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无双武力,我一人镇天下 第75节

因为他确实很需要这笔钱,不单单是他自己以后在国子监读书需要,就是母亲那边也用得到。

荣国府虽然并未苛待他们母子,但却也没有优待。

给予他们的是正常待遇,可如果要支持一个孩子读书,那荣国府给予的月钱根本不够。

如果不是李纨父亲乃是前任国子监祭酒,单单就是买书的花费就不是李纨可以承受的。

就因为有父亲的关系在,李纨可以找以前的闺中密友借一些藏书。

父亲是以前的国子监祭酒,李纨的闺中密友大部分嫁的也都是书香世家,自然借一些书不成问题。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了,今后贾兰在国子监读书的话,别的不说藏书绝对不会少。

这国子监的藏书,估计仅次于皇宫藏书阁。

交代完贾兰之后赵镇就离开了国子监。

京营重建,御林军重建都要赵镇花心思。

得益于现在的户部尚书是林如海,有着户部的物资调配,赵镇倒是轻松了许多。

.....

“参见王爷。”

天策府,随着赵镇到来之后,全场武将勋贵全部站起身恭敬行礼。

大朝会已经结束,这些武将却要来上第二场朝会,那就是天策府的会议。

左边是开国一脉,右边的话则是秦国一脉。

赵镇麾下崛起的那些勋贵被称之为秦国一脉,因为他们是赵镇秦国公时期崛起的,都是出自显圣军以及梅山军。

是赵镇最忠诚的手下,不过也给了开国勋贵们极大的压力。

因为不得不承认,这些秦国一脉都是能征善战之辈,随便一个拿出来都可以称一声古之项羽。

“好了,今日叫尔等前来,是想商议一下京营与御林军重建的事情。”

赵镇的身边还有林如海,重建军队自然要户部出钱出物资。

而赵镇兼任兵部尚书,因此倒是不用兵部的人到来了。

当然赵镇嫌麻烦,如今兵部大部分的事情都是两位兵部侍郎做主,大事交给赵镇决定。

两个兵部侍郎是乾元帝的心腹,保证了不会架空赵镇。

最终通过一番激烈的交流,京营与御林军重建定了下来。

以往的那些吃空饷行为,赵镇自然是不允许的。

京营数量裁减了一些,最终选定了二十万。

其中十万骑兵,十万步兵。

如果组成的话,其战力会比之前的京营强大数倍。

而御林军的话,赵镇最终决定将梅山军整编成为御林军。

梅山军是赵镇麾下的步兵,也都是得到他血液恩赐的士兵。

每一个都有绝世猛将之勇武,上万梅山军爆发出来的战力甚至可以堪比十几万大军。

因此这御林军就一万为数足矣。

京营不会得到赵镇的鲜血赐予,将来哪怕是京营出了问题,二十万京营也不可能破开有一万梅山军守护的皇宫。

至于其中的职位以及将领安排,牛继宗等人早就盯着了,眼巴巴的看着赵镇。

第110章 传遍天下的流言,赵镇要造反?

虽然说他们以前不少人都在京营任职,毕竟三十万京营,开国勋贵自然在其中占据着一些位置。

可实际上在元景勋贵崛起之后,这京营的实际掌控权就在元景勋贵的手中。

并且京营吃空饷严重,有的时候还不如地方上的兵权呢。

但如今不同了,所有人都知道赵镇非同寻常,他训练出来的京营必然是百战精锐。

单单就是这一点就让他们不想错过京营将领的机会。

对于众人的期盼,赵镇自然给出了回应。

“元景勋贵大规模的叛逃,京营上到节度使,下到千户百户,大部分都要重新进行选择。”

“尔等自然是有机会的,不过你们要自己想清楚,今后的京营不存在吃空饷以及酒囊饭袋的。”

“你们若是想成为京营将领的话,甚至要与士兵接受一样的训练。”

听着赵镇的话众人一愣,这么严格吗?

但如果这样的话,重新训练的京营必然可以比得上开国时期的时候,那样的话就算是吃一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神京城要是没有实权的话,那甚至就连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就比如贾家,虽然看似一门双国公,可因为府内没有人掌控实权,所以一直都不被神京城内的其他世家大族放在眼里。

也就是如今有了赵镇这个孙女婿以及林如海这个女婿,贾家这才在神京城有了一些话语权。

可关系始终只是关系,以前的贾家关系也不差,可自家没有实权始终是致命伤。

所以哪怕是赵镇提前说了今后的京营将领不好当,但众人还是不想错过这个机缘。

京营二十万大军,一万人为一营,单单就是营将级别的万人统帅都要选出二十个来,所以名额是完全足够的。

至于禁军统领的话,赵镇准备让自己的亲信去做。

毕竟那是负责拱卫皇宫的,对于乾元帝以及皇后的安全赵镇还是在乎的。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流逝,随着重建京营开始,赵镇倒是久违的忙碌起来。

