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主:开局一本水浒传 第184节

  李达天讥讽道:“怎么,你就没收钱?”

  看着几人在厅里互相攀咬,赵祯等人暗暗发笑。屏风后头几个书吏,奋笔疾书。

  等几人意识到不对之际,已为时太晚。几人身上不法事大半被说了出来。

  让几人签字画押之后,连同两块玉佩,赵祯使人都送去东平府程万里处。

  县里的官佐,差役,有牵连的都下在牢房里。

  团练使张闯残害良民,贪图贿赂的事也没少做,在花荣接收县里厢禁军后,也送去了牢房。

  在等待朝廷下旨处理李天达的日子里,整个阳谷县都落在赵祯手里。这些日子,赵祯平诀讼狱,受到残害的人家见李氏父子收监,多有状告的。赵祯使人都一一整理好,送去东平府。

第402章 梁山州

  却说程万里的五百里加急奏章,一日夜的功夫就到了汴京。两个心腹干办先去童贯府上,将书信送去。

  因程万里做过童贯家门馆先生,对童贯家中自然熟稔。门子、干办、都管都是熟识,送信的人又有惯例奉上,因此,程万里的书信当日就送到了童贯手里。

  童贯看完,当即叫来送信的信使,听闻还有奏章在此,要送去了奏章房。童贯让两个干办在前头歇息,奏章并不急送上。自己带上书信,乘轿去了蔡京府里。

  见礼后,童贯把程万里写的信递给蔡京,等蔡京看后,童贯道:“太师,这程万里原是我家门馆先生,以此将这事先与我说了,奏章也让我挡下。这李达天是太师举荐的人,只怕奏章房收了奏章,送往通进司,官家看了,要有责备。以此来告知太师,早做应对?”

  蔡京道:“这个赵祯,济州府知府苗尚高也曾来信说过,梁山县赵祯好习枪棒,收拢了一帮什么绿林好汉,操练兵马,无人敢去撩拨他。他是程万里的女婿,说起来也算是我等的人。上回杀了宋江麾下一个百觉寺贼人李二僧,如今又在阳谷县觉察李达天暗中投靠青州盗。倒是个可用的人。”

  “这样,童枢密,奏章不急着往上递。他信里不是说有两枚玉佩为证吗?童枢密派一个心腹,同我府上两个精干门客,星夜去一趟东平府。取了这两枚玉佩,送去大名府我女婿那里,辨别后,直回汴京通禀,再做计较。”

  童贯道:“如今宋江全据青、潍两州,各处求救告急公文雪片也似送来。探子已探报,宋江如今回师,转而攻打兖州。这里不比淮西王庆,河北田虎,江南方腊三处,若真让他惊扰了汴京,官家降罪,只怕我等都要受责罚。”

  蔡京道:“不错,虽然也是借此消磨地方厢禁军,却也不能让他惊动汴京。若此事当真,这个赵祯也算有些才干。”

  “东平府那里也是通往汴京的必经之路,放他在那里正能挡住宋江兵马,我等正可从容调动兵马。他虽是个羁靡县令,我等也能保举他做个知州。只是梁山、寿张,还有阳谷都是小县分,只怕还挡不住青州盗。再将济州郓城县、濮州范县、东平府中都县划拨给他,升梁山县为梁山羁靡州。如此也是我等的后手。”

  童贯道:“太师之言稳妥。某这就使人去东平府走一趟。”

  蔡京、童贯二人催促,下头的干办自然用心,只五日功夫,就从大名府返回。连同大名府两个虞侯,五人把梁中书的话带了来。蔡京看着手里的两枚玉佩,大怒道:“李达天这厮果然该死,竟然真个勾结青州盗。”

  童贯安慰道:“太师不必动怒,如今既已查明,还需速速查办才好。”

  二人计议一番,各自准备。

  次日大朝,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只见班部丛中,枢密使童贯出班奏曰:“陛下,目今京东东路有宋江作乱,侵州夺县,官兵不能抵敌,伤损军民甚多。伏望陛下降职,调拨得力人手前去征剿,救济万民。”

  天子听奏,向百官文武问道:“卿等谁与寡人出力,剿灭此寇?”

  蔡京闻言,出班奏道:“陛下,老臣昏聩,识人不明,今有阳谷县知县李达天不慕圣恩,勾结青州贼寇作乱,如今已被梁山县知县拿下,伏祈陛下降罪。”

  天子道:“既然已被捉拿,姑免太师举荐之罪。如今宋江猖狂,何人可征剿?”

