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第48节

  而且,大清很特殊,禁宿娼而不禁狎优伶,导致梨园界男色大兴,找“相公”成了上层社会的风气。

  京师的士人也好,商人也好,看中了哪个相公,演完戏就请他喝茶、吃饭,慢慢发展成同性间相互爱慕的关系。

  马和泰寻思,这帮吕宋土著怎么也有点异域风情,说不定有奇效。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展览夜明珠,把名声打出来,不信康熙不要这个宝物。

  八个胡同最开始也不是这样的,说让大清实行“旗民分城居住”,八旗都住在北京内城,汉人迁至前门以外。

  内城就像是一个军事城堡,全是八旗兵,不许开商店,不许开旅馆,不许开戏园,所以,娱乐中心、商业中心全都迁到外城,尤其是集中在了八大胡同。

  今儿,礼部尚书塞色黑,就听说了有个来自南洋的朝贡团,因不懂大清的规矩,见不到圣上,没法子只能来八大胡同唱戏谋生。

  据说他们有个大宝物要献给皇上,但进不去正阳门。

  塞色黑很好奇,他也快退休了,如果没意外,今年三月就走,这事归他管,他得站好最后一班岗。

  年纪大了,来一趟八大胡同不容易,今儿他要老夫聊发少年狂,先看戏,再留夜。

  马和泰在戏台后面听说今天有个大官来看戏,他意识到机会到了,此前他光演戏,一直没有展览夜明珠。

  因为怕有歹人心生不轨,被抢了去,他没地说理。

  虽说这个夜明珠指名道姓要送给康熙的,没人敢抢康熙的宝物,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京师鱼龙混杂,万一来个反清复明的好汉看中了夜明珠,就不好了。

  塞色黑这种大官来听戏,必然是坐在最好的位置,眼见主角到了,马和泰好戏马上开演。

  老眼昏花的塞色黑,没怎么留心看,觉得有点索然无味,不就是一个南洋的小番国,被荷兰红毛夷欺压,来大清寻求保护的故事嘛。

  这样的国家多了去,要是人人都要大清管,大清管得过来吗?

  塞色黑打了个哈欠,心里寻思,要不要早点离开,去寻寻别的乐子。

  正当他准备起身,突然戏场的灯被吹灭了。

  塞色黑心想:什么情况,难道有人要来刺杀老朽。

  没一会儿,他的眼前突然一亮,只见戏台上有一个硕大的夜明珠,足足有一个西瓜大小。

  看得老迈的塞色黑脸色通红,这等宝物,怎会在些南洋番人手里,不可思议。

  随即,他意识到自己立功的机会到了,要是他把这个礼物献给康熙皇上,岂不是能让他的礼部尚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周围的人不少有跟他想法一样的,他立刻离开了八大胡同,将负责外城防务的绿营巡捕营调了过来,将马和泰所在的戏班子团团包围了。

  当然这不是打劫,塞色黑不会把马和泰他们杀鸡取卵。

  南洋小国千里迢迢献重宝,多么好的噱头呀!

  而且如此宝物,原本因为九门提督不给进,不知道要流落到哪儿去,多亏他这个礼部尚书慧眼识珠。

  很快,他就来到马和泰面前,马和泰在朝贡团里的定位是望加锡商人,来当翻译的。

  “大人,很荣幸见到您,我是望加锡王国的商人。”说罢,马和泰很识趣地跪在地上。

  礼部尚书塞色黑看了看眼前的光头,道:“原来是贵国商人,快快请起!”

  “谢谢大人!我们望加锡王国苦啊,现在把全国上下最值钱的宝物拿过来,就为了寻求大清的保护,红毛夷太残暴了!”马和泰诉苦道。

  确实值钱,这望加锡国还挺上道,塞色黑心想。

  “无妨,今天我先安排你们去会同馆找个地方住下来,过几日圣上肯定会接见你们。”塞色黑保证道。

  会同馆便是大清专门接待外国宾客的地方,马和泰朝贡团终于住进了该住的地方,实在不容易!

