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84节

  【许攸原本投靠袁绍,许攸献计,希望袁绍以兵力优势兵分两路,一路佯攻曹操,另一路直奔许都】

  【然而这几个月的相持,袁绍已经被曹操打怕了,因此袁绍根本不愿采纳许攸的计策】

  【再加上许攸家里人犯事,小妾被捕,许攸一怒之下投奔曹操】

  【许攸投奔曹操之后,立刻向曹操献计,袁绍的粮草都囤积于乌巢,但是乌巢的防备非常薄弱,曹操可趁机烧毁袁绍军粮,袁绍自可不攻而退】

  “曹老板解白马之围确实简单,巧妙,实用。”

  “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历史战争也是人指挥的,人哪有那么多弯弯道道。”

  “尤其是两军对垒,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袁绍怎么可能不谨慎。曹操出兵,袁绍必然出兵迎击。”

  “但是袁绍也太傻了,就不知道留点儿人防守吗?”

  “马后炮,你行你上啊先别管袁绍怎么样,至少人家史书留名,你呢?”

  “许攸投奔曹操可以说是改变战局的关键步骤。没有许攸,说不定曹操就会败退。”

  “许攸:曹老板,你还要多少粮食?

  曹操:不多,还够一年。

  许攸:嗯?

  曹操:好吧,只够半年了。

  许攸:啧啧啧。

  曹操:行吧,只够一个月了。

  许攸:看来你还是不愿意说实话。

  曹操:好了好了,没粮了,行了吧!”

  “电视剧中许攸和曹操的这段对话,确实巧妙,把曹操奸雄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段对话不是电视剧瞎编的,是史书真实记载的。”

  【之后亲率精锐步骑五千人,,趁着夜色打着袁军旗帜,从小路偷袭乌巢】

  【曹操军队到了乌巢之后,命令手下四处放火,袁军大乱,淳于琼拒营死守,袁绍粮草被烧之殆尽】

  【袁绍得知曹操带兵夜袭乌巢,又惊又怒,袁绍自知粮草已毁,只能下令进攻曹操大营,希望一举歼灭曹军】

  【可是曹操大营防守坚固,曹操军营未破,而乌巢先被攻破,张合、高览等人得知此消息率部投奔曹操,袁军溃散】

  【袁绍与其子袁谭弃军逃回黄河以北,曹军大获全胜。剩余的袁军假降,曹操将他们坑杀。曹军前后斩首七万余人,袁绍辎重珍宝尽归曹操所有】

  【曹操还在袁绍处搜寻到许多自己部下暗中和袁绍来往的信件,但是曹操却看都没看一把火全都烧掉】

  【曹操有言:“当袁绍强大时,孤尚且不能自保,何况众人呢!”】

  【自官渡之战后,冀州诸郡皆举城归顺曹操,曹操已然成为最强大的诸侯之一,曹操也开启了统一北方的征战之旅】

  “曹操烧毁部下与袁绍的书信简直是神了,历史上有几个人能像曹操一样大度?”

  “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你怎么能确定曹操没看呢?”

  “我觉得,以曹操多疑的性子,绝对会看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曹操继续重用这些人。”

  “没错,曹操只要不倒,部下就不会叛变,如果曹操陷入弱势,他肯定第一时间撤掉,甚至杀掉这些部下。”

  汉朝。

  看到天幕中曹操看都没看就烧掉了那些书信,汉武帝都忍不住对曹操称赞。

  “不论他是不是我大汉逆臣,就凭如此胸襟,绝对能称得上一代豪杰。”

  这时,汉武帝想到天幕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句话。

  “三国耗尽英雄气,两晋尽是鼠辈出。”

  “不知道我大汉末年,还会出现多少英雄豪杰。”

  台下,桑弘羊轻轻摇头说道。

  “史书尽是英雄豪杰,谁人怜悯天下汉民。”

  汉武帝一愣,然后低头喃喃自语道。

  “是啊,史书只会记载英雄豪杰,天下汉民,连名字都不会留下。”

  “曹操屠杀数十万,泗水断流,百姓苦啊!”

  【公元201年,曹操回到许县。又南征在汝南的刘备、龚都等人,刘备兵败投奔刘表,龚都等人皆逃散】

  【公元202年5月,袁绍病亡,他的儿子袁尚继位,屯兵黎阳】

  【4个月后,曹操亲自北征,大战于黎阳,袁谭、袁尚多次战败】

  

第141章 赤壁之战定天下

  【公元203年,曹操大破黎阳,之后有追击到邺城,不克,只能引军退还】

  【不久,曹操南下讨伐刘表,恰巧袁谭、袁尚反目成仇,互相攻击】

  【袁谭不敌袁尚,败走平原,派人传信曹操,以求投降自保】

  【曹操深知袁谭并非真心来投,但曹操自负,认为能压制住袁谭,并让自己儿子曹整娶袁谭的女儿,和袁谭结亲,意图安抚袁谭】

  【曹操言说,刘表在自己和吕布大战时未曾出手,官渡之战时也未曾出手,因此曹操认为刘表贪生怕死,对自己不构成威胁】

  【对于刘表这种龟缩于一处的行为,为曹操所不齿,反观袁谭、袁尚十分狡猾,因此果断答应袁谭的请求,北上攻打袁尚】

  【公元204年正月,曹操率兵渡过黄河,截断淇水,引入白沟,作为运粮的通道】

  【不久,袁尚再次派兵攻打袁谭,曹操则趁机攻打袁尚的大本营邺城】

  【得知曹操攻打邺城,袁尚慌忙回防,不料刚到邺城周边,被曹操围困】

  【袁尚自知无力回天,意图投降,曹操不允许,袁尚只能乘夜逃往中山,袁军因此溃散】

  “袁绍一死,袁尚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

  “有一点儿博主没讲,曹操在进攻邺城的时候曾水淹城池,城内饿死者过半,活着的人只能靠吃尸体活下去。”

  “曹操说的没错,和其他人相比,刘表确实没有胆量,只敢龟缩一城。”

  汉朝。

  汉武帝感叹道。

  “朕亲眼见证了一代枭雄的崛起,天幕一直说波澜壮阔是三国,果真不假!”

