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新一轮扩张
阿列谢克立刻回道:“报告指挥官,并不是您想的那样。
即便您不在场,我们仍具备高效的开山能力。
这几个月来,班农等七位同志已成功晋升职业阶。
此外,您留在物资仓库的那批“次元粉碎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施工效率不及您亲自出手,但整体效果依然十分显著......”
随着阿列谢克的详细汇报,林恩也逐渐恍然。
这三十名精锐士兵本就是国防军重点培养的对象,各类超凡资源当然也供应充足。
他们中部份人已完成见习阶的第二次发育周期,若不追求突破人体极限,只需完成晋升仪式或服用魔药即可迈入职业阶。
而班农等人经过慎重考虑,认为突破人体极限的希望渺茫,最终选择了直接晋升这条更为稳妥的道路。
毕竟传奇种子的力量虽然强大,但其苛刻的条件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的。
而次元粉碎机,则是出自斯卡文史库里氏族研发的一种工程机械。
在第四纪元时期,斯卡文鼠人热衷于挖掘地下空间作为居住场所,次元粉碎机是他们最常用的掘进工具,单人即可操作使用。。
林恩听完阿列克谢的汇报后,便直接离开了橡木村,准备去现场看看。
等他来到施工现场后,就看到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
班农等七名新晋职业阶的士兵正手持次元粉碎机,高效地将崎岖山地平整为开阔路面。
次元粉碎机外观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小电钻一样,而钻头是一个散发着荧光的绿色晶石。
启动时,绿晶石开始高频震动,空气都被震荡出了一圈圈明显的波纹。
沿途坚硬的岩石在强力震动下瞬间粉碎,为道路施工开辟出平整通道。
还有其余见习阶超凡者同样也手持次元粉碎机,不过特意调低震动频率,这种设置使岩石被震碎成适合铺设路面的碎石。
随后由村民们将这些碎石均匀铺洒在平整好的路基上,工程就这样一段段稳步推进。
林恩见状也立即加入到施工队伍之中。
还是薪王眷属开路,他自己跟在后面挖掘排水沟渠。
这一下子直接让工程似是打了鸡血一般,施工效率更上一层楼。
在热火朝天的道路建设同时,各村春耕播种工作也同步推进。
得益于各类机械马和农业机械的辅助,田间劳作所需人力大幅减少,更多劳动力都被调配到道路修建工程中。
时间缓缓流逝,有一众超凡者手持次元粉碎机参与建设,效率要比上次更上一层楼。
这种高效的建设之下,只是不到三个月时间,林恩他们不仅完成了新纳入根据地七十余个村落的道路网络建设,还开凿出一条三公里的穿山隧道。
同时,新吸纳的人口也在三个月内完全融入根据地体系。
按照既定的计划,林恩再次前往凛冬荒原进行物资转运。
在此期间,根据地同步推进新一轮扩张,将控制范围向外延伸了五十公里。
待半个月后林恩返回时,已成功整合近百个村落,总人口增至十二万,随即启动了新一轮山区道路建设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这期间通过启蒙仪式觉醒成为超凡者的山民数量显著增加,他们也拿起次元粉碎机成为道路建设主力。
这次的工程仅耗时两个月便顺利完成。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地盘、人口被纳入并且完全消化,三十名士兵和越来越多的基层干部也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林恩也感觉行政管理工作的压力明显减轻。
而这一次,根据地并未马上继续进行扩张,而是经过集体会议讨论。
林恩决定暂缓扩张,转而在一处富含煤铁资源的矿山附近选址,着手兴建一座钢铁厂及配套矿山设施。
这里也将作为未来高尔加索山区的行政中心。
随着人口增长至十二万,原有的零散村落行政区划已明显不适应发展需求,可以选择一个村子升级成城镇作为行政中枢。
虽然理论上可以选择某个现有村落建设升级为城镇行政中心,但经过对各村落地理位置的详细考察,发现均存在明显缺陷。
主要问题是适宜居住的土地资源有限,难以承载大规模人口聚集。
面对这一现实,林恩最终决定放弃改造现有村落的方案,转而选择在一片新的选址上,从零开始规划建设一座工业新城。
以一座钢铁厂为起点,通过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人口集中,逐步形成完整的城镇体系,同时还能带动根据地其他村落发展。
钢铁厂地址位于一处山谷盆地中,院线这片风水宝地是一个匪帮山寨。
只不过前任的主人现在都被献祭给乡亲们开公审大会去了,现在这里已经成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
得益于有林恩这个“人肉物资仓库”的存在,直接省去了省去了大量建材运输环节,使工程建设进度直线飙升。
时值盛夏,尽管露西亚地区气候偏寒,夏季气温不及旧大陆西部炎热,但正午的阳光依然灼热难耐。
然而施工现场的工人们虽然汗如雨下,工作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随着工程持续推进,盆地内的建筑群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至九月中旬,钢铁厂主体工程及配套的煤矿、铁矿设施已全部竣工并能够立刻投产。
