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确实很需要这笔钱,不单单是他自己以后在国子监读书需要,就是母亲那边也用得到。
荣国府虽然并未苛待他们母子,但却也没有优待。
给予他们的是正常待遇,可如果要支持一个孩子读书,那荣国府给予的月钱根本不够。
如果不是李纨父亲乃是前任国子监祭酒,单单就是买书的花费就不是李纨可以承受的。
就因为有父亲的关系在,李纨可以找以前的闺中密友借一些藏书。
父亲是以前的国子监祭酒,李纨的闺中密友大部分嫁的也都是书香世家,自然借一些书不成问题。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了,今后贾兰在国子监读书的话,别的不说藏书绝对不会少。
这国子监的藏书,估计仅次于皇宫藏书阁。
交代完贾兰之后赵镇就离开了国子监。
京营重建,御林军重建都要赵镇花心思。
得益于现在的户部尚书是林如海,有着户部的物资调配,赵镇倒是轻松了许多。
.....
“参见王爷。”
天策府,随着赵镇到来之后,全场武将勋贵全部站起身恭敬行礼。
大朝会已经结束,这些武将却要来上第二场朝会,那就是天策府的会议。
左边是开国一脉,右边的话则是秦国一脉。
赵镇麾下崛起的那些勋贵被称之为秦国一脉,因为他们是赵镇秦国公时期崛起的,都是出自显圣军以及梅山军。
是赵镇最忠诚的手下,不过也给了开国勋贵们极大的压力。
因为不得不承认,这些秦国一脉都是能征善战之辈,随便一个拿出来都可以称一声古之项羽。
“好了,今日叫尔等前来,是想商议一下京营与御林军重建的事情。”
赵镇的身边还有林如海,重建军队自然要户部出钱出物资。
而赵镇兼任兵部尚书,因此倒是不用兵部的人到来了。
当然赵镇嫌麻烦,如今兵部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两位兵部侍郎做主,大事交给赵镇决定。
两个兵部侍郎是乾元帝的心腹,保证了不会架空赵镇。
最终通过一番激烈的交流,京营与御林军重建定了下来。
以往的那些吃空饷行为,赵镇自然是不允许的。
京营数量裁减了一些,最终选定了二十万。
其中十万骑兵,十万步兵。
如果组成的话,其战力会比之前的京营强大数倍。
而御林军的话,赵镇最终决定将梅山军整编成为御林军。
梅山军是赵镇麾下的步兵,也都是得到他血液恩赐的士兵。
每一个都有绝世猛将之勇武,上万梅山军爆发出来的战力甚至可以堪比十几万大军。
因此这御林军就一万为数足矣。
京营不会得到赵镇的鲜血赐予,将来哪怕是京营出了问题,二十万京营也不可能破开有一万梅山军守护的皇宫。
至于其中的职位以及将领安排,牛继宗等人早就盯着了,眼巴巴的看着赵镇。
第110章 传遍天下的流言,赵镇要造反?
虽然说他们以前不少人都在京营任职,毕竟三十万京营,开国勋贵自然在其中占据着一些位置。
可实际上在元景勋贵崛起之后,这京营的实际掌控权就在元景勋贵的手中。
并且京营吃空饷严重,有的时候还不如地方上的兵权呢。
但如今不同了,所有人都知道赵镇非同寻常,他训练出来的京营必然是百战精锐。
单单就是这一点就让他们不想错过京营将领的机会。
对于众人的期盼,赵镇自然给出了回应。
“元景勋贵大规模的叛逃,京营上到节度使,下到千户百户,大部分都要重新进行选择。”
“尔等自然是有机会的,不过你们要自己想清楚,今后的京营不存在吃空饷以及酒囊饭袋的。”
“你们若是想成为京营将领的话,甚至要与士兵接受一样的训练。”
听着赵镇的话众人一愣,这么严格吗?
