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 第247节

  也不是一部伪民俗的电影,不是一部带着“地下”标签的“揭黑”电影。

  其中有些闪光点,让人看到与以往第五代甚至有些第六代导演的不同之处。

  在情节上,电影综合借鉴了多个流传民间的“嫁夫养夫”的故事,这种嫁夫养夫的故事本身就有很强的戏剧性,相对应的可看性也自然很强。

  导演在电影中始终抓住结婚这条主线,并围绕展开,先交待嫁夫的必然性、其后是图雅的选择,最终是出嫁。

  就这么一条单一的故事主线,明晰又简练,使得剧情十分紧凑,摒弃了以往情节过散、分支过多的毛病。

  相比之前《三峡好人》俯视式的悲天悯人,《图雅的婚事》更多的是平视式的家长里短。

  同时,把发生地放置在蒙古,也预示着影片风格将不同于以往的含蓄压抑。

  塞外的风沙使影片的风格也更加豪放,而在感情处理上,也把东方式伦理的束缚放在了次位,更多的是对生存和原始情感的渴望。

  这些是优点。

  作为北电毕业的第六代导演,哪怕王全案学的是表演,但他依然继承了北电导演的“优点”,特意给这个故事设置了一个大背景。

  影片中的草原不是人们头脑中“蓝蓝的天空,青青的湖水,奔驰的骏马……”的昔日草原,而是因为工业化而严重缺水和荒漠化的草原。

  影片中的牧民也不是昔日欢歌笑舞的牧民,而是打井不成后苦苦挣扎着生存的牧民,在缺水的情况下,牧民的生活难以为继……

  说穿了,还是在揭示,还是在悲天悯人,只是角度更加巧妙,更加“合理化”。

  并且,为了怕柏林电影节和西方人不懂他的含蓄,他还特意接受了采访。

  他说:“影片拍摄地因粗暴的工业开发导致草场严重沙漠化,在政府强令当地的蒙古牧民搬离牧区时,我就决定在那一切消失之前,拍摄一部电影来记录这一切。

  而图雅这个独特的婚姻故事,也是出自当地一个真实的事件。

  我希望把这部电影拍得美丽而充满力量,电影的主要拍摄场地选在最后一家还没有搬走的蒙古牧民家里,演员也基本都选择当地的蒙古牧民。

  电影拍完的时候,电影中的那些房屋和那些人也就消失了。

  他们再也不是骑在马背上骄傲的蒙古人了,而变成了一些散落在城郊农田里的农民或城市角落卖水果的小贩……”

  这些话再加上电影中的故事为了打井,为了水,这才是一切苦难的根源。

  这绝对属于西方人喜闻乐见的电影故事,也更符合他们的政治正确,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要知道,西方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率先推出环保倡议,为什么?

  因为他们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已经是工业化了,而发展中国家想要工业化,想要发展,那势必要短暂的牺牲环境为代价。

  进入21世纪后,环保议题进一步升温,西方国家通过推动碳排放协议、碳税等政策,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

  在西方看来,这些招数恰好是卡住了发展中国家的七寸,看你们还怎么发展工业化!

  在后世,华夏经过一些失败和教训后,转变了思路,在环保这个紧箍咒下,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

  反观积极响应的德国,从喊出的工业4.0,经过一些列的内耗和妥协,终于变成了工业0.4……

  还把花费了30亿欧元建成刚用了6年的莫尔堡发电厂,说炸就炸了,要知道那可是德国最先进的发电厂。

  这一炸,估计也把德国想再次奋斗的一点点残念,给炸的丝毫不剩了。

  环保,极端环保,积极响应的德国,最终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扯得有点远了,总之,现在的环保议题,特别是针对华夏的环保,绝对是最大的政治正确,甚至比反应底层的“伤痕”系列更正确。

  王全案确实是很聪明的一个导演,不仅懂得变通只看电影,没有任何违禁之处,过审非常容易。

  而且,眼光还非常敏锐国内几乎大多数导演还没意识到,环保议题也是最大的政治正确之一。

  曹阳此刻也意识到,这电影只要稍微“推”一下,应该就能拿到金熊奖。

  但这样的金熊奖,值得吗?

