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边境待了好几年,虽然最近两年没来,但西北边境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所以他一到边境,便立马掌控了边防的所有军事力量。
夏州的定难军,之前若不是他回了东京,他可能早就把定难军覆灭了,现在重新燃起战火,赵自然不可能再给定难军任何机会。
在上一个世界领军多年,赵不敢说自己用兵如神,但夏州的定难军,他还真没有放在眼里。
不过他来边境后,只是对定难军动了两次手,就停下了攻势,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耐心的等待着,等待辽人的援兵。
定难军是牵制大宋的重要力量,他相信辽人不会眼睁睁看着血衣军吃掉夏州的定难军,辽人一定会出兵援助夏州,甚至可能主动撕毁澶渊之盟的条约,对大宋发起战事,那到时他便有借口对辽人开战了。
就在赵等待辽人援助定难军的时候,时间悄然来到了秋末。
东京,韩王府。
“这里就是韩王府啊?”
葛招娣看着眼前的高门大院,一脸的激动,这可是王府,她还没有进过这种高门大户。
除了葛招娣之外,还有孙三娘和宋引章,以及宋引章的侍女,前不久她和项佑成了婚,现在已经是官家娘子,出入都有侍女伺候。
不过宋引章并没有嫁给项佑就放弃自己的事业,她依旧在永安楼教授琵琶,只是不再对外表演。
孙三娘要比葛招娣淡定些,毕竟赵盼儿和赵成婚的时候,她作为娘家人也来过韩王府,而宋引章是最淡定的一个,因为她现在也算韩王府的人,偶尔会出入韩王府。
现在听到葛招娣这么一说,她顿时有些骄傲道:“外面还不怎么样,等你进去之后,就会知道里面有多大,比我们住的地方可大太多了,我第二次来的时候,盼儿姐带我逛了整整一天都没有逛完。”
在宋引章眼里,整个大宋能比韩王府还要豪华的地方,只怕只有皇宫了。
“我们去叫门,等会你们注意点,王府规矩多,咱们不能给盼儿姐丢面子。”
听到这话,即便是向来大大咧咧,来过一次王府的孙三娘,此时也不禁有些紧张,毕竟像王府这样的高门大院,对她这种平头老百姓,还是太远了。
连孙三娘都如此,更别说葛招娣和宋引章的侍女了。
王府书房。
赵盼儿正在查看小翠递过来的账册,小翠如今已经不单单是赵盼儿的护卫,还是赵盼儿的左右手,在韩王府的地位,仅次于赵盼儿和绣茵。
突然,书房的房门敲响,绣茵缓缓走进来,低声禀告道:“王妃,孙娘子和宋娘子前来拜访,此时正在正堂,是否要带过来?”
宋引章来王府的次数算不得多,但昨日才来过,而孙三娘除了赵盼儿和赵大婚的时候,一直都没有来过,现在听到孙三娘来了王府,赵盼儿顿时双眼一亮。
“三娘来王府了?秀英姑姑,麻烦你带她们过来。”
“是,王妃。”
绣茵应声走出书房,过了好一会才带着宋引章和孙三娘她们来到后院,然后很识趣的退了下去,将地方留给了赵盼儿她们。
见到赵盼儿,孙三娘她们都异常激动,孙三娘更是笑吟吟行礼道:“民女拜见韩王妃。”
赵盼儿顿时不满的嗔道:“三娘,你就会笑话我,还是叫我盼儿吧,这样亲近。”
孙三娘见赵盼儿虽然身穿绫罗绸缎,妆容尊贵,但态度和语气还是跟以前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所以她也就放松了。
宋引章也是甜甜的叫了声盼儿姐,至于她的侍女和葛招娣则显得很是拘谨,纷纷行礼口呼王妃娘娘,在赵盼儿的一阵安抚下,才慢慢放松下来。
一番叙旧之后,赵盼儿问道:“三娘、引章,今天永安楼不忙吗,你们怎么有空过来?”
