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689节

而对于王子的安排,在座的人也没什么反对意见,在巴伐利亚,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之后,王子是真做到了国王和国家的一体,而又因为巴伐利亚王国本身的实力强悍,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产生的一些优越感,让王国的臣民们更希望跟随自己的国王,而不是遥远柏林的某个皇帝!

伴随着命令的下达,巴伐利亚部队开始逐渐接替一些其它盟友的军队,空军方面将在数天之内对英国人的主要空军基地展开一次空袭,而陆军方面,则主要以守为主,毕竟,巴尔干地区的地形决定了进攻方更吃亏一些。除了实现自己原定的战略计划之外,王子还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利用巴尔干战场,真真切切的摸透英法联军的套路,想要最终结束这场战争,是必须要打西线的。这就算最后一次预演吧!而随着新的战役即将展开,巴伐利亚军团豢养的一群新的野兽,也即将露出锋利的獠牙!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1417章 最后一波换装

“来了,小伙子们,我们的新装备到了!希望,你们能喜欢他们!”被称为装甲迈克的人看着远处正在驶入车站的重载列车,兴高采烈的对自己的部下们说道。

这哥们在战争初期指挥的枪骑兵战斗群打响了东线第一场大规模战役——边境会战的第一波攻击,以装甲部队犀利的穿透能力和强大的突击能力,他所在的战斗群成功的击溃了当面之敌,并且对敌军纵深进行分割。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而在随后,这支枪骑兵战斗群参加了东线和西线的历次战役,并且打出了赫赫声威。

而就在之前结束的波兰口袋战役,枪骑兵战斗群再一次充当了利奥波德亲王的攻坚重锤,而就在战役开始后不久,作为第一轮攻坚的枪骑兵战斗群被意外的从战线上撤下来,然后他们的车辆被充实到其它受损的部队,而这些人员则回到了位于巴伐利亚的装甲兵总部——黑堡训练场,他们将在这里接受一款巴伐利亚最新的一批坦克和突击炮。

“看啊,这些家伙似乎比我们的蟋蟀和胡峰要大整整一圈,看炮塔,上面的火炮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团属75mm炮吧。”一个人说道。

“还有后面的家伙,似乎是一种半履带装甲车?不过比我们之前见过的大一些。”

“是啊,这一次,我们看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比之前的大一圈,希望这些东西能稳定一些,否则万一抛锚的话,修理都不容易啊。”

很快,在等候的人群,一群人开始对刚刚送来的的装备评头论足。接受新装备时的兴奋与不安充斥整个人群。

“迈克,你怎么看这些东西?”同样作为巴伐利亚集团军老牌装甲兵将领,被称为救火队队长的罗恩哈克拍了拍老伙计的肩膀说道。

“我们在重骑兵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迈克指了指远处被称为狼式坦克的大家伙说道。“更厚的正面装甲,更强大的火力,然后机动性没有什么提高,全部新增加的动力都用来提高装甲和火力了。然而速度却没有什么提高。”

“听说是为了在正面免疫法国人的75mm速射炮的穿甲弹。”哈克少将说道。

“有必要吗?”迈克感觉坦克装甲车辆的设计者们在追求火力上过于变态了!“就算可以免疫75mm速射炮,法国人还有105mm加农炮。这东西攻击,挡不住吧?”

“要不怎么说你一直在东线混,混的脑子都僵硬了。”哈克摇了摇头说道,脸上带着一丝的惆怅。“在你们回到东线之后,我的突击群在西线待了半年,期间上过三次战场,这其的残酷性可远不是东线可以比的。蟋蟀式坦克面对英国人后来使用mk5型坦克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而当法国人的ft10坦克歼击车在大量服役之后,除了胡峰,其它所有车辆都没有技术优势。”

“我们在西线,一直考虑的问题不是我们能跑多远,而是如何击穿对方的防线,法国人的75mm炮、英国人的12磅速射炮,还有更加恐怖的18磅速射炮,这些火炮完全就是装甲部队的灾难,稍微出现一点失误,我们的坦克就会像步兵面对机枪一样被轻易的屠杀!”哈克做了一个手势,让对方暂且听自己说完:“你说的没错,即使再增加装甲,那么英法联军依然可以有火炮打穿你的坦克,但是如果放到实战的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咱们都是老油条,英法德三国,一个步兵师的装备水平都清楚,而在西线,真正交战的主力是法德两国,英国人虽然也有几十万大军,但是并不是决定性地位,我们面对最多的是法国人,那么好了,我现在就开始给你解释一下,彻底免疫75mm火炮的坦克在战术方面有多大的优势。”

