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第261节

  有一批元器件内地无法生产,采用走私的日本货,使得成本略微高昂。

  仅机身成本便达三十美金,算上人力,水电等,最低都要五十美金。

  电子厂销售部经理皮飞鹏是鸭寮街老拆家,在为call机线开辟销售渠道时,便立下汗马功劳。

  是电子厂里难得的市场型人才,手下有三十几人规模的销售团队,最远的一批订单,已经把call机卖到大马去了。

  可波鞋厂,电子厂的销售策略,历来是大老板一手抓,皮总更像是工具人。

  但当大老板把随身听定价到为“四十美金”时,皮总彻底按捺不住怒火,竟敢夺命连环call,把大老板call到公司来开会。

  “大佬,做生意,不系做慈善。四十美金一台,折算成港币三百五十块,卖一台亏一台。”

  “索尼TPS-L2的发售价,200美金,港币接近两千。现在鸭寮街的水货,都要卖一千块。”

  “卖的越猛,倒闭越快呀!”

  皮飞鹏穿着袖口发黄的白衫,坐在椅子上,满脸胡渣,心力交瘁的叹气。

  尹照棠挺看重他的负责,但全港最大的电子厂就是忠和,广大同仁缺少参考对象,还没吃透电子制造业的逻辑。

  皮飞鹏的担忧有道理,管理层普遍反对低定价,就算忠和的产品故障率高,也该卖上七十美金,以合理利润,兜底工厂运营。

  尹照棠缓缓说道:“索尼水货卖一千港币,我们卖五百,看上便宜一半,其实跟一块区别。”

  “肯花一千港币买索尼的人,就不会花五百买忠和。随身听的消费者,主要都是年轻人,有的甚至是学生仔。”

  “现在全港平均收入刚过一千港币,代表大把人收入不到一千,肯拿一个月半个月的工资买一部随身听的人,一定会买进口货。除了1000的索尼,仲有800的飞利浦,700的松下。”

  “我要把价格压到月收入的一半以下,开辟新的低价市场,让更多的人用上随身听,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乐趣!”

  皮飞鹏面对大老板的豪言壮语,束手无策,哀声道:“大佬,培养市场,不是送死啊。”

  “你不挣钱,钱都给鸭寮街商贩挣走了。”

  把忠合电子的货拆散,套上索尼的壳,卖索尼的价,那群扑街佬们非常手熟。

  尹照棠笑道:“四十美金的随身听,卖一百部不挣钱,卖一千部也不挣钱,但要是卖五万部,十万部,就会挣钱了。”

  “订单量上来,跟日本和内地配件厂采购的时候,单价就会降低。”

  皮飞鹏意识到诀窍,低声问道:“会降多少?”

  尹照棠吮吸雪茄,笑容隐秘:“斩低到百分之五十信不信?”

  皮飞鹏惊叫:“不可能!”

  这就是小市场困境,根本没见识过制造业的规模效应,忠和电子对港岛客户的定位,永远是第一批尝鲜客,能回本不错了,整个东南亚和内地市场才是挣钱的地方。

  别说内地人穷,人口基数在那,再穷都有富人。别怕日韩富有,再富都有穷人,低价策略恒古不变,中外通吃的王炸。

  “不管你信不信,我都不会改变定价策略,叫工厂全力备货,我会做上市营销。在下个月底,仓库至少要备好一万台存货。”

第400章 人气爆棚,弯道超车

  湾仔,港湾道26号,一座新落成甲级写字楼内,人潮拥挤,行人如织,正举行第八届港岛电子展览会,气氛非常热闹。

  该展会由贸易发展局主办,利用港岛的区位优势,自1975年起,每年都定期举行。

  展会经济是一个好政策,可带动差旅,促进航空,酒店,并培养制造业。

  一百多个展位上,核心地段,有个展台挂着忠和电子的招牌。

  许多参展顾客听见有展位传出音乐,是陈百强的《涟漪》,去年荣获十大金曲。每年展会都有音响商会放歌试听,顾客们都已屡见不鲜,等阵阵欢呼和陈百强打招呼的声音传来,顾客们才惊觉是歌星到场。

  金山实业的展台后,参展经理范家祥,看到顾客们潮水般涌向忠和电子的展台,连忙带上两名员工:“走,我们去看看。”

  “挑,竟然真请歌手到现场,忠义电子的人真会玩。”

  得利钟表,艺林电子,陆氏实业,香槟公司的展会经理,竟纷纷都来到忠和电子的展台前。

  “陈百强!”