“虽然最近生意比开业的差了些,但还是很不错的,听引章说你孕吐的厉害,我们就想着来看看你,还有那个池衙内,他不敢过来,所以托我们给你问好。”
孙三娘脸上充满了笑容,在永安楼大火之后,她也是喜事连连。
先是儿子傅子方考进了书院,之后又跟书院的夫子杜长风有了发展,事业、恋人、家庭都很美满,孙三娘自然有足够的理由高兴。
赵盼儿虽然没去过永安楼,但也知道孙三娘的情况,也是替她感到开心,这样一来,就算将来孙三娘不在永安楼,也能在东京待下了。
宋引章那就更不用说了,不仅在永安楼当老师,还是官家娘子。
至于葛招娣,之前她娘来闹过一次,不过都被解决了,现在被委以重任,是个小掌柜,十分忙碌。
大家现在都过得很好,赵盼儿是打心底的高兴。
“盼儿,你在侯府生活得怎样?”孙三娘问道。
“挺好的,府里的人对我都很尊敬,就是现在怀孕了,绣茵姑姑她们什么都不要我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感觉自己都快成一个废人了。”赵盼儿知道孙三娘在担心什么,无非就是担心她没什么根基,怕她在王府受到冷落和欺负。
孙三娘听过后松了口气,笑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不好?你现在是有身子的人,怀的还是韩王府的世子,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你就安心养胎,不用挂念我们,我们都很好。”
宋引章和葛招娣赞同点头:“是啊,盼儿姐,你不用担心我们,我们很好。”
赵盼儿眼眶有些发红,没成亲之前,她天天跟孙三娘她们在一起,现在成了亲怀了孕,她知道自己不能再像从前了。
“你们以后要经常来看我,对我来说,你们都是我的娘家人。”
孙三娘的眼眶也有发红,点头道:“那是自然,其他人不管,我肯定常来。”
“你还常来呢,我成婚这么久,你这才来第二次。”
孙三娘讪讪地笑了笑:“这不是永安楼那边忙吗,实在抽不出时间,我保证以后肯定常来,到时候你可不能嫌弃我。”
第407章 最幸运的事
开封周边的河流众多,包括黄河、济水、京水、淮水等等,直接流入东京的河流也不少,有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等等。
以这四河为主,还构建了将近三百条沟渠,这些河流和沟渠,对于货物运输、排水、城市美化有良好的正面效益,但也有负面作用,很多地痞流氓、脱案人犯都藏匿其中,称之为“无忧洞”,甚至拐卖藏匿妇女。
不过总的来说,这些河流的正面作用是要大于负面作用的,以汴河为例,这条河每年运送粮食百万石,京师、河北,都指着这条河吃饭。
汴河之畔,有一条街名叫临济街,是各大米行的聚集地。
作为东京城十二行的行头,一到秋末冬初的时候,就是池蟠最忙碌的时刻,因为秋粮运至京都,需要他来安排调度各大米行。
自从永安楼火了之后,池蟠的名头更响了,所以这段时间他可谓春风得意,安排各大米行的时候更耀武扬威,毕竟傍上了赵盼儿这尊大佛,他现在比之前更加得意嚣张,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带着手下吕五、何四等人,招摇过市。
“衙内,衙内,快看,你快看。”
啃着点心的何四,突然眼睛一瞪,然后拦着池蟠急切的喊着,同时还是指向了前方。
池蟠手持折扇对着何四的脑袋就是一下:“你鬼叫什么,把本衙内吓了一跳,看什么?”
何四一张胖脸满是委屈:“衙内,是好好姐,我看到好好姐了。”
“张好好?”
池蟠脸色一变,他跟张好好自那日在码头见过一面之后,已经许久没有再见面,也没有过任何联系。
不提盗号,一提起,他心里顿时颇有几分不是滋味。
“在哪儿呢?”
池蟠伸长脖子四处张望,何四赶紧指了指前方的一家米行。
“在那儿,衙内,好好姐在周氏米行的门口。”
池蟠表面上不在意,但其实心里还是有几分在意的,顺着何四手指的方向望过去,然后便看到了那道熟悉的身影。
虽然他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见过张好好,但还是在人群中一眼便将其认了出来,此时的张好好正在跟周氏米行的掌柜告辞,身后还跟着好几个人。
看到张好好似乎是要往他们这边而来,池蟠犹豫了一下,想要离开,可又有点舍不得,最后还是迈开脚步走了过去。
张好好并没有注意前方,而是一边走一边算计好需要采买多少粮食,自然不会没注意到迎面走过来的池蟠。
就在两人快要错身而过时,池蟠终于没忍住喊了一声。
“张好好。”
张好好跟池蟠认识多年,一听声音就能分辨出来。
她抬起头,果然便见到了池蟠和熟悉的何四等人。
只是张好好还没来得及说话,一直跟着她的两个护卫便快步走到了她前方。
虽说赵之前借着沈如琢的案子,清理一下所谓的无忧洞,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主要是时间关系,并没有完全打掉这颗毒瘤,两名护卫并不认识池蟠,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他们隐隐将张好好护在了身后,且目光警惕的盯着池蟠一行人。
池蟠诧异的看向这两名护卫,正要说话,但他猛地发现张好好的发髻不对。
“张好好,你……你成婚了?”