  蔡京禀道:“陛下梁山知县有功,前者已阵战宋江麾下头领李二僧,乞陛下降敕,拨东平府寿张、阳谷、中都三县,并济州郓城县、濮州范县,合为梁山羁靡州,如此梁山县正挡在青州与汴京之间,朝廷趁此也好调拨兵马,征剿青州贼寇。”

  当下有右正言陈衿出班反对道:“陛下不可,梁山本就是个羁靡县,如今监管寿张,已是陛下格外开恩,如何能领六县之地。”

  蔡京反驳道:“你一个谏官,可知宋江如今尽占青、潍二州,正要攻兖州,梁山民风彪悍,虽是羁靡县,却也两次挫败青州贼寇,有功不赏,岂不寒了将士进取之心?”

  当下就要请旨,降罪陈衿。

  宿太尉奏道:“陈正言素来遇事敢言,此言也是为国家计,何罪之有。太师之言,也是谋国之言,青州贼寇猖獗,不可不防。”

  当下,天子准奏,随即降旨:“合寿张、阳谷、中都、郓城、范县,为梁山羁靡州,为节镇。着梁山知县赵祯升梁山节度使领观察使,宁远将军,爵为开国子,勋:上骑都尉。夫人程氏封宜人。”

  高俅出班奏道:“陛下,前番征剿青州贼寇,初战也曾大胜。只因沂州高封不熟地理,误中埋伏,这才退回沂州休整。如今秋高气爽,天气清凉,只等秋收之后,粮食供应充足,选兵调将,就可前去征剿。”

  天子闻奏,随即降下圣旨,就委高太尉选将调兵,前去剿捕,务要扫清宋江一伙。

  高太尉又奏道:“陛下,我闻宋江这伙草寇,分兵据守各处。草寇无智,能征惯战的老贼分散开来,正是取胜之机。量此草寇,不必兴举大兵,臣保举一人,再让各处州府策应,必能收复。”

  天子道:“卿若举用,必无差错。即令起行,飞捷报功,加官赐赏,高迁任用。”

  高俅奏道:“此人乃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嫡派子孙,单名唤个灼字。现受汝宁郡都统制,使两条铜鞭,有万夫不当之勇。臣举保此人,可授兵马指挥使,领马步精锐军士,克日征剿青州贼。”

  天子道:“着枢密院赍敕前往,星夜宣取。”

  不提高太尉拨一员军官,赍擎圣旨,前去宣取。只说童贯下朝后,并不回府,随蔡京一同回了太师府。

  二人坐定,蔡京道:“今日你可见了官家听闻梁山县知县赵祯姓名,脸色有异?”

  “嘶,仁宗?”

  “正是,你我都大意了,却不曾想到这处。本朝太宗皇帝,本名赵匡义,避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为百姓光、义二字众多,又改名炅,以此体恤百姓。今日官家虽然不曾发作,这祯却不能再叫了,枢密打发这两个信使回去说一声,让他上一道请罪的奏折。”

  童贯听了,点了点头。

  却说大朝会之后,又过去五六日功夫,赵祯接到圣旨。吴用等一众听了,各个欢喜,恭贺赵祯高升。

  梁山、寿张、阳谷、中都、范县、郓城六县也接到敕令,中都、范县、郓城三县知县面面相觑。这梁山州分属节度州,又是个羁靡州,州中官吏任命悉出自赵祯。

  众人只待赵祯派人来交接,府库仓廒、刑名案卷、钱粮账目清点无误之后,就要回汴京待职。

  如此仓促,这可要了三个知县的命了。须知,这三人仗着一县正印官,哪里会没有错漏,接到敕令之后,只得强令孔目、曹司、书吏、令史等一众胥吏,整理各色公文、账目,补足府库仓廒中各色短缺。

第403章 安排(一)

  却说赵祯接到敕令之后,东平府来的干办悄悄将犯讳的事说了,赵祯看向吴用。吴用道:“大官人,我等原先只是羁靡县,也无人来管。如今太师提醒,确是要改。”

  赵祯皱了皱眉,主世界自己可从来没听过什么避讳。

  “非改不可?”

  吴用点头道:“大官人,童枢密派人来提醒,自然有其道理。大官人何不取个字,今后,对外只称字就好。”

  赵祯听了道:“这字谁来为我取?”

  “东平府老大人博学多识,又是大官人长辈,最好。童枢密府上来的干办已安排好,大官人使人走一趟东平府,与老大人详说,取了字,假装易名,回复童枢密,请罪的折子小生代笔,请张干办一并带回。如此也好了结了这事,官家那里也能见大官人恭谨之心。”

  “张干办那里不好让他多等,大官人可飞鸽传书,使【先行官】李三走一趟,若是顺利,今日就能回来。也好告知这个张干办。”

  赵祯点头,使人发了鸽信。

  说完了这事,赵祯道:“学究,如今突然执掌六县,如何行止?”

