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中医 第946节

“回大老太爷,送到临化镇的。”就要启程了,车夫又再次检查了一下然后跳上了马车:“大老太爷要不要一起回去?”

这车夫是故意开着玩笑的。

这也是因为是太平盛世,一个车夫一个护卫就能将这些礼物送到古榆县临化镇,若是乱世,出京城没多久就会被抢了吧。

送临化镇谁家去?

等知道是白家的时候,艾长东低声嘀咕,白家也不知道给了她多少好处,送这么多去白家,也没见着送到向阳坝艾家。

“你呀你。”黄淑英听到这话摇了摇头,拉过艾长东小声警告:“你可别胡说,你也不想想人家白家可是教会了她医术,那可是求生的本事;再一个我也听说过,白家的人还经常让她带肉回去吃。你光说你是艾家的人,那你也不想想,你们老艾家可管过他们?”

黄淑珍当年干下的事黄淑英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的,对温春兰也是冷嘲热讽的。

虽然当年她是为了自己,但是说句实在话,自己或许也做不到她那种程度的。

“当年你们艾家对她没有付出过,相反,现在的你们全都靠着这一房人过日子,好日子过起来了也不能忘本。”黄淑英道:“再一个,有吃有喝有儿子孝顺,咱们还争什么争?”

黄淑英经历得多,看得也淡了。

特别是知道黄淑珍的死相这么难看后更是感慨不已。

放着好日子不过去折腾那才是蠢的。

有时候她做梦都要笑醒了。

她最对不起的儿子现在为她养老,还将之后生的大宝二妞都接到了京城。

在艾草的酒楼里帮工,黄淑英就叮嘱她们要好好干活,别给艾风丢人。

“人啊,要学会感恩。”黄淑英道:“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现在觉得我过上了好日子,特别的幸福特别的知足。”

艾长东看了一眼身边的小老太太,没再吭声。

她说得都对。

当年在京城一个不好摔了个半身不遂,也看清了人心,受尽了罪。

也幸好有艾香和儿子的医术,再请了孙大夫的调理,现在他才又能走路说话,他确实没必要再争了。

第八百四十六章 治汗有方

白氏药坊开遍天下,艾香更有事干。

东西南北四处走走看看,美其名曰巡视药店。

这一天到了通州,和赵掌柜谈了一些重要事情后去了白氏药坊。

这个药坊坐镇的是一个姓赵的大夫,艾香没有问,但是怀疑也是龙牙宗的人。

反正她现在见着有本事的姓赵的人就觉得是龙牙宗的。

因为这个宗派的人神秘又低调,但是所有的人都特别的有本事。

艾香来了见这里的病患不少,也没打算打扰她,就坐在旁边看。

赵大夫也不认得她只当也病患。

“下一个。”赵大夫看完一个又喊道。

立即就有一个一个年轻农妇抱着患儿来到了赵大夫面前。

“大夫,您给看看吧,这孩子一睡着了就出汗,我什么法子都用遍了,就是不见效。”新晋为娘亲,见着儿子没病没灾却老是出汗:“我听人说百氏药坊的大夫本事高,您给看看?”

“坐下吧,我看看。”赵大夫一只手搭在了小儿的手上一边问:“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叫白东,一岁两个月。”妇人道:“前两个月起老出汗。”

“嗯,我知道了。”赵大夫点了点头:“没关系,我开一剂方子,叫你一宿就止。”

“可是 ,孩子还这么小,每一次喂药又哭又叫,老费力了。”年轻的亲娘最听不得的就是孩子的哭闹。

灌点汤药听着孩子惊天动地的哭声,她也会跟着心疼跟着流泪。

“无需汤药。”赵大夫道:“外敷。”

赵大夫说完提笔就开了方子,交给学徒让他捡药。

艾香倒是好奇了,什么外敷方子能够这么有效,一宿就解决了。

她走过去想看看方子是什么,学徒却不让。

艾香的举动惊扰了赵大夫。

什么病人不看病看方?

而且还不是她的方子。

“赵大夫,我是京城艾香。”看样子不自报家门是不行了。

“京城艾香又怎么样,我又不认得你。”赵大夫没好气的说道:“你是看病的就老老实实的等,想要捣乱走错了地方,这可是白氏药坊,是皇后娘娘亲笔赐下的白氏药坊,东家可是她姐姐艾香。啊,你说你是说来着?”

“京城艾香。”这扯虎皮拉大旗的本事不错,说的倒也是事实,没有半点虚假。

“你是……”赵大夫上下打量着艾香:“不会就是……”

“正是京城艾香,也是白氏药坊的白大夫。”艾香微微一笑:“我可以看看赵大夫开的药方吗?”

“啊……噢,您请,您请……”赵大夫还真没料到真人长这样,一直以为是富贵人儿,不过行医的人骨子里都有一种优雅:“您什么时候来的,怠慢了,真是对不错啊……”

“我随便转转看看,赵大夫您忙您的就好。”艾香笑了笑:“这外间还有好多病患,你招呼他们就好,不用管我的。”

艾香想起了现代一个老人对自己家员工说的话,要屁股对着老板,微笑送给顾客。

说病患是顾客有一点不厚道,但大体也相差不多了。

首节上一节946/11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