宋朝女子束发是有讲究的,未出阁的女子和成婚后的女子是梳不同的发髻,所以很容易区分出来。
看着梳着妇人髻的张好好,池蟠无视了挡在张好好身前的两名护卫,双眼紧紧盯着张好好,有些难以置信,他不是不知道张好好和赵怀恩的事情,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何四和吕五等一群跟班,也都有些难以置信,他们之前一直以为自家衙内跟张好好是一对,两人分手的时候,私下里还替自家衙内感到惋惜。
可这才多长时间,张好好居然就已经嫁人了,这速度也未免太快了吧?!
张好好越过两名护卫,站在池蟠面前,一脸平静的看着他:“池衙内,我成不成亲,似乎跟你没关系吧?”
刚刚陡然见到池蟠的时候,她心里有那么一瞬的紧张,但也只是一瞬而已,她跟池蟠早就已经分手了,现在她已经是三品的诰命夫人,就算见到池蟠,也没有必要紧张,自己根本不欠池蟠什么。
听到这话,池蟠愣了愣,他虽然跟张好好分手了,但还是有些接受不了张好好这么快就将自己忘得一干二净,嫁给了赵怀恩。
“你怎么能这么……”池蟠有些激动,有些气愤,但随即想到张好好嫁的赵怀恩,他又将各种情绪压了下来,找补道:“是没什么关系,只是我没想到赵长史会真的娶你……”
什么叫没想到赵怀恩会真的娶她?
张好好脸色一变,打断道:“池衙内,我知道自己身份低微,配不上我官人,但我和官人的婚事,是官家钦赐的。”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池蟠急忙解释道:“我只是没想到你们会这么快成亲,我一点消息都没有听到。”
张好好和赵怀恩的婚礼并没有大操大办,原因大概有两点。
一是,赵怀恩实在没有时间操心婚礼的事情。
随着赵去边关,赵怀恩要负责统筹西北边军后勤事务,根本忙不过来。
二是,张好好自己也不愿意大操大办。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和赵盼儿有些相似,都是贱籍从良。
但赵盼儿是贱籍从良一事很少有人知道,只当赵盼儿是一个商女,更别说赵还给赵盼儿的父亲翻了案,让赵盼儿从商女一跃成为了官宦之女。
可她就不一样了,谁都知道她张好好是教坊司的歌伎,这样的身份嫁给堂堂王府长史,本就有不少的流言蜚语,若是再大操大办,指不定多少人暗地里嘲讽赵怀恩。
所以两人大婚的时候,只请了韩王府的人,以及她在教坊司的一些好姐妹。
不过两人的婚礼虽未大操大办,但规格却一点都不低。
不仅有韩王妃代表韩王府出席,就连官家和皇后都亲自到了场。
就这规格,整个大宋都找不出来第二例。
不仅如此,官家还赐了一个三品诰命夫人,这是张好好曾经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偷着乐了许久。
这些事情,张好好没打算给池蟠说,只是淡淡道:“池衙内,我们早就已经没关系,我现在更是成了亲,有了疼我爱我的官人,所以我们以后就没必要再接触了,我家官人可是很小气的。”
张好好对池蟠早就已经没有了任何感觉,现在更不想让赵怀恩误会,所以不愿意与池蟠有任何接触,所以说完这句话之后,张好好便招呼一众护卫离开了,对池蟠等人没有半分的留恋。
池蟠就这么傻愣愣的看着张好好离去,直到完全消失在眼前,都没有回过神来。
“衙内,衙内。”
何四一边喊着,一边用手在池蟠眼前用力的晃了晃,总算让池蟠回过神来,只是他的神情变得非常颓废,哭丧着脸。
“她成亲了,那岂不是说,我跟她真的没有任何可能了?”
何四闻言,忍不住小声嘀咕道:“之前有可能的时候,衙内您也没去找好好姐道歉啊,现在好好姐得官家赐婚,嫁给了赵长史,自然是没机会了。”
“啪!”
吕五一巴掌拍在何四脑袋上,大声呵斥道:“何四,你怎么说话呢,衙内都已经这么难过了,你还在伤口撒盐,衙内有错吗?衙内根本不会错好吧。”
随后,吕五又舔着笑脸对池蟠道:“衙内,您说我说的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