但鉴于此前利沃夫钢铁厂的事故教训,林恩并未第一时间下令开工,而是组织全体工人观看安全教育影片。
黑白银幕上,一系列因违规操作引发的惨烈事故画面令在场工人们无不触目惊心。
他们原本对《安全操作手册》的态度和利沃夫钢铁厂的工人如出一辙仅将其视为培训考核的应付材料。
但这部震撼的教育纪录片彻底改变了他们的认知,每个人都开始担忧自己可能成为下一个事故受害者。
观影结束后,工人们纷纷主动重读《安全操作手册》,逐条研究安全规范。
经过为期三天的强化学习,钢铁厂才正式投入生产。
第438章 弹幕糊脸
钢铁厂正式投产时已临近九月末,此时根据地各村正值秋收农忙时节。
得益于农业机械化革新,今年仅需投入往年五分之一的劳动力,就能赶在寒冬侵袭前完成全部作物的抢收工作。
而就在一群根据地行政官员与基层干部纷纷身体力行的投身秋收工作时,林恩却始终驻守在高尔加索钢铁厂。
他保持着隐身状态穿梭于各个车间,持续开启灵性视野全方位监控生产状况,丝毫不敢松懈。
实在是利沃夫钢铁厂的前车之鉴,让他担心这些山民工人会像切尔尼基辅农民一样莽。
以前利沃夫钢铁厂的工人可真就是干劲十足,个个撸起袖子就上,主打一个“不要怂,就是莽”。
虽然这种工作热情值得肯定,但在工业生产领域,过份莽撞的操作可要是出严重事故的。
除此之外,林恩特别抽调了一批超凡者基层干部担任“安全监督员”。
他们的职责明确而专一,无需理解复杂的机械生产原理,只需熟记《安全操作手册》内容,实时监督工人的操作规范。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予以制止和纠正。
这种看似刻板的管理方式恰恰是工业生产的必要保障。
若是觉得流程太过于死板,想要搞大胆创新那没问题,事后生产小组之间可以专门开研讨会探索技术革新。
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任何擅自改动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就这样,在林恩全方位无死角的盯防之下,钢铁厂的生产秩序井然有序。
虽然仍有极个别工人出现违规操作,但绝大多数工人都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那部震撼人心的安全教育纪录片确实起到了显著效果。
工人们至今对画面中的事故场景记忆犹新,再也不敢将《安全操作手册》给当成是玩笑。
林恩就这么严防死守了一周,确认钢铁厂生产已步入正轨后,终于放心地结束了监视工作。
他转而动身启程前往凛冬荒原进行新一轮的物资转运。
等半个月后,他回到聚居地后已经是十月中旬,各村庄的秋收工作也接近尾声。
村民们兴高采烈的讨论着今年能在十一月前完成全部收获的喜讯。
要知道往年最快也要到十一月中旬才能收完庄稼,更常见的情况是因寒冬提前到来而导致部分作物遭受冻害损失。
林恩在巡视各村了解了一下基层情况后,便立即召集根据地干部召开工作会议。
经过深入讨论,与会人员一致认为:
经过四个月的整合,新吸纳的七万人口,已完全消化,当前各项条件均已成熟。
也是时候启动新一轮的扩张计划了,确保实现半年前会议上制定的年底解放三十万人口的战略目标。
会议结束后,分散在各村的连级部队迅速集结,共计五千四百名官兵完成整编。
一周后,当秋收活动圆满结束,各村如火如荼进行庆典时。
这支军队已兵分九路,每路一个营六百人。
各自负责一个方向的清剿山贼任务,旨在为根据地新一轮五十公里范围的扩张扫除障碍。
林恩选择亲自随同其中一路部队行动,因为该路线上盘踞着一个规模达五百人的大型山寨,其首领是一名职业阶超凡者。
虽然他相信就算是一个职业阶,面对全副武装由普通人组成的一个营也要嗝屁,更别提部队中还有不少超凡者。
但为免出现意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他还是跟着一起去了。
霎时间,高尔加索南部地区的一个个呼啸山林的山大王顿时倒了血霉。
这些往日里在寨子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绿林好汉”们,突然遭到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根据地部队突袭。
凭借丰富的剿匪经验,战士们已总结出一套高效的“三板斧”战术。
起手就是十门“没良心炮”一轮齐射,山寨大门直接被轰成了渣。
待寨子内山贼被炮声震得晕头转向时,又是五百多颗01型木柄手榴弹直接糊脸。
仅是这两轮打击,山寨内的匪徒就已折损大半。
随后,战士们形成三三制战术队形,在交叉火力掩护下快速突入寨内清剿残敌。
这套高效成熟的战术体系使得每场战斗平均耗时不超过二十分钟。
而唯一耗时多一点的就是瓦西里寨了,也就是那个五百多人的大寨。
轰
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整个瓦西里寨陷入一片火海硝烟之中。
惊慌失措的山贼们如同无头苍蝇般四处逃窜,地面上横七竖八地倒着不少尸体。
令人意外的是,山寨首领瓦西里克拉科夫在发现敌军来袭的第一反应竟是转身就逃。
倒不是他真的很怂,而是因为在他的灵性视野中,林恩散发出的灵性光辉犹如黑夜中的火炬般耀眼夺目。
当感知到林恩的存在后,瓦西里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哭喊求救的手下,径直朝着山寨后门仓皇冲去。
说跑就跑,不带一丝犹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