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晚,还真是发生好多事,发生很多不为外界所知的事。”徐永生言道:“一方还没唱罢,另一方便已登台。”
王阐安慰一句:“所以你和谢三娘他们,还要再委屈一段时间了。”
徐永生对此倒不介意,二层“仁”和二层“智”的相关历练都已经完成,横刀肝胆也同样完工,他平日里大部分时间也都是自己安心修炼,若非如此大乱当晚他也不会还在学宫中了。
他此时反倒有些莫名的遗憾:
凰阳公主秦真同时玉河幽会的秘密,他还一直保守着,结果那两人这趟自己搞得大白于天下了。
好在谛听带回的家长里短小故事太多,随便哪个都能让徐永生安然完成
另一方面,他还保着拓跋锋、常杰二人行踪下落的秘密,只希望那二位比秦真、时玉河争气。
“先生,韩九郎可好?”徐永生想起另一事:“当晚他似是随族兄前往皇城了。”
王阐闻言,神情略微凝重少许,但更多的分明也是茫然:
“就在今天,宋王殿下和玉明公主返回关中帝京,韩九郎也被带回去了。”
徐永生:“?”
韩振,被秦玄他们带回关中帝京去了?
莫说王阐难得茫然,徐永生此刻闻讯,也感到摸不着头脑。
如果说是涉案押解,学宫不至于得不到一个明确说法。
可如果说是与宋王秦玄他们同行返京,又是出于什么原因?
徐永生眨巴眨巴眼睛,来自蓝星的记忆这时在攻击他,以至于他忽然有些精神病人思路广的特质,思维不断发散:
他听王阐、黄选提过,学宫司业罗毅,并不以剑术称道。
他前妻兼冤家对头唐影,似乎也是如此。
那当初宫城里冲天而起的剑光,是源自于谁?
徐永生最初还猜测是否玉明公主深藏不露。
可现在听说了韩振也被莫名带回关中帝京的消息后,徐永生脑海中不禁浮现对方手持长剑的模样。
……不至于吧?
会不会是我在蓝星小说、动漫什么的看多了的缘故?
徐永生难得自我怀疑。
不过他很快便释然,失笑之余收敛自己太过放飞的思路,重新专注于自身。
随着时间推移,东都逐渐放松戒严,这座中原第一大城,开始重新恢复活力。
身在学宫,乍一眼看上去完全无辜的徐永生等人,也陆续恢复自由,可以出入学宫,但近期还有少许受限,不得离开东都。
不过,并不代表先前事已经告一段落。
甚至,事情才刚刚开始,只是徐永生等人不起眼,风暴不再波及他们。
一名皇子一名公主身死,整个东都上下大乾官场,可以说全是待罪之身。
决定这里未来走向的,乃是关中帝京那边,因此很快就有大批钦差抵达。
谢初然家里,她正掰着雪白的手指头挨个点数:
“渊公拼到重伤,且是当今陛下心腹不假,但作为东都留守此番责无旁贷,直接被罢官,然后去帝京请罪兼养伤。
河南府的唐令君平乱有功,但东都地面上折了晋王跟凰阳公主,再大的功劳也不够抵的,所以也要一并去帝京请罪。
一并同行的有右监门卫赵大将军等多名东都高官,还有郑氏、曹氏两家的家主。
右镇魔卫的任大将军和咱们学宫里罗司业为首其他人全部受申斥,但暂时留用东都。”
“大风暴在所难免。”徐永生问道:“但接下来东都总要有新的高手坐镇吧?”
谢初然言道:“这个自然,雄公已经到了,接任东都留守一职。”
徐永生想了想:“殷老将军?”
谢初然笑道:“不错!”
徐永生颔首:“当可安定人心。”
朝廷任命取代尉迟渊的新任东都留守殷雄,也是一位老将,也是当年追随如今天子问鼎大宝的心腹,但不论威望、实力乃至于风评,都更在尉迟渊之上。
就徐永生听说的传闻,与北圣武隐并称的南圣赤龙,当年便是陨落在殷雄拳下。
谢初然之父灵州郡王谢峦,当初年少刚从军不久时,也曾在殷雄帐下效命过一段时日。
“禁军出动了不止一位上将军,正式通缉追捕武隐同时玉河、曹静他们。”谢初然言道。
不算因为乾皇宠信而滥竽充数的幸进之徒,大乾禁军一直以来的规矩,四品宗师可为将军,三品大宗师可为大将军。
而上将军,非武圣不可得。
乾皇这次显然也是动怒了,就算不在乎父子、父女之情,他也要在乎天家颜面。
而正因为如此,类似凰阳公主秦真残害晋王秦元算计宋王秦玄的事情,至少短时间内只会是小道消息流传。
“北圣武隐,这次到底是冲什么来的?”徐永生好奇。
谢初然闻言,难得左右看看,压低声音,神秘兮兮说道:
“这个消息不保真,我也只是听说,北圣武隐,或许姓才是名,名才是姓,名武,姓这个……”
一边说着,她手指向上方指了指。
“名武,姓秦……”徐永生恍然。
所谓的隐,怕是指向大乾皇朝开国初期,更在女帝临朝以前,指的是……隐太子。
大乾高祖皇帝在历朝历代开国君主中都是一朵奇葩,因为能统一天下四海者,他是唯一一个开国登基时只得二品武圣境界的人。
那彼时他如何平定四方乱世强者,最终一统天下?
