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维度玩家 第198节

  不上主力军团进攻意大利,根本不可能引托里斯蒙德上钩。

  但二三线的部队几乎很难打赢西哥特王国的大军,所以邓肯翻盘的杀手锏另有出处。

  法兰克龙骑兵(强力冲锋)(龙旗)(一星银灰色)。

  拉格尔骑士(强力冲锋)(龙旗)(二星银灰色)。【注:圆桌骑士前身。】

  萨尔玛提亚精锐骑兵(强力冲锋)(龙旗)(一星)。

  法兰克掷斧步兵(重装步兵)(一星银灰色)。

  在不列颠帝国军团等的主力部队都调往意大利后,邓肯手中的杀手锏便是招降整编后的法兰克精锐,墨洛维死得太干脆了,他死后法兰克的部队基本上都投降了。

  邓肯现在就是多线操作。

  由塞维鲁等人率领精锐军团进逼意大利,如果西哥特王国不进攻,就诛杀伪帝,覆灭元老院。如果敌人进攻,就做出围城假象,随时回援夺取山外高卢,截断敌人的后路,形成包围之势。

  而他自己则悄悄留下,亲自统帅拉格尔骑士和法兰克龙骑兵,找机会抄了敌人的后路,截断后勤补给,再加上不列颠岛赶来支援的二三线部队,勉强算是跟西哥特大军拥有一战之力。

  西哥特王国也不可能有六万的正规军。

  民兵对民兵。

  这一战拼得就是统帅力和将领的个人能力了,邓肯的军队稍显弱势,但是加上他自己,反而处于主动进攻的优势地位。

  只要‘战无不胜’的金身还在,邓肯就能把民兵部队的士气当正规军用。

  彼此双方都在打一个时间差,如果托里斯蒙德不全力进攻,不列颠主力军团拿下意大利半岛后立刻便可以回援,到时候邓肯有‘诛杀伪帝’的状态加持,说不定可以集中整个西罗马帝国的军事力量歼灭他们。

  以邓肯的惊人威望,刚招降的帝国军团马上就能投入战场。

  要是西哥特王国攻势凶猛,精锐骑兵长驱直入,不列颠主力军团就围而不攻,压根就不进入意大利半岛。

  邓肯会尝试诱敌深入,一切以战局变化为主。

  整个高卢战场的重中之重,就是巴黎能不能守得住,必须上擅长防守的老将,邓肯的麾下也只有原来的帝国军团统领才擅长守城。

  巴黎只要坚持一个礼拜,邓肯就能找机会反败为胜,要是能坚持半个月以上,邓肯就有把握形成围攻之势,直接全歼了敌人的主力。

  因为那个时候,不列颠主力军团已经撤回来了,反过来切断了他们的退路。

  夜幕下。

  就在西哥特王国的大军集结奥尔良等地时,一支大概两千多人的骑兵部队,整个欧洲历史上最强大的精锐骑兵军团也成型了。

  邓肯整编的方式十分简单粗暴,他将不列颠骑兵、萨尔玛提亚骑手、拉格尔骑士、法兰克龙骑兵等等,几乎所有的骑兵单位里面,至少有一颗星标记的单位都集中了起来。

  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拿出去,都算得上是精锐老兵。

  这样的骑兵军团,十万人也敢冲!

  ………………

  (PS:明天是一万字的大章,争取一口气写完。求下月票)

第163章 制霸欧洲!重铸帝国

  从古至今,用刚刚招降的敌军都是非常冒险的行为。

  但如果邓肯给他们分田分地呢?

  法兰克部落如今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王国,延续的还是日耳曼部落氏族制度,也就是大部分的土地和财富都掌握在首领贵族的手中,社会底层的人们只拥有少部分的财富和土地。

  那些原有的贵族骑士想要保住土地财富必须归降邓肯,而底层的半自由民和隶农渴望通过战争完成阶层跨越,就更需要追随一个强大的领袖。

  可以说除了法兰克骑士招降稍微麻烦一点,其他的部队基本上一两天就投降了。

  甚至有一部分社会底层的半自由民因为没能加入军队而感到不满,因为这对好战的日耳曼人来说是一种羞辱,认为他们没有资格成为一个战士。这些人有点武力,但是没有家产,渴望战功翻身起家,最后他们也只能安置在莱茵河边境实行军屯管理。

  任何时代都不缺亡命徒,更不缺愿意搏命翻身的社会底层人。

  只要邓肯敢给机会,他们就真敢上!

