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一谋士,能有什么坏心思 第133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建安二年,春,许都郊外。

昔日饱经战乱的许都附近,有大量的无主荒地。

在枣祗和韩浩的提议下,曹操跟刘协、朝廷公卿和众谋士商讨了多日,于建安元年在许都实施了屯田制。

去年仅仅许都就得谷百万斛!

今年春,屯田制开始向兖州、豫州、江淮和关中全面推广。

许都郊外,到处可见的田野,尽显一片生气。

叮铃铃~

一阵清脆的马铃声响起。

三匹骏马在田间的官道上徐徐~而行。

中间的,正是怀搂蔡文姬的李牧,而两侧则是乔家双姝各自策马而行。

四人身后,跟着一辆精致的马车,双马拉车,绸缎覆-盖,尽显福贵。

马车左右,四名骑士横枪背箭,策马护卫。

马车之后,四名侍女悬弓背剑,紧紧相随。

另有僮仆、伙夫、马夫、医官....等随从十余人,押驴车跟随。

虽说是春游踏青,但现在的世道并不平静,哪怕是许都郊外也可能会有强寇出没。

即便没有强寇,亦可能遇到纨绔子、村霸、路霸之类。

不想麻烦缠身的李牧,这出游的阵仗是一点都没少。

毕竟,不论是蔡文姬,还是乔家双姝,都是当世少有的美人。

花太鲜艳,难免会招蜂引蝶。

“没想到许都还能有这样的春日景象,之前在寿春的时候,我可是连城都不敢出呢!”轻纱遮面的小乔声音柔软轻细,但又有一种小雀般的灵动。

想到寿春郊外,那一个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却又双眼赤红的寿春之民,小乔依旧心有余悸。

同样面带轻纱的大乔,那一双如水一般的双眸,惊喜的看着田间的忙碌春光,琼鼻轻动,贪婪的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

“寿春郊外,处处都是血腥味,也唯有这许都郊外,还能有这草木的芬芳之气。”大乔同样忍不住感慨。

蔡文姬则是偎依在李牧的怀中。

自中平六年秋在陈留跟着李牧,如今过去六年了。

蔡文姬也从及笃之龄到了如今的桃李年华。

曹操一直都觉得李牧六年了未有子嗣,显得极为不正常。

但对于李牧而言,让蔡文姬在及笃之龄产子,那才真叫不正常!

虽说名义上,蔡文姬跟李牧在陈留的时候,就当着蔡邕的面拜过天地,但要论夫妻之实,也就定都许都,蔡文姬年满二十之后。

初平二年李牧刚出世的时候才刚及冠,如今也不过二十五。

虽然年龄不大,但蔡文姬自幼就跟着蔡邕流亡江海,跟着李牧之后,又四处迁徙,见过的世道场面不知多少。

相对于乔家双姝的感慨,蔡文姬心中更多的是庆幸。

如果没有李牧,蔡文姬自个儿都无法想象,能否在这个混乱的世道中活下去。

或许,哪天被人劫走了都说不准。

“李郎,前面有人在祭拜山神诶,我们要不要去祭拜?”蔡文姬忽然抬起头,指着前方的山神庙。

时不时的有人祭拜山神,祈求今年能五谷丰登。

“祭拜山神,你确定要祭拜?”李牧轻笑一声:“想听听有关山神的典故吗?”

乔家双姝耳尖,纷纷侧目看向李牧。

李牧儒雅而笑:“东方朔曾撰写了一部《神异经》,又称《西荒经》。经中有言:山神,又称山魈。人脸猴身,黑褐色长毛,头长大,尾极短,眼黑而深陷,鼻部深红,两颊蓝紫有皱纹,其状貌极丑陋。”

“山魈能说人话,又精通变化,尤其喜欢吃虾蟹。”

“因其个性不怕人,所以经常捕捉虾蟹前往人类点燃的篝火旁炙烤,还会偷盐来蘸着吃。”

“如果人遇到了山魈,就会患寒热病。”

“这样的山神,文姬你真的想去祭拜吗?”

乔家双姝吓了一跳。

小乔更是依照李牧的描述,将山魈的模样幻想了一遍,吓得缩了缩脖子:“公子,山神怎么可能是这种怪物啊。”

蔡文姬亦是歪着脖子:“李郎,我遍读父亲的藏书,也未曾听闻过《神异经》,你该不会是胡诌的吧?”

李牧轻笑:“岳丈学儒的,怎么可能去收藏《神异经》这样的志怪小说。你没读过很正常。”

“譬如《神异经》中有介绍:北海有大鸟,其高千尺,头文曰天,胸文曰侯,左翼丈曰,右翼文曰勒。头向东正,海中央捕鱼。或时举翼而飞,其羽相切如风雷也。”

“北方荒中有石湖,方千里,岸深五丈余,恒冰,惟夏至左右五六十日解耳。有横公鱼,长七八尺,形如鲤而目赤,昼在湖中,夜化为人,刺之不入,煮之不死。以乌梅二枚煮之则熟,食之可止邪病。其湖无凸凹,平满无高下。”

“西北荒中有小人,长一分。其君朱衣玄冠,乘辂车马,引为威仪。居人遇其乘车,抓而食之,其味辛,终年不为所咋并识万物名字。又杀腹中三虫,三虫死,便可食仙药也。”

“穷其兽似牛,而色狸,尾长曳地。其声似狗,狗头人形,钩爪锯牙,逢忠信之人啮而食之,逢奸邪者则擒禽兽而饲之。迅疾亦食诸禽兽也。”

“.....”

