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生笑笑:“怎么,如在梦中?”
刘德连连点头,看看周围,然后又低头看自己一身青衿,然后方才压低声音:“二哥,我也入九品了,我也进学宫正院了?”
与其说他在问徐永生,不如说更像是问自己。
徐永生平静答道:“是啊,你已经是入品武者了,以后不止自己免税赋劳役,家中直系亲属也可免三代内税赋劳役。
将来你有子女,只要身无残疾,不论贤愚至少有一个入府学就读的名额。
城中宵禁仍可出行只需登记往来,可以购置新建大规制的屋宅,出东都远游,路引也很方便简明。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好处,至不济,将来出东都去乡间,随便那个豪户都乐意奉养你一个入品武者。
当然了,你自己想去乡下当个与世无争的豪户财主也是可以的。”
刘德抬手拍了拍自己的脸颊:“我……我还是先努力攒钱,争取在东都给我娘他们换个大宅子。”
“有看上的地方么?”谢初然这时正好路过。
她知刘德同徐永生、马扬相熟,笑道:“年前我们家买宅子,那牙行还算靠谱,介绍你过去,慢慢找不迟。”
刘德连忙应道:“多谢三娘子。”
既然赶饭点碰上,于是大家一起用午饭。
学宫掌馔厅占地面积巨大,同样分作不同区域,提供不同价位的餐饮。
谢初然找地方自是高端。
刘德一顿饭则吃得既是窘迫不安又是大开眼界。
同是蹭饭的徐永生除了感谢对方外安之若素。
于谢初然而言,学宫中一切对她也颇为新鲜,是以常常在学宫中转悠。
结合她出身与国子学就读的缘故,接下来的日子里交游广阔。
从前各有各家,徐永生不知谢初然私下都忙些什么,现在大家都在学宫“住校”,他发现对方兴趣广博,经常这里看看,那里转转,凡事喜欢插一手,大半时间都在游玩,对于武道修行却并不如何上心。
“三娘灵性天赋绝对很高,我们少时在帝京相识的时候,曾经听灵州郡王提过,三娘天赋可能尤胜谢二哥,便是谢大兄也不一定比她强。”
当前在太学就读,同样住校的韩振便跟徐永生吐槽:“只是她性子飘忽,经常分心,灵州郡王和她两个兄长也颇多宠溺,素来不约束她。”
徐永生闻言,不禁想起当初韩振惊讶谢初然选择儒家路数而非武夫路数时,谢初然回应是因为感觉儒家修行各种历练、典仪颇为有趣。
不过……
“三娘比你我年少,但她貌似是第二层三才阁圆满的正八品,或者说八品上的修为,只等相关历练完成就可以去参加晋升七品的典仪了。”
徐永生眨眨眼:“而且,似乎不剩多长时间了?”
韩振死撑:“我也是八品上的修为,我肯定能比三娘更快入七品!”
但你习武比我们俩都早……
徐永生虽然没有开口,但韩振难得读懂他眼神,不禁掩面而逃。
谢家起于庶民,乃是灵州郡王谢峦本人撑起的武勋新贵家族架子,不同于郑、许、曹、韩等经学名门世家凝聚文脉血裔传承。
这种情况下,谢峦膝下两子一女皆天赋不凡,也可称为异数了……徐永生感慨。
人各有命,谢初然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影响她平日里是个好相处的友人,是以徐永生对此也没什么好介意的。
他只是稳稳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修炼步调,继续一步步前行。
自去年十二月中开始,他便在瑞年玉的辅助下,潜心积累自己腰椎地阁第二层内的五常之仁。
相应难度,确实要远高于当初第一块“仁”之玉璧的积累修炼。
即便徐永生灵性天赋已经从当初的平常层次提高到超凡层次,并且有瑞年玉帮助,还得了林成煊的进阶版教材参研请教,这趟仍然花费两个多月时间,才有最终成果,用时远超同在八品境界积累温养
终于,在今年三月的第一天,徐永生腰椎地阁第二层中,无形之气凝聚,微微一震。
无形化为有形,第二块“仁”之玉璧,终于温养有成。
至此,徐永生两层三才阁,当前只余眉心天阁第二层还空着。
徐永生舒展手脚筋骨,长长呼出一口气。
适应一番相关身体变化后,他拿了教材书本,再次前往博士厅,预计寻林成煊和王阐,继续请教修行上的问题。
走近博士厅,徐永生脚步不停,视线若无其事扫过远方一处地点。
那里是五厅之一典籍厅的方向。
他脑海中神秘书册第二页银光闪烁,似是更明显一点。
经过这一个月的往来查验,徐永生基本可以进一步缩小自己的目标范围,锁定五厅中的典籍厅。
典籍厅,一般而言是学宫正院存放各种书卷、典籍、卷宗的地方。
因为一些武学秘籍的缘故,所以那里常年有禁制、看守存在。
终究是要给学生学习的,只是需要遵守相应规章,所以总体来讲,看守是防外不防内,值班、巡逻人员中甚至有一些压根就是学宫学生,相当于课外历练。
但也不可能随便一个学生便大摇大摆进去肆意翻阅其中典籍。
徐永生眼下在思考的便是自己如何能干上“图书管理员”这项有前途的工作?
