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 第233节

诸葛明放下水壶,轻轻拍了拍手上的尘埃,转身来到大柳树下的石桌前,轻轻坐下说道:

“曹操在荆州只是受阻,并未大败。所损失的十几万兵马,对于他而言也不过是如折草芥一般,根本不会伤及筋骨。”

马良接口说道:“可是西凉骑兵的战力,据说也是仅次于南蛮兵马的存在,难道马超连与曹贼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吗?”

诸葛亮微微一笑,从桌上的茶壶里倒了一杯水递给诸葛明:“兄长曾说过,西凉兵派系林立,马腾不死,一切还好说,马腾死后,马超虽有勇力,但资历尚浅,恐怕难以服人,韩遂所部的将领,只怕不会听从他的调遣。名曰二十万精锐铁骑,实际上离心离德,难以久持。而且曹贼最擅长什么?季常可还记得官渡之战,乌巢之事吗?”

马良颜色更变,失惊问道:“难道曹操使人断其粮道,逼迫马超退兵?”

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兵马数倍于曹操,结果却被曹操出阴毒之计,一把火将袁绍的储粮之所乌巢粮库烧了个干净,并因此而导致袁绍兵马无粮,大败亏输,从此走下坡路,再也不能与曹操分庭抗礼。

诸葛明接过孔明的水杯,轻轻喝了一口,将茶杯放在桌上。

“世事变幻,波谲云诡。马超南下径袭许都,不过是看到曹操与我在樊城僵持,进退不能。他好坐收渔人之利。若得许都,断曹后路,便能直接继承曹贼的半数基业,问鼎中原。”

“可等荀放出假消息,曹操已经回师,他便立刻慌了心神,陷入犹豫之中,导致良机错失,陷入被动,反而因此而给了曹操回师的时间。”

马良摇头:“没想到马超的二十万铁骑,竟然不敢与曹操交战,比之南蛮王在樊城的主动出击,丝毫不惧曹贼,真是天差地别!”

诸葛明一笑:“马超此次回去,必然心有不甘,我料他不久之后,还会再次兴师,侵犯中原!”

诸葛亮哈哈大笑,遥指西凉说道:“我看马超若不能解决西凉的内部问题,恐怕再也无能与天下争锋,会猎中原了。不过韩遂所部虽然兵力不少,那所谓的八大悍将,也不过是碌碌之辈而已,恐怕难敌马超。”

“不过话又说回来。西凉一统,马超复出,对于我荆州,倒也不是坏事,至少可以令曹操身后有一心腹重患,不敢轻易倾巢而出的南征了。”

马良忽然想起一事,眉头微皱,看着诸葛明和诸葛亮问道:“如今马超骤然退兵,那曹操会不会再次兴师,入侵荆州,攻打樊城呢?”

但随即又释然了。

“还好数日之前,我已经安排将荆州氏族所捐献的粮米和军械都运送到了樊城。纵然曹贼卷土重来,樊城再固守个三两个月,也不是难事,至少不会弹尽粮绝。”

诸葛明并未说话,抬起头,看着东南方向,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诸葛亮笑道:“兄长在等曹操出兵合肥,兄长与周瑜会猎中原吗?”

……

江东,鄱阳湖水寨内。

水寨大堂内,众武将皆披重铠,配宝剑,侍立在两侧。

大都督周瑜身披银铠,红袍拖地,白盔放在桌上,两道剑眉飞通两鬓,显得英气逼人。

此刻他手里托着的,正是鲁肃从柴桑送来的急信。

“马超退兵了!”

周瑜只看了几个字,便将书信掷在地上,气愤的说道。

吕蒙急忙上前,俯身捡起,仔细看了一遍,又递给凌统、甘宁、程普等众人,传阅细看。

“马超不敌曹操,那是必然之事。但马超不战而退,未免太怂了一些,倒不符合西凉兵马的作风了。”

吕蒙将书信折叠好了,放到周瑜的面前,笑着说道。

周瑜嗤之以鼻的冷笑:“马超一勇之夫而已,岂能是曹操的对手?晾他二十万大军,也不敢和曹操数倍于己的军马直接交锋。他不过想要投机,只是又缺乏了这份投机的勇气和胆略。我想他部下恐怕也会因有这么一个愚钝的首领而恼怒分裂了!”

