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套本该诞生于长期处于装备、补给、兵力全面劣势的军队中的制度,为何会在高尔加索山区生根发芽?
但林恩显然不会为他们主动解答这个疑惑。
经过十几天的交流后,虽然改革的具体方案还在仔细完善之中,但关于实战演练的新制度已经正式确立。
根据新规,今后在榕树空间内开展的所有常规实战演练,无论设定何种作战场景,都必须确保其中一方在演习初始阶段就处于绝对劣势状态。
这项改革旨在通过摹拟极端不利条件下的作战环境,全面检验和提升部队在非对称作战中的适应能力与战术创新水平。
伴随着为期三个月的驻训计划圆满结束,高尔加索根据地的战士们按照既定安排,开始以分散的小股部队形式悄然启程,踏上返回根据地的路途。
与此同时,林恩也做好了前往凛冬荒原执行新一轮物资转运任务的准备。
在利沃夫市区的府邸中,当林恩正欲向埃葵斯告别时,机魂少女忽然展露一抹浅笑,将一杯冒着热气的红茶轻轻推到他面前。
“VV,这是我亲手泡的,喝完再走吧。”
面对少女期待的目光,林恩沉默片刻,终究还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很快,他的身体很快就变得虚弱无力,整个人都瘫在了沙发上。
而埃葵斯在药效生效的那一刻已然欺身而上,将林恩牢牢压身下,随后不由分说的吻了下来。
事实证明,这样的“考验”对于他这位干部而言,确实有些超出承受范围了。
第468章 改编
林恩因“昏睡红茶”的原故耽搁了行程,比原计划晚出发了整整两天时间。
为了弥补时间损失,他不得不以极限速度驾驶机械马车一路飞驰。
经过昼夜兼程的赶路,终于在约定日期当天抵达了凛冬荒原一处正在建设的新城,总算没有延误工作。
碾转了数十座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完成跨洋转运物资后,林恩在六月初回到了根据地。
当他第一时间来到利沃夫钢铁厂视察时,发现新建的化工厂已经全面竣工并投入生产运营。
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化工车间的危险性还要高于钢铁厂,但由于前期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位。
工人们都保持着高度警惕,操作过程规范有序,没有出现任何违规操作或冒险作业的情况。
不仅是化工厂,整个根据地的行政中枢也都迁移到了这座新建的工业区。
林恩步入厂区内崭新的行政大楼,很快就见到了担任他行政副手的阿列谢克。
阿列谢克立即向他详细汇报这三个月来根据地的各项工作进展。
“指挥官,你不在根据地的这三个多月时间里,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平稳有序的发展。
军事方面,留守的同志们在这三个半月内又新扩编了两个团,目前已经与五团一同前往利沃夫根据地,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实战轮训。
根据地的第一座兵工厂也正式建成,可自产00式步枪、01型木柄手榴弹以及01式76毫米野战加农炮。
民政建设方面,根据地新建了53所全日制小学,根据地内三万名适龄儿童已实现百分百入学率。
考虑到师资短缺的实际情况,教育部抽调了部队中文化程度较高的战士兼任教师,实行半军事化的教育管理模式。
同时,还完成了12座水库的修建工程,扩建了总长约300公里的主干道路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尔加索化工厂已按期建成投产,首批单元式住宅楼也已破土动工。
此外,包括纺织厂、食品加工厂、日用品制造厂等在内的七座民生工厂正在加紧建设中,预计年底前可陆续投入使用......
同时,第一批12门01式76毫米野战加农炮已经成功产出,战士们正在加紧熟悉这些新装备......”
听着阿列谢克的详细汇报,林恩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整体而言,根据地在过去三个半月发展的平稳且快速。
在林恩上次离开前,这里还只有一座孤零零的钢铁厂。
如今不仅建成了化工厂,连兵工厂也已投产。
使得根据地基本实现了除巧工机魂与毒风迫击炮之外各类步兵装备弹药的自给自足,不再需要完全依赖林恩的物资输送。
在各类物资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这样的发展想不快都不行。
待阿列谢克汇报完成之后,林恩便开口说道:“立即通知各行政村村长、村支书以及各地区队主官、指导员。
明天下午一点在钢铁厂准时开会,共同商讨下一阶段根据地的建设发展规划和军队编制改革等重要事项。”
阿列谢克点了点头,走到办公室角落的一台轻骑兵机魂前,拿起磁性笔在显示面板上快速书写。
随着他的操作,会议通知很快通过机魂网络被“群发”至根据地的各个地方。
完成通知后,阿列谢克转身看向林恩,眼中带着探询的神色:“长官,根据地这是要再次扩张了?”
林恩微微颔首:“目前各方面发展都很平稳,基层政工干部的储备也相当充足,确实已经到了推进新一轮扩张的最佳时机。
毕竟高尔加索山还有四百多万的群众等待我们去解放。”
阿列谢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即又追问道:“那么关于军队编制改革,是要正式建立根据地的首个师级作战单位吗?”
