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我真不是卧龙诸葛! 第68节

斥候得令,刚要转身离去,又被刘备叫住。

“不!别去请了,还是我亲自去吧!”

“为我更衣!”

唤来左右侍从,更衣之后,刘备前去拜访军师。

…………

军师府。

诸葛明正在查看荆州地图,勾勾画画,山川尽在面前。

刘备本想赏赐给他豪宅屋顷,可却被诸葛明拒绝了。

屋舍太大,住起来也空旷。

不如如今这雅苑一间,心无旁骛谋天下?

正当诸葛明谋划荆州的时候。

小厮上前,恭敬通禀:

“启禀军师,主公府外拜请。”

诸葛明闻言开口训斥:

“主公前来,怎可在府外候等?”

他快步来到府外相迎。

“主公,若有事务,遣人传唤便是,怎劳动您亲至!”

刘备摆手说道:

“军师与我,情同弟兄,虽未结拜,也无二致。我来,与军师来,又有何异?”

诸葛明赶忙将刘备请入府中。

一番言语过后,刘备终于问及正事。

“军师,书信已经写下,并送往诸士族家中。”

“今后之事,又当如何呢?”

诸葛明闻言点了点头,他沉吟片刻,随后站起身来,望向北方。

天边黑云压城,似有大雨将至。

诸葛明开口说道:

“主公,三月之后,曹操必将倾巢南下!”

“届时百万大军压境,仅凭主公之力,断难抵挡!”

刘备听了这话,心中焦急:

“啊?军师,那这可该如何是好?”

“集中荆州士族之力,可否有一战可能?”

诸葛明摇了摇头:

“且不说荆州士族会否齐心协力与主公共抗曹操。”

“即便真是如此,也是螳臂当车!”

认识到敌我差距如此巨大,刘备心中一沉。

他开口说道:

“军师,还望出纳良策,救我危难!”

诸葛明自信开口,安抚道:

“主公莫慌,明已有良策!”

说着,诸葛明将桌上空碗倒扣,蘸取茶水,滴了两滴于石桌之上。

“主公,这两滴水滴,便是您与江东。”

“这倒扣空碗,便是曹操大军。”

“而这碗下的石桌,便是荆州士族!”

诸葛明话说一半,将两滴水滴相互连通。

“曹操大军压境,荆州士族若望风而降,则曹操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将荆州收入囊中!”

“因此,荆州士族必须稳定!”

“而江东六郡,便是主公您的退路!”

“倘使荆州士族终究还是降敌,那便要退往江东,再谋他处!”

“曹操虽有百万军,可皆是陆上士兵,不善水战。”

“江东水师,十万之数便可庇佑六郡之地。足见其水师之强!”

“十万水师,对百万曹军,亦有一战之力!”

……

江东,柴桑。

孙权刚刚拜访吴国太归来,心情很是愉悦。

自从父兄故去之后,他与妹妹孙尚香便由吴国太一人抚养长大。

吴国太并非二人生母,可对待二人却是视若己出。

父兄故去之后,江东政权旁落,局势暗流涌动。

几大士族皆暗中观望,伺机而动。

吴国太一名老妪,能在这汹涌的权力斗争中斡旋多年,并保住孙权江东之主的席位。

这其中的辛酸苦累,可想而知。

孙权也是个知恩图报的君子。

羽翼丰满掌管大权之后,每逢佳节都会前去吴国太的清静之地送去厚礼。

今日乃是江东女儿节。

然此“女儿”非彼“女儿”。

这女儿节中的“女儿”二字,指的并非是子女,而是女子之意。

江东女儿节,乃是吴国太定下的节日。

为的,就是让江东的男儿们,在今日体恤家中妻母的辛劳。

“主公,老夫人精神抖擞,看来是心情大好。”

孙权身旁的侍从满脸笑意的说道。

正如侍者所言,吴国太的精神头很好。

江东与中原有长江天堑相隔,在如今这个战乱的年代能偏安一禺,又六库富足,实乃幸事。

吴国太老来享福,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我屋舍中还有些甜爽干果,再给老夫人送去些。”

吩咐完侍从,孙权便乘坐车马,回返武侯宫了。

大都督还在外征战,他这个做主公的,也要起些表率作用。

…………

回到武侯宫,桌案上已摆满了要批阅的公文。

侍者脱靴,焚香更衣。

桌案旁三面屏风,薄纱帘帐垂髫,将身后潭水风景遮挡。

半遮半掩之间,潭水之上的水雾好似山水画一样,挥毫泼墨。

隐约间,竟有些宁静淡雅的山水书画气。

大殿之外,潭水之畔。

有三五乐手抚琴吹箫,清雅乐飘飘然入耳来。

叫人心情舒缓,能集中精神。

在如此环境当中批文办公,实属舒坦。

更衣之后,孙权落座,

翻阅公文,查看江东六郡政务。

说是批阅,其实不过就是用朱砂红笔在一些同意的事项上勾画圆圈罢了。

桌案上的公文,早就已经从张昭哪里过了一遍。

内事不决问张昭。

这个张昭别的不说,总理内务的事情上,还真是江东一流。

就在孙权聚精会神的批阅之时,侍者快步走进。

弓着身子来到孙权足下,轻声细语的禀告道:

“主公,宾侍子瑜归来,正在殿外候见。”

诸葛瑾回来了?

孙权点了点头,示意唤他进来。

侍者退下,不多时诸葛瑾便脚步轻松,不紧不慢的走进。

面见主公,简单行礼过后,他将此行见闻诉说:

“主公,曹操其子曹冲当真大智慧,竟能想到以舟船载石来称量大象之重!”

“此事恐会流芳百世,传为佳话啊!”

孙权闻言眉头轻皱。

曹操的子嗣聪慧过人,这对江东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稍加思索,孙权那紧锁的眉头便舒展开来。

他放下手中批阅的公文,开口说道:

“曹冲小儿聪慧过人,实属惊才绝艳。”

“只可惜,如此聪慧之人,正在曹操家中。”

诸葛瑾眉头轻皱。

曹冲称象一事,他归来途中不知道已经见多少人讨论过。

首节上一节68/23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