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崛起 第690节

你要是把炮弹放在后面,那么好,侧面的20mm到30mm铁皮真的值得信任吗?所以,再正面装甲足够可靠的时候,堆前面才是王道,至于把炮弹放地板上,拿取的时候有些费劲,但是这里反而是弹概率最低的。至于火炮尾部吊舱,弹率不高是应该方面,另外也因为体积较小,所以可以增加额外的防护,比如说挂两层履带板什么的......。

所以,这些设计才是考验功底的。坦克空间就那么大,你怎么布置?想到这里,王子毫不留情的在心好好的鄙视了一下历史的老虎,因为这货的炮弹被放在了车体旁边,虽然当时的80mm侧面装甲在服役的时候足够强大,但是后来很快很快就不行了,而且因为侧面放置炮弹直接影响了炮圈的大小,想要上更大的炮塔有困难,否则,说真,50多吨的坦克就上一门88l56,真的有些大车抗小炮的感觉,看看后来的潘大头「m26」以及毛子的is-2。在王子这个超业余的陆军党眼,坦克的炮塔大一些才是正义,比如说潘大头,比如说大头t34什么的。

对了,最后还要说一句的就是那门75mml35火炮,如果是普鲁士版的话,那就是77mml35型火炮,这款火炮真的没啥好说的,属于各国都能制造的火炮,但是同时,也是能放到坦克上的最大口径火炮,威力十足,至少在王子看来,只要英法还有理性,那么不太可能造出能挡住这款火炮的坦克。毕竟设计这东西真的很重要,而且脑抽从不需要理由,比如说,英国海军放弃了纳尔逊的倾斜装甲,而在建造乔五的时候使用垂直装甲。

今天三更~~~!求订阅求打赏~~~!

第1420章 新尝试

其实,在1战条件下,在目前的技术限制和性价比情况下,王子几乎已经把能做的事情都做了,所以,这一次,最后一次换装,从种类上来说就非常少了,除了狼式坦克之外,还有一款被称为半人马的自行火炮。而这款自行火炮使用的是德国陆军和海军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用过的128mm火炮!

王子决定选择这个口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从目前的德国三军火炮体系,还真却一款间口径火炮!128mm这个口径的用处其实非常广泛,你可以作为未来驱逐舰的主炮,可以作为防空炮口径,可以作为终极坦克歼击车的火炮口径,还可以作为野战支援火炮。

实际上,毛子被称为战斗民族是有原因,虽然一些精细的东西做不好,但是在一些大的方向上选择的还是很对的。比如说加农炮口径的选择问题,2战开始的时候,德国人选择的加农炮口径是105mm,比如说非常有名的sk18/40型105mm火炮,这款火炮要说性能的话,其实不错,重量5642kg,52倍长身管,最大射程19km。

而俄国人的加农炮口径是122mm,比如说大名鼎鼎的a19型加农炮,这款火炮战斗重量是7100kg,最大射程是20千米,从重量上来看,比德国的sk18重了约1500kg左右。射程几乎相当。但是如果考虑攻击效果的话,还是a19好一些,虽然sk18的射速据说能达到每分钟6发,a19大概是每分钟3到4发,看投射量大概相当,但是不要忘了,122m炮弹的弹头重量可是高达25kg啊。而105mm火炮一般弹头重量只有15kg,同等投射量,肯定是单发弹重更大的要好一些。

至于说重量问题,其实用牵引车的话,a19多出一吨多的炮重其实影响并不是很大。毕竟以苏联为例,同级别的152mm榴弹炮ml20也是这个重量,而如果要牵引一门这样的火炮用什么级别的车辆呢?美国人告诉我们,戴尔蒙德4吨载货量卡车就足够了。

按照美国人2战的经验,一辆装备106马力发动机的戴尔蒙德4吨4*4卡车可以牵引重达11吨的火炮或者其它被牵引车。所以说,用这个级别的牵引车用来牵引sk18或者a19的话,都差不多,问题不大。重一吨多就算重了,无所谓的。至于说要是运输150mm加农炮需要什么级别的车辆,那至少也是美帝的6吨载重卡车,这种卡车说是载重6吨,实际上装10吨问题也不大,牵引重量高达25吨!但是产量不足8000辆!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的是,sk18加农炮已经接近极限了,毕竟它的身管长度已经到了l52。你要是再往上加的话,性价比会飞快的降低。而a19呢?身管长度只有45,还有增加射程的潜力,既然在运输问题上,额外增加的些许重量没有太大影响,那为啥不追求一下性能呢?