第54章无礼之徒徐永生
针对当前已经在典籍厅担当值守、巡视工作的学生,徐永生观察了一段时间:
只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这儒家三学的学生,没有尉、器、牧武夫三学的学生,哪怕尉学的专科教育应该正好对应类似工作……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的学生都有,而且乍看上去,既有名门之后,也有庶民子弟,但限于人脉和时间,内里详情尚不明晰……
名门子弟即便是纯武夫也可能入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但协助巡查值守典籍厅的人,始终都是儒家武者……
有入学六年的“高年级”学长,也有入学三年的人,具体修为境界高下尚不明确……
包括尉学在内武夫三学的学生不能入选,徐永生初步猜测歧视原因或许在于武夫自控能力。
至于其他方面的硬性要求,徐永生出于自身目的保密的考虑,没有直接询问林成煊、王阐他们。
毕竟事情涉及那神秘书册。
不过,徐永生晚些时候同谢初然闲聊时,有了更进一步发现:
国子学中有助教咨询谢初然有没有担些历练,值守巡查典籍厅的想法。
结果谢初然婉拒了。
进典籍厅里徜徉书海,随意看书,她有兴趣。
但每天“上班”看守和巡逻,她兴趣就不大了,或者说,她更乐意分配时间精力到其他事情上。
“想借书看书不用心急,七品以后就宽松多了。”谢初然语气轻松:“我为人守信一年时间将满,很快就能去参加八品到七品的格物入品典仪。”
徐永生听后若有所思。
既然不是因为家庭出身,那谢初然得以入选的原因多半便在于修为境界。
两人当前都是八品,自己还差一层三才阁未满,谢初然则已经是标准的八品上。
但这种小层次上的差别,徐永生猜测多半不会作为硬性标准来区分人。
那么除此之外,他和谢初然修为的最大差别,更可能在于,谢初然修成两块“智”之龟甲。
积累五常之智,主要提升人的洞察、感知、判断等相关能力。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用于典籍厅巡逻看守,恰恰符合。
这倒也跟徐永生本人接下来的修行不谋而合。
他在修成第二枚“仁”之玉璧后,当前空置的第二层眉心天阁,正是打算继续温养五常之智,也成就属于自己的第二块“智”之龟甲。
虽然仍需花费一些时间,但不论怎么说都比升七品要早不少。
毕竟去年十二月中旬徐永生才修成自己
何况,积累温养第二块“智”之龟甲本也符合他的预期。
只是自己手头暂时缺失当初能辅助温养第二枚“仁”之玉璧的瑞年玉那般宝物。
对此徐永生倒不强求,没有辅助宝物,自己借两层儒家之仁的底子和超凡灵性天赋,静心修行即可。
而成就第二枚“仁”之玉璧后,徐永生开始翻阅学宫所传的儒家绝学,止戈为武。
这门绝学相对特殊,并非像是执中掌、志正刀、奔雷掌、疾风快刀这些有招有式的武学那般。
止戈为武,乃是同时鼓荡自身浩然气与精神意志,内外虚实相合,从而在武者本人身周小范围内,阻隔其他人攻击,同时平息镇压双方乃至多方杀意,从而达到名副其实的仁心仁念,止戈为武。
因此这门绝学修习的基础不止要求两枚“仁”之玉璧,同时也需要义、智、信三相。
说白了,从精神层面影响对方压制杀意、战意的情况下,作为劝架的也要在战局中有自保能力。
但作为武者,而非浩然气外放可以化虚为实的武魁,虽然鼓荡自身浩然气在身体周围形成气场,终究相对虚幻,压制对手精神更是难上加难,故而根据学宫过往经验,止戈为武之法更多用来压制修为层次本就低于施展者的对手。
当然,如此武学自有适用的场合,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同时压制多人。
徐永生专心修行此法,亦是磨砺自身精神意念的收放。
入读学宫正院后得到的其他几门儒家绝学,徐永生当前虽然无法修习,但也都大致翻过,了解情况。
儒家武学相较于武夫绝学招式,正面作战能力上确实有少许逊色,低境界期间各种武学便已经体现这一点。
武夫绝学的功效大都比较直观,绝大多数都是明确用以搏杀的招式技法。
即便少数用作辅助的各种功效,也大多作用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血肉之躯。
儒家这边,观火瞳不提,省身诀、正心诀都是辅助效果,后者更是只作用于精神层面。
九品期间仅得执中掌、志正刀可以正面作战。
如今到了八品境界,止戈为武并非正面攻坚用处,正心诀的进阶武学正气歌同样还是作用于精神层面。
只不过相较于仅能用于自身的正心诀,需要两方“信”之印章打底的正气歌,可以主动净化身周小范围内其他人遭受负面影响的精神意念,但同样也是用于消除、抵挡无形虚幻针对神魂的攻击,没有物理层面的功效。
同马扬、常杰、韩振、欧阳树等人来往,徐永生亦听说过,武夫在八品境界时,有专门的弓矢绝学,不只是入鹰眸那般提升眼力,而是本身包含更多精妙技法的箭术。
而儒家武者在八品境界是没这方面绝学的。
专门的儒家射术绝学,据说要七品境界至少有三块“智”之龟甲打底才行。
确实要感谢那神秘册子翻不开的第二页啊……文武双全的徐永生由衷感叹。
当前他手头没有跟儒家绝学止戈为武配套的武夫绝学,但徐永生也不着急,先修行止戈为武。
倒是在三月初二晚上,虚幻谛听再次远游,给徐永生新带回一门绝学。
结果他看过后,少有地哭笑不得:
武夫轻身功法《云雀纵》,修习要求意气枪一杆,煞气刀一把,精气甲一件。
刚好对应儒家绝学麟趾步的一枚“仁”之玉璧,一把“义”之古剑,一组“礼”之编钟。
恰恰是徐永生留待将来七品后预计修行的武学,但不适用于现在。
“谁叫我眼下是个无礼之徒呢?”徐永生莞尔,一时间简直想要笑抚谛听的狗头。
笑过之后,他并不纠结,直接安睡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