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科技帝国 第351节

柴东亮要进京当大总统的事情成为街头巷尾最热门的话题,尽管这三年来安庆军谘府开足了宣传工具,给民众灌输公民意识,老百姓也多少懂得了一些现代权力和义务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下意识里还是将这当作柴都督的恩赐。这民国那么些个都督,咋就只有柴都督爱民如子呢?

江淮军出塞北那天的龙卷风也被神话了,茶馆里的客人吹的神乎其神:“话说那日,柴都督江边阅兵,风伯雨师助威???不信?不信抽你!老子亲眼看见一条猪婆龙从天而降,在柴都督面前频频点头,后来还是咱大都督降旨,亲书‘免朝’二字丢入长江,一时间风停雨住!啥?碰巧,你怎么不碰巧一次呢?自古道,五百年必有圣人出,咱柴都督那是真龙天子,圣天子出巡,鱼龙来朝,这是难得一见的祥瑞???你这小兔崽子就是在学堂里念书念傻了,滚回家读书去,再胡说八道老子打的你屁股开花,还反了你了!”

柴东亮经常去吃夜宵的摊档,小贩们痛心疾:“你说,俺咋是个猪呢?柴都督都来多少趟了,俺咋就没想起来请他老人家给俺提个幌子?有他老人家的墨宝放在那里,就是金字招牌啊,俺现在还用在安庆街边摆小摊?老子现在就把买卖开到北京城去,大总统啊!那就是皇上,御笔亲书啊!”

“可不是咋的,俺不和你一样?柴都督带着夫人吃俺家的馄饨,俺家那个该死遭瘟的老头子,每次看见夫人打赏的洋钱就忘了姓什么了!这大总统吃咱一碗馄饨,那俺祖上坟头都得冒青烟啊他老人家再要是给提个匾额,,祖坟的蒿子不得长三丈高啊,那俺家这买卖得兴旺八辈子!乾隆爷当年给都一处提了个匾额,人家的买卖从大清兴旺到了民国!”

“你们说,那袁世凯大总统咋就舍得让位呢?那可是皇上的龙椅啊!”

“袁世凯?他算哪门子的真龙天子?北京西山的蛤蟆精转世,他哪有那么大的福分?袁世凯和孙文,那就是老天爷派来祸害大清的,把大清的江山祸害完了,自有圣明天子出来再造河山!袁世凯退位那叫识相,咱柴都督才是真龙天子!”

“哎,你们说啊!柴都督当了大总统,会不会免了咱安庆百姓的赋税啊?”

“你这没良心的!都督来之前,咱安庆啥样?现在啥样?娃娃读书不要要钱,衙门的差役不敢白吃白拿,逢年过节送米送油,年关还分点钱,这好处还少了?这两年老百姓手里有钱了,吃馆子的人也多,这买**啥时候都兴旺!你还想啥呢?这人心不足蛇吞象,小心遭报应!”

“我就是这么一说,你个死老婆子还急眼了!我是听说书的说的,这新君临朝,都会免家乡的钱粮,这是规矩!“

“你还别说,我还真没听说咱都督是哪里人?听他的口音不是咱安徽人,倒是像京城的!”

“你懂个屁,人家说的是官话,只要当官的,不论家乡在哪里,都说官话!像你一样,张口就是土话,外省的人哪里听的明白?我约莫着,都督就是咱安徽人???别说,咱这地方就是就是风水宝地,出皇上啊!”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

“呸,你个乌鸦嘴!”