  守誓者之名,如雷贯耳。

  最终邓肯集结了大概三万多人的部队,其中一万来人是法兰克部落降兵,两万多人是来自不列颠尼亚的二三线部队。

  这三万多人里面,真正的正规军只有大概四五千人。

  法兰西岛。

  随着不列颠的援军抵达,巴尔顿、加拉文、德雷斯特等人开始沿途布防,真正的统帅是帝国军团的巴尔顿,他也算是一名老将了,早年驻守了莱茵河附近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巴尔顿十八岁就参军,成为帝国军团的一员,今年已经接近四十岁,算是中生代的将领之一。

  其他人的年纪都比他小,总督大人有一个习惯,很喜欢用年轻人上位。

  因为年轻人渴望功勋,更想逆天改命,愿意放手一搏。

  就比如说一个叫做卡尔的小伙子,他今年才十七岁,便已经是第六军团的副统领,大概相当于是千人军团的副将。

  他被调离了将军卫队后,从辅助军团百夫长开始一路依靠战功完成晋升,如今已经距离伯爵的身份只有一步之遥。

  按照不列颠的传统,军团统领就等于是伯爵,这也是伯爵称谓的由来。

  当然,卡尔的崛起有一部分背景的因素,毕竟他的兄长也是将军亲卫,曾经为掩护总督大人冲锋战死沙场。

  这个勇猛的年轻人很受重用,一直都是由克里冈亲自带在身边培养。

  除此之外,平民里面飞速崛起的就是一个叫做罗林的流亡者,他的脑子很好用,算是克维托全力培养的年轻人,因为指挥数百人夺取香槟的战功,一跃成为了辅助军团的首席百夫长。

  这个位置再往上,差不多就是千人将了。

  奥尔良边界。

  随着西哥特王国的大军进逼法兰西岛,巴尔顿也率领数千人试图拦截敌人的先锋部队。

  托里斯蒙德军旅经验丰富,十几岁就随着父亲征战沙场,他调集了一支西哥特突击骑兵,配合数千人的西哥特步兵兵分两路进攻,先是在塞纳河下游击败加拉文率领的蛮族外籍军团,紧接着又在卢瓦尔河击败了巴尔顿,一时间不列颠王国的军队连败两场,似乎是有点士气低落,已经不敢再跟西哥特王国正面大战了。

  西哥特王国的大军主要进攻的路线是两条,一条是从里昂进攻香槟高登方向,另外一条是从图卢兹直接进攻法兰西岛。

  巴尔顿连败两场,将重兵集结在法兰西岛区,他自己则率领一支军队驻扎在后世的枫丹白露附近。

  大军的营帐内。

  巴尔顿的表情颇为凝重,看着身旁刚刚赶过来的加拉文,沉声道:“情况如何?”

  加拉文显得颇为轻松,缓缓道:“外籍军团退守香槟等地。”

  “敌人大概率已经上钩了。”

  西哥特大军短短半个月便从图卢兹一路推进到了法兰西岛区外,两场大战连胜,击败了驻守边界的不列颠军团。

  托里斯蒙德几乎是大喜过望,立刻便调动大军一路追击,他必须抢在邓肯撤军回援法兰克前,一举夺下巴黎所在的法兰西岛区。

  巴尔顿看着眼前的战略地图眉头紧锁,沉声道:“你可知道总督大人现在在哪?”

