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刘玄德 第3节

  刘封在曹豹满脸的不可置信中,指着这一盒雪盐:“将军,此乃雪盐。小子不才,偶得天授,已获雪盐制炼之法。只要将军愿出两千丹阳精兵为嫁妆,封,愿以雪盐一成利为聘礼,求娶将军千金。”

  丹阳兵!?

  曹豹被刘封说蒙了的脑袋终于回过神来。

  原来这刘封打的是这么个主意。

  丹阳兵对于曹豹来说,可是命根子。

  他虽然没有太大的野心,但也不傻。

  一直以来,曹豹都将手底下的丹阳兵视为立身根本,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

  先前陶谦调走四千给刘备,就已经让他肉痛不已了,现在刘备的儿子居然又跑来要两千,这丹阳兵以后究竟是谁家的根基?

  曹豹本能的就想要拒绝,可忍不住又回味了一下,这拒绝的话就又说不出口了。

  没办法,实在是刘封说的太对了。

  徐州周围都是死敌,曹豹就是想投降,也找不到投降的对象。

  要想自立,那更是自寻死路了。

  以现在的处境来说,曹豹要想活命,就得给刘备卖命,不然徐州一旦沦陷,他肯定第一个被祭旗。

  除非他放弃丹阳兵,逃回老家丹阳当个富家翁。

  可如果他真肯放弃丹阳兵,那为啥不能以丹阳兵为筹码,投诚刘备?

  比起已经变成袁术、刘繇鏖战战场的扬州,眼下的徐州可要太平安全的多了。

  况且曹豹跟随陶谦在徐州经营多年,也积累了许多财富和土地。

  天下早已经兵荒马乱,姑且不提那些带不走的土地,就是财货又能有多少安全到达丹阳老家?

  就算到了丹阳老家,没了丹阳兵,曹豹又靠什么来保全它们?

  另外一方面,曹豹不像丹阳派里的另外一个大佬曹宏。

  因为性情贪婪,心胸狭小,嫉贤妒能,曹宏在徐州的名声早臭大街了,几乎把徐州士族给得罪了个精光。

  可他曹豹不是啊。

  曹豹和刘备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徐州牧的继承问题。

  不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刘备继承徐州仿佛都是水到渠成,万众支持。

  可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大家可别忘了,陶谦自己可是有两个成年儿子的。

  按照三国末年各路军阀的尿性,这两个儿子很可能各自都拥有一批支持者。就像袁绍家外来河南士族支持大公子袁谭,而河北本土士族则全力支持小公子袁尚一样。

  刘表也是一样,刘琦的支持者是以藩属刘备为首的外来士族,刘琮的支持者则是蔡、蒯为首的本地士族。

  就连曹操都逃不过这个定律,在河北称魏王之后,从天使投资人转变成外地人的河南士族支持曹丕,而从被征服者华丽转身成本地派的河北士族则支持曹植。

  从这个定律可以推导出,曹豹之前支持的很大可能就是陶谦长子。

  而很可能是支持陶谦次子的陈登、糜竺等徐州本地士族在刘备入徐之后,果断抛弃了陶谦次子,光速跳船,支持起了刘备。

  若是换了其他人,这事很可能办不成。

  光是双方达成互信就可能耗上许久,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达成这样的政治合作。

  但刘备不一样,这里面可是藏着非常隐蔽而关键的内在因素的。

  这一切里最重要的人就是卢植。

  卢植是刘备的老师,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人,他成为了刘备和陈登乃至大半个徐州士族互信的基石。

  卢植有两个老师,一个老师叫陈球,这人在灵帝时期官拜三公,担任太尉,而他正是陈登的父亲陈的亲叔叔。

  这层关系,让刘备和陈登成了远房师兄弟。

  卢植第二个老师是大儒马融,而袁绍的四叔叫袁隗。

  袁槐是董卓的举主,袁家实际的掌控人,导演了洛阳之变,藏在幕后操控诛杀十常侍的大黑手。

  这个袁隗的老婆,正是马融的嫡女,他也是马融的正牌女婿。

  这层关系,又让刘备和袁绍成了远房师兄弟。

  而陶谦是袁术的传统盟友,立场一直都是反袁绍的。

  因此袁绍会非常乐意,甚至是主动帮忙促成刘备接手徐州,成为自己的盟友。

  这样不但徐州化敌为友,还削弱了死对手公孙瓒和袁术的力量,还同时限制了不老实的小兄弟寡妇曹的扩张野心,简直堪称一举三得,神来之手。

  至于刘备呢?

  他只需要和公孙瓒和平分手,就能得到诺大的一个徐州,他又怎么拒绝的了?

