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贤王 第98节

  “太穆皇后竟然连此事也知晓……”义成公主似惊叹,似感慨的摇了摇头,随后看着李宽笑道:“本宫谢过楚王殿下的好意,只是这前世今生的说法……”

  “有的,”李宽突然道:“公主相信,那就会有前世今生。”

  义成公主闻言一愣,随即点头笑道:“楚王殿下果真有大智慧……”

  “听见没!”给点阳光而不灿烂的,那就是不是楚王了,只见李宽在听完义成公主的夸赞,当即趾高气扬的扭头对一干心腹党羽道:“你们记得给本王作证啊人家义成公主都夸本王有大智慧,等回头咱们回了长安,谁再骂本王蠢笨,特别是某个昏君,你们一定要勇敢的站出来……”

  “楚王殿下,臣懦弱……臣懦弱……”窦师纶现在人都麻了,不光他,其实大家都一样,姜去、李靖、李道宗、李绩、柴绍等人望着洋洋得意的楚王,心里的别扭劲儿就甭提了:你小子是真不打算回长安了是吧?

  “李二陛下倒是生了个好儿子,”义成公主看着耍宝的楚王,说了那日和城墙上的颉利可汗一样的话,只不过她说此话时,心境与颉利可汗自是天差地别:“只是苦了李二陛下,估计平日里也挺糟心。”

  “公主,你这话就伤害本王的感情了嗷。”李宽佯装不满地看了义成公主一眼,随后正色道:“既如此,那本王就安排人手送你去龟兹,也请公主放心,本王对你应允之事,断无失信的可能。”李宽说着,走到了义成公主面前,伸出了手掌。

  义成公主看着面前的开朗少年,微微一笑,伸手与之击掌。

  “啪!”

  两只手掌在空中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音。

  前朝隋室公主,大唐楚王殿下,在距离中原千万里的西北大地上,击掌盟誓。

  这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彻底终结,以及新旧两朝的最终和解。

  然而,或许谁都没想到,这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在此之后,隐居西域的义成公主,仅仅只是在孤寂生活中苦熬了两年,便最终因积郁成疾,导致客死他乡,结束了她悲凉的一生……

第223章 紫微星动 奉天靖难

  送走了义成公主,接下来便只剩下一件事摆在了众人面前。

  “楚王殿下,咱们该班师回朝了。”在晚膳过后,重新聚集在帅帐中的诸位将军,以及被窦师纶求情才放出来的唐俭唐大人,开始和楚王商议回朝的事宜。

  “嗯?!”李宽闻言眉头一皱,退至帅案之后:“回朝?回什么朝?本王……呸!朕……孤夜观天象,发现紫微星有所异动,故而朕决定朕要奉天靖难!”

  轰!

  楚王殿下的这句话一出口,大家的小脑都萎缩了一下。

  来了来了,他还是来了!

  以薛万彻为首、姜去、姜盛、袁天罡、契何力、贺茗山等家臣们,此时个个豪情壮志在胸,发誓要为“楚王陛下”血战一场!

  来了来了,他还是来了!

  窦师纶、李靖、柴绍、这三位偏向楚王但是又碍于楚王的德行而无法彻底偏向楚王的家臣与武将,眼下一时之间心乱如麻,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眼神犹疑:要不回归等楚王打不过了咱们再搭把手?

  来了来了,他还是来了!

  李道宗、李绩、唐俭、张公瑾,这四位目前来说,名义上还是陛下的良臣,可能除了唐俭和张公瑾还是忠心耿耿,李道宗和李绩,此时也有些左右为难。

  总之没,楚王一句话出口,大家纷纷心乱如麻。

  对了,最麻的执失思力。

  这位刚刚投降大唐的异族大将,眼下处于连“池塘水深水浅”都暂且搞不清楚的迷糊状态,可眼前这一幕……咋说呢……

  明明他才刚刚加入,却又再次来到了人生的关卡……

  执失思力对此只能表示:太难了,真的太难了……

  早知道你们中原玩的这么花,老夫不如去西突厥汗庭混个脸熟算了……

  总之,原本好好的一次议事,就被楚王殿下一句话给干的通通沉默。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神情复杂。

  良久,或许是受不了这帐内的低气压,罡子……呸!袁天罡忽然发现了一个拐点:“那啥……殿下,您还知道紫微星?您知道它的方位?”(注1)

  “你他娘的是不是在给本王找茬?!”李宽闻言登时就怒了,盖因……盖因他真的是瞎掰的……

  “反正,本王已经想好了……”李宽话没说完,就被一旁的窦师纶打断。

  “楚王殿下,此事万万不可!”窦师纶这个忠心耿耿的家臣,并没有辜负太穆皇后的临终嘱咐,终于在关键的时候站了出来:“您切不可做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老夫人若是在九泉之下知道了此事,该有多难过,您知道吗?”