有抄家甄家以及盐商的钱财,现在的大周不缺钱。

所以这有钱的情况下,重建京营也是难度不大。

不过是第一个月的时间,二十万新兵就全部招兵完成,都是身世清白的良家子。

而在人员到齐之后就是浩浩荡荡的训练大业了,赵镇结合了前世的军训方法,重新弄出一套练兵手册。

同时他赏罚分明,并且大大提高了士兵们待遇以及伙食。

吃空饷的行为不再存在,这样的京营那每日训练的时候都是热火朝天的。

哪怕没有赵镇的鲜血帮助,这些京营的士兵都进步飞快。

刚好因为水溶造反的原因,导致大周四处匪寇频出,所以赵镇就趁此机会带着京营平乱。

没有什么比实战练兵更加管用的了。

当然在赵镇这边浩浩荡荡重建京营的时候,他与贾探春的婚事也近在咫尺。

虽然赵镇一直想多等几年,毕竟贾探春的年龄还是太小。

可帝后等不及了,只因为贾探春一日不嫁给赵镇的话,那赵镇就一日不会有孩子。

对于皇家来说,这血脉传承实在是太重要了。

尤其是乾元帝还是一脉单传,所以两人一直都在做赵镇的工作。

最终无奈之下赵镇答应了成婚,因为他想到自己的鲜血可以强化人体素质,到时候只要给贾探春等女强化一下,那应该生育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吧?

虽然她们的身体孱弱,甚至顶多只能承受赵镇半滴鲜血,无法做到勇武无双,可做到强身健体应当还是不难的。

随着赵镇与贾探春即将成婚的消息传出,整个神京城都陷入了轰动。

要说这整个大周天下最风光的人是谁,无疑就是赵镇。

北镇郡王以及天策上将还有兵部尚书等等官职,简直将赵镇推到了一个仅次于皇帝的位置。

尤其是最近不单单是重建京营,水溶的造反对整个天下都有影响。

赵镇成为天策上将之后,各地的兵马,将领等等全部都是归属于赵镇管。

当初显圣军内的大部分中高级军官,如今全部都成为了各地兵马的统帅。

甚至知情人都知道,这大周天下九成的兵马已经听从赵镇的号令。

当初的太上皇都没有到这种程度,因为就算是太上皇权势最大的时候,依然还是会有些许限制。

哪里像是赵镇,如今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毕竟赵镇得到天下兵权的时候,正是水溶造反导致大周武备最疲软的时候。

由他亲自重新组建的大周军队,自然而然的全部都听从赵镇的号令。

这般情况下,赵镇对于天下兵权的掌控程度,才会高到离谱,甚至超过了当初的太上皇。

最近不知道有多少大臣因为这件事弹劾赵镇了,这些人并非是针对赵镇,而是对于任何皇朝而言,一个臣子的权力大到了这种程度,真的可以威胁到江山社稷了。

就算是赵镇不想造反,但是他手下的那些人难道就不想混一个从龙之功吗?

这一点那些文官老头倒是没有冤枉赵镇,因为赵镇真的发现,自己手下的将领们有些想撺掇自己造反。

不单单是显圣军内的旧部,就算是牛继宗等开国将领,居然都有些蠢蠢欲动的。

毕竟他们如今背叛了太上皇,但当初也没有给乾元帝面子,多少会有些担心乾元帝用完之后,就对他们进行清算。

可如果赵镇登基称帝的话,那结果就不同了,那就是从龙之功啊!

若是换做任何人的话,就算是心中危机感再严重,开国勋贵都不可能冒出这种想法。

唯独赵镇是特殊的,他只是凭借显圣军就可以横扫整个大周。

如果赵镇愿意造反的话,单单就是这皇宫可挡不住赵镇。

更何况现在神京城的兵马九成都是赵镇重建的,他要是想登基称帝篡位的话,或许只需要一句话罢了。

神京城在赵镇大婚之前,居然陷入了一种莫名其妙的诡异当中。

似乎暗中真的有人在推动赵镇造反。

第111章 大势所趋下造反成必然,天下都蒙在其中!

“这些老家伙都是闲得慌吗?”

皇宫中,乾元帝看着绣衣卫送上来的密报,无语的对着林如海道。

现如今的林如海可是乾元帝的心腹,等到乾元帝的老师也就是当朝左丞相退去之后,估计就是林如海继承左丞相的位置了。

因此在一些隐秘的事情上,乾元帝都会找林如海来商议。

“启禀陛下,诸位老臣并非针对北镇郡王,确实如果换做正常臣子的话,北镇郡王掌控的权力太大了一些。”

乾元帝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只是不爽倒是没有生气。

不过林如海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

“陛下,这件事还是有蹊跷,虽然因为百官的弹劾传出了风言风语,但这件事的传播速度未免太快了。”

“现在全天下的百姓都开始议论,北镇郡王到底是要做曹操还是要做赵匡胤。”

首节上一节75/11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