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427节

  走到西直门大街,眼看就要出城了,突然道路上一阵喧嚷,车马仪仗全部被逼停了下来。

  朱文芳本来正舒舒服服倚着靠背闭目养神,被这么一惊,连忙吩咐阮竹去车外查看。

  片刻之后,阮竹退了回来,无奈地禀报道:“小爷,有十余名百姓拦路告御状。”

  “告御状?”

  朱文芳坐的辇车跟皇帝特制辇车的外观是一样的,只是里面不一样。至于仪仗,也是三千亲卫团团围护,跟皇帝出行的阵仗一模一样。

  一般人也分不清辇车中是皇帝还是太子,反正先拦下来把状告了再说。

  阮竹解释道:“是江西百姓,赴京状告道教大真人张元吉私设教狱、妄杀平民。”

  朱文芳问道:“张元吉?就是那个正一嗣教冲虚守素绍祖崇法妙契玄机弘悟大真人?”

  阮竹闻言,心中叹服,如此长的名号,难为自家小爷是怎么记住的:“回小爷,正是此人。

  十余百姓跪在外面捧着状纸磕头出血,鸣冤不止。”

  朱文芳点点头:“把人交给东厂,好生看管,不许为难他们。状纸接了,我回去呈奏给父皇裁夺。”

第735章 港明军广积粮草 足利义政绝望

  等朱文芳回到府里,分别到灵玉宫南门、东门询问了,今天还没有皇妃出门。没办法,朱文芳也进不去,只能去凤阁一边等着,一边处理政务。

  却说朱祁钰一觉睡到自然醒,一般刚醒来时都不睁眼,而是先细细体会一番。怀里搂着一位滑滑腻腻的佳人,背后粘着一位香香软软的尤物。

  “女人啊,就得细细品味才行。”

  朱祁钰感叹了一句,才缓缓睁开眼睛。

  见怀中佳人早就醒了,朱祁钰笑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雪儿你怎么不早点叫我?”

  怀中佳人闻言,使劲在朱祁钰胳膊上拧了一下:“爹爹一早醒来就胡言乱语,谁是雪儿,您怎么乱叫乱喊?”

  朱祁钰回过头,看向背后的小尤物:“我认错了,那你是雪儿?”

  小尤物在朱祁钰的腰上也使劲拧了一下:“爹爹一早醒来就胡言乱语,谁是雪儿,您怎么乱叫乱喊?”

  朱祁钰瞬间精神了,噌一下坐了起来,先把二女的手腕拉到眼前瞅了瞅,偏偏两个坏女人都把玉镯摘下来了。

  没有红、绿玉镯作区分,朱祁钰彻底陷入了迷茫,左看看,右看看,两个小女人还是长得一模一样,动作神情也完全一样。

  末了,朱祁钰败下阵来,无奈地叹了口气:“哎,完了,我的正宫娘娘来了月事,去合欢殿睡了。她就离开一晚,我就治不了你们这一对刁钻古怪双生姐妹了。

  这皇帝当的,让两个小丫头耍着玩。

  真是没良心,我昨天晚上辛勤劳作了四次,们就是这样回报我的。”

  浅雪笑道:“夫君的正宫娘娘有没有教给您女人不能喂太饱的道理。”

  “没有,但我现在知道了也不晚。今晚你俩就独守空房吧,饿两顿你们就老实了。”

  二人闻言,连忙求饶,好容易才把自己夫君哄好。

  三人又折腾了一个多时辰,朱祁钰才穿戴整齐,来到凤阁理政。

  一进凤阁,就见朱文芳正悠哉悠哉坐在那里。

  朱祁钰仔细掂量了掂量,自己好像也就惹得起朱文芳了,于是立即大发神威:“你这逆子,不是要在家玩耍吗。

  早说你今天来凤阁理政,我就不用出来了,这不是来回折腾着我玩吗。”

  朱文芳心中冷哼一声:欺软怕硬、波皮无赖的懒爹啊,哪个娘亲你都惹不起,就知道在我面前充大头蒜。

  但朱文芳考虑到自己在太子妃面前也挺怂的,于是便强迫自己略过了父子相互揭短的流程,将状纸递了过来:

  “父皇看看吧,有江西百姓不远千里来京城告御状,张元吉大真人私设教狱、妄杀平民,百姓活不下去了。”

  朱祁钰闻言,眉头紧皱。要论对政局的敏锐,自己可比现在的朱文芳强多了。

  在大明,普通百姓哪有能力辗转千里,从江西到京城来告御状。

  不过这事倒还真的有先例。

  同样发生在江西,杨士奇的儿子杨稷在老家草菅人命,就是被百姓告御状告到了京城。

  于是乎杨士奇从那时起就被朱祁镇拿捏住,一直到死都老老实实的。杨士奇一死,朱祁镇便送杨稷上路了。

  所以说,百姓从江西往京师告御状是可以实现的,只不过需要背后有某种力量支持。

  这次百姓状告张元吉张大真人,自然也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的。

  朱文芳问道:“爹爹,应该如何处置?”

  朱祁钰冷笑一声:“下一道诏旨,命阮昔、高平、赵,会同江西官员,先行调查,给出一个初步结论。然后再说后续怎么处理。”

  正好阮昔、高平、赵在德兴挖矿呢,离着天师府也就两百里。

  这种事情,要么是天师府内斗,要么是其他势力在背后运作,让天师府做出头鸟。

  对佛、道两教的压制,必然是会招致反弹的。

  接下来的一月,各项事宜都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

  七月十七日,室町幕府特使返回京都。

  足利义政满怀期待,却等来了有马持家带回的坏消息。

  明明是镰仓幕府背后的南朝天皇一脉曾经杀过明使,但最终却是镰仓幕府和谈成功了。

  自己这个劫持了废帝,为当今天子除去心腹大患的功臣反而被逼上了绝路。

  这都哪跟哪啊。

  足利义政问道:“就非打不可,再也没有余地了吗?”

