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97节

  李道宗已经开始双手合十感恩李家先祖了。

  至于柴绍,嗯,他看了看薛万彻,沉吟片刻,打算效仿。

  而薛万彻此时在干什么呢?

  薛万彻已经抚着腰间的刀柄走向门口了!

  楚王先前将康淑敏的人头给了自己,怎么说?

  不论其他,单论这一一件事,于他薛万彻而言又该是个什么说法?

  此时来到门口站定,神色逐渐凶狠的薛万彻,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君以国士待我,当以国士报之!(此言为旁白,出处另附注2)

  (果然被人夸了一下子,这码字的动力瞬间就上来了O(∩_∩)O哈哈~。)

第220章 三万还是太多了

  楚王殿下的骚操作无疑是震惊了所有人,但是回过神来的薛万彻,这副“为主尽忠”的架势,却是让楚王殿下有些头皮发麻了。

  “大傻彻!你要干什么?!”此时汗流浃背的楚王殿下手里还搂着传国玉玺,可他的目光却已经不在唐俭身上,而是投向了已达门口的“楚王刀斧手”薛万彻。

  “咳咳……”薛万彻被楚王一声大喝惊得他那原本握刀的手瞬间弯曲成拳,置于鼻前:“殿下……那什么……末将方才略微感到些许不适,想……想出去透透气……”

  “就你事儿多,滚蛋滚蛋!”李宽见对方自己找了台阶下,当即配合道:“去找军医给你看看,别是得了卸甲风。”

  “末将晓得……”薛万彻躬身一礼,随后走出了营帐。

  嗯……楚王的意思……是让他多找点人手来对吧?

  应该是这样……

  “楚王殿下……”此刻回过神来的唐俭有些惊疑地看着李宽怀中的玉玺:“臣,这个……臣能看看吗……”

  “不能,”李宽可是没忘记当初是谁在鸿胪寺外气急败坏,害得他差点摔进茅坑:“本王问你,现在该是谁来安排谁?!”

  “……”唐俭想挺直脊梁跟对方讨论讨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可是……从其他人的反应来看,自己似乎不该在这种时候跟楚王别苗头。

  毕竟大家震惊归震惊,可震惊过后,谁都没觉得楚王殿下用这枚大杀器欺负欺负陛下的天子行玺有什么问题。

  “问你话呐!”牛儿逼之的楚王殿下歪着脑袋,整个人透着一副“本地匪帮大佬”的派头,嚣张又跋扈:“现在,本王……呸!朕和陛下,谁才是汉家正统啊?!”

  “啊?!”唐俭被李宽这个问题给问麻了:“陛……呸!殿下,这是可以说的吗?”

  “你‘呸’我爹?!”敏锐地抓住对方口误的楚王殿下,当即怒而起身:“来人呐!拿下唐俭!”

  “唯!”去而复返的薛万彻带着几个全副武装的甲士走入帐内,一下子就把人给擒住了。

  “殿下!您…不可自误啊……万万不可自误啊……”唐俭无论如何都没料到:自己做了万全的准备,一切都十分的小心,可是还是被楚王殿下这一记两记的无理手给打得个措手不及。

  “自误什么?咱俩谁在自误啊?!你要不让这营帐内的诸位大将军来说说?”楚王殿下是摆明了不打算给唐俭什么好脸色了:“还有啊,战时召回大将回朝,还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前提下,你确定我爹会这么干?他虽然是个昏君,但还没脑子发昏到这种地步吧?!来人!把这老匹夫拖走!关进马厩!”

  “楚王殿下,帐篷多得是……您好歹给唐大人一个体面……”李绩可能是觉兔死狐悲,于是插了这么一句嘴。

  “不行,就马厩,记住,挑最臭的马厩!”楚王说完之后,唐俭便被拖出了营帐,直到他的声音彻底消失,这大帐之内,依旧一片沉默。

  而原本兴冲冲的薛万彻,却顿感有些突然沮丧:合着殿下您原本真就只是打算装一波而已啊?!

  “好了,咱们谈正事。”简单整了个逆天大活,但是依旧惦记着正事的楚王殿下,先是放下了传国玉玺,随后他发觉众人的眼神一直死死追随着此物,顿时没好气道:“别看啦,这玉玺是与我祖母有旧萧阿婆念及旧情,还有看在本王神勇无双的份上,才将它送给本王的。”

  “呵……忒!”向来儒雅的李靖突然朝地上吐了一口痰,而他身边的窦师纶,此时脸上的神情同样极为复杂。

  “喂喂喂!李伯伯,你干啥?!”恬不知耻的楚王殿下皱起眉头,介老头儿看着不似好人呐!