所以,如果非要在口径范围内选择一款火炮的话,王子认为120mm级别的加榴炮要比105mm级别的加农炮要好用。前者威力更大,提高的重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且升级潜力更大,而105mm加农炮说真,能打19千米已经是极限了。而且炮弹威力还真是小了一点。

至于说作为驱逐舰的主炮?这个口径明显也更好啊?什么?你问为什么?卧槽,这还不简单?历史上,美日英法德、然后再算上一个苏联,谁没有装备过120mm到130mm级别的驱逐舰主炮?就冲这一点,这个级别的火炮走入海军也算是历史的必然!

至于说反坦克炮的话,德国的猎虎、俄国人的is-2m、isu122用的不都是120mm级别的火炮?无论是打坦克还是打掩体,都非常好用。所以即使为了未来考虑,王子认为,引入128mm火炮也是一个必然趋势,105mm级别的火炮也不是说不能用,但是参考目前的技术进步速度,如果真到了2战时期,105mm长身管火炮都未必够用,毕竟你可能要面对历史上出现过的is-2m和is-3。以及没有来得及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的t28之类的存在,说明一下,这里说的是美国人的t28,不是毛子的......。所以128mm火炮非常需要,而且越早越好!

为了形成某种不对称优势,王子认为目前德队有必要装备一款射程和威力可以压制法制105mm榴弹炮的武器,而已目前法国人火炮的水平来衡量,这款火炮口径应该是128mm,射程应该在14km左右,这样的话,可以对法国人的m1911「非历史」型105mm榴弹炮形成优势,毕竟后者的最大射程只有12千米。而且这款火炮可以自行,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要求不高,至少可以防弹片吧。」这样的话可以伴随快速部队机动突破!

如果说之前的话,蟋蟀式坦克的地盘上一门107mm,无防护,敞篷107mm级别的火炮已经是极限了,没法再上更大的了,那么随着狼式坦克的服役,使用了新式底盘,拥有6对负重轮的自行火炮终于可以满足王子对128mml30火炮的要求了。

当然,你要是想弄全封闭战斗仓还是算了吧,依然是敞篷的,车体正面可以抵御40mm级别的火炮「比如说英国人的2磅炮」载弹量为20发,战斗全重20吨,使用一款出力为150马力的发动机。弹头重量为28kg,最大射击距离为14500米。嗯,很好,非常好的弥补了德国在105mm火炮到155mm火炮之间的火力空隙。

这款火炮的性能是不容置疑的,在经过靶场测试之后,连普鲁士军方也认为这款火炮无论是作为牵引火炮还是作为自行火炮都是很不错的。因为他们几乎是可以快速机动的最大口径陆炮了,k16之类的加农炮确实厉害,但是行军状态下超过10吨以上的重量让现在的绝大部分卡车都有些压力山大。但是牵引重量在5吨上下的122mml30火炮就比较友好了。

和狼式坦克一样,这款自行加榴炮的生产难度也比较大,依然需要缓慢的积攒数量,同时为了更好的在土耳其等地方使用,王子还搞出了一些卡车炮,当然,这种卡车炮的防御力几乎为0,只能用作远程火力支援,要是近战的话,就做好损失的准备吧。

第三更奉上~~~!求订阅求打赏~~~!