  “难过?!”李宽闻言顿时满脸不解:“本王这是在给祖母争气呢,祖母骄傲都来不及……”

  “争气?殿下,莫要胡闹!您难道当真要学陛下再开一次玄武门?”窦师纶满脸的痛心疾首:“您觉得老夫人……”

  “不不不不……你等等……”楚王殿下突然做出一副迷惑的神情:“什么开玄武门?你们是不是误会了什么?”

  “楚王,没有误会。”身上还带着一股子马粪味的唐俭此时一本正经的发言道:“您如今身怀传国玉玺,可不就是这天底下最最正统的反贼么。”

  已经学乖了(找到嘴替)的张公瑾看了一眼身边的唐俭,嗯,不错,不枉老夫找到窦师纶为你说情。

  “你个老东西,本王真就多余放你出来!”李宽是最讨厌被人阴阳怪气的,毕竟虞师最擅长这么干了,可他又不能殴打虞师,至于唐俭,嘿……老头儿,你今日怕是要遭老罪喽……

  “楚王殿下,楚王殿下!”李绩眼看着这小王八蛋又要真实大臣,顿时打起了圆场:“您就算是要开玄武门,也不能就靠老夫几个……”

  “我说你们这帮狗东西,当真还想再捞一份从龙之功啊?”此时方才“恍然大悟”的楚王殿下,突然气笑道:“本王的意思是,要奉天靖难,为西突厥死去的统叶护可汗报仇,生擒阴谋篡位的莫贺咄可汗,然后将他和颉利可汗一并带到突厥祖地金山,昭告天地,报于仙魔鬼神胆敢犯我大唐边疆者,虽远必诛!跳梁者,虽强必戮!”(注2)

  轰!

  楚王今日带给大家的震惊似乎格外的多。

  合着……紫微星动,奉天靖难,是这么个说法啊?!

  你他娘的楚王……

  他娘的……畜生啊……

  感觉自己的智商被一个莽夫狠狠碾压了的众人,大家现在脸上的表情比吃了……不对,还不如当真吃了。

  难受哇……

  楚王居然运用他为数不多的智商占领了道德的高地……

  就荒谬……荒谬绝伦!

  “殿下,您早说啊!”薛万彻此时心中满是遗憾,可却又不得不重新伪装成李二陛下的忠臣:“老夫都打算将您捆绑了……”

  “你不要跟本王玩这么羞耻的游戏。”李宽翻了个白眼给对方,随后才继续对众人道:“我外祖父当年将突厥分化,本来嘛,好事,可如今本王觉得应该向我那虎父犬子再虎外孙的外祖父致个敬:咱把莫贺咄可汗也给抓来,和颉利凑一块儿,好事成双,嘛对不对?”

  “……”李绩已经不知道怎么评价眼前的楚王了,也不知道李二陛下知道了此事,是该先安慰长孙晟的“犬子”长孙无忌呢,还是先安慰自己:嗯,那竖子当初答应过开玄武门的知会一声的,臭小子没食言……

  是的,如今朝中只要是李二的心腹大臣,如今都知道李二陛下对楚王的容忍底线:造反可以,得通报一声。

  “楚王殿下倒是好志气,可是我们与西突厥有过盟约。”李靖作为务实主义者,他率先开始考虑起了此事的可行性。

  “跟我们有盟约的是统叶护可汗,又不是他的大伯莫贺咄可汗。”契何力如今也已经以“楚王家臣”自居了。

  “况且先前阿史那.思摩携阿史那.贺鲁投奔了莫贺咄可汗,这本就犯了大忌阿史那.贺鲁作为西突厥的部落酋长,就不该收留颉利可汗和其心腹大将阿史那.思摩,率先撕毁的盟约,是他们啊!”柴绍此时也出言道,虽然他也不想侄儿冒险,可是他明白,小兔崽子已经铁了心了。

  “对对对,我姑丈说得对,率先撕毁盟约的,是他们啊!”楚王殿下似乎终于又找到了贤王的气质,当即痛心疾首道:“唉!这帮扶不上墙的蛮夷啊!”

