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第400节

  以总督之职,尽降三旗。

  系大英历史上所有总督最耻之举,现场还有活口,消息定隐瞒不住,到时不仅仕途全毁,身败名裂。

  还将被钉在耻辱柱上,成为大英最失败的总督。

  除非以一死以报皇恩!

  可偏偏,他没有赴死的勇气,只能在内心哀叹:香江之水,格外冰凉

  这时,许罡,蒋豪,左手三人,双手捧旗,踏上杆台,由许罡先升起红旗,再升起致公会旗,再升忠义堂旗。

  “敬礼!”

  许罡近乎本能地呐喊,立正敬礼,望向飘扬起的三面旗帜。

  哗啦。

  所有人,有的熟练,有的僵硬,乃至有人照猫画虎,歪七扭八,但都面色严肃,目光灼灼地敬起一礼。

  “解决掉手尾,撤了。”尹照棠摆摆手,率先带人离开官邸。蒋豪垫后,举起手枪,把仅剩的几名VIP保护鬼佬,一一开枪击毙,凡军事人员,不留一个活口。

  当兄弟们回到黄竹坑的后,位于新界地区的英军营队,堪堪才过九龙,进入中环。而且只调来一个营,剩下的部队,还要谨守关卡。

  警校,暂时成为改革派的军事营地,当夜,任荣整顿完总署事务,驾车匆匆赶来,刚见面便立正敬礼:“尹生,幸不辱命。”

  “干的很好,伙计们伤亡点样?”尹照棠坐在一间办公室,给任sir递上杯热茶。警校负责人穿着白衬衫,在旁陪同。

  任荣饮了口茶,润润嗓,面色沉重:“四十五名伙计牺牲,三百多名伙计轻伤,对警队的震动很大。”

  “要不系鬼佬最后撤军,怕是溃败难逃。”

  尹照棠叹气道:“战场想赢,总有牺牲。好在胜了,兄弟们都能拿到应有的荣誉,所有人,照因功牺牲,双倍津贴,开支由鬼佬买单。”

  输家,除了割地,还得赔款!

  当财政司长见到总督调兵都无法镇压警队后,面对递上来的经费申请,除了签字还能点办?

  “至于荣誉嘉奖,还有擢升提拔,警队内务,我就不插手了。”尹照棠道:“你看着安排,有需要,组织和我个人都可以出力。”

  “多谢尹生。”任荣没有拒绝。

  当晚,TVB便播报了有一连驻军发起动乱,试图攻占警察总署的新闻,彻头彻尾,把军器厂街的血债,全算在鬼佬头上。

  鬼佬高层释放出解散武装的声音,只保留纪律部队,进行行政管理。此外,尤德既然卸任,祖家要调来新任总督的事,不胫而走。

  很显然,大英已不再相信尤德,打算更换一个话事人。解散部队,而是服软的信号,希望借着低头,把百年租约走完。把军方人士推出来扛责,则是是给在职总督一个体面,让下一任总督好做点。

  虽然,军事,政治,金融,律法方面,大英当局已全面溃败,但多管一年行政,多收一年租税,最后几年,该熬,还是得熬啊。

第653章 功成名就

  始于“学生抗议”,爆发在军器厂的政变,最终,以总督辞职,军队解释,十二位教育组议员监禁收尾。

  在资本层面,由于速战速决,并未造成深度动荡。仅在爆发的前两日,使恒指下跌,后被游资拉起。

  国际游资只关心港岛安不安全,不关心港岛在谁手上.

  只要《中英协定》没变卦,中方加强控制,是则利好消息。

  梁漫平赶到忠义集团,笑着赞扬:“尹生,高层对你的勇气和决心,非常赞赏。往后,港岛将迎来新的时代。”

  尹照棠面色谦逊,恭维道:“多谢领导们的爱护,能和平解决的事,发展成冲突,也系我能力不足。”

  “多少,还是影响到市民,深感愧疚。”

  梁漫平缓缓摇头,出声道:“尹生过份谦虚啦,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一件事,付出些代价,未尝不可。”

  “老一辈,有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尹照棠点点头,看来高层眼光还是够大,没人借题发挥。真想踩踏一脚,光死伤人数,便可说道说道。

  不过,港岛还没真回归呢,哪怕97之后,依旧需要本地士绅管理。统战价值很大,谁都不会来触霉头。

  说到底,法治还是依托人治,体制依旧人为,士绅管理说起来不好听,但却是最适宜的手段。

  哪朝哪代都省不了。

  内地照样有,无非是把“士绅”换了个名词,或叫“人士”,或叫“代表”,都系垄断生产资料的阶级。

  平头百姓写身份资料的时候,政治身份只能填“群众”,为乜?缺少生产资料的人,就系生产资料呀。

  “群众”和“人士”不一样!

