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259节

“遵命。”

罗章一跺脚,叹了口气,心中为许家担心,他们要是与信国公发生冲突,别看信国公成天笑嘻嘻的。但到了关键时刻,他下手可是毫不犹豫的。

许家在一个山坳中,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原来就是一个泄洪场所。

但近几十年前,族中出了一位官员,官至魏国工部尚书。他利用职权,将许家这一段堤坝修筑的坚固无比。

从此许家成了一风水宝地,靠着渭源河,没水可以从河中引水浇灌土地。暴雨来临,渭源河水猛涨,也有堤坝提供保护。

但渭源河没有了泄洪处,只要雨季来临,水势稍微大一点就会冲破堤坝淹没村庄。

孙诚在书中查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决定趁这个时间,把许家这块地方重新恢复为泄洪地。这里还可以建一个水库,以调蓄渭源河水。

孙诚带着人冒雨疾行,来到许家族长的府第。

门敲开后,孙诚也懒的客气了,直接冲了进去,来到大厅,许家族长正在宴客。

孙诚一看,这不是崔元吗?他到这里来干嘛?

许家族长许良见一群人闯了进来,也是一愣,又怒道:“你们好大胆子,知道这里是哪里吗?”

崔元在后面道:“许兄,这是信国公,你不能无礼。”

许家一惊,连忙行礼,“见过信国公,一时鲁莽,还请国公见谅。”

“不知者不罪,起来吧!”

“谢信国公,不知国公此来,有何要事?”

“告诉你的族人,让他们收拾细软,到山上避难。”

“避难,难道许家大坝撑不住了?”

“大坝还是能撑住的?但我已选定要在此地泄洪。”

许良大惊,“这怎么可以?这可是我许氏族人的家园啊!信国公,你好好考虑下,不能在别处泄洪吗?”

“不行,此地三面环山,在此地泄洪损失最少,而且这个地方以前就是泄洪地,为什么不能泄洪?

快快通知,下次洪峰一到,堤坝定然会撑不住,到那时我必然要泄洪。”

许良急了,看了看崔元,崔元咳嗽一声道:“信国公,那洪峰来临,也只是可能会冲垮堤坝,而不是必然冲垮堤坝。

如果多出动一些人,多多堵漏,说不定还是可以撑过去的,何必要让许家搬迁呢!”

许良接道:“是啊!多派一些人不就好了,如果人不够,我们许家也可以出点。”

孙诚冷笑,“说你是嘴炮御史一点不错,大坝溃堤是工部水利专家计算出来的。

如果像你一样,大概、也许、可能,抱着侥幸心理治水,那岂不是把百姓当成了筹码。”

崔元现在是一听到嘴炮御史心里就火大,“你……。”

孙诚不屑的看了他一眼,对许良道:“许族长,洪峰还有三个时辰到达,限你两个半时辰内撤离百姓。”

说完,转身而去,去往大坝方向。

许良一脸焦急之色,心想,要是别的官员来还好,给点钱,再拿许家家世压一压,谁敢在我们许家地面上泄洪!

但这是信国公啊!他下了命令,谁人敢违抗?可一泄洪,百年的许家家业可就要被洪水吞噬,这让我到了地下,如何见列祖列宗啊?

他忽然看到了崔元。

“崔大人,求求你救救许家吧!”

“这个很为难呀!毕竟这是信国公亲自下的命令,他还带着尚方宝剑呢!”

“求求崔大人了。大人是世家子弟,见闻广博一定会有办法的。”

第四百一十章 泄洪地

崔元考虑了一下,眼睛一亮,“许族长,你可以听从命令,劝百姓迁移。”

许良急了,“可……。”

崔元挥挥手又道:“你可以劝,但百姓眷恋故土,不愿意迁移,那你也没有办法!”

“崔大人的意思是我们就是不迁。”

“我可没有这么说过,我只是按照常理来推断而已。”

许良明白了,自己装作顺从,劝族人迁移。但族人不愿,我有什么办法?

这样就可以纠缠下去,我就不信信国公敢在族人还没迁移的情况下扒开大坝。

“我明白了,多谢崔大人。”然后匆匆而去。

崔元看着许良背影冷笑,心想,这家伙肯定以为孙诚不敢扒开大坝,可我明白孙诚他是敢的。他不会为了一个家族,而让下游数个县受灾。

不过只要许氏族人阻拦,孙诚就要为难了,不管他怎么做,都会被我弹劾。

他扒开大坝,许氏族人就会被淹死大半,我就会弹劾他,弹劾他没有迁移居民,就扒开大坝,致使生灵涂炭。

他要不扒开大坝,我也可以弹劾他,不分轻重缓急,竟然被许氏族人纠缠,关键时候没有下决心扒开大坝,致使下游决口数个县受灾。

所以只要许氏族人阻止,不管他扒不扒开大坝,我都能弹劾他。至于许家死多少人?我管那么多干嘛?