  吴用道:“童枢密信中说了缘由,大官人这里要防备青州贼。首要的还是要将其余三处县城武备统合,平稳过渡。清仗土地、登记人口可以暂缓,只要整合了州里各处兵马,再来实施梁山政令,自然无人敢反对。”

  赵祯闻言道:“学究说的不错,阳谷县这里花荣兄弟做个兵马总管,寿张有李应兄弟,中都、郓城、范县三处也要挑选得力兄弟前去。郓城县与梁山毗邻,王台乡的刘唐、邹润、邹渊三人,正可前去。中都县本属东平府,按说董平最合适,他是东平府兵马都监,只是他毕竟初来,骤然做了兵马总管,只怕兄弟不服。林冲兄弟倒是合适,只是,他与王进一般,都是高俅眼中钉,也不好安排,毕竟我虽然自行委派官吏,却也是要送去汴京备案的。”

  吴用道:“大官人,暂不任命众人为兵马总管,只先派人就近前去三县整编人马,之后再来委任如何?如此,也好细细思量。”

  赵祯道:“也好,先整合了兵马再说。”

  当即,赵祯写了手令,用了印信,调晁盖带领马步军一千,去范县编练兵马。董平带李衮、项充领500团牌手去往中都县。刘唐、邹润、邹渊去郓城县,雷横去帮衬。

  梁山各处好汉听说,欢声雷动,与此同时,赵祯身上汇聚得气运一下超过了5000之数。

  世界日志

  得朝廷法度,天地认可,坐拥一州之地。

  州官正印(梁山州大印,银质,上刻缪篆“梁山州印”)

  效果1:身份之证明,权利之标识,往来公文签署之凭信。

  效果2:威仪,朝廷法度,官威+5。

  第二日,李三就带来赵祯岳父程万里的回信,信中道:“梁山乃羁靡县,因此避讳之事并不打紧。如今枢密点明,不好不作为,我听贤婿之言,似不愿,以字代名倒也算交代。祯,从示,贞声。《说文》曰祥,《字林》曰福。皆吉祥之意。不如取‘浩泽’字,五行属水,恩泽深厚,福泽绵延。”

  赵祯看过之后,心道:赵浩泽,也罢,不过是糊弄人的,对外只称【赵泽】罢了。

  当即将这字给吴用看过,吴用模仿赵祯语气,写了个请罪折子。历数自己不过是个迷雾野人,不知教化,多有僭越。今闻圣言,委以州府,改称【赵泽】,祈圣上宽恕等言。

  写好后,用了州印。赵祯看着这折子,笑道:“学究,不想这州印第一回竟然用在这里。”

  二人笑了一回,吴用将折子封好,一锭十两重的银子做人情,请童贯府上张干办代为呈送。

  送走了这个张干办,赵祯趁着各处好汉去县里接管兵马,赵祯也骑上踢雪乌骓马,在吕方四人带领两都马军护持下,消耗气运,将阳谷、范县与寿张县、梁山县之间的迷雾驱散,而后留下花荣等人,率军回了梁山县。

  不及和程婉儿分享得封诰命的喜悦,赵祯再次骑上马,驱散郓城、中都两县之间的迷雾,整整花费近4000点气运,才使整个梁山州融合为一。

  而后,赵祯召集县里吴用、朱武、萧让、裴宣、蒋敬、公孙胜、乔道清、樊瑞八人,刘慧娘列席。

  赵祯道:“诸位兄弟,如今我得封观察使,州里好汉不少,可多是厮杀汉,若要掌管一县军政,只怕多有碍难。按制,除去胥吏,只说文官,州里当有属官七位,六县也各需三到四人。州里当如何安排,兄弟几个可有主意?”

  吴用当先开口道:“大官人,先说州里七位属官,通判掌管粮运、宅田、水利和诉讼等事,亦有监察之责。推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以我之见,可设一人。”

  “兵马都监掌管一州厢禁军屯驻、训练、军器和差役等事。州里多有在军中的兄弟,大官人可择一人担任。”

  “录事参军,诸曹官之长,掌州院庶务,纠诸曹稽违。管勾州印,主持诸曹日常政务,居于其他曹掾官之首。州印昼则付录事掌用,暮则纳于长吏。诏令曰:‘诸道监司置簿应一路州司录事,各以其簿授之,将事之稽违,已经纠举者,具载其上,候逐司巡历到,检察漕案对簿所记,考其勤惰。岁终诸监司参校,定为优劣,悉闻于上,以升。’此外,录事参军还与通判一起掌领一州户籍税帐。与司户一起,分掌粮料院给纳,并与通判一起监管军资库,军资库的簿书也由录参与通判共同签署,以防挪用。此事最是繁杂,需挑一个得力的人。”