  “真的是陈百强。”

  “啊,还有周蕙敏,张国荣,梅艳芳”

  长枪短炮架在展台外,记者们正在拍照录影。前G4特工曾景福带着十名安保在展台站岗,身材火辣,穿着泳装的靓女,向参会商人派发着新品传单。

  人流达到一定规模,从众效应出现,至少上千人聚拢在展台前,达到当天上午场人流的一半。

  连其它厂家展台的人都赶来参观。

  在参展商家还一本正经的派发传单,展示产品,客人们西装革履,询价问货,商业氛围刻板老气的年代。

  一次娱乐化的新品发布会,吸睛效果堪称恐怖。

  左手看着展台前乌泱泱的人群,摩肩擦踵,拥挤向前,惊喜的叫道:“人气爆棚,大佬,火啦,新品一定能大卖!”

  四十美金一部随身听,价格上已经是王炸,要是配合好宣发,一举便可点燃市场情绪。

  而八十年代,没有网络购物,一个产品要大范围铺货,是离不开经销商的。

  因此,宣传有两种,一种是对经销商的宣发,一种是面对客户的宣发,前者需要在业内打响名气,后者则是铺开广告,打造品牌形象。

  搭建自己的经销网络,搞授权经销商,不是小公司的玩法,港岛也缺少市场,根本授权不了几间门店。

  大部分货要靠代理进内地,或是卖境外的时候,直接工厂出货就行。

  今天,尹照棠费大力气开展台,办港岛电子业头一场新品发布会,便是希望给经销商一个好的亮相。

  陈百强献歌一曲结束,尹照棠穿着西装,手拿话筒,登上舞台,在忠和1的大幅海报前,喊出“不要两百美金,不要一百美金,不要五十美金,只要四十美金”的名言!

  顿时,经销商们发出惊呼,气氛集体被引爆。

  有市场经验的商人都知道,一款产品的价格被斩低一半,代表着客户群体将多出五倍,甚至是十倍!

  世界拥有是金字塔,甚至可能是根图钉,上边的人少,下面的人多,就算经销商们一眼认出忠和1是索尼的山寨版,但更多的配色,迎合了年轻人市场,低廉的价格,使一切缺点都不是缺点。

  哪怕忠和电子的产品,比传单上说明的故障率还要高,但随便进个二三十台,摆在店里都是不愁卖的。

  光靠价格冲击,就能冲出一波销量。

  产品好不好,口碑崩不崩,其实都是之后的事。

  发布会还没结束,便有许多商户领取了采购单,写下数量和提货时间,交完押金后,订单便有法律效力。

  只要按期到工厂提货,交易便算完成。

  范家祥拿着传单,越听越琢磨出味:“官方定价40美金,建议经销商售价不超过五十美金?”

  “我不听取建议行不行?”

  由于电子产品很多零件要外采,定价都是美金为准,留给经销商十美金的利润,在随身听产品类目下是很低的。

  可经销商不听劝,卖五十五,六十美金也有销路。

  只是会破坏厂商的低价策略,后续销量拉不上去,忠和电子怕是要破产。

  他隐约感觉到忠和电子有后招,但却雾里看花,挠破头都想不明。

  在一众电子厂家惊叹于忠和电子的产品价格时,尹照棠也在展会上,头一次认识全港电子业的生力军。

  毕竟,他以前混上水,很多电子厂老板,驻扎在观塘,大埔,荃湾,屯门,在一幢幢工业大厦里,暗无天日的苦干猛干。

  “港岛电子业可惜了。”

