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末年做藩镇 第107节

  看著两个宋人使者的脸色,刘陵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这样吧,本王也不是不讲理的人。若是不够的话,一个帝姬可以抵五万斛粮食,本王提醒你们,不要拿平民和官家女子来滥竽充数,本王呢,还有些挑食,所以索性就说的粗俗些。

  帝姬若非国色,不要。”

  

第160章 燕狗来了!

  注意看,面前这座大的无法形容的城池叫汴京。

  宋人那边已经确认了大部分条款,但是对于嫁帝姬之言颇有微词,大部分大臣并非认为应该多给钱粮,也不认为该多给帝姬,只是他们觉得刘陵似乎无意于攻城,那么“掌握”话语权的还应该是自家这边。

  甚至于,在第一批使者安抚好刘陵后,朝廷那边立刻开始趁这个机会拖延时间,希望确认河北那边宗泽和童贯的消息是否属实。

  韩捧著书信快步走入帅帐中,沉声道:“大王,宋人那边又有想法了,他们说,我军索要条款数目太多,京城中一时半会凑不出来,需要我军酌情削减。”

  “不是说了,他们凑不出来的就拿帝姬来抵债么?”

  “宋人说,帝姬是皇帝的女儿,也是他们大宋的脸面,所以只能嫁一个,抵债之言太过荒唐,所以”

  “呵。”

  刘陵放下手里的书卷,推了推朱淑真的腰肢,让她从自己怀里站起身出去。

  她倒也是乖巧,知道下面的话自己没资格听。

  “宋人真是贱得慌。”

  刘陵面前的墨砚未干,拿起笔沾点墨,随意写了两个字,然后递给韩。

  “封锁汴京周围的河道和官道,尽可能地禁止运输粮食的队伍进入京城,本王先让他一粒粮食都吃不到。

  告诉宋人,三天之内我至少要看到朝廷承认赔偿的官家明旨和朝廷公文,帝姬也是一样的,我军派去的军中文吏会立刻商定数目,钱粮之物可以稍后再给,但作为抵债品的帝姬,需要交由我军军使当场带走。

  如若不然,本王先攻城,再决堤!”

  韩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纸。

  纸上写著两个字:

  黄河。

  从大名府到开封府北面的黄河河段都掌握在刘陵手中,想要毁坏哪一处堤坝那真是容易得很,刘陵是以“侵略者”的身份到来,所以黄河决堤后会造成多大影响都跟他的利益没关系。

  但对于宋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很恶心他们的威胁。

  一天后,宋人还是没有消息,一名镇远军将领率军五百骑奔袭了牟驼岗,这里是宋人在开封府一带的养马场,里面囤积了大量粮食和马匹,刘陵再度获得相当数量的补给。

  同时因为官家先前休战的旨意,他下旨让黄河以北的州地为“汉军”提供军粮,等于是直接默许燕云军队把河北当成粮仓烧杀抢掠。

  相比之下,汴京城在刘陵大军抵达的时候就已经封城,意在死守。

  可汴京城里有超过百万的人口,一天封城就已经足够要命,接连数日封城,足以让城内迅速出现大量饥民,原本要运输进京城的粮食不是被燕云军队拦截下来,就是被刘陵以买的方式纳入军中。

  朝堂上,早朝的时候,大臣们面面相觑,问的第一句话不是当今形势,而是

  “蔡学士,你家有多少存粮?”

  “不多不多,不多也。”

  大臣们彼此摇头叹息,一边低声交头接耳,一边走到早朝大殿外的广场上。

  皇城东门,几个职事官也听到了这些大人物的对话,偷偷嘲笑了一番,其中一个相貌最好最英武的,此刻忍不住道:“国家北面门户洞开,北虏在京城外索要钱粮女子,朝廷不发大军征剿,反倒是这些王公权贵啊,莫非真就没脸么?”

  没脸,自然也就不需要为面皮担忧。

  旁边立刻有人笑道:“刘信叔,你不过是个合门祗候,都跟咱们一样,是个随人调遣的小官,妄议朝政,你不怕死么?”