甘宁哈哈一笑,上前说道:“大都督真是料事如神,我听说马超所以退军,便是与手下韩遂所部的八大悍将发成了摩擦,且韩遂押送粮草被烧毁,连他自己都身受重伤。马超军粮不能供应,只好退军保平安了。”

吕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面色严峻的说道:“大都督。马超退军,曹操岂能甘于寂寞,只恐又要兴师南下,再决雌雄了。”

凌统点了点头,微微皱眉说道:“自从曹操铩羽而归,回到宛城之后,便一直在曾兵。但这一切,又似乎皆是假象。”

“据我们的斥候回报,许多兵马都是在宛城周转之后,又秘密离开了宛城,反而沿路东下,秘密的往合肥方向集结!”

众将面色大变。

难道曹操也要声东击西,将战场转入合肥?

“大都督,合肥那边,靠近柴桑,主公安危,不可小视啊!”

黄盖、韩当、程普等三位老将站了出来,齐声说道。

周瑜缓缓的点了点头,眉头紧皱,低头沉思。

前次倾尽全力,攻打樊城,犹然不能成功,岂有再次分兵合肥的道理?

曹操深谙兵法,自然不会行此荒唐无稽之事……

难道……

曹操已经改变了方略,不再打算攻打荆州,而将所有的军兵力量,转移到东线,要从合肥入手,侵略江东?

周瑜忽然拍案而起:“好阴毒的曹贼!他将我与荆州的兵马吸引再此,却暗自转移,谋划合肥!”

众将大惊失色。

吕蒙上前,面色苍白,紧张的说道:“若真如大都督所言,柴桑主公的兵马不多,恐怕难以御敌,还需大都督及时调派才好!”

“”

123.第123章 诸葛之策,震惊天下?

黄盖摇头说道:“曹操真有那个胆量,敢放弃荆州,谋划东路,从合肥进犯我江东?须知荆州兵马虽然不多,但新增的南蛮王孟获的二十万蛮兵,却是一支吞皮噬骨的魔鬼之师。若真的移师东往,万一樊城兵马出击,径袭宛城,近而侵略许昌,也未尝不是不可能。”

韩当也深表赞同:“黄公覆之言甚善。如果是其他势力,或许会多谋多疑,进退维谷。便如马超一般。但南蛮王久在化外,思虑简单,万一被诸葛闻德所用,一股狠劲杀往许昌,恐怕曹操还真的抵挡不住!”

“纵然得了江东,丢了许昌的话,也是得不偿失!”

甘宁、凌统等战将不住的点头,认为韩当黄盖分析的极为有理。

周瑜看了看身边的吕蒙,叹息了一声,微微摇头。

吕蒙稍一沉吟,往前走了一步说道:“诸公分析的自然也有道理,但却忘了曹操自己也是智谋过人,甚至犹在荀荀攸,程昱贾诩之上!”

“他此刻屯兵宛城,将各处兵马会集在宛城,却又暗地里偷偷的运往合肥。虚张声势,故作疑兵,为的就是不让荆州樊城的兵马轻举妄动。”

“南蛮王的兵马,是一把双刃剑,就看诸葛闻德能不能驾驭的了了。用兵得当,可侵略天下,无往而不利。但若用之不当,也会惹祸上身,自焚自灭……”

吕蒙说话之间,回头去看周瑜,周瑜欣慰的点了点头,诸将之中,唯独吕蒙,最能懂他的心意。

“听吕子明一席话,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令我茅塞顿开!如此看来,樊城赵云,襄阳刘备和诸葛闻德,也是身在险境,不知他们是否清楚?”

程普面色严峻,沉声说道。

荆州的生死,原本他并不关心,而且若荆州生乱,江东还有利可图,趁机谋夺九郡,未必不可能。

但此刻所有的在场众将,却无一不是在为荆州刘备担心!

江东和荆州,如同一条船上的蚂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若荆州生乱,必成失鹿,天下共逐之。可失去了荆州屏障的江东,早晚也会被曹操所灭!

“大都督,何不前往荆州,面见诸葛闻德,商议此事?一来提醒他南蛮王的隐患,二来也可探查荆州的情势,若真的曹操声西击东,在东线发起战役,咱们也好连同荆州,牵制曹操的西部兵力,缓解东部压力!”

程普低头沉思片刻,忽然抬起头来,看着周瑜说道。

“我正有此意,想约诸葛闻德会于赤壁,共商大事。德谋既然与我先发相同,可为使者,前往襄阳,面见刘备和诸葛明。告诉我江东的好意,说服诸葛闻德前来赤壁。”

周瑜面现喜色,没想到老将程普,也有如此见识,倒令他有了几分意外。

“老臣效命江东,肝脑涂地,在所不惜。若大都督信得过我,明日便起行,往襄阳面见刘备和诸葛闻德,必不负此行!”