第1421章 巴尔干的天空 1

“我一直认为,空军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作战而不是作为陆军和海军的附庸,巴伐利亚空军已经是和陆军齐平的兵种了,他们可以集力量对于我们的关键节点进行打击,而我们呢?我们要接受陆军和海军的指挥,把大量的飞机分散开来,用于掩护港口、交通线和兵站。殊不知,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当德国人被我们的攻势打的手忙脚乱的时候,我们的后方自然也就安全了。”已经升任上将的特伦查德将军在给协约国最高统帅部的信件这样写道。

按照这位英国皇家航空队创始人的意见,为了保证巴尔干的天空是协约国的,他极力建议将所有的飞机收归到皇家航空队所有,然后集力量对巴伐利亚空军实施几次大规模的攻势行动,主要瞄准目标就是巴伐利亚空军的飞机场以及飞机。并且表示,如果协约国高层如果愿意接受的话,那么他可以再一次前往巴尔干地区,指挥协约国空军作战。

但是可惜的是,他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和巴尔干战区英团最高指挥官汉密尔顿上将驳回了这个请求。整个英国在巴尔干地区的航空部被分成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由海军控制的海基航空兵,主要任务是负责主要港口、锚地以及舰队防空的安全。而第二部分则是由陆军控制,主要任务同样是掩护陆军的交通枢纽,并且提供有限度的空支援。

“你们的行为简直是在谋杀皇家航空队!丘吉尔,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罔顾整个大局!”特伦查德上将在一次会议结束后拦住了准备离场的丘吉尔,几乎是指着对方的鼻子再骂!

“上将先生,首先,我十分理解您的您的航空队在对德国地海舰队的突袭做出的努力,但是,这并不代表您可以肆意污蔑皇家海军,皇家海军拥有自己的航空队,任务就是为舰队服务,我们凭什么在自己面临严重空威胁的情况下,把自己手的飞机交给别人?”丘吉尔义正言辞的说道。

你还别说,在这个问题上,丘吉尔说的还真对,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队就是皇家海军的下属部门,怎么用那是自己说了算。你一个陆军航空队的指挥官,凭什么管我们?

“整个巴尔干战区的人员和物资供应都需要海军的运输船运输,德国人的空打击力量甚至比皇家航空队还要强!如果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遭遇出现在地海的话,那么我只能说,可能一发鱼雷下去就可以让数千人葬身海底,那么您告诉我,这个责任谁来承担?海航航空队负责掩护海军至少可以让我们自保有余,但是如果按照您的计划,我们有可能在几天之内输掉制空权!”丘吉尔继续说道。

不得不说,英国人的情报还是很到位的,根据英国驻俄国航空人员收集的情报以及俄国人提供的资料,英国人大致推断出巴伐利亚在波兰口袋可动用的飞机数量在1400架左右......。而在整个战役,巴伐利亚空军的损失完全可以用零星来形容。

随着里加湾战役的落幕,巴伐利亚军团开始向乌克兰方向运动,空军也随之移动,所以,英国人估计,巴伐利亚军团可以集并且用在巴尔干的飞机数量至少也在800架上下!然后,丘吉尔和汉密尔顿勋爵都感觉自己的天空亚历山大......。虽然有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这种说法,但是一旦玩大了,比如说双方一场pk下来都损失了300架飞机,巴伐利亚空军表示没关系,那你让英国人怎么办?再从欧洲补充这么多飞机?!想啥呢!

在英国首相召见汉密尔顿勋爵的时候特意强调了要稳,强调英法只有这一次机会去拯救俄国。所以汉密尔顿和丘吉尔合计了一下,决定依靠占据巨大优势的陆军和海军推进就可以了,空军的话,还是保守一些吧。

实际上,从战略上来说,英国航空工业的规模和产能其实和德国大概是一个水平,可能稍强一些。但是问题是,德国可以从美国获得大量的飞机发动机以及从盟友那里获得足够的航空燃油,法国航空工业这个位面远远比不上德国。而西线是必须保证,所以英法必须保持西线的航空优势,而同时,因为皇家海军的衰弱,到了现在,英国人必须依靠大量的空军来保证己方海域的安全。

英国人大量的航空资源用在了轰炸机方面,用轰炸机来保证海上安全以及对西线德国陆军的压制。而德国西线集团军在明知道可动用资源没有英国人多的情况下,他们选择了大量生产战斗机,减少攻击机。「至少目前这段时间是这样。」来保证西线空力量的平衡,而这样一来,虽然协约国空军有一些优势,但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导致他们在巴尔干地区的力量还不如王子的军团。

“其实,与其计较这些飞机如何使用,我认为,我们倒不如考虑如何争取更多的空军配额,对了,还要把法国人也拉过来,目前他们还没有在小亚细亚登陆,而土耳其空军不值得一提。那些珍贵的飞机不能浪费。”汉密尔顿勋爵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这里,并且提出了一个能解决双方矛盾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能解决指挥权的问题,皇家航空队需要自主,我们不可能完全按照陆军和海军的指挥棒走。”特伦查德上将依然有些不满。

“海军航空兵直属于海军,所以......。”丘吉尔做出了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笑话,凭什么老子的飞机交给你指挥?万一某一支运输船队沉底了,你负责?把脑袋摘了给我当球踢?

