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281节

  蓟县县令一时纠结了起来。

  蓟县人口减少是事实,但是要说招不到闲散的黔首那是扯淡。

  青黄不接的时节,能够有一笔进项。

  只是很多人都知道采矿的活,那可是能累死人的。

  “怎么,还不行?”

  “那小吏就去试试!”

  蓟县县令屁颠颠的走了。

  墨甲身边小吏道:“这人倒也坦诚,没有私下克扣,倒是个能够共事之人。”

  墨甲则摇了摇头,“确是个诚实的人,只不过能力不足,看样子同那些富户、贵族周旋,也是处在下风的人。”

  小吏叹了一声,苦笑道:“这算是比较好的了。”

  “先不管他,让两位军侯开始给现在这一万人分组。采煤、采石、伐木、运输,将炼焦工室先建起来。”

  时间不等人,已经定了建造工室的地点,墨甲便不想再等。

  蓟县西山的煤矿储量很多,足够目前所需。

  同时墨甲也想更加了解一些采矿的事情,顺便试试一些早就想验证的东西。

  比如抽水器,轨道运输等等。

  招工还在进行,原本还在观望的佃户听说管饭了,便拖家带口的聚拢而来。

  墨甲看着十几岁的半大孩子都参与到了铺路的队伍里,眼神中有了些无奈。

  “上吏,勉强凑了两万多人,别看都是些孩子,力气大着呢!”

  蓟县县令带着谄媚的笑容,这段时间对这个年轻人多了些敬佩之意。

  小小年纪,脑子里的奇妙想法可是真多。

  这西山原本只是一个山路,被他想了个法子,令人扩宽道路,在上面铺上了双向的轨道,马车跑起来更加省力,才不过一个多月,便打通了进山的道路。

  轰隆!

  一声巨响再次从远方传来。

  那是一群神秘的开山匠人,要不然开山路可不会这么快。

  人们都说那是能够请动天神的人,但只有蓟县县令不这么认为。

  这些东西,都是这位年轻人带来的。

  “最后一段路了,轨道铺上还得用一个休沐日。”

  墨甲看着远处的烟尘,对于这种惊天动地的响动已经见怪不怪了。

  负责开山的是一群特殊的工匠。

  他们直属于蓝田大营,直接将领是如今的太尉。

  这群人有个特别的称谓:工程匠卒。

  “这路开通后,城西工室的产量又能再提一提!”

  所谓的工室其实就是一处露天的大工地,现在已经有了水泥的产出,不过产量很少,这都是用来进行初期建设所用。

  “路通了后,工地就得停一停。”

  墨甲话很少,对于外行他没有交流的欲望。

  自己好心开办的夜晚学室,还不如两餐饭食来的有吸引力,这让他很有挫败感。

  同时也感受到一种任重而道远的使命感。

  大秦的黔首们,还挣扎在温饱线下,根本没有心情追求精神生活。

  “哎呀,哈哈哈,小吏还以为能用上那奇物修补城防呢!”

  墨甲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此次协助建造,你已有功,有调用一部分水泥的权限。”

  “这算是意外之喜!意外之喜!哈哈哈……”

  蓟县县令闻言大喜,双眼顿时亮了起来。

  这些时间相处,了解了这位青年人的处事习惯,便知道这也是个直接的人。

  所以有他这句话,蓟县那些残破的城防,便无需他担忧了。

  水泥是个好东西。

  特别是在这个以人力为主的时代,能够快速黏合的水泥将会是这群吏员最喜欢的东西。

  因为这是能够最快出政绩的事物。

  有了它修桥补路,修缮岸堤,加固城防,事半功倍。

  蓟县县令不知道这处巨大的工室建造好了以后,自己还能不能在此地任职,但已经看到了蓟县此地兴盛的苗头。

  才不过三四个月时间,县邑,乡里间的话题已经改变了。

  以往那些怨言和敌视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好奇,与期待。

  原本麻木的黔首,如今双眼闪着亮光。

  他不禁感慨。

  吃饱了就是不一样。

  原本没有人的夜晚学室,现在不也坐满了人。

  “组长!东胡来使!”

  一个身穿工学服饰的年轻人走上山来。

  直接对看着远方风景的墨甲禀告。

  “东胡使者,来的这么快?”

  墨甲有些意外,带人下了土坡,上了正在木轨上静立的马车。

  驾车之人的马鞭在空中爆响。

  一道迅捷的马车便在山间快速移动了起来。

第307章 草原上的城市

  草原上的青草被碾压出了一道漫长的商路。

  这路上偶尔点缀起了村落,成为东胡人定居的村落。

  这里的人已经渐渐脱离了游牧之民的身份。

  他们收购来自四方牧民的物产,将其交易给过往的秦人商贾。

  商路的尽头,有一片大型的聚集之地。

  这是一座还没有城墙的城市。

  它已经有了自己的名字,泽海城。

  在其偏北一处,有一片大型的矿场。

  黑色的煤炭被俘虏们从地底背出。

  又有人将这些煤炭运往不远处冒着烟的十几个巨大烟囱处。

  这里堆放着大量的泥土方块。

  此地是一处大型的青砖烧制现场。

  综合了各种原因后,东胡郡守否定了从兴安岭采石的建议。

  一来太远,不便运输,二来没有办法弄得规整。

  所以便采取了青砖烧制的方式。

  配方来自墨家之人的就地实验。

  烧制出来的长形大砖可比青石。

  “今日这一窑出来,存量过了百万了。”

  一日十窑,一窑一千。

  除去损耗,砖也存了百万块。

  只是修建城墙的工地还没有开始干活,他们这些砖便只能留在原地。

  “那不已经召集人手开始打桩了嘛。这些只会骑马的胡人可没干过这种活计,真不知道这泽海城能建成什么样。”

  两个负责烧窑的墨家弟子并不看好这群动不动就载歌载舞的草原胡人。

  单是夯土这一项,以他们的眼界来看,建个民舍都不合格,更何况是建一座大城。

  两人吐槽归吐槽,但自己监管的砖窑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泽海城毕竟是东胡郡的郡邑,产品质量可是要受监御史监察的,出一点问题,责任会直接到他们头上。

  毕竟每个砖块上都印着监制人的名字呢。

  “郡守有令!明日起开始运送大砖至城墙工地。”

  一骑快马飞奔而来,将手中的木牍递给了两人。

  “终于开始了!”

  为首之人一脸兴奋,再生产下去这里的砖都堆不下了。

  “回告郡守,我等已经准备就绪,明日便可运砖到城下。

  快马迅速离开,如同一个黑点,朝着聚集地而去。

  再次巡视城墙的必勒格神态略有忧虑。

  身后跟随的李瞻则查看这夯土用的打夯工具。

  “监御史,这城还没有建起来,各部之心便已凝聚了不少啊。”

  李瞻笑了笑,“中原耕种为生,草原牧养为业,但都要有家为安眠之所。

  此为两族共同之处,说明人心思定啊!”

  “是啊,人心思定!现在回想以往的游荡,似乎觉得有些遥远。

  那时的人们为什么想不到这样的生活呢?”

  听着必勒格的感慨,李瞻一时无言。

  谁能想到呢?

  草原部众逐水草而居,这是天地之力,无从改变。

  内部的互相争斗, 外部更有中原兵戈威慑。

首节上一节281/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