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个短视频让老祖宗破防了 第85节

  【曹操虽然号称80万大军,其实只有20万,并且这20万军队还是东拼西凑来的】

  【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

  【曹操和孙刘联军在赤壁相遇,初战就被周瑜水军击败,曹操只能引军撤退,与陆军汇合,临时操练水军】

  【由于曹操士兵多为北方人,不熟水性,所以曹操下令让舰船首尾相连,人马在船上如履平地】

  【周瑜部将黄盖提议用火攻,周瑜认为可行】

  【于是周瑜和曹操上演一处苦肉计,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下令将黄盖斩首,因黄盖有功在身,所有改为笞刑】

  【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这一消息被传入曹操耳中,曹操信以为真】

  【看时机成熟,黄盖驾数十艘战船,船上装满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做黄盖等人逃生用船】

  【直到黄盖临近,曹操都未曾怀疑,等到战船靠近曹操,黄盖命人点燃枯柴,着火的船队乘风快速向前飞驶,冲向曹营】

  【时东南风正急,火烈风猛,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

  【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水陆两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原来周瑜打黄盖也出自这时候,涨姿势了。”

  “曹操太激进了,可能是一路打来太顺利了,让曹操膨胀了,竟然敢带北方人去打水战。”

  “曹操的铁索连舟相当于把小船像积木一样积成大船,类似于大型航母,所以在水上行驶才会平稳。”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但是可惜遇到了火攻,再加上风势助长火势,只能说天意如此吧。”

  “不是都说曹操生性多疑吗?怎么这么多人投降了又背叛,他还是不长记性啊!”

  “不一样,赤壁之战是水战,而且黄盖还用了苦肉计,再加上黄盖带的人也不多,就算偷袭又有什么用?”

  “在水上,你就算偷袭,最多弓箭射死几个人,近身肉搏还不被曹操兵马淹死?所以曹操根本没怀疑,或者说都不怕黄盖反叛。”

  “可惜,谁能想到周瑜会用火攻啊,就现在来看,都不一定有人能想到在水上竟然可以用火攻!”

  汉朝。

  刘邦目瞪口呆的看着天幕中的影视画面,水上升起熊熊烈火,战船相互连接,根本无从逃脱,只能眼睁睁看着火势蔓延。

  船上士兵看看水下,又苦于不会水性,只能等着在船上烧死,或跳入水里淹死。

  “痛快!真是痛快!”

  “没想到朕还能看到如此痛快的一战!”

  “这个黄盖,简直是奇才!竟然能想到用火攻!更不惜以自身用苦肉计!此战黄盖居首功!”

  【周瑜趁曹操大军慌乱之际,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曹军大败】

  【曹操甚至只能从华容道步行撤退】

  【路遇泥泞,人马俱不能行,曹操便命老弱病残的士兵背草铺在路上,才勉强通过】

  【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伤十之八九】

  【等曹操逃脱追杀,剩下的曹军也大多感染疾病,最终曹军剩余军队又因为饥饿和疾病死伤无数】

  【曹操20多万大军出征,逃回北方时,只剩不足10万】

  【曹操撤军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于是立即自还北方,以稳定局面】

  【公元209年,周瑜攻取南郡,孙权借南郡予刘备,孙刘联盟进一步得到巩固】

  【为防孙刘联军,曹操强行让淮南民众内迁,此举引得民众不满,江淮十余万户百姓尽皆渡江归附孙权,以图安定】

  【自此之后,曹操已无力快速统一全国,而刘备和孙权也已经起势,三分天下已定。此后曹操虽时有征战,但更多的是治理北方,经营曹氏底盘】

  “如果赤壁之战曹操获胜,那曹操会不会一举统一天下?”

  “如果曹操获胜,大概率会,可惜没有如果。”

  “三国虽然英雄辈出,但是底层百姓何其艰苦啊!如果曹操能统一天下,百姓也就不用受战争之苦了。”

  “曹操太狠了!竟然践踏老弱残兵!”

  “曹操从来都不是仁慈之人,或者说三国时期除了刘备,没有一个人是仁慈的。”

  “得了吧,刘备假仁假义!真小人!令人作呕!”

  “呵呵!我不和煞笔争辩!”

  【公元210年,曹操将战略目标放到西北方,并发布《求贤令》,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与马超的军队隔着潼关对峙】

  【曹操拖住马超的部队,暗中命人乘天黑渡过蒲阪津,占领河西】

  【之后曹操想要强渡黄河,中途被马超发现,校尉丁斐见情况危急,放出大批牛马引诱贼兵,敌军争抢牛马,队形大乱,曹操才得以渡过黄河】

  【马超趁夜偷袭曹操,无果,马超派人求和,以割让黄河以西为条件,曹操不许】

  【眼见曹操步步紧逼,马超再次求和,曹操听贾诩之计,假意接受投降,韩遂请求与曹操会面,两人父辈乃旧相识,曹操与韩遂见面后之谈交情,不谈军事】

  【事后,马超询问韩遂,韩遂言,未谈军事,马超不信,对韩遂产生猜疑】

  【之后曹操又写信给韩遂,信中多有涂改,让人以为是韩遂涂改,马超等人因此对韩遂越来越怀疑】

  【曹操与他们约定日期会战,先用轻兵挑战敌军,然后曹操派出精锐骑兵夹攻,大败关中联军】

  【至此以后,关中收入曹操之手】

  【公元212年正月,曹操回到邺城。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

  “不得不说,曹操确实对贤能之人礼遇有加,多少武将诈降,曹操都不长记性。”

  “此刻,曹操应该算得上是实质上的皇帝了吧?”