  “司理参军掌狱讼勘鞠之事,专掌刑狱。”

  “司户参军掌户籍赋税、仓库受纳,以及与户籍关系密切的婚田词讼。”

  “司法参军负责检出法条,以供判决时照用。并能‘奉三尺律令’,协助知州纠正冤案,纠知州之过失。需一个为人鲠直,不肯苟且的兄弟担任。州里【铁面孔目】裴宣最是合适。”

  吴用说完,赵祯道:“农桑垦殖,野无旷土,水利兴修,民赖其用,此是知县首要之任,其次便是平决狱讼。断狱平允、民无冤滥,黎民方能安居。然知县处理杖刑以下刑罚,徒刑、流刑、死刑,知县只有审理权,而无审判权,搜集证据,审理明白,移交州里定罪。六县之地,只怕不少案子。更有前头许多为官贪滥,非理害民的,只怕冤假错案不在少数,以此推官还是要设。”

  “自梁山立县以来,县事多委萧让兄弟,其后并寿张,亦多赖兄弟之功,州里通判之位,首推萧让兄弟。”

  萧让听了,连忙推辞,厅里众人都来相劝,赵祯道:“兄弟休要推辞。”

  萧让这才起身谢了赵祯。

  赵祯接着说道:“推官主掌狱讼之事,便请裴宣兄弟就任。”

  “至于录事参军,首推【神算子】蒋敬兄弟。”

  “司理参军我这里也有定计,此人乃是刘夫人家的旧交。原是沂州孔目,圣人后裔,为人秉性忠良,慷慨正直,专好抑强扶弱。因他不肯害人,如今被高封寻事去了职司,探子打探的消息,我已使李三兄弟带着外翁的信去请。”

  “司法参军需一个熟悉律法条文的,请我家娘子刘慧娘充任,她有过目不忘之能,律法也不在话下。等今后有合适的人,再来替换。”

  “至于司户参军,不知几位兄弟以为谁可胜任?”

  朱武道:“【飞天虎】扈成如何?他原协助扈太公管理偌大一个庄子,入梁山县后,担任商队管事,也是打理的井井有条。”

  赵祯思索片刻,点头同意了。

  “至于兵马都监,众位兄弟以为谁可担任?”萧让问道。

  吴用道:“大官人,州里许多兄弟虽能胜任,却无人有此功劳。大官人每日有小半日功夫在军中打熬武艺,操练士卒,何不自任兵马都监。等将来有兄弟功劳足够之时,再来封赏。”

  朱武、萧让等人也劝,赵祯也就应了下来。

  见公孙胜、乔道清、樊瑞三人不曾开口。赵祯道:“公孙师兄,这次请三位来此,也是请三位兄弟任个职司。”

  公孙胜道:“我三人在一处修道,也有许多乐趣。况且我三人对庶务也不精通,师弟让我等担任职司,虽是好意,只怕我三人不能胜任。”

  赵祯道:“师兄,旁的事自然不敢劳动三位,有一事,却需三位出力。”

  乔道清闻言道:“大官人只管说,若真能用上我三个,自无推脱之理。”

  赵祯道:“这事除了三位兄弟,也需僧人一同。如今梁山掌管六县之地,梁山县还好说,只有宝塔寺、灵官殿、莲花寺、瓦罐寺、宝珠寺、牛头山老君庙、再有师兄居住的天齐庙,一共七处。说起来宝塔寺是刘老夫人修行处,与天齐庙一般,如今也不对外开放。宝珠寺、老君庙都驻有军士,只有灵官殿、莲花寺、瓦罐寺三处接待信众檀越。”

  “旁的县就不是这般了,就说阳谷县。城中有文庙、城外的寺庙就多了,大些的有关帝庙、舍利寺、龙王庙、山神庙、十王庙、蚩尤庙、宝相寺、观音禅院等等寺观,山野小寺,家庙坟庵也有不少。”

  “别的我倒是不担心,一是怕有歹人藏身寺庙,以出家影占身体。二是寺观都是导人向善之处,寺观僧道也需要纳入管束,淫祠之类也需取缔,以防邪教滋生,愚弄百姓,横生波折。有那身怀道术的也当礼遇,无论是修正法的僧道,还是擅长扶鸾请圣,咒水治病的巫道,我这里都能接纳。”

  “再有寺产也要统计在册,以此,请三位兄弟并广惠、圆通、圆光三位主持,将州里寺庙一一辨别,造册登记。三位兄弟以为如何?”

  公孙胜道:“大官人思虑周道,这寺庙确是该好好管束,不能让奸邪败坏道观清净,这差事我三人正做的。”

首节上一节184/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