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第262节

  往后二十年,宝丽金都是郑东汉话事,“泰迪罗宾”三兄弟轮流担任总裁,经理,协助郑东汉管理。

  四人算是做到有福同享,一起发达,把飞利浦下属音乐公司,搞成一言堂。

  明明自己是唱英文歌出身,竟逼到英文歌手远走加拿大,找媒体大吐苦水,说公司只看重粤语歌!

  由此可见郑东汉的霸道和才华,硬是靠统治级的业务能力,把母公司的嘴都堵上。

  泰迪罗宾倒不是鬼佬,而是歌手“关维鹏”的艺名,与亲细佬关维麟,关伟深耕娱乐圈,又称关氏三杰。

  关维鹏可是在新艺城电影公司都有股份,监制的首部电影《点指兵兵》,便口碑票房双丰收。

  关维麟则是艺人关楚耀的父亲,仲有一个绰号“太子基”的,歌唱不好,就要被抓去继承老豆郑东汉的音乐公司。

  可现在四兄弟却对忠和电子送上门的合作协议,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实在是合作协议过于超前,叫关氏三杰跟郑东汉都拿捏不准。

  “把公司当年推出的新歌,拿出二十秒,刻录成一条磁带。放在随身听的包装盒里当赠品,销量到底是增,还是会减?”

  港乐传统的打歌模式,主要是通过音乐电台和电视节目,音响店也算打歌渠道。

  一首红了,再卖唱片,磁带,和KTV版权。

  跟着播放器产品,以附赠磁带的形式打歌,还是前所未有的尝试。

  关维麟道:“录一带试听合集,跟产品送出去,完全问题,但忠和电子每份磁带,还要收十港币的广告费。”

  “这等于我们搭赠品给他,出磁带成本,帮他卖货啊?”

  关伟抽着烟道:“我觉得该跟忠和平摊磁带成本,最多一人一半,广告费想都别想。”

  郑东汉刚才隐隐觉得不对,突然灵光一现,力排众议,出声道:“这份合作值得签!”

  “你昏头啦,汉哥,出钱帮人卖货?”关维麟深感意外,面色惊叹。

  郑东汉道:“华星,百代都在跟我们争市场。帮随身听产品铺货,就是在铺开音乐市场。”

  “有随身听的人越多,磁带卖的越好。”

  胶带唱片的年代,买唱片的前提,是拥有一部放映机。动辄五六百美金的设备,使得音乐市场狭窄有限。

  索尼随身听200美金的价格,已经是打出一波市场,忠和40美金的定价,更是影响深远。

  电子业的发展,促使乐坛进入黄金年代。无人问津到群雄逐鹿,短短数年,参与音乐领域厮杀的资本,越来越多。

  郑东汉抓起随身听,语气坚定,向关氏三杰讲道:“这件武器,我们不抓住,我们的敌人就会抓住。”

  “作为港岛最大的音乐公司,我们最重要是守住市场。”

  事实上,音乐制作,电影工业跟技术产业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时代的进步,会不断赋能传统文化产业

  缺少技术发展,再厉害的艺术家,都无法呈现才华。

  可当郑东汉带着合作协议,上报董事局主席“弗雷德”后,作为宝丽金总裁,弗雷德却拒绝此项合作。

  郑东汉在音乐发行,监制的业务线上有绝对权力,但品牌合作方面,却需要弗雷德的批准。

  因为,港岛宝丽金只是飞利浦旗下的一间公司,弗雷德却是亚洲区总裁,还负责管理台岛,日韩的音乐公司。

  飞利浦透过兼并收购,已是全球三大音乐公司之一,各地业务众多,当地区级的独立公司,只能决定音乐业务,涉及品牌合作,都要上报亚洲大区总裁,由大区总裁统一协调。

  避免因政治关系,地缘冲突,影响公司业务。

  而飞利浦的股权穿透后,幕后控股人是美国犹太资本。

  关维麟见大佬郑郁郁寡欢,神情烦闷,宽慰道:“算啦,公司靠山硬着呢,一次小合作,没什么大不了的。”

  郑东汉一拳锤在桌面:“这些鬼佬太看不起人,拖我们后腿,迟早要吃亏!”

  关维麟弹弹烟灰,出声问道:“鬼佬点说呀?”