“一个师的火炮数量并不多,目前的情况下,一个法国师的兵力最多在1.1万人左右,这些部队有什么装备呢?他们至少有12个连的75mm火炮,同时还会有3到4个连的105mm榴弹炮。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会有105mm加农炮或者155mm榴弹炮。至于说更高级别的火炮,比如说155mm加农炮之类,这些东西除非是额外配属,否则是不会出现在师一级编制的。「法军炮兵连是4炮连,德军速射炮连是6炮连。」”

“如果,你的坦克可以免疫75mm速射火炮的话,那么同样也可以抵挡105mm榴弹炮的攻击。在一个师一级的范围内,对方可以打穿你的火炮就只有数量极少的105mm加农炮,这个数量一般不会超过8门!也就是说,只要你不是特别倒霉,你在发动攻击的时候,一般不会碰上这些东西,因为105mm加农炮同时也肩负着反炮兵和压制任务,部署在后面。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哈克说完后盯着迈克,等待他的回答。

“我似乎明白了一些。”迈克点点头说道,这款被称为狼式的坦克的作战要求就是要免疫几乎所有的法国师一级一线火炮!如果依然用过去的蟋蟀型坦克的话,那么一个师的前沿阵地能从正面干掉蟋蟀坦克的火炮数量可能是40门,但是如果换成狼的话,那么可能一门都没有!从蟋蟀式坦克的15吨增重到现在的狼式坦克的22吨,重量代价是很大的,但是防御力的提升简直可以用颠覆来形容!

至于你说攻击侧面怎么办?那没办法,实际上侧面攻击也不是特别容易奏效,因为侧面攻击一般意味着较大的入射角度,侧面的攻击位置就让坦克侧装甲虽然薄一些,但是体现出来的防御力比物理厚度要强一些。而且,对于这个问题,狼式坦克也进行了优化。

然而,无论是迈克还是哈克他们的认知都还只是从最基本的前线战术来考量,而王子决定搞狼式坦克的时候,考虑的问题更加深远!虽然有一句话,叫一件武器的加入未必能决定战役的胜负,但是对于战术和军工生产来说,一件优秀的武器绝对可以从战役层面产生影响。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1418章 螺旋上升的成本

鲁普雷希特虽然在穿越前精研的是海军和空军,但是对陆军多少还有些了解。尤其是对反坦克炮的发展以及需求有一些看法。

虽然一战的时候,英法出现的坦克让德国人感到十分的棘手甚至是恐慌,但是,你要说德国人没有能打穿坦克的武器,那是绝对胡扯的!先不要说各种口径的火炮了,早期的坦克用步枪发射一种名叫k型硬化子弹的特殊子弹都有可能击穿。更别提德国人大量装备的77mm速射炮了,一直到战争结束,就没有一款英国坦克可以抗住77mm速射炮的攻击。

那么好了,77mm速射炮大量装备,而且威力足够,那么这款火炮能否就作为标准的反坦克火力呢?显然不行啊!因为打仗并不是光看战场上的表现,还要看经济、性价比和机动性,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所以,在一战结束后,被坦克打惨了的德国陆军在重建的时候就考虑了反坦克武器,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威力要够用,重量要比较轻,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性。因为反坦克炮这东西其实需求量太大了。

以2战德国师为例,一个德国摩托化步兵师应该配属一个反坦克炮营,而一个营拥有36门反坦克炮,而除此之外,每一个团应该也拥有一个反坦克炮兵连,而一个师有3个步兵团,这样一来,如果也给一个师配齐所有反坦克炮的话,那就需要72门!这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一战德国陆军一个标准师也就是14个炮兵连!不过70多门火炮!不考虑德国师的其它火炮,光反坦克炮就要有72门之多!无论从生产还是从后勤补给角度来看,随着反坦克炮的加入,德国师的后勤压力和编制压力大增!