但如果这样的话,重新训练的京营必然可以比得上开国时期的时候,那样的话就算是吃一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神京城要是没有实权的话,那甚至就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就比如贾家,虽然看似一门双国公,可因为府内没有人掌控实权,所以一直都不被神京城内的其他世家大族放在眼里。
也就是如今有了赵镇这个孙女婿以及林如海这个女婿,贾家这才在神京城有了一些话语权。
可关系始终只是关系,以前的贾家关系也不差,可自家没有实权始终是致命伤。
所以哪怕是赵镇提前说了今后的京营将领不好当,但众人还是不想错过这个机缘。
京营二十万大军,一万人为一营,单单就是营将级别的万人统帅都要选出二十个来,所以名额是完全足够的。
至于禁军统领的话,赵镇准备让自己的亲信去做。
毕竟那是负责拱卫皇宫的,对于乾元帝以及皇后的安全赵镇还是在乎的。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流逝,随着重建京营开始,赵镇倒是久违的忙碌起来。
有抄家甄家以及盐商的钱财,现在的大周不缺钱。
所以这有钱的情况下,重建京营也是难度不大。
不过是第一个月的时间,二十万新兵就全部招兵完成,都是身世清白的良家子。
而在人员到齐之后就是浩浩荡荡的训练大业了,赵镇结合了前世的军训方法,重新弄出一套练兵手册。
同时他赏罚分明,并且大大提高了士兵们待遇以及伙食。
吃空饷的行为不再存在,这样的京营那每日训练的时候都是热火朝天的。
哪怕没有赵镇的鲜血帮助,这些京营的士兵都进步飞快。
刚好因为水溶造反的原因,导致大周四处匪寇频出,所以赵镇就趁此机会带着京营平乱。
没有什么比实战练兵更加管用的了。
当然在赵镇这边浩浩荡荡重建京营的时候,他与贾探春的婚事也近在咫尺。
虽然赵镇一直想多等几年,毕竟贾探春的年龄还是太小。
可帝后等不及了,只因为贾探春一日不嫁给赵镇的话,那赵镇就一日不会有孩子。
对于皇家来说,这血脉传承实在是太重要了。
尤其是乾元帝还是一脉单传,所以两人一直都在做赵镇的工作。
最终无奈之下赵镇答应了成婚,因为他想到自己的鲜血可以强化人体素质,到时候只要给贾探春等女强化一下,那应该生育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吧?
虽然她们的身体孱弱,甚至顶多只能承受赵镇半滴鲜血,无法做到勇武无双,可做到强身健体应当还是不难的。
随着赵镇与贾探春即将成婚的消息传出,整个神京城都陷入了轰动。
要说这整个大周天下最风光的人是谁,无疑就是赵镇。
北镇郡王以及天策上将还有兵部尚书等等官职,简直将赵镇推到了一个仅次于皇帝的位置。
尤其是最近不单单是重建京营,水溶的造反对整个天下都有影响。
赵镇成为天策上将之后,各地的兵马,将领等等全部都是归属于赵镇管。
当初显圣军内的大部分中高级军官,如今全部都成为了各地兵马的统帅。
甚至知情人都知道,这大周天下九成的兵马已经听从赵镇的号令。
当初的太上皇都没有到这种程度,因为就算是太上皇权势最大的时候,依然还是会有些许限制。
哪里像是赵镇,如今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毕竟赵镇得到天下兵权的时候,正是水溶造反导致大周武备最疲软的时候。
由他亲自重新组建的大周军队,自然而然的全部都听从赵镇的号令。
这般情况下,赵镇对于天下兵权的掌控程度,才会高到离谱,甚至超过了当初的太上皇。
最近不知道有多少大臣因为这件事弹劾赵镇了,这些人并非是针对赵镇,而是对于任何皇朝而言,一个臣子的权力大到了这种程度,真的可以威胁到江山社稷了。
就算是赵镇不想造反,但是他手下的那些人难道就不想混一个从龙之功吗?
这一点那些文官老头倒是没有冤枉赵镇,因为赵镇真的发现,自己手下的将领们有些想撺掇自己造反。
不单单是显圣军内的旧部,就算是牛继宗等开国将领,居然都有些蠢蠢欲动的。
毕竟他们如今背叛了太上皇,但当初也没有给乾元帝面子,多少会有些担心乾元帝用完之后,就对他们进行清算。
可如果赵镇登基称帝的话,那结果就不同了,那就是从龙之功啊!
若是换做任何人的话,就算是心中危机感再严重,开国勋贵都不可能冒出这种想法。
唯独赵镇是特殊的,他只是凭借显圣军就可以横扫整个大周。
如果赵镇愿意造反的话,单单就是这皇宫可挡不住赵镇。
更何况现在神京城的兵马九成都是赵镇重建的,他要是想登基称帝篡位的话,或许只需要一句话罢了。
神京城在赵镇大婚之前,居然陷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诡异当中。
似乎暗中真的有人在推动赵镇造反。
第111章 大势所趋下造反成必然,天下都蒙在其中!
“这些老家伙都是闲得慌吗?”
皇宫中,乾元帝看着绣衣卫送上来的密报,无语的对着林如海道。
现如今的林如海可是乾元帝的心腹,等到乾元帝的老师也就是当朝左丞相退去之后,估计就是林如海继承左丞相的位置了。
因此在一些隐秘的事情上,乾元帝都会找林如海来商议。
“启禀陛下,诸位老臣并非针对北镇郡王,确实如果换做正常臣子的话,北镇郡王掌控的权力太大了一些。”
乾元帝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只是不爽倒是没有生气。
不过林如海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
“陛下,这件事还是有蹊跷,虽然因为百官的弹劾传出了风言风语,但这件事的传播速度未免太快了。”
“现在全天下的百姓都开始议论,北镇郡王到底是要做曹操还是要做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