  加拉文微微摇头,同样凝视着地图。

  营帐内的气氛颇为凝重,巴尔顿沉声道:“总督大人让我们连败三场,诱敌深入。”

  “再败一场,我们恐怕就得退守巴黎城了。”

  他们之前的两场战斗,是佯败,也是真败,毕竟光靠招降的法兰克部队,根本挡不住敌人的凶猛攻势。

  可以说从邓肯起兵至今,不列颠王国的军队从未连续战败两次。

  加拉文沉吟片刻道:“那就再败一场,把敌人引到这里。”

  说完,他指了指凡尔赛的方向。

  巴尔顿沉默许久,最终轻轻点头道:“只能这样了。”

  与此同时。

  托里斯蒙德率领的大军已经进入了后世法国的中央区,这一战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甚至比他预料中的还要顺利。因为在他的预估中,不列颠王国如果想要拿下意大利半岛,必须调集精锐主力军团,那么法兰克地区的守军最多也就是一万来人。

  而且还必须启用法兰克的降兵,他们的士气必定低落。

  “陛下。”

  “霍尔丁大人已经击败了塞纳河下游的敌人。”

  在飘扬的旗帜下,一个骑兵飞速赶来,神色兴奋,气喘吁吁道:“敌人退守到了香槟附近的城镇。”

  托里斯蒙德闻言大喜过望。

  他当即下令道:“让他们不用越过塞纳河,直接在山外高卢驻守,如果不列颠军团的主力退回法兰克,必须全力拦住他们。”

  “派人监视勃艮第人的动向。”

  “同时派出使者去见勃艮第人的首领,只要他们不插手,西哥特王国保证他们独立建国。”

  为了分化邓肯的力量,托里斯蒙德也是下了血本。

  他秘密派出使者去见勃艮第人的首领,许诺在击败邓肯后,允许他们在高卢行省内部建立勃艮第王国,视作为西哥特王国的附庸国。

  如今在成为国王后,托里斯蒙德也没有多少机会亲自上战场了。

  本来按照他的习惯,这个自负勇武的王子肯定是亲自率领先锋部队直接进攻巴黎,可现在他只能统帅大军落在后方调度。当得知敌人有一支军团驻扎在枫丹白露附近后,托里斯蒙德便立刻亲率一支精锐骑兵逼近。

  可惜,还没等他的大军抵达,在侦察哨骑发现了飘扬的国王旗帜后,敌人便立刻开始撤退,就连刚刚修筑好的军事要塞都不要了。

  此时大半个法兰西岛已经沦陷,不列颠军团只能依靠巴黎城的低矮石墙勉强防守。

  整个西欧的局势急转直下。

  前几个月还如日中天的不列颠王国好像一下子就不行了,他们连败三场,不但丢掉了法兰西岛以西的全部土地,还丢掉了勃艮第的部分地盘。

  这要是巴黎还守不住,那些打下来的法兰克地盘差不多都得全部沦陷。

  诺曼底的平原上。

  一支两千多人的精锐骑兵正在绕路直插敌人的后方,伴随着飘扬的黑色龙旗,一小队骑士飞速追上了前方的部队,紧接着卡尔的身影浮现,勒住缰绳下马道:“总督大人。”

  “敌人已经拿下了勃艮第附近,按照你的吩咐,第五军团、第六军团正在紧急回援,做出撤回法兰克的假象。”

  “克里冈大人已经率领一支萨尔玛提亚骑手跟西哥特的骑兵交手了。”

  邓肯闻言勒住缰绳,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缓缓道:“让第五第六军团发动进攻,吸引里昂的西哥特部队。”

  “让巴尔顿死守巴黎。”

  说到这,他扬起马鞭指向了西面,西哥特王国的后路,沉声道:“现在该轮到我们上场了。”

  这支两千多人的精锐骑兵军团开始加速前进。

  邓肯的整个战略布局并不复杂,他也没有学过太多的军事理论,基本上这一套战术都是看三国演义学来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加接近于一种心理上的战术。

  首先,托里斯蒙德听到不列颠王国进攻意大利,必定会急于求成,把握战机,一举截断他们的后路,不给主力军团撤回的时间。

  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他不可能远征救援伪帝,围魏救赵才是最优解。

  这是第一要素,如果是邓肯来,也是务必如此,因为拿下巴黎就是战略上的大胜利。

  其次,西哥特王国拥有精锐的骑兵部队,他们很擅长突袭,只要不列颠王国前线失利,他们立马就能打到法兰西岛。

  但是这个时代步兵跟骑兵的移动速度是没办法比的,真打到了巴黎城下,光靠先锋骑兵几乎很难攻陷城池。这个时代攻城除非说武力高到了邓肯的地步,再加上奇袭才有机会,否则便只能上攻城器械。

  这样一来,西哥特王国的战线就会拉得很长。

首节上一节198/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