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主:开局一本水浒传 第114节

  见朱武不明所以,赵祯将早前筹划说了一遍,又取出两块界心石给朱武看了。朱武拿在手里,看了又看,说道:“这就是界心石?我似乎在陈达兄弟房里见过。”

  吴用道:“当真?”

  朱武道:“我也不敢笃定,还要叫来陈达兄弟询问一番的好。”

  赵祯听了,打发赵集去宛子城寻陈达并史进,又让张齐去雪山峰大营请来鲁智深并莲台寺首座圆光等几个职事僧及十八武僧。

  朱武接着说道:“大官人,这些时日,我走遍各处军营,计点军队,马军七都700人,水军三都800人,步军左右军寨各千人,独龙冈三庄步军900人,黑虎庙镇步军200人,白石谷步军300人,步卒共计3400人。南大营还有【鸟铳都】120人、【火炮都】220人。宛子城有新兵600人,合计5840人。”

  “除去水泊梁山,独龙冈孤悬在外,那里如今十处村坊,户八千,良田二十万亩。只有马步军1000人,虽有乡勇,然一旦遇袭,恐怕只有防守之力。”

  赵祯听了,迟疑道:“朱武兄弟意下如何?”

  朱武道:“今日之前还不曾有主意,今日听了庄主要在南边放下两座山,这才有了主意。这两座山作为防守关隘,南大营也就无存在必要。里头三都马军尽可放到黑虎庙镇、独龙冈。”

  “我筹划一番,独龙冈至少要驻守3000人,马军最好能有四五百人,如此马军就能在外游曳,寻找战机。有此一营马军,敌军必不敢轻易攻击村坊。”

  吴用道:“朱武兄弟所言不错,只有如此,独龙冈才算万无一失。不过,南大营倒不必撤销。如今县里有战马一千一百余匹,独龙冈三村也有许多擅马战的庄户,招募三百人,凑齐一千骑。”

  “调史进这都人马去独龙冈,与栾廷玉配合,两都各扩充至二百人。南大营林冲这都也扩至200人,其余不变。”

  “至于步军,祝家庄增兵至1500人,李家庄、扈家庄各驻兵500人。其余新修村坊,各征募三五十人的乡兵队伍,日常值守便可。雪山峰大营、郝山峰大营也各自增兵千人,以备不时之需。”

  赵祯道:“二位兄弟思虑妥当,既然如此,这次扩军,相烦二位兄弟主持。”

  吴用、朱武听了,拱手应是。

  申牌时分,都来白石谷取齐。赵祯对鲁智深道:“智深兄弟,你当初来时送予我两块界心石,今日就要放下,以此邀兄来来看。”

  鲁智深道:“洒家今日正要见识一番。”

  朱武拿起一块界心石问道:“陈达兄弟,你来看看,我曾见你也有块相似的。如今还在吗?”

  陈达接过来看了一眼,道:“哥哥,这难道就是界心石?摸着倒是相差无几,我回房取来,让大官人望望。”

  说着,陈达回房取来一块石头,赵祯接过来一看,也是一块界心石。

  赵祯问道:“兄弟,你这块界心石哪来的?”

  陈达摇了摇头,说道:“大官人,小人在家时,不拘赌资多少,多曾与人手搏。这块石头就是那时候赢来的,我见它最是坚硬,常常拿在手边。”

  众人听了都笑,都道陈达好运气。

  见时间不早,赵祯又喊上广惠、焦挺二人,带上一都朴刀兵。众好汉骑上马,穿过西溪村,经南大营,走到梁山县南边界迷雾。

  赵祯一番祷告之后,各花费一点气运,将两块界心石掷于迷雾中。

  只见迷雾退散,显出两座山来。

  东边一座,只见前面一座大松林,松林中间一条山路。顺着山路遥望,却见一所败落寺院,应该就是鲁智深所说的瓦罐寺。

  众人顺路上去,约莫半里路程,过了一座石桥,寺院废墟已清晰可见。

  钟楼倒塌,到处是残垣断壁。正是:

  没头罗汉,折臂金刚。

  香积厨中藏兔穴,龙华台上印狐踪。

  烟熏火燎,整个瓦罐寺已破败的不成样子,只余积香厨并后头几间寮房。众人不免感叹一番,留下一半人马在此清理,赵祯等人走下山来。

  经过石桥,鲁智深拍着石桥上的石栏杆说道:“史大郎,可曾记得此处吗?”