  “老夫嗓子有些不舒服!咯口痰!”李靖拱了拱手,觉得这个晦气玩意儿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可麻烦的是,自己还真就注定一直被动,只能被迫上贼船:“楚王殿下,您继续说您的正事!”

  “成吧,那你多喝热水啊。”渣王李宽随口敷衍了李靖一句,随后又道:“吐谷浑的大军这几天有什么动向没有?按理说他们早该来了啊……”

  “楚王殿下……”李道宗和李绩对视一眼:“您可能还不知道现在草原上对这一战的评价:大唐楚王率一千五百骑袭击了人数十倍于己身的沙钵罗部落,活捉颉利可汗,以及他的心腹大将执失思力,同时阵斩突厥大将阿史那.弥射、康淑敏,杀得沙钵罗部落酋长阿史那.贺鲁携东突厥硕果仅存的大将阿史那.思摩狼狈出逃……”

  “咳咳……”柴绍突然也咳嗽了一声,有些怪不好意思的臭小子将阿史那.弥射的人头给了自己。

  “你们一个两个的,全都感染了风寒?”楚王殿下狐疑地看了一眼姑丈,随后又对李道宗道:“也就是说他们现在也拿不准干不干得过咱们,所以怂了?不敢来了?”李宽说到这里,忽然皱起眉头:“果然……三万人马还是太多了啊……”

  “……”他这话,大家谁都没法儿接。

  三万还多……这要不是之前按照您的吩咐分了四万兵力继续约束草原各部族,您是不是高低得带着咱们去一趟高句丽啊?!

  “苦恼!”不知想到了什么的楚王殿下,忽然双手环胸,看着下首的众人,试探性地问道:“要不咱们去一趟高句丽?”

  ……

  依旧是一阵诡异的沉默,果然,这小王八蛋还是走了大家设想过的道路……

  “殿下啊……如今是冬季,咱们在草原行军都如此费力,去了高句丽,怕是还没见到人家的城墙,就被冻死在路上了……”窦师纶如今是真的累了,身累,心更累:“要不咱们回长安,待后年开春……”

  “哼,别以为本王不知道,这次回了长安,本王以后再想出来浪……嗯……建功立业,就更难了!”自认脑阔儿极度灵光的楚王殿下,突然眼珠子一转,决定先岔开这个话题:“来人呐,把执失思力和义成公主给本王带上来!”

第221章 说与谁听

  其实在李靖等人赶来之前,李宽便已经想好了怎么处置这二人,但却也必须在一众大将面前走完流程。

  至于颉利可汗,那自不用说,等他养好了伤将他送回长安,便又是一个舞艺超群的好“摇子”。

  不多久,执失思力和义成公主便被姜盛带人押入了营帐。

  “嗨呀你个混账!怎可对本王的贵客如此无礼?!”李宽嘴上呵斥了姜盛一句,但是任谁也听得出他那副语气里的幸灾乐祸:“两位贵客,这几日吃睡都可还好?!”

  “楚王殿下,执失思力愿意和契何力一样,从此为您效忠,为大唐效忠!”执失思力听着李宽的冷嘲热讽,脸上却依旧面不改色,只见他单手抚胸,跪倒在地,态度出奇的谦卑。

  “别拿你跟契何力比,”李宽从桌上拿起老爹的圣旨,扫了一眼,随后丢在一边,随后缓缓开口道:“本王可以在战场上将后背托付给他,但是你不行,你这样的家伙很聪明,但又不够聪明,能为我爹所用,却不能为我所用。”

  “外臣谢过楚王殿下的赏识!”不同于站在营帐角落,一直没啥存在感,此时却心头火热的契何力,聪明人执失思力在第一时间便听出了楚王殿下的话外之音:李宽不会杀他,并且会将他推荐给李二陛下。

  至于李二陛下是否对他予以重任,那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呵……乱臣贼子!”一直沉默不语的义成公主看着那桌上的玉玺,冷笑一声:“你果然还是从萧皇后手里将这宝物夺了去!”

  “得了吧,”李宽有些无所谓地将一双脚搁在帅案上,李二的圣旨就在他的脚边:“祖龙(始皇帝)之后,这天底下的皇族,哪个又不是反贼出身?”

