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 第74节

“这会不会耽误王爷你早朝?”

赵镇摆摆手。

“无碍,大早朝早就开始了,我这是去天策府,所以什么时候去都可以。”

李纨一想也是,大早朝天还没亮就开始了,赵镇这应该是去皇宫外的天策府。

赵镇的天策府就在皇宫边上,紧靠着东宫,可见那位置的独特之处。

随后赵镇看向了贾兰。

“本王出行从不乘坐马车,会骑马吗?”

赵镇本以为贾兰不会骑马,毕竟贾家的子弟们已经忘记了骑射。

谁曾想贾兰点头。

“母亲说过,君子六艺自当都会,所以母亲有带我去过马场学习骑马。”

赵镇恍然大悟,难怪贾兰未来会有出息,在有限的能力范围内,李纨真的是给予了贾兰一切。

整个贾家在子弟教养这一块甚至不如一个女子,说起来真的让人发笑。

“来人,给兰公子牵一匹马来。”

不多时一个亲卫就牵着一匹马走了过来,贾兰的眼中满是兴奋。

那些马场的马,哪里可以跟赵镇的战马堪比。

赵镇的战马本身就是精良战马,更是得到了赵镇赐予的鲜血,每一匹马都可以堪比赤兔那样的千里马。

所以哪怕是不懂战马的贾兰都可以发现,这战马的特殊。

看到贾兰这般喜欢,赵镇当下哈哈一笑。

“若你喜欢,那这匹马就送给你了,日后你可以骑马去国子监读书。”

“记住了,你虽然要走的是文官之道,但却并非要做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须知秦汉时期的书生那可都是能够上战场杀敌的。”

听着赵镇的话贾兰激动的点头。

“多谢姑父。”

随后贾兰翻身上马,才几岁的年龄在战马上显得很是渺小。

而赵镇虽然才十七岁,但身形高大,两人这一看居然颇有一点父子的样子。

李纨不由得看呆滞了。

“那大嫂子,我就先送兰儿去国子监了。”

说完赵镇就直接带着贾兰离去,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李纨良久轻声一叹,也不知道她是在叹息什么,只觉得这一声叹息当中充斥着幽怨与不甘。

..........

国子监门外,贾宝玉刚从马车上下来,看着来来往往的国子监学子,眼里面满是光彩。

他一开始是不想来的,但今日一看似乎来对了。

这里可是国子监,能来的都不是凡人。

首先是勋贵世家,或者官宦人家,他们家的子弟其实就没有长得差的。

这明显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勋贵家的联姻对象都是千金大小姐,而越是权势滔天的家族,这基因自然就越好。

所以这些勋贵世家的子弟,长得都不差。

其次就是那些各地的学子,须知古时候这模样也是选才得重要标准。

所以能够被选入国子监的各地学子,除了才学之外这最重要的当然就是外貌了。

不敢说貌似潘安吧,但至少要称得上一句品貌上佳。

对于贾宝玉这样的颜控来说,这国子监的质量可是比贾家族学高了不知道多少。

因为贾宝玉的穿着富贵,自然有人上前来打招呼。

当得知贾宝玉乃是荣国府嫡亲公子的时候,这些人都认真了些许。

别看荣国府已经名存实亡,那要看跟谁比。

在这神京城九成的世家大族还是比不上荣国府的,更别说现在荣国府多了两大靠山。

北镇郡王赵镇,户部尚书林如海,这些都是荣国府的靠山。

因此面对贾宝玉的时候,这些学子都愿意给予一些善意,万一以后可以获得助力呢?

只能说到了国子监之后,那就是一个小社会。

也就是当今皇帝没有子嗣,否则的话甚至会提前在国子监形成皇子派系。

因为宗室子弟也会送到国子监来学习。

当然如今虽然没有皇子,可亲王子嗣还是不少的。

现如今的皇帝没有子嗣,盯着这个位置的宗室数不胜数。

当然有资格染指这个位置的,唯有亲王子嗣。

比如太上皇的那些儿子,他们的年龄自然不大可能继承皇位,可他们的儿子却可以过继给乾元帝,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

因此这国子监汇聚了很多亲王子嗣,这些人都想尽力的拉拢朝臣勋贵,让他们在朝堂上为自己摇旗呐喊,最终过继到乾元帝名下,获得继承皇位的资格。

贾宝玉满脸惊喜的与学子们交流,但就在此时一阵整齐的马蹄声响起。

国子监门外的学子们都是转头望去,顿时全部呆滞住了。

“那,那是显圣军铁骑!”