  史进道:“如何不记得,当初就在此地,我与哥哥结果了那两个鸟人。当初匆忙,尸首就窜在下头涧里。”

  说着,指着远处一座赤松林道:“当初,小弟在那里剪径,遇到哥哥,真是世事无常。”

  众人看过去,果然虬枝错落,怪影参差。远观却似判官须,近看宛如魔鬼发。

  吴用道:“大官人,这处地势虽不险要,有这两片树林,一涧溪水,再加上山脚下这片荒废的田地。倒是修建村坊的好去处。”

  萧让也道:“瓦罐寺已是一片废墟,整理山门,修建殿宇,也要不少时间。”

  赵祯道:“先去看过二龙山,再行定夺。使五七个人下去,沿着这涧寻一寻,可能找到当初那两个鸟男女尸首,都捞起来,找个树下埋了,不要污了这水,不论建寺还是灌溉庄稼,都用的上这水。”

  焦挺使十个人分作两波,沿着石桥两头下去,沿着水流往下探寻,赵祯等人转身下了山。

  再看西边这座山,比东边这座又险峻许多,与瓦罐寺这里相比,山峰高了两倍不止。兼则中间只一条路上关来,两下里山环绕将来,包住一座宝珠寺。

  顺着山路往上走去,只见三重关上,遗留着许多擂木炮石。过得三处关闸,来到宝珠寺前看时,三座殿门,一段镜面也似平地,周遭都是木栅为城。

  整座宝珠寺虽已改的面目全非,到底保存的完整,山寨也只是在寺庙周边加建成的。拆掉这些后建的屋舍,就是一座完整的庙宇,比起莲台寺,不知雄伟了多少。

  圆光上前一步,对赵祯道:“大官人,我等可是要在此安置吗?”

  吴用急忙说道:“不可。大官人,此处庙宇虽然完整,然而地势险峻,善男信女往来多有不便,不如兴建瓦罐寺。此地俯瞰西溪村,又能监视阻挡南侧迷雾来敌。宝珠寺这里仍旧作为一处军营驻兵。”

  鲁智深道:“大官人,若是这里驻兵,洒家倒是想来此处。”

  广惠听了道:“洒家愿陪师兄驻留此地,宝塔寺那里每日都有香客,十分不便。这里也有佛像,洒家平日操练军士,无事也可念经。”

  赵祯道:“广惠兄弟要来此地,宝塔寺那里住处仍旧为兄弟留着,那处将来作为家庙,只待瓦罐寺修好,就不再接待香客。圆光大师暂且住到宝塔寺,直到瓦罐寺修好。”

  赵祯又问道:“学究,智深兄弟来此驻守,雪山峰那里谁可为主将?”

  吴用道:“县里兄弟中,武艺、胆略最上者,莫过石秀兄弟,不如调石秀兄弟过去。至于黑虎庙镇,有孙安、邓飞、李应、杨林、傅玉五位兄弟统帅的三都骑兵,段景住兄弟统领的一都步卒,也足够策应独龙冈。”

  赵祯道:“如此也好,除了二位兄弟所练的两都士卒,再把南大营里的【火炮都】、【鸟铳都】也调过来。加上这十八个护寺武僧,配上伙头兵。”

  吴用道:“大官人,今日还说调整军队,既然此处新设大营,不如郝山峰、雪山峰各驻守1500,抽掉1000人进驻宝珠寺。如此各处防守军士充足。”

  赵祯听了,道:“如此最好。宛子城大营六百人,先调三百人去祝家庄,剩下三百人调来宝珠寺。至于各处扩建大营,还要相烦陶宗旺所领的【匠作营】。”

  “此地毕竟荒废许久,也要仔细清扫一遍,才好进驻。新募军士也先补足独龙冈和宝珠寺,其后水泊梁山两处大营。”