  这一幕配上楚王殿下那“蛮王式发言”,可谓是让李靖等人一阵眼皮狂跳:楚王殿下如今是越来越放肆了……

  “你要杀便杀!我懒得与你逞口舌之利!”被“反贼”一句话给逼到墙角的义成公主,突冷笑一声:“反正我也活够了……”

  “谁说我要杀你了?”李宽撇了撇嘴,随后帐外又走进四个黑衣人,其中为首的还捧着一个锦盒。

  “这锦盒里是一些琉璃器,足够你下半辈子衣食无忧了,至于他们,是本王配给你的护卫。”在李宽说话间,暗影刺客按照他的命令走到义成公主面前,打开了怀中的锦盒。

  "楚王殿下,您这……大手笔啊……"几位大将军看着那满满当当一盒子,堪称价值连城的琉璃宝珠,顿时惊得说不出话来。

  “你到底想干什么?”义成公主见状,不由狐疑地看向李宽。

  “中原你生前肯定是难回去了,你造的孽,本王亲眼目睹过。”李宽说着,眼睛瞟了一眼一旁武器架上的柴刀,随后他又道:“再说你回去了,找你麻烦的人太多,本王也懒得一个个替你挡下来,当然,如果你愿意隐姓埋名的回来,本王也可以安排。

  只是,你若不愿抛弃身份,那就只能去西域了,买一个大宅子,再养些仆人,当一个富贵闲人,直到你寿终正寝的那一天,本王的手下会将你的遗体送回中原。至于你死后想葬在哪里,你说了算。”

  “楚王殿下!”饶是李绩此时也被楚王突然的仁德给惊住了:“义成公主乃罪人……”

  “本王又没说她不是罪人,舍不下义成公主的身份死不入中原,舍下了这个身份也不过就是个苦命女子,怎么就不成了?!”李宽皱眉看向李绩:“我说你好歹也是个裤裆里带把儿的大老爷们儿,心胸能不能宽广点?你当人家就那么想嫁蛮子啊?还不是前朝皇帝不当人!”

  “我的楚王殿下,您又在阴阳怪气谁呢?”纵然快要气昏了头,可是李道宗还是被自家这个生猛彪悍的年轻后生给逗乐了:“您可别觉得今日这话传不到陛下耳朵里去……”

  “呵……堂叔,回头我爹要是揍我,我就揍景恒堂弟和景仁堂弟!你当本王吃素的?!”李宽闻言把两只眼睛瞪得溜圆,继续恐吓自家堂叔道:“我说堂叔儿,您可别忘了本王在长安的人脉!”

  “……“

  可能今日楚王的“魔法攻击”实在太多,帐内的众人也被楚王给干沉默了太多回。

  楚王的人脉……

  呵……哈……一群勋贵二代如呼啸山林的响马齐聚在楚王身边,可不就是他的人脉么……

  “楚王的好意,本宫心领,但本宫如今一心求死,还请楚王答应!”义成公主听着双方的对白,心知自己今日或许真的能活,可她也是有尊严的,大隋的义成公主可以为了大隋不断委身异族,却不能在欠下万千血债之后,还要接受敌人的恩赐。

  “行了吧,你这辈子有为你自己活过吗?”跟堂叔吵完架的楚王殿下将目光重新看向义成公主:“其实这一仗,本王之所以打得这么拼命,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让我爹,还有我那太子大哥,以及我的那帮兄弟姐妹们,本王要让他们知道,大唐的江山社稷,国祚万年,不该是让皇族的女子付出牺牲换来的。况且,也换不来。”

  义成公主愣愣地看着楚王殿下,后者今日说的话,超出了她的认知。

  “至于你,前尘往事,再大的恩怨,本王这次几乎杀遍了整座草原,世代血仇,也算能一笔勾销了。”李宽说到这里,缓缓站起身,来到义成公主面前,突然咧嘴一笑:“放下吧,都放下吧,从今往后,你也不再是义成公主,你就是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过什么样的生活,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聚集异族大军,再度进犯大唐,反正本王闲着也是闲着,届时再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也是极好的……”

  义成公主听着眼前这个少年絮絮叨叨说着不着调又霸气十足的话语,笑容渐渐温柔了她脸上僵硬的轮廓,泪水也不知不觉模糊了她的视线。

  听着一旁的大臣开始继续和楚王呛声,而后者更是蛮横劲十足的挽起衣袖,准备跟那个叫张公瑾的大臣动手……

  “楚王殿下!”突然,义成公主抬起头,叫住了准备“真实”张公瑾的楚蛮子:“您为何要如此待我呢?”

  “我祖母说过,这世间女子,往往命运多崎岖,她说到这时,还特别向我提到过你,说你当初也是情非得已,说纵然有万般过错,也不该尽皆怪罪于一介柔弱女子身。”李宽回答义成公主时,神色格外认真:“祖母说过的话,我一直都记得,记在心里,不敢忘怀。”

  “你的前半生大多不由你做主,”李宽的话,是说给义成公主听,是说给帐内众人听,更是说给曾经在陇右别苑,搂着年幼的自己看星星讲故事,对自己从来都是万般慈爱与宠溺的祖母听:“所以,本王今日一定要给你一个可以自己做主的后半生,你要不要,那是你的事,可是这个选择权,本王必须给你,此事纵然是我爹来了也拦不住我!”