答案是,有个天下无敌的儿子。
也就是这次千秋节大乱中,曹静专门从书阁四楼套取《文皇帝图谱》中,描绘的那位太宗文皇帝。
多说一句,书阁四楼里同样存放有他爹高祖的图谱,但对秦真和曹静来说都派不上用场,眼下还好端端摆在书阁里吃灰。
若非如此,当初拓跋锋跟徐永生闲聊起河东大乾朝龙兴之地时,也不会有太宗文皇帝开国之言。
官面文章上可能还有高祖开国、高祖太宗一同开国、太宗开国的多种说法并存,但在民间此事基本没有争议。
有争议,或者说颇具传奇性的是太宗文皇帝本人。
弑兄囚父什么什么的……
而这当中的“兄”,便是如今在大乾其实已经少有人提及的隐太子。
所以……
北圣武隐,是隐太子后人?
第80章三尖两刃刀再指方位
如果北圣武隐当真是隐太子之后秦武,倒是解释了他为何也盯上天家骨血炼制而成的游龙血辰。
“罗司业虽受申斥但好歹还是留在学宫,林伯父也回来了。”
谢初然再次掰起手指:“但太学和崇玄学博士同时出缺,也不知会补来哪些人?”
事实上,这两学博士出缺,跟身在国子学就读的她关系不大。
有关系的是徐永生。
依照学宫规章和他当前修为境界,哪怕后面几个月不再进步,也能通过年考从四门学升往太学。
而另一方面,韩振也在东都学宫太学就读。
说起这个,谢初然微微蹙眉:“有韩九郎的消息了,人倒是没事,也没有降罪,没有被关押,只是短时间内还不能回东都,而且我听传闻,他接下来即便继续在学宫就读,也不好说是在关中帝京那边还是回河洛东都来。”
徐永生安慰对方:“韩九郎人没事就好,晚些时候总有再会之时。”
接下来的日子里,东都解除戒严,百姓生活重新活跃起来,但不论哪方面的武者,都安静低调了一段时间。
徐永生亦不例外,只安静专心习武。
直到九月下旬,大家进出往来才重新开始变得频繁。
对学宫学生来讲,当前是一整个月的授衣假,可以自由进出东都后,谢初然再次邀约徐永生一同秋游。
时隔半年,她兄长谢今朝这趟也终于重归东都。
徐永生心中微微一动,在谢初然他们选定路线方向之际,貌似无意提出少许意见。
谢初然、谢今朝本就没有既定的目标,于是最终定下大家出了东都后一起西行。
往这个方向远足,徐永生自然是想循着神兵图的闪光,寻找下一处与三尖两刃刀相关的二郎线索。
随着一路向西,他脑海中神秘书册闪烁的光辉,更加耀眼,更加急促。
徐永生确定方向没错,心下更安定,面上则若无其事同谢家兄妹闲聊。
错过千秋节大乱的谢今朝听闻徐永生、谢初然讲述当日种种见闻和后续众多消息,不禁连连摇头:
“大乾中原腹地,还是承平太久了,突然来个大乱子,便措手不及。”
谢初然同样在摇头:“我倒觉得,这趟最大的问题是出在兄弟阋墙……嗯,姐妹也算,若非如此,结果不至于这么惨烈。”
谢今朝叹息:“说的也是。”
他目光扫视秋日里山川景色:“盛世河山乱起来,当真令人惋惜啊!”
他的感慨,并非仅针对于已经渐渐风波平息的千秋节之乱。
谢今朝此番回来,带来个对大乾皇朝和东都来讲非常坏的消息。
西域商路,可能要断了。
这对于商路起点,集聚中原、江南财货往来的东都来说,将是个不亚于千秋节大乱的噩耗,将会令东都更加元气大伤。
对凡人百姓商旅来说,影响也将更加恶劣。
“葱岭向西,荒原尽头,怎么会突然就起了黑色的天幕,隔绝世间呢?”谢初然颇为讶异。
谢今朝也连连摇头:“这谁能想到呢?尝试步入其中的人全都不见回转也没有声音传出。
哪怕身上系了绳索,外面的人往回拖拽,也只能拖回一根断绳。
便是五品的武魁步入其中,也是相同结果,虽然已经有宗师到了附近,却也不敢轻易探索了。
大家朝着北边、南边分头寻找,黑幕横绝大地,仿佛绵绵无尽,尚不知延伸多远。
我虽然也是极为好奇,但考虑家中,也只好返回。
关中帝京得到消息后,同样派遣专人前往查验,但不知何时能有结论。”
徐永生在一旁听着,也感觉西边阵仗甚至比东都这里要大得多,只是不清楚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
一行人一边聊着,一边继续向西行,入夜休息,天明再继续出发,秋日里山河别有一番景色。
直到某一天,徐永生忽然心神微动,感觉脑海中神兵图闪光骤然大亮,情形与当初自己入学宫正院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