  唤作刘信叔的年轻男人冷笑一声,目光忍不住看向旁边的宫墙,沉默了一会儿,缓缓道:

  “我本是将门子,外敌入寇,若是能有机会去城外拼个一刀一枪,与北人一决胜负,我真个愿意!”

  众人当即传出一阵哄笑声。

  “少说废话。”

  最年长的那个压低声音,问道:“最近京中粮铺价钱飞涨,我家是快要买不起了,但这个月的俸禄却又拖欠了,咱们兄弟一场,大家家里若是有多余的一点,能否”

  “张大哥,是知道我的,小弟是个鳏夫,天天不著家,怎么可能在家里存粮?”

  “张大哥,我家也困难啊,你晓得我娘子要生产了,这时候自然是紧著我娘子和老娘了”

  众人立刻摇手拒绝。

  现在京城缺粮,城内粮价比银价还贵,就算是有多的,又有谁肯轻易分出来给别人?

  “信叔”

  “罢了,过会你来我家取些。”

  刘琦叹了口气,众人一直闲谈到中午,估摸著要散朝的时候,几个大臣从他们把守的地方出去,从他们口中隐隐约约传出一些字眼。

  “黄河决堤只有帝姬无非是损他的颜面”

  刘陵大军驻扎在城外,朝廷对城内百姓的说法是:这些是边境少了军饷的士卒,他们是偶然聚成群过来“讨要钱粮”的,朝廷正在派人安抚,所以不需要担心。

  但是朝廷自始至终没对封城的行为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刘陵的要求还有一条,现在朝廷已经照办。

  “奸贼童贯,私吞军饷,燕帅刘陵率军过来告御状了!”

  汴京被封城了,还有闲心去秦楼楚馆之类地方晃悠的人往往能听到些许“内幕消息”,尤其是那些人说的都有鼻子有眼,让人不得不信。

  刘陵,相比于郭药师之流,他在大宋民间的名声其实相当不错,主要是填补了宋人近些年在“勇武”这一块的巨大空缺。

  入主燕地抢辽国公主,奔袭大漠和夏国太后恩爱。

  还有金国国主下嫁的时候,消息传到汴京,更是被有闲有空的人们编造出无数个版本和本子。

  但现在,这位汉王刘陵率领他的军队抵达京城外,再傻的人也不会认为他这时候过来有什么好意。

  总不可能是他看著要过年了,所以带著大军过来转悠一圈给官家祝寿贺喜吧?

  如果真是那样,朝廷就不会封城了。

  刘琦带著那位张大哥回到家里,刚准备拿些粮食给他,一个家仆从外面跌跌撞撞地跑进来,一眼看到他,立刻尖叫道:“郎君,郎君快走吧,燕贼攻城啦!”

  

第161章 犯大宋疆土者,必

  几名膀大腰圆的士卒赤裸著上身,朝手心啐了一口,然后各自开始拼命擂响面前的战鼓。

  鼓声响起的时候,汴京城头开始迅速聚集起宋军,相比于河间府和大名府两处重镇,至少在京城里驻守的宋军们暂时表现出守军应该有的素质。

  耶律燕山有些兴奋地指挥攻城器械推进,然后看向左侧,喝道:“弓箭手,准备放箭!”

  他身边的校尉立刻拿起令旗挥舞起来,与此同时,还有专门传令的骑兵亲自去前军传递号令。

  昨夜,双方使者还在互相往来,好的蜜里调油,仿佛先前的战事不存在;今天一早,当汉军军中战鼓声擂响的时候,那些站在城头的宋军立刻直接感受到了汉军的可怖。

  护持攻城器械移动的步卒军阵严密,就算偶尔有军官被流矢射杀,队伍也不会溃散,旁边会立刻有人补充他的位置,继而继续进行指挥和前进。

  而且,他们的披甲率很高,大多数士卒身环重甲,有人甚至身上顶著六七根箭还在稳步前进。

  南熏门外,多个汉军军阵组成一片黑压压的攻城部队,至少在城墙守军的眼里,燕人几乎无穷无尽,再加上那种顶著箭矢稳步推进的场面,已经让不少人目瞪口呆。

  他们不怕死吗?