  郑东汉靠着皮椅,双手枕脖,目光飘向天花板:“佛雷德说母公司已经研发了新的录音技术,正在跟索尼谈判一致标准,CD唱片很快将取代磁带,用不着和一间盗版电子公司浪费力气。”

  飞利浦作为技术巨头,对华资电子公司的鄙夷,深入骨髓,浸入灵魂。甚至会刻意防范“黄皮肤”的技术小偷,拒绝跟忠和电子合作是料想得到的一件事。

  但在港岛有另一间唱片公司,正急于开拓市场份额,正是TVB的全资子公司华星唱片。

  该公司掌舵人是TVB元老,邵毅夫门下得力干将陈柳泉。华星创建之初,陈柳泉便制定好依托TVB平台,推行“影视音乐结合”的商业模式。

  通过选秀节目,电视剧集,包装明星,推广歌曲。

  这套模式把TVB艺人逼的唱跳演戏,四项全能,例如今年上映的《射雕英雄传》,主题曲《铁血丹心》,便大红大紫,80版《上海滩》主题曲,“浪奔,浪流”,更是世界经典,传唱不休。

  可华星有TVB当做宣发平台,却唯独缺少上流电子工业的靠山。

  在接到尹照棠向华星抛来橄榄枝后,陈柳泉立即意识到忠和和华星是天生的合作伙伴,正是“港人联手,合作共赢”。

  当天中午,陈柳泉便打电话约尹照棠在铜锣湾礼顿道1号的华星大厦见面,考虑到他三合会大佬的身份,还专程请来TVB老板邵毅夫出席。

  一间唱片公司的老板,可镇不住神仙棠的场!

第402章 区区英廷下等爵士

  邵毅夫身穿一套白色西装,撑着手杖,站起身道:“尹生,久仰大名。”

  “邵爵士,客气。”尹照棠跟邵毅夫握完手,打量着七十五岁高龄的电影大亨。

  邵毅夫坐回沙发,拱手请茶,开门见山的讲道:“尹生年纪轻轻,商业布局甚广,是个精明强干,目光长远的强人。”

  “跟华星的合作协议,我跟阿泉都觉得很精彩,但我觉得还可以玩大一些。”

  尹照棠端起紫砂茶杯,刚饮两口,便提起精神,小心应对:“邵爵士想怎么玩?”

  邵毅夫面色自信,坚定有力:“邵氏资本可以追投忠和电子,迅速帮忠和电子扩大产能。”

  “帮忠和电子做到全港第一,亚洲第一,跟索尼,飞利浦一起竞争。”

  尹照棠表情没刚刚好看,沉着脸道:“邵生真是好胃口,想吃下忠和啊?”

  早年邵毅夫只是TVB联合投资人,担任常务董事,在1980年TVB主席利孝和去世后,才增持股份成为TVB老板。

  近几年,邵氏武侠片陷入低谷,在新艺城,嘉禾的猛攻下,节节败退。TVB成为邵氏的主要财路,华星唱片是一步重要的棋。

  邵毅夫的眼光可比陈柳泉更远,已跳过唱片行业,落在电子工业上。

  “以尹生的才华,应该明白融资在商业的重要性。一部产品,一部产品的来,市场早给人占光了。”

  “名利场的较量,比谁金钱流速快,邵氏可以掏出十亿港币,跟忠和的技术携手。”

  “强强联合,改变世界!”

  邵毅夫说话时已经拔开钢笔,在一份合作协议上签字,递给尹照棠:“这份协议只是开门红,图个好彩头。”

  尹照棠不再客气:“邵生,金钱无国界,但老板是有国界的,不是一家人,吃不了一碗饭。”

  “再会!”

  邵毅夫面容霎时通红,胸膛起伏不定,陈柳泉没想到忠和主动发起的协议,竟然会大老板的支持下,撕碎了。

  来办事的杜子华,目睹完一场好戏,拿起公文包,表面功夫都不做,急匆匆地便离开华星。

  他在电梯里,押着包扣,面色疑惑,出声问道:“棠哥,出什么事了?”

  “姓邵的狮子大开口,想参股忠和,过界了。”尹照棠不苟言笑,西装笔挺地站在梯厢中。

  杜子华蹙着眉头:“邵爵士是个生意人,想挣钱,正常的啦。”

  尹照棠答道:“工厂核心技术是内地给的,邵毅夫一个英廷下等爵士,有什么资格来分一杯羹?”