安庆乃至整个江淮军控制区域内的军民百姓欢呼雀跃,庆贺自己的顶头上司即将成为全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似乎这是一件堪比亲生儿子考上状元的大喜事,却浑然忘记,那个曾经出过朱皇帝的凤阳,最后变成十年倒有九年荒,家家唱着花鼓逃荒要饭。

中国人,太容易满足了,只要统治者给他们一点点的好处,给他们一点点的安逸,他们就会十倍百倍的回报统治者。

可惜,统治者永远看不懂这一点!第三百一十五章 进京(中)

第三百一十五章 进京(中)

这种情况,柴东亮自然清楚,清末十年新政的好处就是报馆遍地开花,光是江淮军统治区域就不下上千家报馆,资讯来源非常的丰富。 !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只要统治者愿意了解,就绝不会被属下蒙蔽,成为睁眼瞎子。

即将进京的柴东亮,此刻并不开心,他甚至有些悲哀,他原本以为通过三年的宣传和灌输,老百姓应该初步具备了公民意识,但是报纸上连篇累牍的颂扬,以及各地百姓自的欢庆,令他对这三年公民社会建设成果,不敢过高的估计。

“哎,只有等那些从小读着《公民》课本,在学校里唇枪舌剑论辩现代社会的学生们毕业,成为社会的主流之后,才有可能扭转这种局面吧!”柴东亮也无可奈何,此刻他有些明白,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情,揠苗助长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柴东亮在小书房里打开了笔记本电脑,铺面而来的就是催更和骂街的,书评区那些熟悉的问候语令他倍感亲切。

“你妹啊,断更一个星期有木有?哥等的望穿秋水有木有???”

“汤圆,你丫是被和谐了还是被煮了?”

“汤圆,在民国和两个老婆双飞很爽吧?更新啊,你个二逼货!”

虽然通篇都是骂街的粗话,但是这种粗话令柴东亮感到很温暖,比起那些空泛的歌颂,这些话语显然更有实际意义。这说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起码有了初步的契约精神,读者花钱自然就要求作者保质保量的完成作品???当然,掏钱看正版的读者相比庞大的的读者数量毕竟只是少数,但是这就是火种,就是这么一点点可怜的收入保证了作者可以在寒冷的夜晚码字的时候,身边还有一盒廉价的香烟可以陪伴他读过寂寞的长夜。

看到读者已经到了暴走的边缘,柴东亮再不敢怠慢,手指抽筋般的开始码字,两个小时之后,五千字的章节码完,仔细检查了错别字之后,柴东亮点击了送。

完了更新章节,柴东亮习惯性的打开了书友群,事实上,他已经很久都没和书友们交流过了,甚至有了一种淡淡的疏离感。

“汤圆大大,你终于来了?想死了你了啦!”

第一个亲热的打招呼的就是“我爱小狼狗”那个家伙。

柴东亮客气的回答:“你也好,我也想你们!”

“你到底是谁?山寨的吧?你绝不是我们敬爱的汤圆大大!”“我爱小狼狗”显然对柴东亮的身份产生了质疑。

“我日,你个死人妖!”柴东亮骂道。

“这就对了嘛,你刚才的语气很不正常!”

柴东亮哑口无言,这厮真是个????贱人!

“汤圆,你怎么搞的?你要在书里打德国?不知道哥是德粉啊?你应该和德国结盟打米英鬼畜啊!”铁血狂刀显然对柴东亮准备在一战后期加入协约国打同盟国的做法很是不爽。

柴东亮哭笑不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群狗抢骨头的战争,中国就是他们眼中的骨头,一根骨头居然爱上了狗,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情netbsp;“别说没用的,我就是喜欢德国,米英鬼畜我就是看着不顺眼!”

柴东亮牛逼哄哄的道:“不顺眼,你丫可以下架不看!”

铁血狂刀立刻就萎了:“那你当我没说!”

其实,柴东亮心里对德国更看好一些,一个分裂七百年的民族,一个中欧的小国被夹在强大的邻国之间,只用了短短三十年时间就成为欧6的霸主,而且打下了深固不摇的基础,哪怕是两次世界大战都败了,也没有动摇这个基础,直到二十一世纪,德国依然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

中国和美国的如果崛起,那是非常正常的,也有太大的必然性。中国除了东边的日本和北边的俄国之外,就再没有强大的邻国威胁中国的安全,何况俄国早已开始衰败,而日本目前还算不上真正的世界性强国。中国有足够的劳动力和庞大的国内市场,这是其他国家可望而不可及的优势。说穿了,就是祖宗留下的本钱足够雄厚。

