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姬 第117节

  柳春阳道:“我在反省呢,社学里有同学又犯错出事了吗?说来让我听听也好长教训警戒自己。”

  这样啊,两个小厮迟疑一下,想到柳老太爷刚下的命令,家里的孩子们都禁足不得出门,虽然春阳少爷本来禁足,但再警告他一下,也好让他知道家人的苦心...外边的孩子们真是太能闯祸了。

  “少爷外边出大事了。”小厮们开口讲述起来,“..莲塘少爷被抓了...学生们围住了双园...”

  “..莲塘少爷为什么被抓?”

  “...那是因为张撵...少爷你知道张撵吗?”

  “..张撵!当然...不认识。”

  “这个张撵说起来更话长了...”

  在柳春阳的引导下两个小厮将城里发生的事讲了一遍,自然少不了薛青一怒为红颜。

  “少爷,那个薛青可给郭家惹了大麻烦了....还好你这段在家没有跟他来往。”小厮们心有余悸的说道。

  隔着窗户看不清柳春阳的表情,只听到内里沉默。

  被吓到了吗?小厮试探的喊了声少爷,柳春阳的声音从内传来:“那围堵双园薛青也去了吧?”

  去的学生很多,不过柳家跟郭家薛青有仇所以特意关注了,两个小厮点头:“去了去了,跟着闹的还挺凶。”

  柳春阳哦了声,道:“果然是太危险了...还好这段没有学。”

  两个小厮忙也跟着点头:“少爷你可得听话,现在好多人家都被吓坏了,这多危险啊,惹多大祸啊...”

  柳春阳附和几声,忽又道:“你们快接着替我探听...尤其是那个薛青。”

  探听那个薛青?两个小厮挠挠头,听柳春阳的声音接着传来:“...看看他还怎么作恶,什么时候被抓起来。”

  哦,原来是这样,两个小厮释然,春阳少爷那么骄傲,表面跟那薛青认错低头,心里当然是记恨不服的,还有什么看到自己讨厌的人倒霉更让人高兴的事呢。两个小厮高兴的应声是:“少爷你放心吧。”

  ....

  “这张莲塘一向交游广泛…又建有蹴鞠社,笼络一批少年学生,多数为平民子弟,颇有急公好义的美名…”

  双园外李光远铁青面色,身边的官员将查问的详情禀告。

  “..所以这次他被抓,学生们都难免失态。”

  李光远道:“急公好义,那这么说张贴传单的事的确是他做的?”

  官员们互相对视一眼摇头道:“这个真不知道,没有证据,也不敢这么说。”

  李光远道:“张撵的亲朋好友查了吗?”

  一个官员前道:“都查过了,也没有可疑之处,张家大多数亲友都不识字,写不出这些。”

  又一个官员道:“城里的代写书信的摊子也都查了,并无相同字迹….”他说着抖着手里的一沓大小长短纸张翻看,“…这些传单的字迹也都不相同,且故意写的杂乱潦草不成,可见不是出自一人之手。”

  李光远沉默一刻,道:“这件事是有人操控的。”

  社学的先生们听到这里跟着附和。

  “现在看来这件事酝酿是从张撵事件开始的…那时候学生们已经心有畏惧不满,想必他们也是从哪个时候起开始筹划准备的。”

  “目的何在?”

  “他们如此是想要救出张撵吗?”

  先生们神情有些复杂,百八十个学生,且多数是十三四岁的孩童而已…不少人摇摇头:“没用的…”

  李光远摇头目标是廖承段山的话,也极可能是凶徒们,要扰乱追查,或者是长安城有些人家。

  廖承段山自来到长安府以后,追查凶徒查找嫌犯肆意张狂人人自危,虽然畏惧但不少人心里以及积蓄了怨愤…..只是煽动这一群学生又有什么用?

  他们也才五六十人,且都是些未过县试的少年们...这些说是学生,其实不过是孩子们,惹些麻烦让人头疼,但其实掀不起什么大风浪。

  对孩子们不能太把他们当回事...

  似乎正为了印证他的话,双园外学生们喧闹如雷,双园内却平静无声,忽的双园的大门打开,一队官兵走出来,却没有前驱赶那些盘坐朗读的学生,而是举着火把目不斜视纵马疾驰而过向城去了。

  廖承抱臂冷笑,看着灯火明亮如白昼大厅,道:“咱家还能怕你们这些黄毛小子,咱家让你们看看,真是可笑,你们要读在这里读,有本事读一辈子...尔等小儿有何用。”

  看着这一队人马疾驰,双园外的民众神情惶惶不安。

  “怎么回事?”

  “去干什么?”

  “那这又是去抓人了吗?”

  “这下完了...都要被抓起来..”

  ......

  长安城里街也再次聚集了很多人,都是在议论城外双园学生们的事。

  “惹事啊...”

  “这下完了...这些孩子们算是前途没了...”