而且光有了火炮也不行啊,你还要运输部署啊!关于多重的火炮可以用人力推动,这个各国都有经验啊,为啥法国人对75速射炮情有独钟?除了射速之外,这几乎也是可以靠人力移动的最重的火炮了,「所谓的移动自然不可能是长距离运输,只是战场上移动。」

德国人为啥选择pak35型37mm火炮作为开战之初的反坦克炮呢?你可以说德国人目光不够长远,也可以说这款火炮在研发的时候,面对的大部分坦克都是小豆坦克,比较好对付,但是轻便、使用以及成本的因素是不可忽略的,毕竟这款火炮的战斗全重只有330kg,行军重量也不过450kg,4个人就可以拉着满地乱跑。一个炮兵班大概是7个人。

而德国一个反坦克炮营由营部和4个连构成,一共有官兵700余人,装备有45辆小汽车,81辆卡车,78辆摩托车,这也是2战时期步兵师唯一的完全摩托化单位。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即使德国最大限度的限制火炮的重量、规模,增加一个36炮的炮兵营就需要额外这么多的投入!这可是国战啊,不光是一两个炮兵营就可以的,要几十甚至上百个!

坦克的投入带来的并不仅仅是战场上交战态势的改变,同时对于双方国家的生产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德国坦克的大量出现,让法国人不得不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反坦克武器的生产和制造,以至于现在在西线,法国人的重炮数量始终没有真正起来,甚至还不如历史同期,而空军也无法更新换代,其75mm速射炮挤占了大量生产资源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法国人不是不想搞一些小口径的火炮用来反坦克,但是介于要面对强悍的胡峰坦克歼击车,法国人的火炮如果小于75mm的话,那会非常费劲,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依靠工业和技术上的优势已经极大的限制了法国人的装备生产以及更新换代速度,然而,王子现在要做的就是加码!让法国人的75mm速射炮也大幅度贬值,让他们也不够用!

那么这样会导致一个什么情况呢?法国人必须大量生产更大更重的火炮来抵消德国装甲部队的优势!然而无论法国人选择增长身管还是扩大口径,制造难度、花费以及机动成本都会极大的提升,前两者还可以理解,那么后者呢,如果火炮重量继续增加,单纯依靠人力移动将变的十分困难,以至于你要么配上运输车,要么就让战场移动性几乎彻底废掉......。

然后,火炮换一下,然后导致后勤、生产压力呈几何基数上升......。根据王子的估计,这样一来,法国人的军工生产将达到天顶!法工面对现在这个规模的德军,是没有办法生产出来足够堪用的武器的,原因很简单,75mm火炮贬值了......。

这个战略唯一一个问题是,狼式坦克的生产同样不容易......。数量需要慢慢攒......。这东西对于1战的德国来说同样金贵。毕竟任何陆战武器只有成规模之后才好用。而且德军需要逐渐掌握这件新式装备,并且积累数量。当然,就算英法知道了也没关系,这是个阳谋,你必须跟上对方的技术进步,否则的话就是被慢慢压死。而且即使你能跟上对方技术的脚步,依然可能出现设计生产上的失误,这同样是对国力的一种浪费。

比如说历史上2战,虎式坦克、豹式坦克以及后来的费迪南坦克歼击车、虎王坦克的出现,其实就是一种恐惧感让德国人直接选择从20吨的坦克跳到了50吨的坦克,如果说老虎豹子的性价比还有待商榷的话,那么虎王之流是肯定对不起它的付出的!一条全新的生产线,不算可靠的性能,再加上稀少的数量和高昂的成本。

如果法国人选择用105mm加农炮来作为反坦克武器的话,那么太好了,这东西威力绝对够用,但是王子确定,法国人的产能肯定不够用!如果你要搞一款80到90mm的火炮的话,那么也行啊,你要重新设计,安排生产线,然后逐步增加产量,然而,王子觉得自己不会给法国人这么长时间的!