  众人听了,各自应下来。留下鲁智深、广惠、朴刀兵并武僧,在此清理。其余人随赵祯回了白石庄园。

  赵祯传令,先调雪山峰四百人驻守宝珠寺。又安排赵元礼调集粮草送上山去。

  又征调西溪村、东溪村两处壮劳力,前去瓦罐寺清理瓦砾,陶宗旺亲自监工,寺庙各处都一一标记,比照遗留的残垣断壁,原址重修瓦罐寺。

  一道道手令写好,赵祯用印,而后快马传递各处,一直忙碌到晚饭时分。

  赵祯新婚燕尔,款待众人后,匆匆回了扈三娘住处。

第256章 求道

  接下来几日,梁山县各处在吴用、萧让等人带领下,招兵、建设等各项事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赵祯白日里到处看看,夜里都宿在扈三娘房中。

  第三日,巳牌时分,赵祯、扈三娘带上礼物,在史进、林冲这两都马军护送下,一路疾驰,去了扈家庄。不说如此大队人马出动,景阳镇上的探子见了不说,只说扈太公见了,脸上的笑容就不见消散。自家姑娘虽然给赵祯做妾,到底受姑爷重视。归宁之日马军护送不说,礼物也拉来两大车。

  绫罗绸缎不去说,最得扈太公看重的是赵祯送来了只有梁山县里军将好汉才有资格食用的珍珠米。扈太公极好口腹之欲,自从吃过胭脂米后,对此念念不忘,又顾及颜面,拉不下脸来讨要。正纠结着,不曾想女儿归宁送来了辆大车,今年一年自己都吃不完。

  不说扈太公大摆宴席,招待赵祯夫妇并随从的军士。席上听说赵祯这些日子征募军士,兴修大寨。临走,竟然送了赵祯一百件铁甲,三百套皮甲。

  扈太公拉着赵祯的手道:“贤婿,三娘就拜托给你了,她自幼没了娘亲,老汉又疏于管教,自小跟着大郎扈成满庄上野,及长,不好女工,只爱骑马耍刀。今后贤婿多多担待。”

  “贤婿如今整军备武,庄上为自保,买下许多盔甲兵刃,如今也用不上了。趁今日,都一发送了给你。家中也广有米粮,不够时,只管来取。”

  赵祯道:“外翁所赐,小婿愧领。三娘英姿飒爽,又不缺女子温婉,小婿十分喜爱,外翁放心。”

  辞别扈太公、扈成二人,史进这都人马就留在杜龙冈。林冲护送着赵祯回了白石庄园。

  盔甲入库,其他的都是扈三娘惯用的物件,都送去扈三娘房中。

  当夜,赵祯依旧宿在扈三娘房里。似乎是归宁之后,扈三娘意识到自己如今已非扈家庄大小姐,而是赵祯妾室。

  夜里罕见露出小女儿姿态,赵祯道:“三娘,这里距扈家庄不过四十余里,今后想念太公,骑马当日就能走个来回。”

  扈三娘道:“相公,我如今出嫁,家中只剩父亲、哥哥两人,家中都无女眷。相公有好人家,给哥哥做个媒也好。”

  赵祯沉思片刻道:“要说长相好的,林教头家锦儿算是一个,可惜身份低了些,只恐你哥哥不愿。再有一个,从桃花山来的刘太公一家,他家只有一女儿,因避山贼,搬到这里,如今正在西溪村。他家原先也有一座好大庄子,与你哥哥倒是门当户对。”

  扈三娘听了,道:“这个好,明日我写一封信给父亲,让他准备来提亲。”

  赵祯道:“也好,只不过她家中只有一个,怕是刘太公想要招赘一个在家。”

  扈三娘道:“相公,明日使人去探探口风也好,他若真想招赘,只怕我父亲不能准许。”

  赵祯道:“也好,明日找董老道去一趟,这老道士来此之后,保媒拉纤的活计没少干。”

  扈三娘道:“说起来,我进门的日子还是他算的呢。”说着,往赵祯怀里躺去,吃吃的笑了起来。

  又是一夜鱼龙舞。

  翌日,赵祯使人叫来董老道,见了礼,赵祯问道:“董老道,听萧让说如今灵官殿在你打理下,香火鼎盛。如今忙的早课都松懈了?”