  “此次运动后,港岛回归,可谓人心所向了。”尹照棠说道。梁漫平深以为然,笑道:“嗯,有尹生作表率,不是纸面意义的回归,而是真正的集体回归。”

  历史上,真正的回归,得等到《安全法》通过之后。仔细算算,竟争取到二十年时间,可为港岛搏得多大发展?

  “在经济,政治方面,还需尹生多操心。”梁漫平道。尹照棠斟酌着道:“我会多观察,多考虑,有好的提案,一定交上去。”

  “呵呵,有尹生的话,我放心。”梁漫平应道。尹照棠扬起眉头,邀请道:“梁生,下个月,大屿山天坛关帝正式开光,我打算举办一次开光庆典,会叫很多朋友到场,国内国外的都有,有时间来玩玩吗?”

  梁漫平欣然答应:“问题啊,冲尹生的面子,我都得到场。”

  要完成义字运的酬神条件,总得找个由头。那可是高达十万人规模的重大祭祀活动,不讲清目的,连人头都不好凑。

  索性,他便搞了个开光的理由,说起来离谱,却很吃得开。因为港岛讲风水,重迷信,全球最大的室外关帝像开光,来凑凑热闹很正常吧?民俗活动也能淡化政治属性,令许多人放下包袱,前来参加。

  他在这次酬神仪式里,确实不打算搞政治串联。

  因为,港岛已无对手,全系他的人,没不必要搞串联呀。所以,他不管黑的白的,广邀好友,大发请柬便是。

  有人私下串联,他不管,只要不搞毒,人口买卖之类的,能谈一些生意,算他们的机遇。

  他还叫公司组成筹款会,面向商界,社会进行筹款。社团除了出一千万的启动资金外,并不打算追加捐款。

  参与庆典的人,差旅自费,上香还得收十蚊香火钱。募得的善款,则会以“关圣爱民基金”的名义,输入社会,保障伤残,儿童等弱势群体。

  至于商界,政界,毫无意外,已成华人掌舵,并且改革派迅速壮大,保守派开始蛰伏。

  其中,任荣立功最大,官升二品,上位警务处长,成为名副其实的话事人。庄卓言获得尤德的委任状,上位ICAC廉政专员,成为ICAC首位华人专员,名满香江。

  虽然,以地产商为主的保守派,依旧拥有不小的势力,但注定已沦为弱势,并且不可能再崛起。

  随着回归的时间表,越来越近,他们想要政策,只能投入改革派的怀抱。

  1990年,5月,16日。

  数以万计的关帝信徒,通关涌入大屿山,有内地人士,有澳台人士,有新马泰等地的华人,亦有欧美地区回来的海外华侨。

  当中有不少普通民众,纯粹是冲着本次活动前来。因为,关帝信仰,在华东地区及海外受众颇大,许多人见港岛开光庆典,办的声势浩大,都想来一睹为快,凑个热闹,权当旅游了。

  当然,商界、政界、江湖人士才是核心。

  富商老板们,多冲尹生“潮汕会长”的头衔而来,想看看有没有同港商合作的机会。政界人士,则是冲尹生“筹委副组长”的权力而来,希望交好尹生,为回国做生意铺垫人脉。

  不说和尹生攀点交情,能在聚会上,同内地的各方代表,交换两张名片,便有可能得到方便。

  江湖人士更简单,只冲尹生的名来!

  能见一见响誉江湖,逼走督爷的龙头大佬,回老家吹水都能大声些。能和尹生喝一杯酒更不得了,绝对值回票价。

  同时,数万游客涌入香江,令全港大小旅店,满房满客。餐饮,按摩,酒吧等服务行业,大赚特赚,华荣,美心等本土饼店,都挣的盆满钵满。九龙巴士,中华巴士,天星小轮等企业亦收获颇丰,似令港岛经济有了新气象。

  这天,尤德正式卸任总督职位,搬出总督府,并带上家眷,前往九龙机场,迎接履新总督彭家康。

  当身穿西装,前额发光,长相威严的彭家康走下舷梯,迈步来到尤德面前时,尤德不自觉地垂下头。

  没脸啊!

  他经受不住任何“总督”的目光,因为,他是所有总督里最失败的一个。可彭家康却握住他手,满脸笑容:“感谢尤德爵士的亲迎,请问,能否带我去大屿山一趟?”