程普奋然而起,慨然应允,丝毫没有推脱。

……

次日,程普褪去衣甲,换了一身便装,搭乘小舟,径直往江夏而来。

守把渡口的大将,正是巡视兵马至此的关羽义子关平。

程普与关平相见,道明来意。关平先发斥候,往襄阳报讯,再安排一支快船,数名小校,载着程普往襄阳方向而去。

一入襄阳,程普弃船登岸,早有马匹伺候接待。

程普在数名校尉的引领之下,穿行在襄阳城中,不断前行。

襄阳城繁华鼎胜,店铺林立,大厦高低纵横,一片兴旺气派的景象。襄阳城内百姓,一个个喜气洋洋,穿着整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旁边有得知程普乃是诸葛军师的远客,更加欣喜,箪食壶浆,邀请程普下马饮用。

程普开始大奇,没想到襄阳恢复的如此良好,看到后来,早已震惊不已!

昔日刘表末年,大权落于蔡氏之手,襄阳城逐渐凋零,诸多的生意经济,都迁往外地,百姓遭受蔡瑁的盘剥压榨,生命垂于一线。

没想到刘备接收之后,诛灭蔡瑁,短短月余的时间,襄阳城繁华再现,甚至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纵然是江东的建邺城,也有所不及!

诸葛闻德治理有方,政通人和,真如神仙一般!

我江东周郎通晓兵法,却不通理政。张昭张二人,善于理政,却又于兵法一窍不通。比之诸葛闻德上马定军,下马安民,出将入相之能,又是云泥之别了!

日近中午,军师府内。

“德谋,一别月余,甚是想念,没想到你我能在襄阳一会!”

程普刚刚迈入府门,便见一人宽袍大袖,头戴纶巾,手摇折扇迎了出来。

却并非诸葛闻德,而是昔日拜访江东,探访鄱阳湖水师大营,与周瑜惺惺相惜的诸葛卧龙!

“孔明兄,多日不见,一向可好?”

程普微微一惊,急忙抱拳行礼,赔笑说道。

“一切安好,荆州在,我便在!”

孔明和程普对望一眼,哈哈大笑,携手往大堂走去。

大堂内早已摆下酒席,虽不丰盛,却极为雅致,缕缕菜肴清香扑鼻而来,陈酒一坛,即便没有开封,酒香也早按捺不住寂寞,透瓶而出。

“今日不巧,我家军师诸葛兄长,陪同主公刘皇叔巡视荆襄防务去了,特安排我替他接待将军。”

“你我早已相识,不必拘谨,何况你我两家即是同盟,不分彼此。将军此来到底何事,和直言相告。”

孔明牵手程普,分宾主坐定之后,执酒说道。

“孙刘两家,联合抗曹。我家大都督本想亲自前来,与诸葛军师会商大事,无奈水寨中事务繁多,无暇分身,特命我前来拜见军师,沟通同盟之好。”

程普首先举杯,敬了孔明一杯之后,这才放下酒杯说道。

“诸葛军师与周公瑾大都督,都是日理万机,恨不得分身而用。各家都能理解,我家军师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诸葛亮殷勤劝酒劝菜,丝毫不提同盟和用兵之事。两家虽然是同盟,但似乎诸葛亮并无有求于江东之处。

越是这样,程普心里便越是没底。

若荆州无求与江东,他日江东被曹操兵马犯境,又如何求于荆州?

前次樊城遭受围困,周瑜便曾数次遣使往荆州,诉说结盟之好,愿意提兵北上,支援樊城,却都被诸葛军师婉言谢绝,却反手祭出神兵天将南蛮王,杀得曹操二十万兵马死伤枕藉,连五子良将的乐进都死在象阵营的冲杀之中。

“如今西凉马超已经退兵,曹操许昌大定之后,必然不会安分,卧龙先生安坐襄阳,可有下一步的打算?”

程普以言语引诱诸葛亮,皱眉说道。

诸葛亮微微一笑,丝毫不以为意,不假思索的说道:“曹操百万大军,也拿不下樊城弹丸之地,他若再次前来。我家军师早已设下良计,这一次定叫他片甲不回!”

诸葛亮说话之间,忽然端起酒杯,抬头看着程普:“不知江东周郎,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战曹贼的百万雄师的攻击了?”

程普面色一变,急忙以饮酒掩饰,举起袍袖遮住脸部,将手里的酒一饮而尽。

二人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不多时分,一坛陈年美酒,已经见底。

程普乃是虎将,酒量最豪,素日里在军营里不能饮酒,正好在这里大开杀戒过一过酒瘾,却没想到诸葛亮一介书生,也如此的千杯不醉,面色如常。

首节上一节233/2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