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算是不堪一击,也不可能如此长驱直入吧?
满打满算才两千人的部队,沿途打下来的城镇还需要占领,一路分兵还能剩下来多少人?
与此同时。
在莱茵河的入海口方向,一队蛮族酋长亲卫策马出现了视线中,为首的布雷德表情兴奋,跃马扬鞭道:“前面就是帝国当时在小日耳曼尼亚布置的军事要塞了。”
“立刻派人通知总督大人。”
“我们已经收复了小日耳曼尼亚的边境线。”
当将军卫队返回时,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也出现在了远方,他们的规模远超于两个军团,后面还跟了许多衣衫褴褛手持简陋武器盾牌的民兵部队。
这是来自勃艮第周边的流亡者们,加起来大概有一千多人,居然男女都有,女人也拿着简陋的短矛,还有一部分奴隶隶农打扮的人,连件像样的武器都没有。
谁都没有想到他们的军队会越打越多,而且不是裹挟流民,是他们主动要求加入的。
名声威望这东西太有用了。
高卢地区算是流亡者巴高达人的大本营。在不列颠王国跟法兰人的战争爆发后,一路上都有流亡者加入他们,就连附近的奴隶庄园都爆发起义,这些人杀死了领主监工,不管是法兰贵族,还是帝国贵族,统统都被他们砍下了脑袋。
土地、庄园、贵族的私产,就是他们的投名状,这些人简陋武装后,便被第七军团的人给收编了。
至于死掉的贵族,没人在乎,他们死了才干净。
不列颠王国穷啊。
邓肯下令不许扰民,但军队的物资战利品哪来?
自然是谁有钱就抢谁的。
这个时代不杀地方权贵豪强,你哪来的钱?苦哈哈的贱民能榨出来多少油水?他们自己都吃不饱!
一座早期的封建庄园比得上一个小型城镇。
地主家才有余粮。
第七军团开始沿着莱茵河驻防,大概是数天后,总督大人的命令传来,原本的不列颠戍海军团原地驻守。他们本来就是仿照的帝国戍边军,算是回到老本行了。他们沿着莱茵河重新布下一道道的防线,加上整编后的流亡者,大概有三千多人的规模。
这些人打不了仗,只能勉强戍边屯田。
第七军团继续南下,防备随时可能入侵的阿勒曼尼人,这也是蛮族的分支十分好战。
加莱港口。
随着一艘艘的战船靠岸,巴尔顿率领的不列颠帝国军团也抵达了欧洲。高卢本来就是他们驻守的地盘,今日重新返回这里的帝国军团老人表情复杂,他们没想到刚在不列颠岛扎根,时刻一年居然又要打回来了。
一座宽敞的贵族府邸,现在已经变成了临时的议事大厅。
邓肯坐在主位,看着下方的诸人,巴尔顿、雷蒙德等人算是帝国不列颠军团的老人,塞维鲁、库林算是凯尔特人,盖拉德、查特温等人是威尔士地带的原住民酋长,加拉文等人是收服的蛮族外籍军团,德雷斯特代表的是还未彻底归化的皮克特人。
在耗费了一个多礼拜的时间后,不列颠王国的主力部队已经全部集结在了加莱海峡。
邓肯有点低估‘战无不胜’对军队的影响力了。
哪怕不是他亲自统帅军队,在战无不胜和军事扩张的影响下,不列颠王国的军队依旧士气高昂,作战时十分勇猛,蛮族外籍军团砍得真正的蛮族哇哇叫。
此时大厅内颇为安静。
塞维鲁这时起身道:“墨洛维正在集结部落联军在皮卡第布防,已经修建了好几座军事要塞,据说有四五万大军。”
“看样子他是打算在平原地带跟我们交战。”
邓肯知道原因。
墨洛维藏着掖着的法兰克圣骑兵,具体有多少规模也不知道,但法兰克的突击骑兵也战斗力彪悍。沙隆之战打完后,诸多的势力都瓜分了战利品,不单单是邓肯得到了大量的战马,当时参战的势力都获得了不少的缴获。
匈人帝国倒了,其他人就肥了。
四五万人?
不会是连农夫奴隶都一起拉出来了吧?
现在的法兰克部落才多大的规模,后世的法国能轻易爆兵几万,邓肯是绝对相信的,但这个时代爆兵四五万你开玩笑呢?
哪怕扣掉水分,活人,有气,能走的民夫估计都算上了。
邓肯听到五万大军反而轻松了许多,墨洛维这是虚张声势,说不定还能帮他刷一波有传说度的史诗战役。
………………
第153章 欧洲之父!红桃K(二合一)
大厅内。
邓肯转头看向了左侧的加拉文等人,沉声道:“盎格鲁撒克逊人有什么动作吗?”
加拉文摇头道:“暂时没消息。”
“我们已经稳住了莱茵河上游的防线,他们想要打过来也没那么容易。”
“但是不列颠的海岸线,就没办法守得那么严了。”
那狗啃的海岸线。
邓肯如今抽调了大量的兵力,不列颠的沿海防线就极为虚弱,难怪老祖宗那么重视长城。这还是征服了皮克特人,要不然邓肯还得在哈德良长城驻扎一两个军团。
目前不列颠王国由鸦后-特莉丝监国,从肯特郡到约克郡的海岸线都得由她来指挥防守。
这一波算是倾巢而动,主力军团基本上都调过来了。
不列颠王国那边只有三四个戍海军团,要是撒克逊人再度入侵的话,就只能临时征召民兵抵御。
邓肯继续问道:“西哥特王国有什么动向?”