  大部分宋兵都开始立刻还击,汉军的箭阵很快抵达射程以内,但是并没有立刻放箭压制。

  梁摘下面甲,拔刀指向汴京城,吼道:“汉军何在!”

  在他身边的一营数百名胜捷军亲兵,立刻开始高吼著应和。

  “风!”

  声浪,从亲兵营中滚滚掀起,如波涛般不断汇聚。

  箭阵里的弓弩手和周围负责护持的盾兵阵列,同时开始高吼。

  “风!”

  “风!”

  今日攻城的七千吐司卒,此刻全都在嘶声竭力高吼大风。

  带有浓浓北地口音的咆哮声扑面而来,带给人的没有任何滑稽感,仿佛此刻真的有狂风自北地席卷,不断蹂躏著宋兵们心里的勇气。

  “放箭!”

  数个小阵里的弓弩手加起来有两千五百人,此刻都在朝城头倾泻箭矢,军中,组装完成的五十台床弩除却几台被城内的投石车砸中,其余四十多根巨大的弩矢先于箭雨抵达城头。

  弩矢来的太快,在其必经之路上,不断地有倒霉士卒被其破开胸膛和后心,与另外几个同样倒霉的同袍“胸贴后背”地串在一起。

  紧随其后的就是汉军的箭雨,不断地泼洒在城头,汉军弓箭手的箭矢很准,而且容错率较高,因为大部分人身上都有甲胄,但相比之下,宋人的弓箭手数量同样不少,但几轮互射箭矢后,城头箭矢的数量陡然少了几倍。

  大部分宋军士卒身上没有甲,或者说甲胄单薄,露出的要害很多,根本扛不住箭矢。

  刘陵坐在山坡上看著远处的攻城,眼里没有一丝感情。

  他在河北的时候可以约束将士,尽可能地放过平民百姓,不多造杀戮,但在攻城和野外交战的时候,他不仅没有半点手软,杀的还会更狠。

  “报!”

  “报!”

  同时有两名信骑抵达,刘陵转过头,康公弼走过去听了口信,脸色一变,快步走到刘陵身边,低声道:“我军侧面十五里开外,有一支宋军正朝著这儿进军。”

  刘陵攻陷大名府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朝廷就开始号召天下军队勤王,只不过刘陵随后就宣称自己是来迎亲的,又让一些被俘虏的官员入朝中为他说话,至少明面上表示自己无意于再做更多的事。

  今天攻城,是刘陵发觉自己但凡有点服软,宋人那边就蠢蠢欲动,不得不先给宋人一点警告。

  现在看来他的举动也算是有些必要,因为原本应该在官家旨意里禁止再进入开封府地界的“勤王军”,竟然还是杀到了他面前。

  十五里开外已经算是较为接近的距离了。

  那支宋军还在不断地朝著这儿进军,所以他们肯定是想趁著汉军攻城的时候,再从侧翼发动袭击。

  刘陵微微皱眉,道:“把他们放过来。”

  “大王?”

  康公弼愣了一下,自家这边攻城的势头明显较好,为什么还要把那支宋军放到面前来骚扰攻城?

  “传信给前军,今日登城取回宋人号旗者,拜将军,赏万贯,赐宋国女子。”

  “喏!”

  康公弼立刻点头传达,但心里还是有浓浓的不解。在他身后,刘陵摩挲著座椅的扶手,片刻后站起身。

  “为孤著甲。”

  东面,正有滚滚烟尘席卷而来,可见即将抵达的宋军里面有相当数量的骑兵部队。

  同时在战场的另一场,汉军的哨探同样传递回消息,说又出现了一支宋军。

  两支宋军以两面包夹之势包围过来,他们的哨探应该也反馈告诉诸将汉军的大致兵力。

首节上一节107/1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