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少年战将 第242节

三十多个战士冒出来,看到烟雾缭绕,不太清楚的光线,只能模糊地看到前面的敌人踪影,因为炮弹爆炸形成的高温,地面气流上升,造成视觉扭曲。你完全瞄准什么的,是不现实的。

拿着武器就是干!

朝前射击,模糊的鬼子踪影就是目标。

几挺机枪立刻扫射起来。

步枪手毫不客气地射击。

他们没有手榴弹手雷,他们是火力支援部队,对敌人进行火力杀伤,支援第一第二连队的士兵。

武器好不好很关键,怎样配给部队,发挥综合作用更关键。

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咆哮的两挺机枪疯狂地扫射,将十几个鬼子切割成了血腥肮脏的尸体。

二十几支步枪的迷糊射击,形成排枪的效果。

杀伤鬼子是必须的,更多的是震慑鬼子,支援前两个连队,否则,他们会非常被动,也许会被鬼子堵截在藏兵洞内出不来,或者战壕内直接用手雷炸死,用枪刺戳死。

张锐使用一个掷弹筒,

这东西难伺候,你射击的时候,需要把握好,不能误杀了自己人。在烟雾缭绕能见度不好的情况下,还是有经验的老兵来。

张锐让人配合,在短短的半分钟之内,投射了六颗榴弹。

这是专用的榴弹,威力比普通手雷和手榴弹大得多,相当于炮弹。

轰轰轰,至少十几个鬼子被气浪炸飞,抛上天空中。

这种从烟雾中突然冒出来的炮弹,鬼子也防不胜防,只能等着挨揍。

更多的掷弹筒从第三连的阵地上,从废墟中发射出来,轰进了日军部队。

第三连的攻击起到了逆转性的效果。

正在攻击城墙内隐藏我军士兵的鬼子,遭到枪弹扫射和重创,纷纷躲避,趴在地上。

正在攻击第二连战壕的敌人,也被杀伤不少,看到南面枪炮火力这么凶猛,除了心里不断地咒骂着该死的自家炮兵的无能,就是趴下射击自保。

一旦鬼子不敢逼紧,身上压力大减,第一连和第二连的战士就活跃起来,加强了进攻。

他们从藏兵洞里猛朝外面投弹,人也跑出来,在地上趴着,瞄准鬼子猛炸。

第二连的更猛,虽然刚才一番血战,死伤惨重,现在只有不到二十个人,还是将大量手雷炸出来。

他们也有机枪步枪的。

两个战士利用混乱阴暗的烟雾,躲避了鬼子的直接射杀,架起机枪,近距离朝鬼子射击。

一挺机枪,第一轮打光了三十发子弹以后,前面的鬼子已经有七八个在地上翻滚。

第一连和第二连和鬼子短兵相接,爆炸声和机枪扫射,步枪射击的声音,连续不断,有时候爆豆子一样。

战术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日军炮火虽然很猛烈,弹幕已经过去了,城外的鬼子无从及时知道城内的情况,只能继续造成弹幕朝南边推进。

那些炮弹完全是废的。

当张锐的第三连士兵五十余人,活着的,轻伤的,全部出来以后,五挺机枪和几个掷弹筒一起朝鬼子那边招呼,充足的专用榴弹,将鬼子轰的惨不忍睹。

一片片鬼子被炮弹破片撕碎。

第218章 残兵不死

在能见度很差,非常混乱的情况下,精确射击没有意义,单兵的素质差异被减弱,主要比拼的就是大规模战术组合,

张锐的战术,让二百人分散的部队,变成了一个综合性极强的,配合默契的有机整体,成为绞杀鬼子的庞大熔炉!

战斗进行了一个多小时。

日军站稳了脚跟,完全控制了北门和周围的地区,将城墙一线的藏兵洞和战壕什么的全部攻破,洞内外的中国战士全部牺牲。

第二条战线的连队,全部牺牲!

日军北路的步兵主力,完全控制了城墙,居高临小,用机枪扫射,步枪兵定点狙杀。

日军还千辛万苦地将机关炮拆卸,运送到了光秃秃的城墙上,架起来朝城内街道和废墟上扫射。

日军的大炮全部停歇,因为炮弹打光了。

城内的废墟蒸腾着灼热的气流,浓郁的硝烟,缭绕着火焰,弥漫着呛人的尸体焦臭味道,成了令人窒息的恐怖的地狱。

张锐身边,还有四名战士!

两名女战士,两名男兵。

其中只有一个当过俘虏的老兵。

加上张锐,全部衣衫褴褛,被烈火焚烧,弹片掠过,烧焦了头发,烧破了衣衫,烧伤了肌肤和肉体。

曾经的中部战队和北部战队的残兵一起构成的新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这些曾经的可怜的百姓,软弱的男女,如今绝大部分英勇地战死在家乡的土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四百多人,化成了尸体,碎片,鲜血渗透到干渴的土地上,灵魂和肉体都和大地凝成一体。

日军第三个主攻的步兵中队被打残,第四个中队被打掉三分之一!

日军的尸体和中国战士的尸体堆积在一起,数量之多,怵目惊心。

日军战斗素质远高于中国战士,可是,中国战士拥有很多隐身的工事,避免了很多伤亡,更为关键的是,硝烟和燃烧的黑烟,废墟,复杂了战斗环境,形成了近战和混战,士兵个人的技战术优势被极大缩小。

混战之中,中国战士的最大优势体现出来了,火力优势。

一旦短兵相接,中国战士会将大量手雷手榴弹投掷出去,形成极其猛烈的火力,炸得日军心惊肉跳。

首节上一节242/817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