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1419章 狼式坦克

当然,法国人的ft10、雷诺坦克,英国人的mk系列坦克同样给德国人带来这种压力,不过好在德国准备充分,在第一次演习被巴伐利亚的坦克揍了一顿之后,普鲁士军方就已经正视了反装甲问题,而又因为巴伐利亚的坦克起点比较高,所以普鲁士军方的反坦克起点也比较高,他们直接把海军的50mm炮拿过来改了改,这东西威力面对英法坦克够用,重量也轻,性价比也不错,反正至少到现在,英法坦克还没有超过这款武器可以应付的上限。

“各位,我们来熟悉一下你们的新的同伴,我相信,在未来的战斗,你们一定会喜欢上这款坦克的,其实我认为,他不应该被称为狼,他应该是一头棕熊,在地面上无坚不摧的存在。”一名从厂家来的技术人员开始介绍这款坦克。

“也许是因为这东西和熊一样笨重呢。”下面一名德国士兵小声说道。

“那么,很好,西线每天战损的蟋蟀式坦克有一打左右,希望某一天,你不会成为其的一份子,而同时期,战损的胡蜂式突击炮只有3辆不到,如何取舍,只要学过小学数学的都应该十分清楚。”这名技术人员无所谓的说道。“反正,我们是不用上战场的。”

咚咚,这名技术人员拿起一个扳手敲了敲狼式坦克厚重的首上倾斜装甲。“这款坦克车体前部上装甲的厚度达到了60mm,并且倾斜45度,这意味着什么?我可以负责人的说,无论是法国人的75mm速射炮还是英国人的18磅炮都休想在100米外击穿这辆坦克的正面装甲。”

“首下装甲虽然被削弱了一些,但是同样有45mm倾斜45度,虽然无法彻底免疫75mm火炮,但是考虑到地面的遮蔽以及较小的投影面积,这个区域的防御也是可靠的。”

“而炮塔正面,虽然这一次使用的是铸造炮塔,但是正面厚度也达到了75mm,并且有一定的倾角,面对口径的速射炮也是足够的了。所以,这款坦克的正面几乎可以抵御目前你们能碰上的80%以上的反坦克武器。”

“然后是侧面,嗯,好吧,侧面的防御依然可能会被英法的速射炮打穿,但是我们已经竭尽全力的优化了防御架构,我们在最容易遭到攻击的车体前部,增强了车体侧面装甲,厚度是45mm。并且车体截面也是一个梯形。可以更好的利用角度进行防弹。根据我们的研究,正常交战状态下,侧面的防御可能会好于首下防御。”

“当然了,至于车体侧面和后半部分以及车体后部,厚度就非常有限了,只有20mm到30mm,可以低档弹片和小口径武器的射击。没办法,想要全面防护的话,重量代价太大了。”技术人员说道。

“虽然这款坦克重量高达24吨,在最大公路和越野速度上来说和蟋蟀相比并没有什么提高,但是我可以负责的说,新的迈巴赫v8型hl80柴油引擎最大高达160马力的出力完全可以让这款坦克拥有不亚于蟋蟀的机动性。而且他的稳定性更是高出了一个层次!公路大修间隔增加了至少50%,而越野大修间隔也增加了30%以上,所以,恭喜你们装甲兵,你们的维修负担总算减轻了一些。”

“对了还有,这款坦克的舒适性也有所提高,因为采用了全新的扭杆悬挂,坦克在越野的时候会比较稳定,以此作为对紧凑空间的补偿吧。”新型坦克的空间绝对称不上宽裕,重量在哪摆着呢,装甲、新换的发动机和变速器占了很大一部分,还有那一门75mml35速射炮,外加大约40发的正常备弹量,将整个坦克挤得有些过分。所以,在挑选换装部队的时候,平均身高低一些,也是参考因素之一......。

对了,还有坦克的内部布置需要说一些,依然是后世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后置,弹药被分开堆放在三个地方,车体前部,车体地板上,以及巨大的炮塔后部的吊舱里,这样布置最大的特点是尽可能的减少了炮弹殉暴的可能。车体前部虽然是弹概率最高的地方,但是,同时也是防御最好的地方,你要说法国人上105m码加农炮能否击穿?自然是可以的,但是要是真打穿了,恐怕有没有炮弹都是战车上天的结果吧......。比如说被88高炮打的t34,是否点燃弹药重要吗?当然不重要了!反正打就是死......。

首节上一节689/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