  (下一章会写明义成公主结局。)

第222章 击掌盟誓旧事了

  眼见楚王殿下都将话说到这份上了,原本对他这项决议有异议的几位大将军也适时住了嘴。

  只不过先前出言反对的张公瑾就可怜了,因为楚王殿下说完这番话之后,依旧是不改初心,准备接着真实他。

  “楚王殿下!”张公瑾看着摩拳擦掌朝自己走来的某竖子,当即大声道:“老夫又没说错,这女人鼓动自己的几任丈夫不断侵略中原……”

  “本王说了,这仇本王已经报了!你要觉得不够,本王可以给你一万人,让你再去杀个痛快!”李宽说到这里,突然叹了一口气,继续道:“这本就是一笔烂账,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错的是他的宠妃褒姒么?没有义成公主的鼓动,那些历任突厥可汗就不会侵略中原了?看问题,要看清本质,你他娘的还不如本王呢!”

  “……”张公瑾没想到,楚王骂自己居然可以骂的这么难听……

  “其实老夫觉得楚王殿下这番话说的不无道理。”李绩突然指着那帅案上的传国玉玺开口道:“这枚玉玺这么些年来能一直在萧皇后手中被保管,这本身就该算义成公主大功一件。”

  毕竟后者不可能不知道此物的存在,但不管出于何种缘由,毕竟对方没让华夏瑰宝,流落到异族手中。

  “李将军不必为本宫说好话,”义成公主从来就不觉得此事算什么大功,皇位已经从隋炀帝手里丢了,若是连天子信物也丢弃掉,她这个隋朝公主,不就更成了个笑话?

  “这些都不重要了,”义成公主深吸一口气,随后认真看向李宽:“楚王,你真的希望本宫活下来?”

  “本王说话,向来一言九鼎,你不信,问问这帐中其他人。”自我感觉良好的楚王殿下,说话间下巴高高抬起,就好像这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情。

  但是随着他的这番话出口,别说那些大将军们了,就是他的好家臣们,也是一个个眼神四处乱飘,生怕被义成公主点名提问,随后又不得不昧着良心回答,接着内疚得今晚连觉都睡不着。

  “……”义成公主看着这帮用行动为楚王拆台的一干武将家臣,饶是她也无法理解,这帮人是怎么能够在极短时间内,便摧枯拉朽地推平整个东突厥的,但是事已至此,对方的好意,她哪怕是看在太穆皇后的份上,也得领受啊。

  “太穆皇后是位世家奇女子,我在中原时便素闻其贤名。”义成公主放低了姿态,先是夸赞了一句楚王的祖母,随后又道:“中原本宫自认此生是无颜回去了,既然楚王有心给本宫选择,本宫就去西域的龟兹城当个富贵闲人也挺好的,只是,我若死后,还请将我的骨灰送往扬州观音山,本宫有故人葬在那里,本宫想死后跟他做个伴儿……”

  “本王答应你。”看着义成公主脸上那哀伤的神色,李宽郑重点头道。

  事实上,楚王殿下还真的知道那位故人是谁。

  当初义成公主下嫁给东突厥的启明可汗,是开皇十九年,隔年隋文帝身死,后来隋炀帝杨广继位。

  大业五年时,启明可汗身死,义成公主受隋炀帝示意,又下嫁给了始毕可汗,而后者之所以愿意下嫁,就跟那位“故人”有关联。

  虽然当时年幼的李宽还并不能明白祖母谈及此事时语气中的唏嘘,可现在他懂了。

  “楚王殿下不问问本宫的那位故人是谁?”义成公主忽然淡笑道,她从对方的神情中,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些什么。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本王诚心祝愿公主来生与那位故人能够佳偶天成,神仙眷侣。”李宽的这番话,字字真心实意。(注1)

  “咳咳咳……”账“内的一帮大老爷们却个个咳嗽了起来,倒不是因为别的,实在是……实在是往日那个天天把“你他娘的”、“干你娘的、”彼其娘之”挂在嘴边的楚王殿下,今日居然整么这么一出极有文采的祝词,怎么说呢,就很难让人绷得住。

  或许只有现在,大家才相信这小王八蛋师从两位当世大儒,而不是哪座山头上的响马营寨里的狗头军师。

首节上一节97/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