分,冬日的暖阳柔煦可人,穿过稀疏的枯枝,透窗而过,微风徐来,带着湿润的芳香气息,沁透心脾。

  陈妃眉眼柔美、温宁,娴静站在郑克臧身旁,拿起一套布尺,在丫鬟们的帮助下,帮丈夫量新的尺寸。

  郑克臧获得海格力斯后,原来的衣服世子府里的衣服已经穿不下了。

  天寒地冻,她打算给郑克臧亲手缝制一件长袍。

  陈妃拿过了钢针,腿上放了一块裁好的布匹,就开始缝了起来。

  另一旁,木制书柜之前,郑克臧坐在靠背椅上,身姿笔直,微微垂首,手提毛笔,凝神地处理一份又一份的奏折。

  “还是木炭笔好,书写就要快一些,当然再怎么快,也比不上键盘,十指齐飞,日更过万……”这些思绪在郑克臧心中一闪而过。

  其实,郑克臧是真想用辉煌点数,兑换一只圆珠笔,可是思来想去,还是下不了手,因为要用到辉煌点数的地方太多了,毛笔就毛笔吧。

  偶尔批奏折批累了,就欣赏一下娇媚的陈妃,好不快哉。

  这还是她第一次给郑克臧缝制衣服,但她是一个女红高手,针线活很好,穿针引线之间丝毫不乱。

  郑克臧一边欣赏着陈妃忙碌的身影,心中不禁赞叹:“真是贤惠啊!“

  “夫君,你怎么一直盯着妾身看呢?“陈妃终于发现了郑克臧的目光,抬头看向郑克臧的目光。

  “没什么,只是觉得你的手艺非常好。“郑克臧微笑答道。

  陈妃听到郑克臧称赞自己,不禁脸上露出了明媚的笑容,轻轻笑道:“夫君,批奏折的时候不能走神的!”

  “嗯,知道了。”这个郑克臧微笑道。

  随即他收回目光,继续低头批阅奏折。

  良久,陈妃终于将衣服缝制好了,但她没有打扰郑克臧,在一旁静静地盯着郑克臧。

  认真的男人最有魅力,这句话说的一点都没错!

  郑克臧的侧面很英俊,他棱角分明,浓眉大眼,高挺的鼻梁,整个人就像是一座雕塑般散发出迷人的气息。

  过了阵子,郑克臧伸了个懒腰,总算批完了,他父王这个甩手掌柜,难怪大明皇帝要设内阁,可不是人人都像明太祖那么精力无限。

  “夫君,你看看长袍合适吗?”见丈夫有空了,陈妃便将织好的红色大长袍递给郑克臧。

  郑克臧接过长袍,仔细端详了一番,道:“妃儿心灵手巧。”

  陈妃娇羞的低下头,道:“夫君过奖了,快把衣服穿上试试吧,我想看看效果!“

  “好。“郑克臧将红色大长袍放在一旁,转而将自己的外套脱下。

  郑克臧的皮肤光泽健康,浑身肌肉发达,身材比例非常匀称。

  看着这一幕,陈妃心跳像漏了一拍似的,螓首偏转,美眸焕彩地看着自家夫君。

  穿上陈妃亲自做的衣服后,郑克臧满意地点点头:“还不错!”

  “夫君喜欢就好。”

  陈妃话还没说完,小手就被郑克臧拉起。

  “穿上新衣服,就该出门散散步了!”

第87章 望加锡朝贡团(求追读!求推荐票!)

  1681年的年节马上要到了,大清京师一片银装素裹,到处透着肃穆庄严之色。

  京师上空飘浮着厚重的雪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淡淡的光辉,在风雪中摇摆不定,仿佛随时都要落到人间。

  街上人流来来往往,穿梭其中,似乎从两年前的京师大地震从缓了过来,整个京师依旧繁华似火,热闹不已。

  街道上到处贴满了红纸,一片红彤彤的,好像盖上了红布似的,非常喜庆。

  大街上,一些小商贩卖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稀奇古代的东西,糖葫芦、糖炒栗子、栗子糕,什么都有。

  京师的小吃摊前围着不少金钱鼠尾鞭的包衣奴才,大多在排队买小吃,有一些端着京腔在讨价还价。

  这里是京师的外城,包衣奴才和汉人住的地方,内城则只有旗人能住。

  这个时候,一辆略显异域风情的马车,从永定门缓缓驶来,引来的不少人驻足观看。

  永定门是京师南城出入要道,而这辆马车的目的地似乎是通向内城的正阳门。

  正阳门是京师内城的正门,位于正南方,是大清的国门,代表着朝廷的“脸面”。

  外国使臣前来觐见皇帝,必须从正阳门进出。

  说起来,京师内城有九座城门,各有各的用途,走错是会掉脑袋的。

  特别是正阳门,正阳门的箭楼正中开着一道大门,专走龙车凤辇。

  皇帝去天坛祭祀和去先农坛耕地,都是从这道城门经过。

  普通人不允许走正阳门,走错了轻则发配边疆,重则掉脑袋杀头。

  因而,康熙还设立了一个叫“九门提督”的官职。

  所谓的九门提督,就是负责京师内城的九座城门,这九座城门,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城门。