“显圣军驻扎在城外,有资格在城内调动显圣军做亲卫的只有一人!”

所有人都想到了赵镇,北镇郡王!

果然仔细看去就可以看到一个身穿蟒袍的年轻人,正骑着一匹高大无比的战马向着国子监而来。

这些国子监的学子不是各地的天之骄子,就是勋贵官宦人家的子弟。

他们哪里不知道北镇郡王的强大,可以说目前大周江山还存在,都是因为这个北镇郡王。

郡王,天策上将,可以说赵镇就是朝中权力第一人,真正权倾朝野的大佬!

“咦,那不是兰哥儿吗?”

贾宝玉看到了赵镇身旁的贾兰,虽然小小的样子,但骑着战马却也有了一丝丝威风。

第109章 国子监学子的重视,前往天策府!

贾宝玉身旁的一个勋贵子弟立马问道。

“贾兄认识那位小兄弟?”

贾宝玉点头,他倒是没有什么多余的心思。

“那是我大哥之子,也就是我的侄儿。”

“他的国子监名额就是北镇郡王给的。”

顿时所有人看向贾兰的目光都不同了。

赵镇是贾家的孙女婿,贾家可以得到他的国子监名额并不奇怪。

因为全神京城都知道,赵镇的养父母乃是贾家以前的奴仆。

这也就代表着赵镇并无家族,因为整个赵家也就是赵国基,以及赵姨娘姐弟。

所以赵镇的国子监名额基本上用不到,拿出一个给贾家也是正常的事情。

可亲自送贾兰来国子监读书就不同了,在他们的想法中赵镇身为天策上将,应当是日理万机才是。

但赵镇居然亲自送贾兰来读书,这是不是代表赵镇很看重贾兰?

任人唯亲其实在古代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古代讲究的乃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不管是什么样的手下,大部分时候其实都没有亲族来的让人信任。

赵镇的赵家没有亲族,这要是想培养亲信的话,当然只能从自己妻子的娘家选择了。

目前赵镇的女人神京城也知道。

薛家嫡女,贾家庶女,以及一个还未嫁过去的林家嫡女。

林黛玉与赵镇的婚事,已经传遍神京城,别小看神京城的消息传播速度。

虽然大家都无法想象,为何林如海要将自己的嫡女嫁给赵镇做侧妃,但事实就是如此。

今后赵镇麾下必然会多出很多家出自薛家,贾家以及林家的手下。

只此一点就没人敢小看贾兰了,虽然贾兰只是一个孩童。

但赵镇也还年轻啊!

等到贾兰成长起来之后,得到赵镇的庇护必然是可以飞黄腾达的。

因此很多人都目光炯炯的看向贾兰,尤其是那些亲王子嗣。

如果可以借助贾兰得到北镇郡王的好感,皇位那基本上就稳了。

他们却不知道,赵镇本身就是皇室血脉,这皇位他们也就只能幻想一下。

“兰儿,这东西你拿着。”

赵镇随手丢给了贾兰一个钱袋子。

“姑父,这?”

贾兰有些迟疑,这钱袋子里面有银子也有卷起来的银票,虽然没有打开但是以赵镇的身份来看,这笔钱绝对不少。

实际上确实不少,虽然赵镇身上一般很少带钱,毕竟走到哪里亲卫会上去付钱。

可薛宝钗还是习惯给赵镇的身上放一个钱袋。

王府家产丰厚,薛家更是皇商,所以薛宝钗往这钱袋子里面放的钱可不少,总共上千两吧。

须知贾探春等贾家小姐的月钱也才二两,可见这笔钱真的不少。

“收着吧,如果我直接给你母亲的话,你母亲肯定不要。”

“在国子监除了要认真读书之外,也不要忘记与人交际,毕竟他们大部分今后不是继承家中爵位,就是在朝中为官。”

“与他们结交对你并无坏处,当然是否深交需要你自己分辨。”

“而这交友是要花钱的,同时有钱在身才有底气,可不要因为钱财的限制将自己养的鼠目寸光。”

这就是所谓的富养了,小家小户出身的小姐,那就会被金银迷了眼。

可如果是大门大户的千金小姐,更为看重的是未来夫婿的才学,前途,以及家族势力。

这就是区别,所以赵镇不希望贾兰以后眼界有所限制。

并且这些钱对赵镇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贾兰恭敬的对着赵镇行礼,并未拒绝赵镇的资助。

首节上一节74/1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