  所以,陈群才会认为徐州是个大漩涡,力劝刘备留在豫州发展,别去徐州掺和这些破事。

  刘备却怎么也舍不得这么大的一份基业,不顾陈群的阻拦,接掌了徐州牧。

  也正是如此之多的内外因存在,刘备才能很轻易的就与公孙瓒和平分手,接手徐州的产业,下一刻就和刚刚还打生打死的曹操的后台老板袁绍结盟。

  这一切,都是陶谦儿子们所做不到的。

  而刘备有武力,陈登代表的徐州本地地主有粮食,糜竺代表的本地商业豪强有资金。

  正是这三个人有钱有粮有兵,勾结在了一起,才会这么轻而易举的继承了陶谦的“遗志”,暂时压下了其他所有人的不满。

  可这只是暂时的,而且这些不满是在积蓄着而不是消失了。

  曹豹最为尴尬的就是,整个徐州都知道他一直支持的人是陶谦大公子,而陶谦死了之后,整个丹阳派又团结在了他身边。

  这让曹豹忧心多过高兴,毕竟丹阳派是个什么东西,曹豹自己还能不清楚吗?

  这就是个匪徒集团。

第5章 愿求将军之女为侧室

  看看丹阳派骨干们干的那些烂事,就是曹豹自己都没眼看。

  丹阳派的盟友是下邳天子军,这是啥东西呢?

  这是个反贼团伙。

  丹阳派的另外一个盟友兼藩属是臧霸的琅琊军,这又是啥玩意呢?

  这还是个反贼。

  陶谦为首的丹阳派几乎快成了绿林扛把子了,往来皆匪徒,谈笑有反贼。

  可曹豹没法甩开丹阳派。

  丹阳军里他虽然是老大,但不是所有丹阳兵都是曹豹的部曲,其中曹豹的副手威远中郎将许耽的部曲就占了四千人,还有其他校尉、别部司马各自的部曲,曹豹真正的部曲,只有一万人左右。

  曹豹既没有足够的野心自己扯旗单干,可又担心对刘备彻底低头后被吃掉。

  曹豹是既担心丹阳派拖累自己,可又离不开丹阳派。

  既不忿刘备接任徐州牧,又不敢扯旗造反。

  既不满刘备只顾着和陈元龙,糜竺交好,可同时又害怕拒绝刘备的示好。

  他现在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快要精神分裂了。

  恰好在这一刻,刘封出现了,而且还给了他一个极具诱惑的橄榄枝。

  这不由得曹豹不动心啊。

  最让曹豹意动的一点,便是站在他面前的刘封。

  这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啊,竟有如此眼界,口才和能力。

  等到刘封束发,这将会是何等恐怖的妖孽。

  更让人动心的是,刘备年过三十五,虽然有三个儿子,可刘封却是唯一的嫡子,又是长子。

  这可是不容置疑的嫡长子,那将来刘备所攒下的一切基业,不都是刘封的吗?

  以刘封现在表现出来的能力来看,他也有足够的能力接收刘备的遗产。

  而自己,则是他丈人!

  犹豫再三,曹豹艰难开口问道:“公子是要迎娶我家清儿为妻?”

  刘封一听就知道事情大概率成了。

  曹豹看似犹豫不决,可实际上却连自己家姑娘的闺名都说了,这可是非亲近之人不可听闻的。

  刘封意识到,这就是最后的临门一脚了,但有些话,还是得先说清楚,不然日后更麻烦。

  刘封正色否决道:“将军,正妻之位,封无权定夺,必然是由我父做主。眼下,刘封只能以侧室之位相待。但刘封保证,会对令爱一视同仁。”

  听到只有侧室的名分,曹豹不悦之色溢于言表。

  可在他心里,却又悄悄的松了口气。

  因为这才是实话。

  如果刘封敢承诺是正妻名分,曹豹当场就要翻脸。

  这样的大事,刘备怎么可以不在场。

  要么就是刘封欺骗自己,要么就是刘封欺骗了刘备,不管哪一种,曹豹都无法接受。

  可如果是侧室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曹豹不得不承认,他心动了。

  曹豹的家族,是丹阳的豪强,而他的士人身份,也只是在丹阳管用,根本不被中原士人承认的。

  在大汉,地域歧视不但非常常见,甚至还是一种政治正确。

  河南士人就是第一档,徐州和河北士人能进第二档。。

  至于所谓的丹阳士人曹豹,勉强能进第三档吧。

  曹豹沉默了片刻,然后伸手接过盒子看了看,又尝了尝。

  他只觉这雪盐咸鲜可口,毫无杂味,色泽纯净如雪,真不愧雪盐的名字。

  雪盐的色香味,堪称曹豹平生仅见。

  如此珍贵的东西,刘封竟然能得天授,而且还愿意分给曹家一成利润。

  终于,曹豹下定决心,抬起头盯着刘封,一股森然之气油然而出。

  不论如何,曹豹都是徐州军大佬,丹阳军领袖,大几万人的大战都打了好几场,气势也是有一些的。

  “这雪盐利润我要两成。”

  刘封眉头微皱,不过曹豹抬价也在他意料之中,而且如果只是多一成的话,那刘封还是舍得割让的。

  毕竟两千丹阳兵对现在的刘封太过重要,必须尽力得手。

  只是他不能妥协的太爽快,就怕曹豹脑子不清醒,蹬鼻子上脸,那可就麻烦大了。

首节上一节3/1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