  “……”执失思力现在终于明白了,在大唐做事,得脸厚心黑,不然吃什么都赶不上热乎的。

  “楚王殿下……”唐俭是最先意识到对方的阴谋的,此时他一脸笃定地看着李宽:“您这是早就挖好了坑啊……”

  “本王不管!”自知瞒也瞒不住的楚王殿下当即耍起了无赖:“反正本王就是要接着打!打得让这天下间所有异族都知道,大唐不是他们能惹得起的!现在事已至此,要么,你们跟着本王去西突厥将莫贺咄抓回来,连带着颉利一起去金山祭天,要么本王回了长安就开玄武门,嗯……乾坤未定,本王肯定是一匹强壮的黑马!”

  “……”

  你个混账玩意!被楚王玩坏了的众人只觉一阵气血上涌这仗要是打赢了,老夫等人至少要休养个七八年!当真是要了亲命了啊!

  “老夫此番回了长安,一定要找虞世南和萧好好说道说道!”李道宗此时已经认命了,他整了整腰间的横刀,叹了口气:“两个多么温良的读书人啊,还是当世大儒,却非教出来了一个蛮夷……唉……”

  “咳咳……”执失思力如今人微言轻,所以只是咳嗽了两声,他原本想说:李大将军,您可千万别这么说蛮夷都是抬举了这位爷。

  蛮夷都觉得他是蛮夷!

  “你们应该高兴啊,要知道本王是打算将颉利抓到以后在突厥各部落面前遛一圈的,如今计划有变,换成直捣黄龙,多好?多棒!”说话间越来越兴奋的楚王殿下,突然猛地一个甩头,继而双手叉腰看向众人:

  “本王真他娘的是个天才!

  世间少有的天才!”

  (让我康康是谁把楚王给想歪了~~)

第224章 骆驼和稻草

  天才的楚王,终究是让大家屈服了。

  没办法,你不让他去祸害西突厥,那就表示你同意他回长安开玄武门,虽说开玄武门这事儿吧……楚王殿下他很可能迟早有一天会这么干,但是大家现在还得拎得清楚王和李二陛下,谁更“壮”一点的。

  罢了罢了,打西突厥就打西突厥,左右颉利可汗都让您给拿下了,一个抵抗东突厥还得和大唐结盟,如今更是陷入内乱的西突厥又算得了什么呢?

  “楚王殿下,没什么事儿您就去睡觉吧,老夫等人打算研究一下行军路线,争取助您早日完成壮举。”李靖此番表态无疑是代表了他的立场,支持楚王的决定;但与此同时,鉴于先前在草原上苦寻楚王足足两月有余的悲惨经历,他觉得这回还是目的明确一点,省的某个道德底线比行军路线还灵活的小王八蛋,借着奉天靖难的名义,又在西突厥犁了一遍地,那回头可就真的难受了:搞不好大家回到长安后,可能都是贞观六年了。

  “那就辛苦诸位了!”楚王向来是不知道什么叫客气的,何况他也明白:专业的事情就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自己还是不要在此时添乱比较好。

  于是,奉天靖难的战前动员在李靖大将军的率先表态后宣布了完美结束,什么,你说其他人怎么想?

  楚王殿下能考虑到李靖大将军就不错了,至于其他人,嘿,本王反正不回长安,你们谁有本事就跟本王拧着来:看回头本王的母后还有皇祖父会不会压力我那昏君老爹,而我那昏君老爹又会不会转头压力你们~~

  丢下身后一群苦命的马仔,西北砍王楚蛮子嘻嘻哈哈地出了帐篷,可能是先前被罡子质疑了一句,倔脾气上来的楚王殿下居然真的就在营地中央望向头顶的璀璨星空,试图找出紫微星的位置。

  但没多久,他就放弃了。

  月光洒满大地,星星点缀夜空,今夜注定是个容易令人伤感的夜晚。

  "唉……他娘的……"仰望星空的楚王殿下,忽然感慨一声:“李宽啊李宽,怎的看个星星还把自己看惆怅了?”

