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肝熟练度开始长生不死 第224节

  依照幽泉的话,三日后,元魔宗弟子降临神武界天,届时自然会有一场你死我活。

  他如今一身真气,弱的似幽泉这般不说,那些练气大圆满的弟子恐怕会很倾心于他。

  他需要再想法子让自己的实力往上提上一提。

  徐云帆收拾一番心绪,脚步一踏,向着大周皇庭深处的演武楼而去。

  

  演武楼巍峨如剑,九重飞檐上悬挂的青铜铃铛无风自动。

  徐云帆踏入门槛的刹那,扑面而来的浩瀚文气竟让十极真气自发流转护体。

  抬眼望去,三十三丈高的穹顶下,数百万计的书册密集嵌入书架中,构成一座不断旋转的立体书库。

  独孤九立于“器”字部的金丝楠木架前,枯瘦的手指轻抚着《剑道真解》泛黄的书页。

  这位天剑宗师此刻浑然忘我,剑眉时而紧蹙似遇不解之惑,时而舒展如见大道真谛,沧桑的面容上竟浮现出少年般的痴迷神色。

  “可惜啊……”

  他忽然长叹,指节在“剑意通玄”一章反复摩挲,“若当年铸就天剑时得见此书,老夫的'天剑剑意'至少能再淬炼三分火候。”

  声音里混杂着追悔与惊叹。

  昔日自诩剑道独步天下,视皇庭武学为俗物,哪曾想这演武楼中竟藏着如此多直指大道的真解。

  徐云帆没有打扰,而是静立三丈之外,眉心那道竖纹泛起血色微光。

  武道天眼化作实质般的金光扫过层层书架。

  无相剑法、九重登天步、龙象伏魔功……

  无数信息如洪流般涌入意识海,但在武道神通天眼下,这些数据信息似被一块最新式的芯片高速处理当中,让他能迅速甄别这些武学层次。

  武学虽然不错,但算不得顶尖层次,只能说还过得去,以他如今武学境界,高屋建瓴之下,扫一眼便能明晓个大概。

  他当即不再犹豫,抬步上楼。

  当徐云帆踏上第七层的螺旋玉阶时,神色微动,突然侧身避开一道乌光。

  偷袭的老太监五指如钩,指甲上淬着连九境宗师都能毒毙的“阎罗笑”,却抓了个空。

  “没想到演武楼内竟然还有人值守,你倒是一条忠狗,大周都忘了。”徐云帆语气平静,十极真气却已化作漩涡。

  说着,他透过窗户看着远方皇城外的玉京城内,隐约间有震天喊杀声传入耳中。

  女帝一死,李浩渺等人自然收到消息,趁机起势。

  此时此刻老太监惊骇发现自己的幽冥真气不受控制地外泄,皱纹密布的脸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下去。

  三息之后,老太监化作一具包着人皮的骷髅轰然倒地。

  徐云帆看都没看,周身十极真气越发浓郁了几分,只是上到顶楼,径直走向塔尖的紫檀木案。

  那里正有一册非金非玉的典籍,封面三个古篆让徐云帆目光微动。

  《万乘化剑》!

  果然,这大周皇庭内,既然收罗了天魔遗骸,绝对会收集其相应功法。

  大周立朝近千年时光,绝对知晓不少辛秘。

  徐云帆指尖刚触及《万乘化剑》的刹那,沉寂多时的极道遗蜕突然震颤,俞从灵清冷的声音直接在他识海中响起。

  “咦?!”

  “你竟醒了?”

  徐云帆眉梢微挑,下意识用武道天眼扫过极道遗蜕,发现极道遗蜕内竟然莫名升腾出一股剑意,此刻正如龙抬头开始缓缓复苏。

  俞从灵的虚影在徐云帆眼前显化,素白衣袂无风自动:“同宗剑典的气机触发了我。”

  她盯着古籍封面的古篆,语气骤冷,“这是太华灵墟界'万乘剑宗'的绝学之一,定是哪个蠢货同门偷带入界天,死后遗落在此。”

  这俞从灵是万乘剑宗的弟子?

  有机会定要逮一个元始宗弟子追问一番才行,不然着实两眼一抹黑。

  徐云帆指腹摩挲着书页边缘,触感竟如剑锋般刺痛:“听起来很麻烦?”

  “非剑宗弟子持此典籍者……”

  俞从灵难得冷笑,“会被种下'乘黄剑印',届时无论逃到哪里,都会被万乘剑宗追杀至形神俱灭。”

  她故意停顿,想看到这个狂妄武夫露出惧色,毕竟在梦中演武时,这个登徒子可是非常让她不舒服。

  “原来如此。”

  徐云帆忽然轻笑,在俞从灵骤然收缩的瞳孔注视下,毫不犹豫地掀开了第一页。

  “你!”

  俞从灵的虚影剧烈晃动。

  书页翻开的瞬间,三道玄黄剑气从纸页迸射而出,却在触及徐云帆眉心时被他武道天眼中浮现的堪称浩瀚的十极真气生生绞碎。

第370章 何为筑基

  “有点意思……”

  徐云帆眉心的武道天眼微微缩涨,正在解析着瞳孔中尚还倒映着那三道破书而出的剑气余韵。

  书页翻动的刹那,三道剑气如游龙出渊。

  剑气虽不过三寸长短,却凝练如实质,寻常九境无上宗师若贸然触碰,怕是连护体真气都要被瞬间洞穿。

  俞从灵一时默然,眸光微凝。

  那三道剑气乃是《万乘化剑》中暗藏的“乘黄剑印”,即便她全盛时期,也需以剑意周旋方能化解。

  可眼前徐云帆竟信手一拂,十极真纹如天网绞杀,剑气尚未近身便寸寸崩解,连一丝余威都未能溅起。

  十极真气流转间,竟隐隐有吞噬万法的霸道,连万乘剑宗的秘传杀招都如雪遇烈阳,消弭于无形。

  尽管真气质地不如真元,可徐云帆体内的真气实在是太多太多,若非躯体中没有经络网,恐怕现在已经能着手托举道基,成就真人之位。

  两个时辰后,徐云帆凝视着最后扉页上那行“一剑生万法“的朱批,头也不抬道:“现在,该告诉我怎么用这剑印反钓剑宗弟子了吧?”