  “可悲的是,这波澜壮阔的三国是在我大汉的尸首上建立的。”

  卫青说道。

  “三国,三国,目前所知,只有蜀汉一国,这曹操应该也算一国之主,不知道令一国是何人所立。”

  汉武帝说道。

  “必定又是一乱臣贼子,趁我大汉衰微,想要篡取江山的鼠辈罢了。”

  【占领邺城之后,曹操将大本营迁入邺城,许都只留些许官吏】

  【为了稳定局面,曹操下令免除当年赋税,并压力打击豪强兼并,当地百姓喜悦,局面迅速稳定】

  【由于袁谭在曹操攻打邺城时,趁机攻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故安等地,兼并军队百姓】

  【曹操痛斥袁谭违背约定,与他断绝婚姻,将他的女儿送回,然后派兵攻打袁谭】

  【公元205年,曹操攻灭袁谭,冀、青二州平定】

  【一时间曹操威风无两,幽州刺史焦触,举郡县归附曹操;黑山军首领张燕率领其部众十余万人投降曹操】

  【公元207年,曹操大封功臣二十多人,皆为列侯】

  【之后曹操亲自率兵,攻打三郡乌桓】

  【时恰逢五月,正值雨季,积水既不能轻松过马,又不能载重浮船】

  【曹操听从当地隐士田畴指引,找到一条小路,曹军因此悄无声息的通过,直指乌桓老巢柳城】

  【直到曹军离柳城不足二百里时,乌桓才发现】

  【当两军相遇时,乌桓军整装待发,军势甚盛;反观曹操军队,多日跋山涉水,早已疲惫不堪,连辎重粮草都被摔在了后面】

  【但曹操大将张辽极力劝阻曹操迎击,曹操见乌桓军虽多,但阵势尚未摆好,于是将自己的持麾授予张辽暂用】

  【张辽乘乌桓军阵稍动之机,向乌桓军发动猛攻,乌桓军大败,死者被野,乌桓首领被杀,投降的汉人和胡人加起来有二十多万】

  【至此,曹操终于一统北方,北方战乱得以平息,也奠定了曹魏的基础】

  “曹操还把袁谭的女儿送回去了?我以为会杀了他女儿呢。”

  “冷知识,乌桓是辽东、辽西地区,汉人割据势力和胡人组成的联盟。”

  “官渡之战你是意气风发,接下来的赤壁之战你是狼狈逃窜。”

  【公元208年,曹操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之后曹操废除三公,恢复并自立为汉朝丞相】

  【平定北方后,曹操挥师南下,直指刘表,结果双方刚一接触,刘表病死,其儿子刘琮接替刘表】

  【一个月后,曹操率军大举进攻新野,刘琮无能,见曹操大军来势汹汹,以为无法抵挡,于是率荆州众人向曹操投降】

  【刘备听说刘琮投降曹操,于是果断引兵退往江陵,江陵是荆州重镇,镇内囤积无数军用物品,曹操得知刘备逃往江陵】

  【曹操得知刘备意图,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疾驰三百里,在当阳长坂坡将刘备追上,大破刘备军队】

  【长坂坡一战,刘备仓皇而逃,抛下妻子及儿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人骑马逃走,曹操俘获了大量的人马辎重】

  【此战刘备损失惨重,同样也留下了三个三国着名的故事,即赵云七进七出,张飞张翼德喝断当阳桥和刘备摔阿斗】

  【虽然这三个故事是《三国演义》编纂的,但是其原型有跟故事大差不差】

  【当时由于赵云在刘备手下并不出名,因此才得以一人独闯曹营,救下了阿斗;而张飞留下断后拆掉了当阳桥板,曹军不能追击,才有了张飞一声喝断当阳桥的故事】

  【曹操击败刘备后,本想一举攻破江东地区,岂料孙权和刘备两军,在鲁肃和诸葛亮的撮合下,竟然组成联军】

  【孙权派遣周瑜领兵3万,与刘备2万人马组成联军,意图共同抵抗曹操20万大军】

  “曹操为什么非要自立为相?以曹操的实力,逼迫皇帝让位也不是不行吧,他就不想当皇帝吗?”

  “主要是曹操受时代所限,在三国之前,除了王莽,那个不是堂堂正正把天下打下来的。”

  “汉灭秦,秦灭六国,周灭商等等,都是打下来的天下,曹操要脸,才不会篡位。”

  “长坂一战,算得上刘备最接近死亡的一次。”

  “虽然赵云七进七出,张飞喝断当阳桥是魔改过的,但是原版历史读起来也让人热血澎湃。”

  “赤壁之战快开始了,造化弄人啊,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如今曹操也被人以少胜多。”

  

第142章 位极人臣

首节上一节84/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