后世的中国有一种很流行的屁话,意思就是说中国因为人多才穷。这种言论简直都不值得驳斥,难道财富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人少了就能多分一点?难道十三亿中国人都是坐在家里混吃等死,只消耗资源不创造财富?事实上,在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勤劳已经到了极限,可是收入却远远比不上同为儒家文化圈,人口密度则远远过中国的日本、韩国。

柴东亮真想问一句,中国人创造出的财富都到哪里去了?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美国的地理环境就更特殊了,南北无强敌,加拿大和墨西哥哪里有能力威胁美国的安全?偌大的美国只需要六万6军就足够了。东西两大洋又将战火纷飞的欧洲隔绝,而且美国又有极为丰富的资源。

相比之下,德国的崛起就有些逆天了!有时候,柴东亮都有些怀疑,俾斯麦和威廉一世,这两个家伙是不是后世穿越过去的,否则的话,德国在崛起的道路上,怎么会有那么多创造性的制度建设。

老书啃老鼠也问道:“汤圆,看了这么久了,你还没说,你到底打算用什么样的制度呢!你想让主角干什么,终身大总统?”

柴东亮斩钉截铁的道:“帝制!君主立宪!”

显然,这种说法出乎了读者的预料,过了许久才有人道:“帝制?那是退步吧?”

柴东亮不假思索的道:“目前的中国,只有君主立宪制度才能带来真正的稳定和民主,共和制的基础是全民享有主权,问题是民国初年的共和制,全民所有制等于管理者所有制,等于官员所有制,等于独裁者所有制!一群大大小小的寡头争夺最高权力的伪共和制,其危害远远过了君主**,比起君主立宪制差的就更远了!”

老书啃老鼠忧心忡忡的道:“君主立宪制可不好弄啊,大清试过,亡国了!袁世凯试过,‘洪宪帝’名字的意思就是弘扬,光大宪法的意思,可是老袁被逼死了,称帝可是一条死路啊!”

柴东亮笑道:“清廷推行立宪改革的时候,举国都在翘企盼,并没有因为他们是异族鞑虏而有所偏废,但是清廷所谓的立宪改革弄出一个皇族内阁,又搞出十五年预备立宪,以至于全国上下对他们再也没有耐心,至于袁世凯搞的那个‘宪法’,比**皇权的权力还要大,那还要宪法做什么?何况,当时袁世凯连自己的儿子都管不了,还能管的住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和北洋的骄兵悍将?”

刚才还有些不爽的铁血狂刀突然兴奋起来:“帝制好!妈的,帝国禁卫军,听着就牛叉,比共和国卫队牛逼多了!给我准备个龙套,我要当帝国禁卫军的任最高长官!”

老书啃老鼠问道:“记得你书里说过,古德诺博士和梁启都曾经说过,要想从目前的伪共和制走向真正的君主立宪,必须有五个必须要满足的条件。如果做不到这些条件,那主角的下场就是第二个袁世凯,被国人共讨之,成为过街老鼠,你想过没有,主角如果走这条路将比走伪共和当终身大总统或者是国家领袖要艰难的多!”

古德诺博士和梁启,这两位中外宪政方面的大家,都曾经开出了yao方,认为中国只有实行君主立宪才能真正的进入现代化的进程,但是同时也都认为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古德诺认为,由伪共和走向真正的君主立宪,必须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举国拥戴,第二则是大总统拥有极高的威望,第三则是列强支持。梁启则认为有两种极端的条件,才能令中国由伪共和制走向君主立宪制,第一种是大总统拥有无上的威望,同时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参加一场战争,通过一场大规模的对外战争,确定中国在亚洲的霸权,这样大总统可以凭借无上的声威,在民众的拥戴之下成为帝国的皇帝。第二种,则是伪共和烂透了,国内军阀混战,打的稀里哗啦,老百姓对共和制厌恶到了极点,然后一个军事强人出来收拾局面,凭借国内无人可及的武力,成为帝国的皇帝。

首节上一节351/39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