  俞从灵沉默片刻,旋即声音清冷如霜:“神武界天,早已被元魔宗烙下宗门印记,乃其专属属地。三千年前我万乘剑宗……终究未能争得此界道统。”

  徐云帆嗤笑一声,指节叩在已经被他合上的《万乘化剑》封面上:“既如此,你们剑宗之人为何会滞留此界?”

  “当年神武界天初现时,元魔宗、万乘剑宗与菩禅净土三方争夺。”

  俞从灵的极道遗蜕略微滑动了一下,其细腻的肌肤与徐云帆紧贴着,让她的声音略微出现些许波动。

  “直至在神武界中,元魔宗那位筑基真人以‘神武道基’出世镇压两派,血洗三千里山河,此界天命,方才尘埃落定。”

  徐云帆眉峰一挑:“原来你们也不过是上界博弈的残渣。”

  “道基之下,皆是刍狗。”

  俞从灵的声音骤然凛冽,乘黄剑印在她灵体上明灭不定,“武道修行,本就是那元魔宗神武筑基真人所布下,纵是跳出武道九境,突破桎梏,达到你们所言的陆地神仙……但未踏过那一步,终究难逃界天收割。”

  道基,道基!

  徐云帆询问:“道基为何物?”

  俞从灵沉默片刻,似在权衡是否揭要说。

  最终,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以徐云帆如今的实力,已能轻易将她这极道遗蜕毁去,极道遗蜕中传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道基……是修行者叩开长生之门的第一块阶石。”

  “阶石?”

  徐云帆有些迫不及待,涉及长生,由不得他不上心。

  “说清楚。”

  “你可知九境宗师为何被称为‘无上’?”俞从灵的嗓音平淡下来,“当初三宗争夺神武道基之法,为的便是再出一位筑基真人,如练气大圆满的修行者,若再进一步,需以自身为炉鼎,熔炼天地法则为基,这便是‘筑基’!

  元魔宗称其为‘元始道种’,佛门唤作‘罗汉法台’,而我万乘剑宗……谓之‘乘天剑座’!但总归是一句话,那便是将自身精气神凝聚,修前人甚少之路,以自身修行的道行燃做薪柴托举升维,成就筑基。”

  徐云帆总算是隐约明白了俞从灵所言,想要筑基,需要尽量寻找一门没有出过筑基,或者筑基已经死去的修行之法,否则一旦有两人修同法同道之人准备筑基的话,那么便是道争!

  “原来如此所谓筑基,不过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夺道之争。”

  “不错。”

  俞从灵声音里浸着千年积郁的寒意,似想起了某事。

  “但无论何种称谓,本质皆是逆天夺命!需以自身道行为薪柴,燃尽前人遗泽,方能在茫茫天道中辟出一条独属己身的升维之路!”

  “更残酷的是……若你所修之法已有筑基真人存世……”

  俞从灵语气中带着些许冷冽。

  “对方哪怕远隔万界,也会感知到。”

  徐云帆追问:“该如何铸就?”

  “你以为那幽泉为何凝成一颗紫金丹意欲为何,本就要活祭托此方天地玄黄气的皇族。”

  俞从灵冷笑,“筑基需夺天地造化!吸取界天之力更为容易,神武界被元魔宗种下秘术,每五百年成熟一次。大周皇帝不知从哪里得来的信息,想借玄黄气凝练‘神武道基’,却不知自己不过是幽泉培育的蛊虫……此界武道,本就有缺陷。”

  “真正的道基,需以陆地神仙境为柴薪,武道神通为火种,百日熬炼方可成形。三千年前神武真人成就之后,却被我万乘剑宗打成重伤,最终道基破损,遁入轮回,至今五世已过,对方依旧杳无音信,也就意味着神武道基空悬!”

  说到这里,俞从灵话语带些许耐人寻味:“这次元魔宗的人进入此界天,怕是要比先前要更加疯狂。”

  徐云帆自然知晓俞从灵这话的意思,他也不甚在意,只是继续询问。

  “你既知晓这般多,有试过筑基吗?”

  “我若知晓……”

  俞从灵的声音里浸满积郁无数年的苦涩,“何至于施展‘藏锋寄魄术’,将神魂囚于这皮囊中苟延残喘?”

  “你在练气几重?”

  “……八重”

  徐云帆了然点头:“难怪,看来你实力不够。”

  “……”

  当下没了心思和俞从灵交谈,时间有些紧凑,需要想办法在元始宗弟子降临前,尽全力提升自己的实力。

  要快速提升实力,自然需要多多吸纳他人真气才是。

  

  待徐云帆踏碎皇宫丹墀时,身后冲天而起的玄黄气柱正与清微山罗天大醮遥相呼应。

  徐云帆见此也没有阻拦,如今玄黄气已与他无用,自然需要多多反哺道宗才是。

  无论是幽泉还是俞从灵所说的神武玄晶,到现在都没见到过一个影子,他自然不急。

  他却没有立即返回道宗,反而转身望向硝烟弥漫的玉京城。

  那里有李浩渺的玄甲军正在与御林军绞杀,更藏着几道蛰伏的九境气息。

首节上一节224/3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