“没错,”林恩肯定地回答,“现在根据地正规军已经发展到一万五千余人的规模。
继续只维持团级编制的话,你们以后每次实战演习前都还要讨论商量出一个临时指挥官,已经有些不合时宜了。
等总兵力继续扩充到超过三万人后,部队将整编为两个完整的步兵师。”
阿列谢克听后心中开始思索起来了。
即将组建的两个步兵师,师长人选毫无疑问会落在班农和怀尔斯二人头上。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的资历最老,都是参加过全面战争血战的资深军官。
更重要的是,在之前的多次实战演习中,二人展现出的卓越指挥才能和战术素养,都让全体官兵有目共睹。
怀尔斯在部队陷入绝境时展现出卓越的战场决断力。
面对危急战况,他果断采取冒险战术,组织部队实施了一次教科书般的穿插迂回作战,成功围歼敌军一个整编团。
这一关键行动不仅挽回了一丝颓势,更极大的提振部队士气,稳定了军心。
而班农虽然第一场被“多炮塔骑脸”死的有些憋屈,早早退场全程都来不及有任何的表现。
但在第二场演习中,开局第一天他就精心策划并成功实施了一场完美的围歼战,一举歼灭敌方两个主力团。
这一场大胜直接打崩了国防军步二师的心态,让他们锁定胜局。
二人的种种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由他们两人担任师长没人会有反对意见。
......
当会议通知通过机魂网络传达到根据地各处后,各级干部立即行动起来。
距离较远的村干部们迅速完成工作交接,即刻启程赶往钢铁厂,而离得近的近准备等明天一早再出发也不迟。
在根据地崎岖的山路上,可以看到一名名干部在路上的身影。
有的骑着自行车穿行于山间小道,有的驾驶着突突作响的手扶拖拉机,甚至还有骑着蒸汽动力三蹦子的。
这些交通工具虽然看起来简单朴素,却构成了根据地独特的交通图景。
林恩虽然暂时没能力在根据地建立现代化的公交系统。
但自行车、手扶拖拉机和蒸汽三蹦子这类结构简单、易于量产的载具还是能够充足供应的。
这些设备虽然技术含量不高,制造工艺简单,但胜在维护方便、适应性强,有效解决了根据地内部各村之间的短途运输需求。
第469章 新的根据地
次日下午一点,高尔加索工业区广场上整齐排列着五千余张小板凳,根据地各系统的行政军事干部悉数到场。
林恩立于临时搭建的讲台前发表讲话,阿列谢克在侧后方支起木桌负责会议记录。
“在我离岗三个半月的这段时间里,根据地在军工生产、教育普及和农业生产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代化进程稳步推进。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在场每位同志的共同努力。”
短暂的掌声过后,他随即话锋一转切入今天的正题。
“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当三十万根据地群众开始享受新生活时,整个高尔加索山区仍有五百万同胞在封建势力的压迫下挣扎。
同志们,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初心,从来不只是为局部地区的解放。”
所哟人精神一振,顿时明白这是根据地即将迈入新阶段的信号。
而林恩这时又说道:“不错,现在是时候开启新一轮的扩张了。
但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策略,避免引起那些采邑骑士的警觉。
这些旧势力虽然不堪一击,但如果动作过于激进,反而会招致高尔加索山区外部势力的注意。”
在坐的干部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事实上,仅凭之前根据地两千余名留守的五团新兵,若不计后果的行动,三个月内便能横扫大半个山区。
然而,盲目扩张的代价是显而易见的迅速扩大的地盘和激增的人口,将远超基层干部的承受能力,最终导致管理混乱和社会动荡。
更关键的是,那些采邑骑士也不是傻子,一旦发现异常,他们必定会怀疑有外部势力介入,进而向冬宫议会上报。
一旦根据地暴露,政府军的出兵围剿将不可避免。
然而,然而当前形势下,萨尔斯与切尔尼基辅地区都难以提供有效支。
还有援凛冬荒原那边,正在“集村并城”建设计划。
若贸然调兵驰援,不仅会严重干扰这一战略工程的实施进度,更会过早暴露整体布局。
牵一发而动全身,届时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冬宫议会就不再是小打小闹了。
到时候萨尔斯方面也不得不仓促出兵策应,彻底打乱既定的战略部署。
当前阶段,无论是萨尔斯国内还是露西亚境内的其他革命根据地,均处于积蓄力量、隐蔽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任何过大的行动都可能引起冬宫议会的警觉,进而招致不必要的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保持低调、稳步推进才是最优策略。
“接下来的行动计划将采取更为审慎的策略。
我们不会进行大规模军事扩张,而是选派一批经过严格训练的干部队伍,秘密前往高尔加索山区那些远离采邑骑士势力范围的偏远地带。
这些干部将在当地群众中开展革命工作,逐步建立新的根据地。
作为后方支援,现有根据地的主要职责是提供必要的人员、武器装备、医疗物资和粮食补给支援。”
会议现场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干部们纷纷低头快速记录着会议要点,也不时有人举手发言提出建议。
建立新根据地的工作涉及诸多复杂环节,从干部选拔到物资调配,从秘密行进路线规划到新根据地选址,每个环节都需要计划好。
不过总的来说,根据地人力与各项资源都非常的充裕,完全能够支撑的起这新一轮扩张。
会议持续讨论了一个小时后,林恩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将议题转向新的方向。
“关于新一轮扩张的具体实施方案,各单位可以在会后继续讨论完善细节,最终将完整的规划方案提交给我审阅。
现在,我们需要讨论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有关高尔加索方面军的编制改革问题。
我先开个头提出一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