不过,现在我得先走了,先把自己撇清。

孙诚站在大坝上,看着波涛汹涌的洪水,心想,山坳中这块地一向是渭源河的泄洪地,却被许家霸占至今。

如果不让他们将这块地交出来,这次不决堤,明年后年也会决堤。

所以在我还在这里的时候,我要凭我的权势把他们解决掉。

这时,袁方沉着脸道:“国公,许良并没有出力迁移百姓,直到现在,连一个百姓都没迁移走。”

孙诚冷笑,“这是以许氏族人的命来逼我放弃泄洪了,不过,他小看我了。

通知许氏族人,一个半时辰之内,如果不撤出许家镇,那被水淹了,可就不要怪我了。”

“遵命。”

府军们拿着锣,在许家镇各个街道上边敲边喊。

这顿时惊动了许家族人,听说要在本地泄洪,这让那些族人哪肯愿意?纷纷去找族人许良做主。

可许良表面上说要听信国公的命令,可暗地里的言语,却是鼓励族人就是不搬。

许氏族人明白了,这里可是有一千多人,他们不信信国公敢扒开大堤,将自己这一千多人都淹死在这里。

孙诚本来是想请许家各房商议,让他们为了全府的百姓,搬出这个地方,可许家各房根本都没不出面。

既然这样,孙诚也不浪费时间了,马上命令府军扒堤,这一行动,让许家众人惊慌了。

许家各房号召青壮,拿起棍棒,菜刀等武器,保护许家大堤。

孙诚看这些许家人,手拿棍棒,一脸怒色,这意思是对拆大堤不满啊!

众亲卫拿起武器,他们对这些许氏族人的威逼毫不在意。

他们可是精锐,何况他们身上有坚固的铠甲,犀利的火枪,还有长刀等装备,都武装到了牙齿。

尽管他们只有一百人,但不需府军出手,就凭他们也能把许家人全部干掉。

袁方大喝道:“你们想干什么?想造反吗?”

众人看见亲卫们那一身精良的装备,彪悍的身材,不由的畏缩了起来。

但还是有一个人站出来道:“信国公,凭什么拆我们的大堤。大堤一拆,洪水涌来,我们怎么办?”

孙诚道:“你们怎么办?这地方本来就是泄洪地,你们私自建坝,致使别的村庄屡次遭受洪灾,你们许家让别人怎么办?”

“这地方以前是什么地,我们不清楚,但我们在此地已经生活了几十年,那这块地就是我们许家的。”

“你们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地都是皇上的,什么时候成了你们许家的了? ”

那人一愣,忙辩解道:“可我们已经住在这几十年了,官府都没说什么,那就表示这块地就是我们许家的。”

“你说这块地是你们许家的,那你们交税了吗?我朝灭了伪魏,他的交税记录我宁朝也承认。

可是我看过这几十年的记录,都没有交税的纪录,况且你们有地契吗?又有没有交税?又没有地契,你说这块地是你们的,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这块地在官府的鱼鳞册,就是一块荒地,我当然可以泄洪了。”

众人愣住了,因为他们交了税,虽然交的比别的村庄少,但他们确实是交了。

而且地契的事,族长不是说是总地契吗?地契不好拆分,所以地契也没有发了。

许良本来是躲在后面,让普通族人冲在前面,但孙诚将他们 嫡系一脉的龌龊事一下子捅了出来,这让他不好办了。

原来他嫡系一族收了下面的税,却没有交出去,都中饱私囊了。所以这些地在官府的名册中根本就没有。

许良不能再让孙诚说下去了,对旁边的人说几句,那人点点头,挤到了前面。

“各位,我们族内的事等一下再说,关键的是信国公要拆坝,我们要保住自己的地和房子。”

族人听了也是,先保住自己的地和房子再说。于是,他们还是要阻止府军挖堤。

孙诚厉声道:“我刚才说了,此地从没交过税,意味着这就是荒地。

你们若还阻拦泄洪,认为这个地还是你们的,那你们就是偷税漏税, 这好像都有几十年了,那在朝中为官的许家官员肯定也知道。

那我可要奏请皇上,将这些家中偷税漏税的官员一起查处,最少也要将他们革职还乡。

如果你们不阻拦,那我说不定还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众人犹豫了,古代家族发家的资本,就是家族在朝中的官员。如果家族中的官员被革职还乡,那家族还怎么发展?

许良也愣住了,他们嫡系一脉中当官的也有三人,自己一个弟弟,两个侄子都在朝中为官。

信国公要是真让许家人当不了官,根本都不用说,只要稍微示意一下,那些人在朝中就会举步维艰。

不说别的,就是这个偷税漏税的问题,户部就会大办特办,将他们革职查办,一脚踢出朝堂。

第四百一十一章 宁皇要算账了

有人犹豫了,可家中没有为官的人可不在乎,这块地就是他们的根本。没了地,他们可就成了流民了!

他们还是要阻止泄洪。

袁方等人抽出了长刀,在地上画出一条线,“有敢过线者,杀无赦。”

许良再也不敢躲着了,他知道,就是自己护堤成功,许家也完了。

信国公丢了面子,回朝后,一定会报复许家官员的,许家朝中没有了官员撑腰,还能占住这块地吗?

自己巴结的崔元就是想帮,那也帮不上啊!他们崔家自己都已经没落了。

他忽然觉得好像上了崔元的当了,他为了避嫌,不敢正面得罪信国公,自己都已经跑了,却让自己顶在前面。

他长叹一声,还是走了出来,阻止了族人,“快通知族人们上山吧!再晚可就要出事了。”

“族长……。”

“快,别嗦了。”

族人敢得罪官府,但不敢得罪族长,族长发话了,他们也不得不照办了。

孙诚见许良终于敢出来了,还是低头让族人去往高山避难,看来他还不傻。

首节上一节259/32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