  从发展局会举办电子展览会,便看得出来港府曾有意扶持过电子业,八十年代末期,电子业与纺织、成衣、钟表并列香港四大支柱产业,占全港总出口额的20%以上。

  其中,鸭寮街教父“胡孝青”创办的香槟集团,早年就是索尼的代工厂,后来推出自己的收音机,电子表业务。

  金山工业则主要生产电池,扬声器,超霸电池享誉全港。

  仲有得利钟表的电子表,艺林电子的音响,光是“电子手表”一项,港岛曾经就占世界三分之一的生产量。

  电子音响和电脑配件领域,港货也是高端的象征。

  但可惜港府没控制住地皮、金融,迫使港岛发生产业出逃,北上珠三角,将来著名的世界工厂,便是“难民”来的。

  如今,忠和电子在港岛算是小有名气,生产的call机以便宜闻名。能自研集成电路,在技术上也算一流。跟胡孝青的香槟集团相同,承接了一些技术转移,有着独特优势。

  一个是回家取经,一个是留洋学艺。

  一天的展会结束,左手盘点完订单,竟直接售出六千台,等为期一周的展会结束,至少能出货一万多台。

  尹照棠都不由感叹港商们的眼光犀利,不愧是亚洲之窗,风云宝地,能人辈出!

  好的产品,永远不愁销路。

  上车前看向写字楼的招牌,上面写着“华润大厦”,举办展会的地盘,则是大厦副楼,挂牌港岛展览中心,与后世的“港岛会议展览中心”没一文钱关联,官方名叫作“中华出口商品陈列馆。”

  物业管理方是华润集团子公司“华夏广告展览有限公司”,中心高有六层楼,单层面积2100平方米。

  承建公司为和合实业,老板是知名爱国企业家“胡应湘”。

  由于市区缺少展馆场地,港岛会议展览中心的大型展会,基本都在“中华出口商品陈列馆”举办。

  当展会正式落下帷幕,七天的展台销售额,收官战绩一万三千台,交货期竟已排到两个月以后。

  尹照棠还在展会上玩起限量发售,只批给经销商一万台,剩下一万台的库存,将在电视台和《91杂志》上进行厂家直售。

  第二日,全港市民发现,《91杂志》,《东方日报》,《星岛日报》等数十家纸媒,都出现忠和随身听大版面广告。

  厂家直售三百五十港币的价格,横扫全港,再印上抢购热线,第一天就直售一千台。

  把马栏里接嫖客电话的小弟,划二十个人出来,负责接听订购电话。

  《91杂志》的广告上再写明,可在持牌报亭付预够金,厂家将通过“报纸佬”把随身听就近送货到客人身边。

  一条直销渠道便瞬间打通。

  市民们发现抢购热线,不是吹水,售空竟真的没货。一时间竟掀起抢购热潮,鸭寮街商户们见到产品热销,纷纷在门口挂出海报,先把客人吸引进店。

  先趁热度一波把价格抬到六十五美金,再一步步看市场供需,斩到六十,五十五,五十。

  经销商跟忠和拿货时没有签限定限价协议,当发现直售的价格数量有限后,涨价是必然出现的事。

  经销商有了利润,不会骂厂家,客人溢价购买,只会骂经销商。工厂做到真把产品价格锚定在四十美金,俘获一大批忠诚客户。

  忠和随身听成为83年港岛电子产品市场的第一个爆款,营销手法在当年便被选入商学院经销实例课。

  在用电子产业弯道超车后,学习索尼,飞利浦等品牌,利用资金池优势,收购音乐厂牌,介入乐坛发展,便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情了。

第401章 乐坛争锋 港商联手

  星光行是尖沙咀一座商业大厦的名,矗立梳士巴利道3号,素有港乐工厂的美誉,集中着宝丽金,百代,华星,风行,永恒等十数家音乐公司。

  有最知名的雅旺录音室,最权威的版权法务公司。

  许冠杰,郑少秋,汪明荃,罗文,邓丽君,众人星光璀璨的名字,追梦星光行,成就一段港乐辉煌。

  租有一整层办公室的宝丽金唱片内,总经理郑东汉跟“泰迪罗宾”三兄弟,正围着一张长桌,人手一部忠和随身听,开开关关,把玩着产品。

  四人在六十年代曾组乐队“Teddy Robin and the Playboys”,业余出道,红极一时。

  是港岛最早期的“英语流行乐队”,后加入钻石唱片,靠几张专辑的佳绩,拿到唱片公司股权。

  宝丽金收购钻石唱片后,四人组收获颇丰,继续在宝丽金任职。

  71年时,郑东汉以二十四岁之龄出任港岛宝丽金总经理,挖掘出许冠杰,许冠英,谭咏麟等一批歌手,一手刨制出“粤语流行音乐”的概念。

首节上一节261/4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