“好吧,在巴尔干地区联军总指挥部给空军下达命令之前,皇家陆军航空队和法国人的航空部队统一交给阁下指挥。另外,我们还需要争取更多的空军配额,这需要我们三人一起努力。”汉密尔顿勋爵妥协了。

今天两更~~~!求订阅求打赏~~~!

记住手机版网址:m.

第1422章 巴尔干的天空 2

三人最后达成了统一意见,把法国人的空军要过来,继续向协约国最高统帅部哭穷,在巴尔干地区联军总指挥部对空军下达命令之前,由特伦查德统一指挥陆军航空队,嗯。然而就在三人达成协议的第二天,特伦查德上将准备动身再次前往巴尔干地区的时候,由巴伐利亚空军巴尔干战区司令,哈勒尔将亲自指挥的,代号为“雷霆打击”的攻势正式展开!

“帝国联队准备完毕,可以起飞。”

“屠龙者联队准备完毕,可以起飞。”

“刺客联队已经到位,可以起飞。”

伴随着电话和无线电的传输,位于整个巴尔干半岛的十余处机场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准备工作,整整160架k-6型轰炸机和240架战斗机整装待发。而这仅仅是今天第一波攻击!在时隔将近9个月之后,巴伐利亚空军再一次和英法空军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碰撞。

“不知道,这段时间,英法两国空军的水平到底有没有本质的提高。我很期待啊。”哈勒尔将摸着下巴说道。

轰炸就真的是飞机一起飞,然后对着目标直接a过去?打俄国人可以这样,但是,打英法就不可以了,实际上,当战争从二维转向三维之后,可供发挥的空间就更大了。而哈勒尔将作为从业5年,从东线打到西线,又从西线打回东线,现在又开始转战巴尔干的老油条,他自然知道,面对棘手的敌人到底应该怎么办!

哈勒尔选择的目标是希腊北部城市塞萨洛尼基,这个城市本身是个海港城市,同时也是希腊狭长的东部地区最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之一。运往前线的60%以上的物资都会通过这里进行转,160架轰炸机,考虑攻击距离,以及最优的火力搭配,能携带200吨炸弹就不错了,200吨炸弹看似很多,但是对于一个协约国坚固设防的核心地段,是远远不够的,先不说炸城市,不少弹药恐怕就要浪费在压制对空火力上。英国人的2磅炮「40mm速射炮」,法国人的75mm高炮「m1897炮管换了个炮架」以及成片的机枪可不是好惹的。

然而即使这样,整个机群也被分成了数个部分,真正攻击的只有80架k-6型轰炸机和180架各种战斗机,他们变成了一个延绵数公里,分布在从2500米到3000米的垂直空域的巨大机群向着目标飞去。

“英国人已经发现我们了。”在一架经过特殊改进的k-6j型轰炸机上,一名德国士官摘下头上的耳机后对坐在主位上的军官说道。“英国人的无线电通讯在15分钟前开始进入高位运行,他们的通讯密度非常大,而从无线电定位的结果来看,有成以上是出自我们已经定位的飞机场。”

“是啊,我们在东线的一些办法恐怕不好用了,我们明明是在黎明时分起飞,然后接着地形掩护进入希腊的,为什么会被发现呢?”这名军官陷入了沉思之。

“有可能是听音器,英国人在外围部署了听音器,现在的飞机飞行高度并不大,而且我们都是大机群,一下出去好几百架,听音器的预警范围会非常大,所以,英国人有防备反而是正常的。”另外一名军官说道。

“看来我们这次空袭不会很走运的。”第一名军官苦笑道。

首节上一节690/108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