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第282节

  他们根本不敢想安定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秦人给了他们一次安定的机会,而必勒格也抓住了这个机会。

  泽海城不仅建在这处草原之上,更是建在了部众之人的心上。

  “其实以如今国都的陛下想要做的事,也不难解释这个问题?”

  李瞻想起了最近传来的国都秘闻,心中不由得笑了起来。

  他的信息来源是自己的兄长李由。

  写的是自家老爹夜游咸阳被陛下撞见的事情。

  当然他本人并没有见到陛下,只是第二日朝会时,丞相王绾冒死觐见,他才真正确认为自己付了饭钱的人是谁。

  坐在殿上的陛下面色有些尴尬,最后实在忍不住,才向李斯示意了一下。

  接着便是右丞相和廷尉的一场大争论。

  最后御史大夫出言相助,才平息了王绾的死谏。

  想到这些事情,李瞻嘴角上翘,朝中果然精彩了起来。

  “哦?监御史是说陛下要统一人心之举。”

  必勒格显然不知道这些事情,只是关于最近的举措,时常来往的官府通报,已让他有所了解。

  统一天下,还要统一人心。

  不仅说出来了,还将这段话写进了月报之中。

  他不知道中原的贵族,富户,黔首作何感想,但他的心中已经被这种志向所折服。

  同时也在想,如何让草原的人心如一。

  泽海城的建设,让他有了一些眉目。

  “统一人心在我看来并无可能。”

  李瞻给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看着一脸不解的必勒格,一字一顿的说道。

  “人心只能引导,不可能统一。”

  必勒格若有所思。

  李瞻笑了笑,“相比中原,草原之民的心思单一,吃饱饭而已。”

  “哈哈哈,对,饱饭而已!确实是我等心愿!以往这可是件难如登天的事情,现在好了不少。”

  确实好了不少,他们养殖的牛羊有了出路,有奶制品和毛织品,换来了精米和白面,草原上的荒草都变成了金草。

  必勒格给每个部族都划了放牧区域,也将所有的部族之首召集起来,定期教授牧场管理方法。

  有了安定的环境,养殖规模势必扩大,这会对草原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

  事关草原的未来,这也由不得这些首领不重视。

  谁能想到野火烧不尽的草原,也有变成荒漠的一天。

  在迷茫的时代,人们会将环境的变化归咎于天神的惩罚,丝毫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活动能给天地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广阔的草原似乎可以容纳无尽的牛羊,日渐繁盛的部族必将遍布草原。

  可是没有人会考虑这广袤的大地能够承载的极限。

  由草原到荒漠,十几年而已。

  这种能够把握未来事态变化的话语,对于信仰天地神灵的人们看来,并不是危言耸听。

  东胡的人们过上了前所未有的生活,这一切在以往来看又何尝不是一件神明显圣的事情。

  饶是蛮荒之地的胡人,在月报的几番轰炸下,这些改变的由来。

  那是来自大秦陛下的恩赐。

  让草原单一的生态,有了丰富的产出。

  有了能够换取食物的方法,谁还愿意付出鲜血和生命。

  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叫做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但人类的本能不就是喜欢安逸的环境吗?

  秦始皇选了一种柔和的方法,将东胡纳入了大秦的版图。

  这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可是要维持这种状况,仍然需要双方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断拉扯。

  这种拉扯从确定了归附之日起,就开始了。

  必勒格看着忙碌起来的工地。

  深深呼了口气。

  “东胡郡的部众之心,将跟随陛下。”

  李瞻只是笑了笑,对于必勒格他还是有信心的。

  但草原的治理也不能只有一个必勒格。

  还需要更多人的认可大秦的意志。

  而这也是他处在此地的原因。

第308章 使团的结果

  滚滚的江水夹杂着巨大的冰块,向着东方流去。

  一队黑骑站在江岸边,注视着眼前的壮观景象。

  轰隆的声音如同天雷滚滚,将人声淹没。

  “这就是黑水!”