  同时,塞色黑命令那些会同馆的奴才要好好招待望加锡王国的客人,不得怠慢,而且要尽心竭力第保护望加锡国的夜明珠不被盗取。

  ......

  第二天,塞色黑马上就跟康熙皇帝汇报了望加锡国奉上夜明珠的事情,生怕有人抢了他的功劳。

  康熙听罢,麻颜大悦,当即给朝贡团一个面见大清皇帝的机会。

  这件事,他康熙确实开心,连远在南洋的小国都知道要来朝贡大清,说明天命在清,万国来朝岂不是近在眼前?

  当然,他也好奇这么大的夜明珠是什么样的。

  很快,马和泰便在紫光阁又双跪下了,这次不跪不行呀。

  他作为一个商人,能来到紫光阁见大清皇帝,属实是这辈子的高光时刻了。

  “皇上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你们望加锡国的事情,朕知道了。”

  康熙也不嗦,庇护一个小国,没啥问题,当即他便让塞色黑给了一份盖了章的文书,但是荷兰那边认不认,他就管不了。

  那颗夜明珠他见到了,确实是稀世珍宝,但回礼就麻烦了!

  因为朝贡体系,大清要回礼的。

  人和人之间都是礼尚往来的,国家和国家之间也不例外,朝贡国给清朝上贡,相应的清朝也需要给朝贡国册封和赏赐。

  因而,有不少朝贡国借着上贡的名义,来薅大清的羊毛。

  这可就麻烦了,这颗西瓜大的珠子,怎么也值个几百万两银子。

  没法子,康熙只能给了,从茶叶、瓷器、丝绸、棉布、金银玉器、饰品应有尽有,甚至还送了不少福船、刀枪和铠甲。

  望加锡国不是打不过红毛夷吗,那就送点武器铠甲给他们,这下大清仁至义尽。

  怕他们运不走货物,还送船给他们,简直是十佳宗主国。

  康熙回赐的礼物,绝对不少于两百万两银子,出大血了!

第89章 风光无限的马和泰

  康熙是大孝孙,他与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感情十分深厚,因而将夜明珠献给了孝庄。

  孝庄太皇太后见猎心喜,对夜明珠甚是喜爱,将之珍藏与寝宫内。

  她对这颗宝珠十分稀罕,几乎每天晚上,孝庄都会好好把玩这颗珍宝。

  “这真是上天送给哀家最好的礼物!”

  一时间成了京师的一段佳话,先是东南冒出忠诚小弟望加锡,后是康熙大孝献宝。

  如果被郑克臧得知了,肯定会觉得哄堂大孝。

  可惜了,康熙躲过了一波辐射物。

  而孝庄则是不知道为什么,近来感觉身体哪里不舒服,但又说不出来,只能归结于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中用了。

  历史上,孝庄太皇太后是1688年去世了,看来她人肯定得提前没了。

  另一边的马和泰朝贡团早已离开京师,他不敢待太久,毕竟这颗夜明珠是郑克臧送的,万一出个意外,他这七尺之躯就没了,得赶紧跑路,离开京师。

  临别前,康熙慷慨地送了他一道金牌,大清各地官员见了都得礼遇,并奉为上宾。

  正好马和泰还没想那么快离开大清,便一路驶向南方,找有饥荒的地方。

  为什么呢,因为郑克臧吩咐他了,如果有机会的话,运一点人口出来,赏赐大大地有。

  正好这次康熙皇帝送了他不少商船,还因为愧疚无法出兵为望加锡国做主,特许他能在大清土地上买货物。

  他想南下看看有没有饥荒无处可去的流民,他到时候送去吕宋。

  那当然是有的,别以为所谓的康乾盛世,老百姓就活得很好,照样年年有饥荒。

  翻开《清史稿》以及各种地方志,这一时期“人食树皮”“立人市鬻子女”“父子相食”“人相食”之类记载不绝如缕,人吃人现象远超历朝历代。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康熙对待饥荒的态度。

  有一年,又发生了旱灾,大臣张鹏翮打报告请求祈雨。

  你猜康熙皇帝怎么回答?