  以磁带赠品绑定随身听的销售合作,跟与内地无关的商业协议,可凡是涉及到忠和电子的股权。

  必须从政治出发进行考虑。

  就算忠和电子的工厂在港岛,是百分之百的港资,生产,销售,管理和利润都与内地无关。

  当技术是利用政治关系,从内地引进,乱搞融资,就是卖国!

  真缺钱抢市场,可以找内地融资啊,挣钱的事,第一给外人,不挣钱的事,留给自己人?

  贱骨头啊!

  杜子华撇撇嘴:“时代变了,英廷爵士唬不住人,倒成罪名了。”

  曾几何时,不给港英捐个十亿八亿,都搞不来的爵士头衔,可是上流社会,富豪大亨的最高荣誉。

  “下等爵士”更是充满讽刺,英廷够强,下等爵士是上等人,英廷无力,下等爵士是下等人!

  铁娘子摔跤,狼狈回国后,接受过皇家爵位的华人大亨们,个个都惶恐不安,费尽心思的想自保。

  邵毅夫想入股忠和,既能图谋电子产业,又可跟红顶商人搭上关系,一举两得,肯定大方。

  尹照棠却用实际行动回应:“你配吗?”

  做生意,就做生意,爱国这条赛道上,他没有对手,更不收徒弟。

  邵毅夫在目送尹照棠离开办公室后,猛地抬起手杖,把茶几上紫砂茶壶,杯具,一棍平扫,统统扫落在地。

  “嘭!”

  瓷器碎裂声,回荡屋内,陈柳泉胆寒收声,屏气凝神,心中惊惧万分。

  邵毅夫盯着手里的绅士杖,气不打一处来,突然大力把手掌砸在地上,咒骂道:“小赤佬,目中无人,没大没小!”

  陈柳泉看断成两半的手杖,惊觉利害,瞳孔猛地睁大,竟不自觉吞咽口水。

  见邵毅夫呼吸越来越急,他连忙帮忙掏出护心丸,喂了六颗给老板:“六叔,一次没谈拢,还能谈第二次。”

  “用不着同一个古惑仔大动肝火,伤身体啊。”

  邵毅夫回过气来,呼吸渐渐平稳,喝着水道:“在港岛从商,最忌锋芒毕露,连左右逢源,骑墙看风的本事都欠缺,一根筋的走不长。”

  “邵老六”在大马制作电影起家,最困难时,每天骑着流动放映车,在街头广场卖电影票。

  他在媒体采访时坦然承认,自己是个锱铢必较的商人。曾因拒绝影星分红,导致邹怀文出走创办嘉禾,错失许冠文、许冠杰、成龙等巨星,还曾骂李小龙自大狂妄,把一万美金一部的片酬,直接斩到脚底,开价2500美金一部。

  邵氏的落幕,不是公司不行,是老板不行了。

  如今TVB不过是靠第一张免费电视牌照积累的先发优势,观众惯性,不断抄袭丽视和海外的节目,翻拍小说电视剧,来保证收视率,看似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实则抱残守缺,不思进取。

  这样一位高龄商人,竟然是港岛红十字会主席,旧金山知名慈善家,英廷爵士,可想而知得捐多少钱。

  捐出的钱,实则是向英方输诚,求鬼佬可怜,做影视行业的买办罢了。

  后世火遍全国的毅夫楼,首座捐于1986年华东师范大学,1985年,邵氏才展开对国内的慈善活动,看时间点便知邵毅夫的慈善,带有极强的政治意图。

  尹照棠对邵毅夫的行为,秉持着不置可否的态度,商人嘛,做好商人的本分就行,该交保护费交,不乏是种智慧。

  但一个有智慧的人,不能看他年轻,当他傻仔来的吧!

  当了英廷的爵士,以后好好做下等人,乖乖捐钱,还给你一点面子,想白蹭他的车,扮起大佬,站着钱挣了,唔好意思,别怪他一点面子都不给。

  就算邵毅夫是宁波商会最具影响力的魁首,该得罪,照样得罪个净。

第403章 香江名驹‘细佬棠’

  凌晨,一点。

  尖东。

  尹照棠跟梁心颖在房间里收听马赛,俩人跟上主持人节奏,强骑猛干,一鞭又一鞭朝着马臀狠抽。

首节上一节262/4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