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完成任务!”与会人员异口同声的回应道。
.......
会议结束后,林恩即刻起程前往凛冬荒原运输物资,这次还要顺路去科林西群岛一趟,再帮维多利亚运一次货。
与此同时,班农带领团队立即展开紧张的工作部署。
虽然管理根据地的重任再次落在他们肩上,但这次众人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不会像上次赶鸭子上架那样茫然无措,各项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
对他们而言,十五天内攻克十一座山寨的任务可谓轻而易举,因此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根据地的建设发展上。
值得一提的是,三百名转正民兵虽仅受训三个月,却已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过硬的作战技能。
这些由山中猎人转型的士兵,别的不提,枪法水平绝对没的说。
毕竟林恩可是子弹不限量的供应,民兵们每天干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打靶。
枪法被这么喂了三个多月,想不突飞猛进都不行。
班农与团队经过充分讨论后,决定将部队分为三个作战分队。
每个分队配备一百一十名战士,在完成装备检查和物资整备后,便率领满载辎重的机械驮马队伍向目标区域进发。
十一个寨子下辖七十几个山村,但实际分布范围并不广,全部位于黑石寨七十公里半径内,各寨之间相距不超过二十公里。
三个作战分队分三路进发,只是不到三天时间,其中一支分队就已兵临一处山寨。
与先前剿灭灰狼寨时的隐蔽行动不同,那次是林恩为考核特意设置的限制条件。
这次班农他们采取了完全公开的战术。
即便沿途村落发现部队行踪前去报信,寨子也要大半天后才能得到消息。
因此部队全速推进,毫不掩饰行踪,沿途有进山打猎的山民见到后纷纷避让。
当部队抵达山寨时,直接发起了正面强攻。
守寨山贼尚未反应过来,便遭到密集弹雨和数十枚手榴弹的猛烈打击。
轰然巨响中,山寨大门在硝烟与火光中轰然倒塌,而远处冒着青烟的油桶,正是战士们自制的“没良心炮”。
“没良心炮”的这雷霆一击,彻底击溃了山寨守军的士气,山贼们在爆炸声中陷入混乱。
随即,一百名战士以三三制战术队形展开进攻,交叉火力网精准覆盖每一个抵抗点。
作战分队展现出惊人的战斗效率,不到十五分钟就肃清了全部守军,未除匪首外未留任何活口。
这个特意留下的匪首,将被用于日后举行的公审大会“献祭”给当地的村民。
完成战斗后,部队连战场都懒得清扫,立即整装向下一处目标进发。
其余两支分队的作战同样进展顺利,面对数十名乌合之众的山贼几乎未遇有效抵抗。
就是有很多士兵都是第一次战斗,第一次杀人,有些紧张不适应。
部分战士因目睹被炸得支离破碎的人体零件直接吐了出来。
但当他们想到自己的村子曾遭受山大王残酷压榨的往事,这种不适很快就被坚定的战斗意志所取代。
兵贵神速,三支作战分队以雷霆之势连续攻克山寨,仅用九天时间就完成了对十一处匪巢的清剿。
完成作战任务后,各分队在一处山寨中汇合。
班农并未急于率部返回根据地,而是押解着沿途俘获的匪首,前往辖区各村召开公审大会。
这一举措将有效加速当地村民对新政权的认同与接纳。
而与此同时,重返利沃夫钢铁厂的林恩陷入了深深的纠结。
办公室中,埃葵斯将一杯冒着热气的红茶轻轻放在他面前,柔声道:“VV,这是我特意为你泡的红茶,尝尝看?”
林恩盯着眼前这杯红茶,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埃葵斯,你别这样...我有点害怕...”
“放心,这次是普通的红茶,”埃葵斯促狭地笑了笑,“况且,你的内心在犹豫,不是吗?”
林恩沉默良久,心中暗自腹诽:“哪个干部经得起这样的考验?”
这么想着的时候便端起了红茶,但这次他没忘谨慎的先将薪王眷属给放出来作为防备。
埃葵斯始终保持着意味深长的微笑,静静注视着林恩的举动。
林恩凝视着手中的红茶良久,最终认命般闭上双眼一饮而尽,然随后瘫坐在椅子上,摆出彻底放弃抵抗的姿态。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预想中的异常反应却迟迟未至。
林恩睁开双眼,一脸懵逼的看着埃葵斯。
谁知机魂少女忽然板起脸,一本正经的谴责道:“VV,你太令我失望了,满脑子都是不健康的思想!”
第436章 01型木柄手榴弹
林恩顿时反应过来,老脸一红,低了下头就要自我检讨一番。
不料埃葵斯突然噗嗤笑出声来:“VV,你真可爱......”
林恩一时怔住,片刻后才回过神,起身凑近埃葵斯:“埃葵斯,你什么时候也学坏了?
以前的你可不是这样的。”
埃葵斯轻轻抚上林恩的脸颊,柔声道:“人不可能一成不变,不是么.....”