请假几天写结局,到时直接发布

  几个线头理一理,大概两三天的样子,到时连发几张,直接完本。

  本来预计写200万字左右,但受到红牌警告,内地线和台岛线,必须切掉,算下来就砍了五十万字,港岛剧情是原封不动写完的,个人感觉本书完成度还是满高的。

  高潮呢,前两章落下帷幕了,后面属于收尾,分开更意义不大,因为没期待感了,所以兄弟们,等结局吧。

  新书已有构思,会快马加鞭安排的。

第654章 结局一:香江王

  尤德听见“大屿山”,觉得格外刺耳,立刻明悟彭家康的企图。但配合履新总督交接,是离任总督的职责,干笑道:“没问题,彭sir,请上车。”

  “多谢,多谢。”彭家康笑容和煦,迈步登上挂着皇冠牌的专车,还特意邀请尤德一起乘坐。

  尤德没有犹豫,又一次登上专车,不过从主座换到副座。和当初临危受命,身负要责的尤德相比,彭家康上任前,局势便已彻底崩坏,身上的政治责任很轻,只要把税收到97,再体面的离任便行。路上和尤德说说笑笑,相谈甚欢,甚至叫尤德都有些羡慕,暗道:“妈的,当年我履新上任,下飞机就十几把枪对着”

  大屿山。

  十多万信众登岛,从山脚的码头,到莲花峰上的关帝像前,人头密密麻麻,延绵不绝,香火更是鼎盛。

  青石板的山道旁,许多树下都插着香火,每个香鼎前都摩肩擦踵,站满了人,香烟呛得游客咳嗽连连。

  此刻,一百余位身穿西装,挂着红幅的宾客,正站在尹照棠背后,朝向关帝像鞠躬。

  只见高佬森头戴红巾,身穿黄色礼袍,朗声喝道:“拜关帝,一拜护国安民,英雄胆!”

  “拜!”

  宾客们齐齐下拜,满脸敬重,看肩头披的红幅,有“义安堂主向言”,“安乐堂主赖东升”,“九龙议长胡博超”,“警务处长任荣”,“潮汕商会副会长陈伟楠”,“廉政专员庄卓言”,“二龙山主范贻泉”等等.

  今日的来宾实在太多,必须分出三六九等进行招待。其中贵宾只能“红幅”彰显身份,否则小弟们根本辨别不了身份。

  放眼看去,能跟尹生一起上香的宾客,全是港澳台,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仲有“北美洪门致公堂主万世龙”,“中华致公总会黄鼎禹”两位独占一排,并立尹照棠两侧,只稍落一步,表明主客身份,共同上香。

  高佬森面色激动,朗声大喊:“拜关帝,二拜忠义无双,仁义全!”

  “拜!”

  半山腰处,港岛地区新任主教爱德华,披着红衣,正带信众给香客们发放小手册。本来二爷的香客们,看到有圣公会的人搞乱,都面色不忿,大有撩袖子干一场的气势。可当见到小手册上印着关帝,牧师在旁宣扬关帝的“仁义礼智”,表情不禁渐渐古怪起来。看着白人一口一个“二爷”,“关帝”的喊,有人笑,有人厌,但都不可否认,二爷的信徒貌似更多了。

  “拜关帝,三拜桃园故事,勇无敌!”

  “勇无敌!”

  贵客们齐声大喝,长长拜倒。

  在尹照棠上前敬完香后,余下的宾客们按照排位,陆陆续续前去插香。而后,披着红幅的贵宾们,在兄弟们带领下,移步一间五层的茶楼,开始登楼闲叙。

  二龙山主范贻泉身穿灰色中山装,拉开熟悉的东安社话事人幺鸡道:“鸡叔,什么时候方便去找尹生讨一杯茶呀?”

  幺鸡一袭青衫,乐呵道:“今天多大的场面呀,阿棠哪有时间招待你,同我们坐一桌泡泡茶啦。”

  “晚上,晚上吃饭的时候有机会。”

  范贻泉连连点头:“喔喔,好,多谢鸡叔款待。”

  几个台岛来的山主,忙不迭跟上,和小字头的话事人们进一个包厢。他们已经不指望和尹生能搭上话,但只要能混到任荣,胡博超,陈伟楠等人眼前,那就算大赚特赚。

  至于任荣等人,肯定不会和江湖人进一个包厢,只跟政界,商界的人来往,话题也时不时引到楼上的一号包厢。

  黄鼎禹,万世龙,尹照棠三位正坐在里面,传闻还有粤省来的大人物,以及新华社的梁生。

  “吴生,饮茶。”根生举起茶壶,眼神扫过如今的粤省话事人吴湘,内心并不平静。高佬森坐在门口的尾席,低头吃着蛋挞,心中不禁感叹:“出息了,真系出息了。如今老忠办趴体,连粤省的大佬都得来喝两杯茶。”

  “唉,猫哥要能见到今天的大场面就好!”

首节上一节400/40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