  他说:“不雨,米价腾贵,发仓米平价粜糁子米,小民又拣食小米,且平日不知节省。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今十四阿哥领兵在外亦然。尔汉人若能如此,则一日之食,可足两食,奈何其不然也?”

  康熙竟然大言不惭地责怪百姓吃饭太多,要求他们将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一餐,这样一来,就等于粮食产量翻了倍,怎么会不够吃?

  张鹏翮听了,只能跟着拍马屁:“小民不知蓄积,一岁所收,随便耗尽,习惯使然。”

  都怪老百姓放开肚皮恶意吃饭!

  马和泰一路向南,发现大清闹饥荒的地方其实不少,因为从康熙初年到现在,战火不断,老百姓日子过得很痛苦。

  借着外国使团加康熙金牌的便利,马和泰在安徽一带聚集了不少饥荒的流民。

  马和泰谎称望加锡国粮食遍地,愿意为大清做牛做马,解决饥荒的流民,将他们运到苏拉威岛过好日子。

  一来流民问题解决了,二来也不怕流民日子过不下去选择造反,皆大欢喜。

  这下,地方官员非常感动,纷纷表示:望加锡王国它真的,我哭死!

  要不是这时候没有送锦旗的习惯,他们保准给马和泰奉上一面锦旗。

  望加锡自己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还帮大清解决麻烦,要是大清水师强了,一定给他们报仇,找荷兰人算账,然后厚葬望加锡。

  大清官员心里门清着,望加锡土著肯定斗不过荷兰人,等大清水师什么时候雄起,能到什么苏拉威岛,黄花菜都凉了。

  再说了,荷兰是友邦,打个锤子,他们还得和荷兰合作,一起搞明郑呢!

  等明郑没了再说吧,希望望加锡国能坚持到哪个时候,安徽巡抚徐国相想道。

  “马先生,这杯酒我敬你!”宴席上,马和泰赫然成为了徐国相的座上宾。

  “巡抚大人太客气了,小人干了!”马和泰近来越来越有气势了。

  这阵子来大清,享受了一波人上人的待遇,这是他这个商人从来没有过的。

  “马先生真是豪爽,咱们接着喝!”徐国相满脸笑容道。

  这个时候,一个吕宋土著端着托盘来到马和泰的身边。

  原来,是明郑的藏仙酒。

  “徐大人,这是我望加锡王国的每酒猴儿酿!”马和泰吹嘘道。

  “猴儿酿?马先生介绍一下!”面颊通红的徐国相说道。

  “大人,我望加锡国山多林子大,到处是猴儿,它们采百果于一洞,作为贮藏越冬的粮食,但若当季不缺越冬粮食,猴儿们便会忘记曾储藏过一洞百果,然后这一洞百果便逐渐发酵,而后酿成一洞百果酒。”马和泰解释道。

  “此类野酿,实属机缘巧合,猴儿酒价值千金不换。”马和泰自豪道。

  “如此美酒,快斟酒。”徐国相急道。

  听到巡抚的话,侍女赶紧将醇香的酒液倒入徐国相的酒杯中。

  徐国相拿起酒杯,放入口中,一股浓郁的酒香瞬间弥漫整个口腔,令人回味无穷。

  “好酒,真是好酒!”徐国相赞叹道,他喝过的美酒不少,这“猴儿酿”独具一格。

  随后,徐国相想是想起什么似的,对着马和泰说道:“马先生,实不相瞒,我有个侄子,就是做酒这门生意的,如果方便的话,能否让我侄子专门卖望加锡国的猴儿酿?”

  “好说好说,从我望加锡国过来大清很方便,就是猴儿酿产量不高,一斤怎么也得四两银子。”马和泰说道。

  “如此美酒,这个价格算低的了。”徐国相没有砍价。

  “大人,只是大清海禁,除非是朝贡,否则猴儿酿进不来呀!”马和泰突然想起,大清还在搞海禁呢,自由贸易还是做梦。

  “哈哈哈,那个山人自有妙计,我侄子正是在苏州府做买卖的,我与那苏州知府有旧,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首节上一节48/53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