  这电影要是没有那些大背景,要是没有王全案接受采访时的那番话,曹阳绝对支持他拿金熊奖。

第336章 左右为难

  柏林电影节开始的前一天,曹阳还是特意看了一下李钰的《苹果》。

  曾经,胖冰算是李钰的御用女主角,她的很多电影,都是用胖冰做女主角。

  上一世,胖冰还是非常努力的,拍了不少文艺片。

  当然,她们那一代的演员,别管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对奖项,对文艺片,还是抱有敬畏之心的。

  不管名气多大,都很想在艺术上证明自己,也会为了文艺片牺牲。

  这个牺牲,不仅包括自毁形象,甚至敢裸敢露。

  不过,如今李钰跟胖冰肯定不能成为“黄金组合”了。

  胖冰凭借一部《盗梦空间》,在国际上的名气跟国际章差不多,算是华人为数不多在好莱坞以及老美普通观众中,拥有极大名气和影响力的华人女演员。

  不得不说,在这一点,尤其是在北美在好莱坞,胖冰和国际章要比拿过欧洲影后的李晓苒她们三个,更受市场和观众认可。

  并且,有了曹阳这个依靠,胖冰肯定不会再接李钰的文艺片。

  现在接电影,胖冰跟李晓苒她们几个一样,只要稍微有点激情的镜头,都会要求找替身。

  出乎曹阳预料的是,《苹果》的女主角找的女演员名气如今并不算大,还跟曹阳有过合作。

  她就是江怡燕。

  当初在曹阳的《九尾妖狐》中,江怡燕曾短暂出场,演了那个女贵客的角色,戏份非常少,但也算是合作过。

  《苹果》中的其他角色的演员,倒是没变。

  扮演情侣的是江怡燕和佟大伟,这让曹阳想起了两人合作过的一部电视剧,名字叫《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在里面两人同样是扮演情侣。

  这部电视剧05年9月就开机拍摄了,现在还没上映。

  曹阳之所以能知道这部电视剧,不仅因为导演沈岩是北电导演系87级的,还因为《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是国内第一部采用电影胶片拍的。

  沈岩在电视剧领域名头还是挺大的,也拍过不少广为人知的电视剧,比如《中国式离婚》、《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还有后来的《辣妈正传》、《中国式关系》、《我的前半生》等等。

  沈岩的贵人是陈道名。

  他毕业后,进入了广告公司,拍广告时认识了陈道名。

  陈道名非常喜欢沈岩给他拍的广告片。

  沈岩打的灯拍的片把陈道名的型、英、帅、靓、正表现的一览无遗,陈道名极其喜欢,对他另眼相看。

  拍电视剧的时候,就极力向制片人引荐了沈岩,沈岩这才算出了道,并且一举成名。

  李钰也许是知道这部胶片拍摄的电视剧,才请了江怡燕和佟大伟,再次扮演情侣吧。

  话说回来,曹阳认为江怡燕演文艺片,还是非常适合的。

  有些人的长相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这个没办法,这就是老天爷赏饭吃。

  比如江怡燕,长得看起来像是邻家妹妹,也像是未经世事的大学生,很清纯,但却奇怪的又能给人一种很“欲”的感觉。

  就是这种矛盾感,她演一些特定的文艺片,就能非常出彩,非常的抓人,特别是对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男人来说。

  哪个男人不喜欢又纯又婊的女人呢?

  看完这部《苹果》,曹阳一时有些恍惚,没错,就是恍惚。

  李钰的这部电影,参加柏林电影节用的英文名是《Lost in Beijing》,这名字非常吸引眼球,也肯定能非常轻易的抓住电影节和西方评委的心。

  妈的,你叫什么不好,叫这个名字。

  曹阳对着这电影的名字沉思了好久,这也是他有些恍惚的一点。

  现在是2007年2月7日,明年就是2008年,就是京城奥运会。

  你他妈是多想不开,要叫这个名字!