  众人皆不看好,正议论着听得一处传来喧哗。

  “不好了。”

  “九柳街的常家出事了。”

  九柳街常家也是长安城有名的人家,常家出过一个翰林,且是有名的书画大师,几年前因病仙逝,当时葬礼来者如云是长安城的胜景,不过常家子侄倒是低调谦和,常挂在嘴边的话时和气生财...不像个诗书之家倒像个商贾,不过常家的确经营着书画行,生意还不错,养着常家衣食无忧。

  这常家能出什么事,众人闻讯皆奔去,夜色里火把烈烈还没到门前看到巷子里一队官兵,围住一辆马车,马车前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手握着木棍,对准官兵。

  这少年面色发白,身形孱弱,泪流满面,但却守在马车前颤抖而不让。

  “不行…你们...不能...带走我姐姐...我姐姐已经定亲了.....”少年人颤抖的声音回荡在巷子里。

  这是...围观的人不用问已经猜到了什么,常家先前也有女子被宗周选,且还健在,但廖承段山严查被选的人家,依旧偶尔有女子被再次选,理由是添新人以冲宗周之死的不吉利,没有人敢拒绝,唯恐被当做杀宗周的嫌犯拖累全族。

  这是第一个....不,第二个对廖承段山说不行的...

  车响起哭声,一个女子从奔下,抱住自己的弱弟:“你快让开,不要胡闹..”

  少年却依旧握紧了木棍,“不...”他说道,颤抖着声音颤抖着身体,话却没有丝毫的迟疑,“我要告官。”

  四周围观的民众听着这句才听过不久以为不会再听到的话,有些怔怔。

  长安城,有些不一样了。

第一百六十九章 相送

   夜色已深,但长安城无人入眠。

  驳驳几声轻响落在窗子,下一刻窗子被打开一条缝。

  柳春阳道:“怎样?”

  小厮凑过来神情兴奋又紧张,道:“…城里也闹起来了。”

  柳春阳声音有些惊讶:“城里学生跟谁闹?”

  小厮道:“不是学生闹,是常家的小少爷...”讲了常家的事,又带着几分遗憾:“当然最后常家小姐还是被带走了,常家的大人们可没像郭家老爷那样,把常小少爷抓起来扔回去了….。”

  柳春阳默然一刻,道:“跟薛青学的....”

  小厮点头道:“是啊是啊,这都是跟那薛青学的不好…大老爷他们正在说,少年人们最爱从众。”

  柳春阳在内喃喃:“胆气。”

  小厮没听清贴窗户问:“什么?”

  柳春阳说没什么,又问:“双园那边怎么样了?现在夜已经深了,大家还在吗?官府怎么样?抓人了吗?”

  小厮哦了声道:“没有,双园的人反而来城里去了常家嘛...”

  柳春阳道:“他们是为了震慑,让大家看看根本不在乎学生们闹......”

  话说到这里,有小厮急急的跑过来。

  “不好了,双园要抓人了....”

  先前的小厮很是惊讶,柳春阳也用手将窗户撑开更大。

  “不知道怎么回事,京兵们带了常家的小姐回去,跑出来抓学生了...”那小厮颤声道。

  柳春阳道:“恼羞成怒了...”

  ......

  双园外一片嘈杂,火光烈烈,披挂森严的京兵们再次层层对准了席地而坐的学生们。

  而青霞先生等一干教习则站在学生们前方,在他们面前是廖承,火光映照他的脸白煞白。

  “再说一遍,看在你们年幼的份,此时你们速速退去,咱家不追究尔等。”他说道。

  家长们已经冲入学生闻听此言劝骂更急,学生们反抗依旧。

  “你要死也死在家里,别拖累一家...”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今日他们欺辱别人,明日能欺辱咱们...人人已经不能自保。”

  “..张双桐你敢煽动学生...”

  “..我的兄长蒙冤,天不管地不管,我做兄弟的还不能管吗?先生不管官府不管,我还不能请同窗们管吗?”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弊政不平,人人当问。”

  吵闹之间几个学生扯下了青衫,不知道从哪里拿出竹竿挑起晃动,另有学生扯起两张条幅,

  夜风哗啦响展开了火光下大红字醒目刺眼,有高亢婉转的如同唱戏的声音念道。

  “读书畏权贵道德虚行,为官不爱民衣冠大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现场混乱成一片。

  长安府的官员们看的目瞪口呆。

  “大人,咱们也快跟着动手吧,否则被安个同罪...”有人对李光远急道。

  李光远面色铁青,视线牢牢的看向场,似乎在盯着什么人。

  “动手。”他道,“不能落到他们手里。”

  是说这些学生们吧,是啊,落到长安府衙这里总被落到廖承段山手里要好一点,虽然估计也保不住会被带走...官员们想到忙抬手催促。

  场也有不少家长开始动手了,学生们也响起了叫喊声。

  “跟官兵拼了。

  “不自由毋宁死。”

  混乱有石块木棍甚至鞋子砸向廖承所在,骚动渐起,那边的将官抬手示意,京兵们的长枪抬高,寒光闪闪只待一声令下。

  “是死了也要带走。”

  郭怀春接过小厮手里的绳子,将薛青一把拎起来:“你给我....”

  话音未落,手一空,薛青竟然从他的绳索下站开,将手里的竹杖举起,高声道:“且慢。”

  这小子...不是这丫头这么灵活啊....郭怀春闪过一个念头,旋即气恼:“慢什么,给我滚回去。”

  薛母也哭道:“我的儿...咱们回家再说...”说着手抚向薛青的口鼻。

首节上一节117/48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