塞维鲁摇头道:“他们暂时动向不明,但是有可能已经出兵了。”
这个时代的情报极为有限。
哪怕是派出去的探子也只能打探战场周边的情况,西哥特王国跟法兰克毗邻,面对崛起的不列颠王国,他们大概率会出兵相助。如果按照沙隆之战的规模预计,西哥特王国可能出兵一两万人。
这么算下来。
不列颠王国是一万人对六七万人,这一波优势在我!
他们的军队全是水分。
但邓肯这边,基本上都是主力军团,其他的辅助军团也拥有很强的战斗力。当然,要是算上后勤民夫,邓肯这边也能号称有三四万人。
“这一战不能拖。”
“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而且后勤上的压力也非常大。”
跨海远征,必须一次性打开局面。
邓肯的视线环视一圈,手指在地图上一划,横跨大半个法国地带,沉声道:“我的想法是直接采取迂回突袭战术,一举击溃墨洛维的后方,同时切断法兰克和西哥特王国的联系。”
“这样就算西哥特王国出兵,他们也无法救援法兰克人。”
上帝之鞭当时那么强的军威,还是被诸多联军给击败了。
邓肯必须抢时间差逐个击破敌人。
当天下午。
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诸多军团沿途推进布防,主力部队进逼法兰西岛,邓肯则亲自率领骑兵部队和不列颠军团老兵(骑马步兵),迂回绕进杀穿整个法兰克的领地。
这样的战术相当冒险,历史上霍去病对付匈奴时用过,二战时德国进攻法国时也用过。除此之外,楚汉战争时,彭城之战,项羽率领三万精骑南下,打得刘邦几十万联军溃不成军也算。
这其实就是弱化版本的闪电战,算是对法兰克特攻了。
闪电战的核心就是速度、奇袭、集中力量。
这个时代只有精锐的骑兵部队能办到,也只有他们拥有足够的机动性,其他的地方完全不管,就是一路杀穿法兰克后方,将敌人的核心力量打崩。到时候大势已去,别的法兰克部落首领就只能投降臣服了。
西哥特王国目前动向不明,邓肯必须把握时机,打出一个时间差上的战略优势。
兵贵神速。
就在塞维鲁率领不列颠军团继续朝着皮卡第推进时,邓肯亲率三千骑兵,从加莱绕路前行,沿途的城镇据点完全不管不顾,直奔香槟地区,从塞纳河下游绕过敌人的防线,以迂回战术穿过勃艮第边界,突袭法兰西岛后方。
这条行军路线基本上是跟后世德国闪电战法国时反过来操作的。
二战时法国的军队集中于马奇诺防线,德国进攻的方向则是比利时地区,而邓肯现在的位置就是香槟-阿登区,越过塞纳河就直接杀进法兰克腹地了。
维度空间。
邓肯亲自率领部队跨过了塞纳河,前不久军队在兰斯地区碰到了一支法兰克的部落援军,大概有一千多人的规模,他根本就不给敌人反应的时间,骑兵部队突然杀出,只是一轮冲锋便打得敌人溃不成军。
这个时代军队集结的效率很低,如果不是提前有所准备,诸多部落的军队想要集结起来也得浪费很长的时间。
上帝之鞭-阿提拉当时进攻高卢的战略路线没有错,只是他当时在围攻奥尔良时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整整三个月。
阿提拉三月份就越过了莱茵河,一路推进,结果硬是拖到了六月份中旬,才不得不撤围遁走,最终在沙隆地区爆发决战。
前面有人填坑了,邓肯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在迂回进入了法兰西岛区后,他便立刻散出侦察骑兵,战略地图也直接拉到最大。
这时。
一阵奔腾的马蹄声响起。
没过多久,一队匈人打扮的轻骑兵赶来,这是归附的匈人雇佣军,因为邓肯也有匈人的传说度,他麾下大概有一两百人的匈人骑射手。
“总督大人。”
“我们在前往奥尔良方向看到了西哥特王国的旗帜,浩浩荡荡也知道有多少人。”
一个叫做奥普提拉的匈人骑兵赶来,他们这些人就是后来的匈牙利地区居民,只见他沉声道:“我们不敢靠得太近,敌人恐怕有上万人。”
西哥特王国果然还是出兵了。
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一点,而且刚刚打完沙隆之战,谁都不希望看到对手做大。
“抛弃部分辎重!”
“骑兵部队随我即刻发出,不列颠军团随后跟上。”
邓肯当机立断,轻率一千精锐骑兵长途奔袭巴黎,其他的骑马步兵全都落在后面,由克里冈率领随后跟上。
这样的极限奔袭,骑马步兵是绝对跟不上的。
军队很快一分为二。
邓肯连重骑兵都没有带,将军亲卫一律半甲,基本上都是萨尔玛提亚人组成的轻骑兵,一千骑兵轻装上阵,一刻钟后便出发。
因为沙隆之战的关系,邓肯对附近的地形十分熟悉,军队连夜赶路,在距离巴黎十几公里外稍微休息了半夜,然后天蒙蒙亮的时候,一千轻骑兵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此时天边浮现一缕微光。
卡尔正在给马蹄包裹布料,人衔枚马裹蹄,在这时并不太适用,一千骑兵只有三十人这么做,他们是负责出其不意夺城门的精锐。
此时天色依旧昏暗,邓肯率领的数十骑兵已经悄悄地靠近。
咻!
一支利箭破空。
邓肯手持诺登之弓,连发三箭,将城墙哨塔上的士兵直接射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