李牧侃侃而谈,将《神异经》中的志怪一一诵出,画面感极强,仿佛真见过《神异经》中的志怪一般。

一开始,乔家双姝还有些惊惧。

但很快,乔家双姝越听越有滋味,对这《神异经》中的志怪和世家的宏大越来越有兴趣。

蔡文姬亦是头一回听到这样的志怪描述,那双如墨一般的双瞳,望着李牧不由有些痴了。

“不愧是李郎,通晓百家之言,连这种偏门《神异经》描绘的志怪,都能如数家珍。”

一路来到山间清泉。

李牧翻身下马,将蔡文姬从马背上抱下。

早有伙夫架起了支架,将准备好的野味和调味品都一一拿了出来。

但伙夫没有负责炙烤,只是在一旁生火。

“李郎,你今天要亲自炙烤这野味吗?”蔡文姬眼前一亮,俏脸上尽显期待之意。

乔家双姝也凑了过来。

小乔双手捧着琼脸儿:“文姬姐姐,公子也会这些庖厨之术吗?《孟子》中不是说过,君子要远庖厨吗?”

大乔忍不住推了推小乔:“妹妹,你别一知半解的就引经据典啊。”

小乔歪着头,有些不服:“姐姐,我怎么就一知半解了?这分明就是《孟子》中记载的啊!”

蔡文姬笑道:“小乔妹妹,君子远庖厨只是一种隐晦的比喻,是用来劝诫他人要有仁心,并非说要远离厨房,不能用庖厨之术。”

小乔眼神有些迷茫:“这孟子可真奇怪,劝仁,直接说要有仁心不就行了,非得加一个君子远庖厨。我还以为要当君子就不能进厨房呢,怪不得姐姐常说,我读书读傻了。”

大乔有些气恼:“妹妹!你还好意思说,这就是你不学庖厨之术的理由?”

小乔俏皮的吐了吐舌头,然后揽住大乔的手臂:“哪有!妹妹只是觉得,姐姐做的饭菜更好吃嘛。”

李牧轻笑一声,没有多言,而是熟练的将清理干净的野味放在烤架上,不断的翻转,让野味能均匀的受热。

渐渐的,烤肉的香味开始弥漫。

一个个小罐子中的调味料,均匀的撒在野味上,香味更浓郁了。

小乔好奇的盯着这些小罐子:“姐姐,为什么你烤野味的时候就一个罐子,公子的罐子都有七个啊。”

大乔不想理会:“妹妹,你哪来这么多问题,反正你又不进厨房的。”

小乔目不转睛:“以前不进厨房,是因为孟子说,君子远庖厨;以后就可以进厨房了呀。”

大乔无奈的捂着额头:“孟子听到这话,估计会怒喊一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小乔愕然:“姐姐,这孟子怎么乱骂人呢?女子怎么就跟小人一样了?”

大乔摇头:“妹妹,这是孔子说的。”

小乔更不服了:“孔子又怎么了?孔子怎么能骂人呢?难道只有女子有小人,男子就没小人吗?”

大乔愕然,捂着脸,不想说话。

小乔看向蔡文姬:“文姬姐姐,难道我又理解错了?”

蔡文姬笑道:“小乔妹妹,读这些圣人经典,是不能单独将一句话拿出来理解的。”

“孔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的主张是‘仁者爱人也’,是不会去贬低女子的。”

“又有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比我贤德的人,向他看齐,见到不贤德的人,不是去指责、批评别人,而是内自省。”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说的是子贡到处说别人坏话,论长论短,孔子就斥责子贡你就那么好吗?我反省自己的缺点都忙不过来,哪里有时间去关心别人的缺点。”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不是孔子在骂人;这是孔子在见过卫灵公及其宠妾南子之后,有感而发。”

“君王身边,往往会有很多的宠妾,这些受宠的女子,就会恃宠而骄,甚至干扰朝政,经常耍一点小性子,让这个君王神魂颠倒,像灌了迷魂汤一样,君王往往就因为沉迷酒色而变成了昏君。”

“孔子这句话的语境是特指君王身边那些受宠的女子,君王一旦过于和他们亲近,她们就和小人一样没有分寸,恃宠而骄,但是你如果疏远她们,她们又会心生怨恨。”

小乔恍然大悟,看向大乔:“原来如此!姐姐,看来不止我一个人一知半解啊,你不也一知半解吗?还用这话来损我。”

大乔满脸通红,向蔡文姬一礼:“多些文姬姐姐解惑,是妹妹曲解了圣人之言了。”

求鲜花

蔡文姬笑道:“其实我以前跟妹妹的理解也一样的,是李郎告诉我。讹以传讹,仅同儿戏,理解先贤的语录,不能一开始就去看后世儒生的注解。”

“因为他们的注解,很可能一开始就错了,我们去读错误的注解再去看先贤的语录,又如何能理解正确呢?”

“倘若孔子真的是个贬低女子的,那他的其他语录,大部分都是跟这句话背道而驰了。”

小乔抚掌:“难怪如此,公子都会用庖厨之术了,看来就是理解正确了先贤语录了。”

听着小乔这回答,蔡文姬也忍不住捂着头。

白解说了!

蔡文姬和乔家双姝的对话,李牧只是静静的听,但没有出言干涉。

尤其是小乔,明显这脑回路跟蔡文姬和大乔就不在一条线上,看似理解了又好似没理解。

“可以了,来尝尝吧!”

李牧将野味用竹签串好,分给蔡文姬和乔家双姝。

闻着这香味,小乔也顾不得矜持了。

这里四人,小乔的年龄是最小的,也是最不想受到礼法约束的。

这一高兴,就将自幼学习的礼仪给忘记了。

大乔则是显得有些矜持,连吃都是轻吐朱唇,咬了那么一点点的肉丝。

首节上一节133/20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