  这难道就是国内禁导女大神的个性?

  行吧,先不吐槽名字,这部电影能够看得出来,这位女导演想表达的很多,往大了说,是想展示人性、阶级以及小人物的悲哀。

  然而在这个宏观的主题下,作为女性导演,她真实想表达的,是三位不同女性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无奈与悲哀。

  整个剧情的脉络看下来,所有女性角色都是被动的,都是因为男性的一系列举措导致她们人生轨迹产生改变,到最后却全是悲剧。

  女主苹果,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受害者,从开始被侵犯,到后来被丈夫欺骗。她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孤独的一人,没有人能理解她。

  王梅也是一样,可以看得出来因为生理上的缺陷生不了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才会导致她们夫妻关系上的割裂。

  但是她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用妥协式的理解丈夫来达成夫妻关系上的和平共存,她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女性。

  小妹,也是本剧中最悲哀的一个角色,故事也是因她的开始,她被各种不可抗力所左右,浮浮沉沉,甚至到最后生命被他人夺走,也是最悲情的角色。

  曹阳看得出来,导演更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女性应该需要多一份勇气,站出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要被男人影响,不要被男人左右。

  然而,正因为导演想要全都“要”,想要把这所有的一切在电影里展现出来,导致电影有点抓不住重点,产生了割裂感。

  还不止如此。

  李钰出身自“东方时空”及新纪录片运动的那批作者,是如今被归入“第六代”这个范畴的导演之一。

  她这部作品的风格和主题,更接近于第六代早期的作品,明显地可以由镜头风格联想到娄耶的《苏州河》,而故事更接近于王朝的《安阳婴儿》。

  而情节上的安排,与2005年获得戛纳金棕榈大奖的《孩子》,感觉也有些借鉴的痕迹。

  至于视听风格,除了《苏州河》,更多地也是采取达内式的手持摄影方式,开头对背影的长跟拍还有些《大象》的味道。

  在这些指向中,李钰导演的诉求其实已经很明显了,这是一部面向欧洲艺术电影节的,带有纪实风格和“道德焦虑”电影风格的第六代电影。

  也就是说,这电影本意是冲着奖项去的。

  还是那句话,她想表达的实在是太多了,反而顾此失彼。

  另外,还有演员方面。

  梁佳辉的演技还是非常牛的,把一个本来应该被人讨厌的角色,居然演出了一丝“魅力”。

  这大概就是演员的共情能力,一个演员演技太好,对比之下,以至于不知不觉中就“抢戏”了。

  要知道导演想要的,绝不是梁佳辉扮演的这个角色的“魅力”,哪怕是佟大伟那个角色,论人物性格和戏剧性,都要比梁佳辉这个角色更加饱满,更加有张力。

  然而,佟大伟的演技,明显没支撑起来这个充满戏剧性和张力的角色,他把这个本来让人同情的角色,演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人渣,中间的转换也很生硬。

  行吧,就当是现实不需要逻辑吧。

  可电影要表达现实,但又不是现实,还是需要一定逻辑才能说得通的。

  电影的剧情,也是导致曹阳恍惚的重要一点。

  曹阳实在想吐槽的地方太多了。

  特别是女主角苹果,既然是女主角,你就给她足够的戏份,让她的人设和故事都更加清晰,更加有层次感。

  拍的好了,这个角色本来是有机会竞争柏林影后的。

  曹阳特别无语,你不能在一部只有短短一个多小时的电影里,想要把很多东西都塞进去,一股脑的都想要吧?

  头疼。

  在这一点上,李钰就没有王全案聪明。

  《图雅的婚事》至少在电影的故事里,就没有那么多想要表达的东西,自始至终都围绕着“结婚”这个主线推进。

首节上一节247/32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