  董老道听了,连连摆手,说道:“那却不能,早晚两课,老道从不敢懈怠,唯恐祖师爷惩戒。”

  “董老道,我如今就职道士之后,只会画些祈福、消灾、求子符篆,好不好用也不得而知。更不曾见过道法,董老道,你实话说与我,这世上可真有道法吗?”赵祯问道。

  董老道正色道:“大官人,我这一脉道法尽失,然而历代祖师都曾言有道法显世。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并非不能。”

  赵祯道:“虽是如此,不知何时能学到这般本事。再过不久,就是清明时节,主世界有人邀我去探索古墓,那里有许多阴魂僵尸之属,老道可想随我去见识一番?”

  “大官人,既是墓葬,又有阴魂僵尸,当以法器制敌,大官人手中的无患木短剑、五雷令,二十四节气手串、十二雷门手串、十四黄金无畏功德砗磲手串,乃至李老妇人送大官人的桃核念珠都能护身。”

  “大官人还有一根千年桃木树干,如今也供奉了好些日子,裁下一截,做一柄桃木剑、拷鬼棒,祭炼一番,也是驱鬼除邪的利器。”

  赵祯听了,点了点头:“那就送去木匠作坊,做些法器,剩下的桃木树干依旧供奉在庙里。老道,你看还要准备些什么?”

  “大官人,黑狗血、鸡冠血也要准备一些”

  “老道,我怎么听说这些对阴邪用处不大?”

  “大官人,普通的黑狗血、鸡冠血自然无用,取这两物,混合道观里的香灰,撒上一把,鬼魂之属轻则元气大伤,重则魂飞魄散。”

  赵祯道:“原来如此,也要相烦老道备下。我再去莲台寺问一问圆通大师,看看他可有驱邪的手段。”

  董老道点了点头道:“释家自然也有驱邪的手段,只是不知莲台寺是否有传承。”

  赵祯突然问了句:“老道,既然真有道法,岂不是学道之人已然超然物外,无拘无束?”

  “哪里有大官人想的这般好,除了陆地神仙一流的修士,即便身负道法,也不能辟谷。道家四诀,法财侣地,法难求,求财也难。所谓无财不养道,开坛作法,祭炼法器,炼制丹药,离了钱财,寸步难行。”

  “再者,修道之人也是人,一刀下去,不死也伤。历来修道之人多有投奔官家、富贵人家的。我听闻如今龙虎山,作为道教正一派祖庭,也受朝廷敕封。”

  “大官人若想修的道法,想来也不是没有机会,道士、和尚下山斩妖除魔,除了上体天心,除魔卫道之外,不也贪图妖魔一身皮毛财宝吗?大官人若有心,可千金市马骨。”

第257章 说亲

  赵祯听了,连连点头。直言董老道看的透彻。

  董老道笑着说道:“老道不过活得久些,见的多了罢了。老道今日回去,取出千年桃木,今日就雕刻好法器胚子,择日开坛作法开光,不耽误大官人驱邪。”

  说着,董老道就要告辞,赵祯道:“老道,且不着急,今日除了与你说这些,还有一事要拜托你。”

  “何事,大官人只管开口。”

  赵祯道:“老道,扈家庄扈成是我妻兄,三娘如今出嫁,担心家中无女眷照应,央我为扈成寻一门亲事。我仔细想了一番,县里有两人还算合适。这第一个是林教头家女使锦儿,第二个是前些时候举家搬来的桃花庄刘太公家女儿。”

  “三娘属意刘太公家女儿,只是我听说刘太公只有一个女儿,想要招赘一个养老,怕是我那老丈人不肯。相烦老道做媒人,两家走动一番,看看哪个更加合适。”

  董老道听了,笑道:“老道最擅保媒拉纤。要说这两人,老道在道观里也都见过,出落的着实不错。只是,这锦儿怕是不成。”

  赵祯急忙问道:“这是为何?”

  “这锦儿怕是已有心上人。”

首节上一节114/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