  “曹操快死了!自此之后曹操再也无力争夺天下!”

  “曹操66岁算长寿了,可惜出生的晚了点儿,或者说三国纷争来的晚了点儿。”

  

第143章 壮士暮年

  【公元212年,曹操率兵40万攻打孙权,曹操大军进至濡须口,一举攻破孙权设在江北的营寨】

  【孙权得知消息,迅速集结7万大军,亲自率军前至濡须口抵御曹军。两军相持月余】

  【最终,曹操军队由于不适应南方环境,再加上春雨连绵,曹操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

  【两军交战,曹操的水军作战失利,军队无力再战,只能撤军北还,南征以失败而告知】

  【公元212年5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

  【公元215年,曹操见刘备夺取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刘备必然要攻取汉中】

  【于是曹操曹操抢先一步,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

  【经过7个月的征伐,终于艰难的打下汉中,并留夏侯渊屯兵汉中,以防刘备】

  【公元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 ,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

  【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王子皆为列侯】

  【]此时,曹操名义虽非天子,但实际已经有天子之实】

  【公元217年,曹操再次南征,率军攻破居巢 ,猛攻濡须口,击败孙权,孙权派都尉徐详求降,曹操同意,并允诺重新结为姻亲】

  “曹操水战就没赢过。”

  “不是曹操不行,是孙权太强,不然也不可能在乱世建立孙吴政权。”

  “那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便是曹操南征失败,回师北上的时候说的。”

  “很正常,就现在北方人都不适应南方生活,更何况在春季,曹军战斗力肯定大大降低。”

  “东吴就这么被灭了?”

  “没有,这时候东吴名义上依附于曹操,但是曹操死后不久,东吴又宣布独立了。直到公元280年才彻底被灭。”

  “以天子礼制祭祀天地,这已经算是名义上的天子了吧!”

  【情况果然不出曹操所料,曹操主力刚退出汉中地区,刘备便集结大军攻打汉中】

  【公元218年,留守汉中的夏侯渊和刘备大军交战,刘备大军进攻迅猛,夏侯渊拼命防守】

  【恰巧这时乌桓与鲜卑联合侵扰边塞,曹操命曹彰、田豫北征,大破乌桓鲜卑联军,曹操这才有精力援助汉中地区】

  【公元219年,夏侯渊与刘备争夺争夺险要地势,夏侯渊被黄忠斩杀,曹军战败】

  【之后曹操亲自率兵攻打汉中,可是刘备既已夺取汉中,自然不慌,稳坐汉中,死守不出】

  【曹操大军与刘备军队相距数月,最终无功而返,曹操只能放弃汉中之地】

  【公元219年,曹操大军从汉中撤往长安,关羽趁樊城兵力空虚之际,从荆州向樊城一带发动了进攻】

  【曹操闻知,立刻派大将于禁率兵往救樊城】

  【当时天降大雨,汉水溢出,樊城被淹,水位距城楼仅有数尺,关羽趁机乘大船进攻,擒于禁,斩庞德,乘势进军,将樊城围住】

  【曹操又派徐晃领兵去救樊城,之后曹操匆匆从关中赶到洛阳,亲自指挥救援樊城】

  【由于孙权害怕关羽势力过大,且他早有攻取荆州之心,于是便和曹操结盟,打算派兵偷袭荆州要地江陵】

  【曹操不断派兵增员樊城,最终关羽兵败,逃走麦城,被孙权手下截杀,首级被送往洛阳,以诸侯之礼安葬关羽尸骸】

  【荆州之战结束后,孙权曾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曹操不应】

  【曹操手下群臣也乘机向曹操劝进, 曹操说:“如果天命在我,我做周文王足矣。”】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3月15日,病故,终年66岁谥号为武王】

  “呼!结束了!还真有些舍不得曹操这位奸雄!”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谁知道呢!”

  “可惜了,关羽最终还是兵败而亡!”

  “曹操确实到死都没想过要称帝,或者说没打下天下,曹操都不屑于半壁江山。”

  “你可以说我曹操是奸臣,但你不能说我曹操是反贼!”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意识到愚忠不可取的臣子。”

  “曹魏不是曹操建立,就像曹操说的,他甘愿做周文王。”

  汉朝。

  汉武帝沉默许久,终叹一句。

  “当得我大汉之臣!‘枭雄’称谓实至名归!”

  “如果是我大汉忠良,我大汉可能就不会亡国!”

  不过紧接着汉武帝又摇了摇头说道。

  “如果曹操是我大汉忠臣,恐怕也不会有此成就。”

  三国。

首节上一节85/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