但马上,突然收回手,神色转为严肃,轻声催促道:“该出发了,高尔加索的同志们都在等你呢。”
这突如其来的态度转变让林恩有些措手不及。但经过这番波折,他内心的涟漪已然平息。
想到高尔加索的同志们正在根据地辛勤建设,自己在外面摸鱼也确实有些不好。
更何况这半年来,他两次前往凛冬荒原都因行程匆忙,也同样没有向安娜斯塔西亚“交公粮”。
想到这林恩便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你也多保重。”
告别埃葵斯后,林恩即刻起程,不到一天时间就回到了高尔加索山区根据地。
如今山间铺设的石子路大大改善了交通条件,村民们再不必像从前那样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地出行。
在前往橡木村的途中,林恩注意到山坡上已开垦出整齐的梯田。
民们正驾驶着机械马牵引农具进行耕作,翻土、播种、施肥等工序一气呵成。
与过去使用原始木犁的落后方式相比,如今不仅农具全面升级,机械马的工作效率更是远超耕牛。
再加上充足的化肥、农药供应,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用十几支步枪支起的枪架。
这是村民们下地劳作时暂时存放武器的地方,这场景与林恩前世老家全民皆兵时期的农村生产队如出一辙。
根据地的每个村民,不论男女老幼,每天都要接受民兵军事训练。
干农活时,十几把步枪就这样整齐地支成架子,摆放在田间地头。
当林恩抵达橡木村时,眼前的景象已焕然一新。
短短三个月前,这里还只有简陋的茅草屋舍,如今每户村民都住进了崭新的二层砖瓦楼房。
不仅民居得到改善,谷仓和磨坊等设施也经过全面翻修,工作效率获得质的飞跃。
村那头的空地上,一群孩童正分成两队嬉戏玩闹。
他们玩的是传统的丢沙包游戏,但使用的“沙包”却是一个01型木柄手榴弹训练教具。
谷仓前的空地上,一群老人和妇女正围坐在简易机械工作台旁忙碌。
他们制作的正是01型木柄手榴弹,成品整齐地堆放在工作台旁的空地上。
01型手榴弹,是林恩直接照抄老家的67式木柄手榴弹。
而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是,67式手榴弹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门槛实际上远低于子弹的生产制造。
林恩老家抗战时期,八路军缺枪缺炮缺弹药什么都缺,但却是唯独不缺手榴弹。
《亮剑》中的那个“俊后生”歼灭山崎大队一役,开打后直接三千六百颗手榴弹糊脸并不是“神剧剧情”。
而是历史中八路军手榴弹真就是这么充裕,一直都作为近战核心武器使用。
本质原因还是手榴弹的生产门槛要比枪炮简单多了。
八路军的“边区造”,即便是一个原始的铁匠铺作坊,在掌握了流程后都能流水线生产制造。
至于67式手榴弹的简易生产线“七人背”,林恩也直接照抄过来了。
那些老人和妇女正在使用的简易机械工作台,正是这种便携式生产设备。
这可是林恩老家六七十年代几乎人人必学的科目。
该装置仅需七人协作即可运转,可日产50颗67式手榴弹,而且具有高度的机动性。
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拆卸背起来就能直接走人,到达安全地点放下后又可以立刻开始制造手榴弹、地雷。
如今的高尔加索根据地也是开始大量囤积01型木柄手榴弹。
林恩一路走来,看着村民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不知不觉已来到村中一栋三层石质建筑前。
这里是整个根据地的行政中心。走进大厅,只见基层干部们抱着文件步履匆匆地穿梭往来。
当林恩来到三楼一间办公室时,看见阿列谢克正伏案处理文书。
听到开门声,阿列谢克抬头发现是林恩,立即起身让出主位:“指挥官,您回来了。”
林恩微微颔首,径直在办公桌后落座。阿列谢克则搬来一张椅子端坐在桌前,一副随时准备汇报的模样。
行政上,阿列谢克因以前有过文书处理经验,被林恩直接任命为秘书助手,同时他还兼任着军队中的职务。
这种军政职务兼任的情况并非个例,那三十名士兵都是身兼军政双重职务。
当前这种军政职务兼任的情况,只是由于根据地特殊的政权架构才会这样,毕竟他们现在实质上是一个“国中之国”。
等未来彻底解放露西亚后,必然是要军政分离的。
“扩张计划进行的怎么样了?”
阿列谢克立即汇报道:“报告指挥官,扩张计划进展的顺利,仅九天时间便拿下了十一座山寨。
我军仅用九天时间就成功攻克十一座山寨,后续的群众组织工作也按计划顺利推进。
目前在保证各村春耕播种工作的同时,新一期道路建设工程已经启动,旨在整合新吸纳的四万余名群众,消除各村之间的地域隔阂......”
虽然新吸纳了四万多名群众,但由于原有的一万村民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组织基础,各项工作的推进反而比初期更加顺利。
橡木村等十七个村子的老村民主动承担起宣传工作,使得新加入的村落很快就认同了根据地政权的合法性。
随后便着手组织群众开展生产活动。
一方面革新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另一方面通过道路修建等集体劳动工程,逐步培养群众的集体主义意识。
而林恩在听到根据地开始新一轮的道路建设后,纳闷的问道:“我都不在,你们怎么就开始修路了?
总不会真靠人工炸山开路吧?
当地村民们能接受这种服苦役一般的劳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