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241节

张锐的火力配备是重心在后。

时间邮过去了三十分钟,日军步兵就在城墙外面趴着休息,等候战机。

吉野觉得中国军队足够疲劳了,下令炮击。

这一次,全方位轰击,重点是南城门内的邻近地段,大量杀伤中国部队,为南北门的步兵进攻创造条件。

吉野和日军炮兵是很懊恼的,因为出发过于匆忙,他们没有携带毒气弹,只有爆破弹和燃烧弹,携带的也不是太多,一个基数,心说包围了中国军队潜伏的村子,一阵狂轰滥炸,解决了,没想到会是围攻会埠城!

日军将全部的炮弹都砸到城内,一直砸了十五分钟。

会埠城变成一片火海。

在部分炮火漫无目标地乱轰城内的时候,几门炮火却形成了弹幕射击,曲射的炮弹呼啸着从天而将,大角度掉到地上爆炸。

日军步兵在城墙外面的,立刻伺机而动,冲进了城门洞,攀登跟上了城墙的豁口。

弹幕引导着日军士兵,迅速冲进去,继续向前推进。

持续的轰炸,将街道房屋炸碎,砖石和泥土,檩条,椽子瓦片等炸得四处乱飞,尤其是火热的灰尘,四下里飞扬。

战壕被轰塌了,掩埋了。

一些浅薄的坑道,尚未完成的坑道被大口径炮弹直接命中,无法抵抗,轰然倒塌,将里面的战士掩埋,压死。

呛人的烟雾在缭绕,火焰在燃烧,能见度已经减少了很多,黑烟也形成了屏障,遮蔽了阳光,这里宛如世界末日。

日军改变了步兵战术,依靠弹幕的掩护,除了少数部队对前面监视外,更多的士兵扑进城里,立刻进攻城墙的藏兵洞和城墙内的秘密火力点。

这些地方,日军都知道,知道前两次失败的原因。

他们投掷手榴弹和手雷,用机枪封锁。

几个手雷轰进一个藏兵洞,将四个中国战士全部炸死。

中国士兵都是新兵,只会机械地执行命令,听到炮声还在轰鸣,继续隐藏,结果,至少十个士兵在隐蔽中被鬼子毕竟洞穴门口,投弹炸死。

不过,中国人也是聪明的,听到城墙内的爆炸,听到外面鬼子哇啦哇啦地怪叫,投弹,他们明白了。

从藏兵洞额秘密火力点出来,或者直接投弹出来,朝鬼子对轰。

近战的最佳武器是手雷和手榴弹,他们不缺乏!

一枚枚手榴弹和手雷不要钱儿一样轰出来,砸到了日军部队中。

第217章 血战血战

激烈的战斗,唤醒了隐藏在战壕坑道内的士兵。

他们和藏兵洞,城墙内火力点是互相配合的,因为藏兵洞内朝着投掷弹药,面临着角度不够大,有相当死角的问题。

当然,也有士兵从洞口将手榴弹朝着两边的死角猛甩,同样可以炸到鬼子,不过,危险太大了,难度太高了。

这些士兵赶紧钻出来,人数不多,两个一组,分布在周围,和城墙内隐蔽的士兵互为表里,相互支援。

他们立刻向鬼子投掷手榴弹和手雷。

鬼子和城墙内的中国士兵互相投掷手雷,造成爆炸连续不断,硝烟弥漫,一定程度上,也遮掩保护了战壕内的士兵。

因为许多战壕被灰尘废墟泥土什么的掩盖,或者看着光溜溜的没有人,鬼子也就没有太在意,而且,炮击的烟雾太凶猛,阳光受到遮蔽,能见度很差,日军也看不太清楚。

猛甩手榴弹,手雷,在鬼子密集的人群波浪中爆炸,爆出一团团血腥的火光。

此时,日军的炮火已经经过了张锐所在的第三连,弹幕朝南面推进。

藏在废墟中的部队马上感觉了异常,活着的人纷纷从坑道和猫耳洞等掩体中钻出来。

敌人的炮火,大口径不多,主要是山炮,重迫击炮,步兵炮,杀伤的半径虽然也不小,可是,破坏防护的能力不够。

重型大口径炮弹,可以杀灭近距离的一切人员,你就是隐藏在地下坑道中,只要不是太深,你根本活不了。

炮弹爆炸引发的强大冲击波,会震碎你的内脏,震碎你的脑浆!

日军的炮火等装备,归根结底,在二战中,还属于二流家当。

大多数的中国士兵,都挺过来了。

多数人耳朵暂时性聋了。

有的人被震昏过去。

张锐所在的第三连,六十余人,现在能第一时间出来战斗的,不过三十人,此后,还有二十人陆续醒来或者出来参战,保存人员达到五十余人。

很不简单的数据,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之下,能有这么多人生存,可以继续战斗,要是鬼子看见了,一定会得抑郁症的!

第二连的士兵不用说,也纷纷钻出来,和鬼子战斗。

鬼子就在身边,就在前后,他们一出来,有的被鬼子看见,鬼子大喊大叫,只用枪刺将他们戳死。

这些士兵很勇敢,既然被鬼子发现,枪刺戳过来,逃无可逃,重新钻进坑道就是找死,干脆,将手榴弹拉了,不管你如何戳着我的肚子!

轰,两人同归于尽,无数血肉碎片乱飞。

好几颗手榴弹一起爆炸了。

中国士兵是感应着地面的震动情况出来的。

第二连的士兵第一时间出来的不多。

因为塌陷的坑道会堵塞很多人的出口,需要处理。

张锐等人的第三连,情况好了许多,因为他们在街道中,这里本来就被鬼子炸过,一片废墟,形势已经稳定,再炸的话,地面形状也改变不了多少。

这里有坚强的房屋墙壁,一些檩条和大梁,密集的椽子等坚韧的支撑,可以棚架和减震的效果,减弱炮弹对地**士兵的冲击。

这种情况,就是张锐将主要兵器都集中这里的原因。

首节上一节241/81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