  将闾大喊了一声,只觉得胸中郁气彻底消散,有种无比畅快之感。

  王贲也是第一次见到黑水,脸上的表情震撼非常。

  “壮阔可比德水!”

  殷从目光闪烁,心中则在盘算这处河流作为航道的可能性。

  三人一侧,则有一个打扮奇特的年轻土人

  “大河开冻后,想要去对岸可就不容易了。”

  磕磕绊绊的雅言,说出来已经不用翻译。

  此人是肃慎王的小王子,在使团到达肃慎王廷时负责接待众人。

  来人都是大秦的上层人物。

  陪行的人也不能太过普通。

  因为见将闾年轻,肃慎王便让年龄相仿的小儿子陪同。

  这年轻人是天生的猎手,上次姬成出使,便是他作为接待之人。

  对于大秦的种种,充满着好奇。

  在他的认知里,这是一群凶悍的外来者,比常年与他们为敌的东胡人更加的可怕。

  可是在他们占据东胡的土地后,却没有与肃慎为敌,反而有大批的商队走入深山,与各处部落交易。

  山林外的物品通过商道流入肃慎上层的手中。

  那些罕见的绸缎与香甜的茶叶成了王族人们争相炫耀的珍奇。

  接下来的事情更加超乎他们的预料。

  那具有神奇能力的黑色界碑快速吞噬他们的土地。

  同时那些驻守边境的威武士卒渐渐逼近他们的王庭。

  接触便由此开始。

  事态在双方都未曾预料的情况下发展,导致现在两家的人并肩站在黑水畔,看着江水裹挟着冰凌轰鸣而去。

  “可惜,马上就要回长春了,不然本公子还想再来一次冬日驱虎!”

  “两族既然已经为一,以后自有机会驰骋林海!我倒是很期待此次跟随使团东归,看看传言中的雄伟的长春城池!”

  同样的年纪,又有同样的喜好,让两人在一月之间成了好友。

  这是使团的最后一站,肃慎地域极大,不过王庭却临松花江聚居。

  可由水路直接到达,是最好通商的部族。

  肃慎王已经让诸多游牧之民临江聚居,为了商贸,还打算在松花江和呼兰河口建立新的王城。

  一座真正的城邑。

  其实在使团再来的时候,肃慎王是没有这么个打算的。

  毕竟名义上归附后,该干啥还是干啥,自己始终是这片土地儿的王族。

  知道听到东胡改郡,在秦人的帮助下,将在茫茫草原建立一个同长春城一般的大城。

  说实话,他嫉妒了。

  挨打的人都能得个大城,他这主动示好的怎么也得建两座。

  在确定秦人不会插手自己统治的前提后,便直接同意了所有归附条件。

  使团的任务至此圆满完成。

  更多的建造活动,将在冰雪融化后正式开始。

  殷从看着两个年轻人脸上的飞扬神采,心中将此次漫长的旅程盘算了一下。

  一年时间,逛遍了大半个东北之地。

  从山岭道道的高夷,再到热情洋溢的貊,最后在沃沮看到了封冻的大海。

  他的脑海中在回顾一路的见闻,想着那里还需补缺。

  高夷邻辽东郡,由使团牵线,辽东郡守出面商谈,定了两地之间的五处商贸之地。

  同时商讨了经辽东郡至高夷暂定城邑的商路。

  过貊时,收到貊部族首领热情欢迎,早就做了几件虎裘赠给众人。

  貊地域狭长,北临长春郡和肃慎,南接半岛南端的辰国。

  此次归附之后,北端皆都纳入商贸区,沿横亘境内的松花江上游建立聚集地,供商贾贸易。

  南端山区仍自治,同时为商贸交流提供商品。

  之后便是和高夷以水为界,建立商贸往来。

  水也就是后来的鸭绿江,发源于天池,向西南流入黄海。

首节上一节282/3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