  京师内城的九座城门的护卫安全,都交给了九门提督负责,也就是说,皇室的身家性命都交给了他负责,可见九门提督有多重要。

  第一任九门提督是董鄂费扬古,出身满洲正白旗,八旗名将之后,深受康熙的器重。

  1679年,吴三桂病死,在这个关键时期,费扬古率领着清军队伍,向云南、贵州方向进军,平定了三藩之乱。

  平定三藩以后,费扬古回到京师,康熙立即提拔他为领侍卫内大臣,兼任九门提督。

  那年他35岁,成为康熙皇帝麾下最年轻最亲密的大臣。

  快过年了,费扬古却摊上了一件烦心事。

  一群据说是来自苏拉威岛的望加锡王国的使臣,说要向大清朝贡,献圣上重宝。

  费扬古自然是不同意的,这苏拉威岛是哪个疙瘩,望加锡王国又是什么鬼?

  谁知道是不是真的,万一是什么荆轲刺秦的咋办?

  出事了,他这九门提督就不用干了,官职越大,压力就越大。

  “告诉他们,从哪里,就到哪去,不是什么野猫野狗都能给大清朝贡的,我大清富有四海,什么宝物没有。”费扬古一脸嫌弃道。

  “!”跪在地上的属下,马上出门去撵人。

  嘿,这个充满辐射的假冒伪劣夜明珠,大清还真没有!

  原来,这个朝贡使团,就是由吕宋商人马和泰,近卫军大武腊和一群被教化的吕宋土著组成的,为了给康熙送上郑克臧的拜年大礼,他们千里迢迢过来,冒充望加锡人,路上花了不少钱。

  没多久,费扬古八旗步兵营的属下,便告诉他们九门提督的原话,还跟他们说今儿也不是朝贡的日子,让他们麻溜地滚蛋。

  马和泰剃了个光头,他也怕留着长发,被这些凶残的满洲人抓去砍头了。

  他还不放弃,这是郑克臧交代他的重要任务,他在吕宋的生意和家人安危,还得看郑克臧的心情啊。

  马和泰从袖子里掏出一锭银子,塞到这个八旗兵手里:“军爷行行好,望加锡人是很有诚意的,我们想寻求大清的保护,拜托了!”

  这个八旗兵拿起银子,还有嘴啃了一下,确定是真的,才收了起来。

  “不是我不愿意,费扬古大人不让你们进来,我这个奴才也做不了主。”八旗兵装模作样道。

  靠,收了钱不办事,这满洲人不地道,马和泰心中骂道。

  “谢谢军爷,谢谢军爷。”眼见进不去了,马和泰等人只能先去找一间客栈住下,另谋出路。

  其实吧,费扬古还真没说错,大清的朝贡没那么随意。

  朝贡缔结的条件,那首先是要向大清朝廷递交表文和朝贡品,“外国朝贡,以表文及方物为凭。该督抚查验的实,方准具题入贡。”

  等大清觉得你符合要求了,大家再商讨什么时候来,从哪条道上来,来的时候要带什么。

  之后成为正式的朝贡国,按照之前商定好的朝贡就行了。

  怎么说呢,朝贡是结盟的高级形式,当然不能随随便便来的就给朝贡。

  马和泰这种就属于是恶意朝贡了,还没经过大清同意就过来,哪有这个理的。

  怎么办呢?

  商人的脑袋还是转得快,马和泰想到一招,干脆就把郑克臧送的重宝展览一下,而且他还不知道这夜明珠究竟长什么样子,大武腊一直守得好好的。

  在客栈里,马和泰费尽口舌,终于说服了大武腊同意了他的计划。

  “长官,那这回总该给我看看殿下的夜明珠了吧。”马和泰谄媚道。

  大武腊给他一个眼神,示意他去门边看看有没有人偷听墙角。

  确认安全后,大武腊终于带他见识了这颗足球大小的夜明珠。

  当大武腊把烛火吹灭后,黑夜里,夜明珠闪烁着白色的光芒,照耀着屋内的一切,像白昼一般。

  马和泰呼吸顿时急促,激动地双手颤抖,眼中放射着炙热的光芒,仿佛他看到了黄金万两、宝藏满屋的场景。

  “怎么样?是不是很好看?”大武腊道。

  “这种宝物,绝对是世间罕见的奇珍异宝。殿下怎么就拿来送给该死的鞑子皇帝,明珠暗投呀!”

  马和泰捶胸顿足,心中十分惋惜,要是让他来运作,不得卖出几百上千万两白银。

  “可恨!可恨!”马和泰一时没缓过劲来。

  然而大武腊不为所动,因为殿下偷偷告诉他,这玩意有毒,别靠太近!

第88章 大出血的康熙(求追读!求推荐!)

  翌日,马和泰找了几个戏班子,搭台演戏,戏名他都想好了:望加锡进贡记。

  他打听清楚了,大清入关之后,新一代的八旗子弟早就没有父辈吃苦耐打的模样,朝廷隔三差五还给他们银子,而且打仗的事基本给绿营兵包办了。

  那三藩之乱,康熙见八旗不成器,才只能仰赖绿营兵。

  久而久之,不管是满八旗还是蒙八旗,每天过着锦衣玉食,奢侈糜烂的生活,时不时就来八大胡同听听勾栏小曲,好不快哉。

首节上一节47/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