  有马持家摇摇头:“回公方,直接投降也可以,就是天皇和幕府的利益都无法保全。天皇可以得封亲王,将军可以得封郡王,去大明的琼州就藩。

  手里的财富是无法保全的,大明天子攻下日本之后,会执行灭佛国策。

  僧人在寺中禅修可以,财富需要全部交出。”

  足利义政听明白了,直接投降,命可以保住,但家产就全完了。于是又问道:“大明天子给镰仓幕府开出的条件是什么?”

  有马持家回道:“大明天子承认镰仓幕府是日本唯一合法的幕府,他们可以交出大半的田产,然后留在关东安稳度日。

  只有后醍醐天皇的后人,因为杀过明使,必须被斩尽杀绝。”

  “镰仓幕府答应了?”

  有马持家肯定地点点头。这也好理解,镰仓幕府与南朝天皇一系本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也没有多少感情在里面。

  大难临头之时,自然是要死道友不死贫道的。

  足利义政被气得使劲一拍桌子,这投降也不是,决战也不是,防守也不是,不给人活路了啊。

  港的中军大营之中,明军将帅齐聚一堂。经过两个月的调兵遣将,江渊、岳正、张宁、武忠、张英、黄七、刘宏、刘恭等人也都到了港。

  决战要开始了,除了有别的任务走不开的,能来的全来了。

  这立功的机会,是得雨露均沾的。

  王春作为特使,向众人传达了皇帝的旨意,并详细说明了京城的情况。

  众人听完之后,江渊率先笑道:“如此甚好,收到南朝天皇一脉的人头,咱们就派兵去接管镰仓,并运五十万石粮食过去,以三两一石的价格卖给他们。”

  三两一石,听到这个价钱,众人都连连咋舌。

  这就属于没有见识了,如果众人有朱祁钰的知识的话,就会知道,辽东的粮价可以达到一石八两,甚至十二两。

  辽东最极端的粮价,是一斗八两。

  如今的三两一石,其实已经是良心价了。毕竟此时的日本,真不怎么缺金、银、铜。

  想活命,就拿金、银、铜出来换呗。

  徐亨也点头附和道:“安南运来了一百五十万石粮食,咱们先卖着。等南直隶的税粮运到,咱再接着卖。”

  众人闻言,对皇帝更加钦服。苏州一年税粮是七十多万石,安南一口气就运来了相当于苏州两年的税粮。而且下半年安南还会有大批粮食运来,这个大粮仓是真好用。

第736章 赤松突袭长禄一揆 京都崩坏大内

  七月二十一日,定国公徐永宁、兴汉侯陈明德带着水师主力来到了港。

  一同运来的,还有五千套铠甲、一万支神铳,以及一百门火炮。

  不过这些不是给明军用的。

  船一到港,徐亨便让赤松氏把这批军械领走了。

  这批军械不是给,也不是送,而是暂借,战后需要还回来。

  赤松满刺杀了六代将军足利义教,幕府军又把赤松氏杀了个差不多。

  现在是时候了结恩怨了。

  为了快速破局,徐亨打起了代理人战争。

  赤松氏倒是很乐意打这一仗,给大明立了功,才有资格继续从明军手里购买粮食,战后也能处于有利的地位。

  最重要的是,当年赤松氏死了七十多口人,如今室町幕府成了落水狗,报仇的机会到了。

  七月二十六日,足利义政刚睁开眼,日野富子便来禀报,之前一直被明军阻挡于尾张的两万精锐,再有两天就可以回到京都了。

  足利义政听完愣住了,之前镰仓幕府足利成氏和关东管领上杉氏打成了一片,室町幕府派了三万人前去支援上杉氏。

  后来明军登陆伊势、尾张,室町幕府为了守卫京都,又调回来了两万。

  结果这两万人一直被明军堵在尾张,进不能进,退不能退。

  但是突然之间,明军放任不管了,随便这两万人返回京都,未加丝毫阻拦。

  事出反常,明军到底想干什么?

  日野富子劝道:“不管怎么样,多了两万人,这总是好事。”

  足利义政没好气地回道:“妇人之见,好什么啊。本来京都就有六七万军队,现在再回来两万。

  那是两万人吗?那是两万张嘴!

  不用打了,光是缺粮,就够我们不战自溃了。

  这都是阳谋,大明的安国公也太狠了吧。”

  局势到了这个地步,足利义政已经灰心了。自从偷袭釜山、偷袭济州岛相继失败,水师全军覆灭之后,失败就已经注定了。

  如今的战场形势,与长平之战一模一样。决战吧,明军的营垒极为坚固,强攻肯定不能成功。不决战吧,又没有粮食吃了,要不了一个月,肯定会崩溃,不战自溃。

  末了,足利义政狠狠一拍桌子:“我亲自写战书,约于大明安国公,五日之后,愿以对等兵力公平一战。”

  到了下午,徐亨便收到了战书,传示于众人。

  岳正笑道:“为什么要接受征夷大将军的邀约,我们最多再守一个月,便可不战自胜了。”

  徐亨摇摇头:“我看还是答应吧,足利义政需要通过一场决战,给上上下下一个交待。

  有了这个交待,他们才能心安理得地投降。

  咱们以对等兵力打一场,也省得他们说我们胜之不武,口服心不服。

首节上一节427/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