  也不知道原本在长安的老爹会不会想念自己,母后和兄弟们又过得如何,两位恩师……呸!俩老头儿知道自己不在,小日子不知道过的有多开心,算了算了,不去想不去想,免得寒心……对了,算算日子,母后也该生了,稚奴那个小兔崽子,等自己回去时,他应该也会叫一声“二哥”了吧……

  “楚王殿下,”就在望明月的楚王思绪百转千回,难得有些思故乡的时候,窦师纶忽然在他身后唤了他一声。

  “窦叔儿?”李宽扭头见窦师纶向自己行来,他有些心虚的抿了抿唇,随后笑嘻嘻道:“那啥,窦叔啊,您可别怪本王不成器……”

  “殿下哪里话,”窦师纶知道楚王殿下虽然表面大大咧咧,可他此时却是真心实意地想要向自己作解释,故而窦师纶神情也变得温和起来:“先前是老臣误会了,殿下您如今所取得的成就,一定会让九泉之下的老夫人为您感到骄傲和开心的。”

  “那是!”说起这个,李宽顿时开心得抬起下巴:“小时候本王一顿吃三碗饭时祖母就为本王感到骄傲了,如今本王一顿能干掉两只烤羊腿!而且出门在外这么久了,也没生过病,祖母要是知道,肯定老开心了!”

  听着李宽的话,窦师纶的眼神微微一震,随后,他笑了笑:“是啊……虽说这天底下的长辈,个个都希望自家孩子有出息,可自己的孩子身体康健,万事顺遂,出入平安,这又何尝不值得长辈为此感到骄傲开怀呢……”

  “窦叔儿,嘛呢?咋还突然伤感起来了?”李宽敏锐地捕捉到了窦师纶隐藏在言语之中的某种情绪,不由有些好奇:“是本王说错什么话了吗?”

  “这倒不是,”窦师纶闻言摇了摇头,随后道:“只是老臣想不到,自己竟然有一日会被殿下给上了一课。”

  “喂喂喂!窦叔儿,你这样就有点伤人了嗷!”李宽和窦师纶说话,一向亲近,也不会计较偶尔被对方损几句,可是该有的态度还是得拿出来:“窦叔儿,本王平日里的不学无术,那都是伪装,伪装你知道吗?”

  “知道,像是王莽、董卓、司马懿、杨广啊,都是善于伪装的高手。”见家主大人如今又开始整活儿,作为良臣的窦师纶笑眯眯地开始继续补刀。

  “……”李宽现在觉得自己有必要回头跟祖母告上一状了:窦叔儿怎么愈发的喜欢欺负自己了?而且这毒舌功夫,怎的就让自己觉得是第二个姜去呢?

  “其实老夫来寻殿下,是为一件小事。”窦师纶和李宽“甜蜜互动”(阴阳怪气)完,突然面色一正,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个信封,交到李宽手里:“义成公主离开前,将这封认罪书交给了老夫,希望由您转呈陛下。”

  “哦?竟然还写了认罪书?”李宽闻言皱起眉头:“其实在这件事上,我爹那个昏君多多少少会卖本王一个面子的,而且义成公主也未必就真的该死颉利这个狗东西回头大概率都死不掉,怎的她就非死不可呢?”

  “唉……殿下,话不是这么论的。”窦师纶闻言先是叹了一口气,随后解释道:“此事说起来,殿下您得居首功能让义成公主写下这份认罪书,那可远比杀死她都要难得多啊,毕竟这些将来都要记载在史书上的。依老夫看,想来是您先前的宽宏大量打动了她,所以她才投桃报李吧。只不过,此事最终唯有陛下下旨饶恕其罪过,方可一锤定音,否则将来哪一天您若成了众矢之的,这说不定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啊……”

  虽然窦师纶说的话很有道理,并且也是为自己考虑,可李宽却还是把嘴一撇:“窦叔儿……您觉得本王担心这个?事情若真按您说的那样,本王哪天失势,遭人围攻,这件小事儿还能成为稻草啊?哈~~就荒谬!本王的把柄世人数都数不过来,真要压下来,那也是一个又一个的骆驼,稻草?稻草有资格落在本王的肩头吗?!”

第225章 贞观五年龙抬头

  要不说楚王就是楚王呢,他对自己的认知一向清晰无比。

  “您要这么说……”窦师纶有些为难道:“那倒也对……可是……”

首节上一节98/1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