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要花费时间选择合适的房子,但人家房子可能不愿意租给你让你拍摄电影。
另外,还要再去当地找工人、找演员、租赁拍摄器材和设备,若是拍摄需要封路,还要向市政厅报备申请批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便批复了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段拍摄……
尽是麻烦事。
而租赁摄影棚就简单多了,你可以自行改造成要拍摄的模样,也可以委托他们交付成品。
或者,若是要求不太高没有特别寓意的话,可以选择已有的街道或房子,仅需要往房间里搬进合适的家具就可以了。
并且,群演或特约演员、拍摄器材等等,这里都有。
因为这里是摄影棚,拍摄封街道只需要协调好就行,跟市政厅没关系,不需要跟他们申请和报备。
还有重要的一点,租赁摄影棚拍摄的话,没有那么多麻烦事,就能节约非常多的时间。
何况,以曹阳跟哥伦比亚的关系,在他们的摄影棚拍摄,不仅有折扣,其他方面也都能有保障,沟通协调起来无比快速。
最重要的是,哥伦比亚方面,可以代为申请税收抵免,不仅能省去很多麻烦,还能把税收抵免政策利用到最大化。
别小看这一点,不熟悉没有操作经验的,在申请税收抵免时,只会按章办事,而哥伦比亚方面,却能在规定的条文之间,让利益最大化,并且还是合法的。
越完善的法律或条文,越能产生更多“合法”的利润。
所以西方才会有那么多的律师。
西方的律师,本质上就是为了钻法律或条文的空子,让一些事情或东西不一定合理,不一定有道德,但却合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预计10天的拍摄时间,仅用了7天就完成了。
曹阳带着剧组再回到京城时,《圣殇》已经上映了一个星期多了。
现如今,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变大,电影上映数量的增多,特别是每年都有不少大片上映,再也不是前些年那种电影院放什么观众只能看什么的时代了。
观众已经有了选择的余地。
别的不说,就在三四年前,只要是能在欧洲三大获奖的文艺片,哪怕是没获奖,仅仅只进入了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在国内至少都能有个上千万的票房。
欧洲三大这时候还是“神圣”的。
电影的主要观影人群也大都是“小资”,年龄大概都是60后或70后,他们有很多人是觉得欧美的月亮“更圆”一些的。
没办法,那时候电影实在太匮乏了,也没有什么商业大片看,欧洲三大就是最好的广告。
所以,这时候能闯进欧洲三大主竞赛单元的电影,只要国内能上映,就没有票房低的。
可这两年就不行了。
随着国内的几个大导演相继开始拍“大片”,随着好莱坞商业大片进口数量的增多,随着香江弯弯电影人北上他们几乎没有拍文艺片的。
如今可选择性就多了。
文艺片大多数代表着沉闷和压抑,一般都没有什么好结局。
而商业大片,说穿了就是为了刺激你的感官的,让你看的热血沸腾,简单来说,就是给你提供情绪价值,让你“爽”的。
因此,国内文艺片的票房,不仅没有随着电影票房市场的增长而增长,反而是开始下跌了,还是大幅度的下跌。
观众不再“认”奖项,开始“认”导演和明星了。
就拿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高金狮奖的《三峡好人》举例,这部电影若是放在2000年左右,有了金狮奖这个金字招牌,保底票房就能有2000万。
可在2006年上映后的票房是多少呢?
30万,不是美元,是人民币。
这放在几年前你敢想象吗?一部金狮电影,仅仅只有30万的国内票房。
当然了,欧洲三大的招牌虽然在国内不太“灵光”了,但在国外尤其是欧洲还是很好用的。
据曹阳所知,《三峡好人》仅仅卖国外的版权,就有4000多万的收入了。
因为电影上映数量的增多,观众有了选择,那么就会更倾向于选择他们认为影片有质量保证的导演或演员。
就像上个月上映的江文的《太阳照常升起》,看过这部电影的普通观众,几乎都说看不懂……
可就算这样,因为这是江文“复出”后执导的第一部电影,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他,哪怕这部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空手而归。
据发行方保利博纳董事长于东声称,原本预测江文复出后拍的第一部电影能有1亿票房的,没想到仅仅只取得的3000万的成绩。
于东可能有些夸大了票房,但就算他为了宣传电影而吹牛,对半砍下去,也有1500万的票房了。
这个国内票房,可比贾章可的《三峡好人》多的多的多,两者在国内票房上几乎没有可比性。
当然,哪怕《太阳照常升起》的票房真有3000万,也是血亏的,这电影制片成本是5000万。
另外,因为电影没在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拿奖,海外的版权也卖不上价格。
从这一点上比,不到600万制片成本的《三峡好人》反而赚的盆满钵满,《太阳照常升起》就算加上海外版权的收入,也是亏本的。
曹阳是国内导演的第一“品牌”,他的电影,哪怕是文艺片,也能大卖。
换成了老田,就算《圣殇》的监制和编剧是曹阳,票房也只能说一般般。
老田的“品牌”,有点过时了,有了金狮奖,他的咖位是上来了,但票房号召力,跟老谋子、陈凯哥和小钢炮比,还是要差不少的。
当然,哪怕是有点“过时”了,老田的名气还是要比贾章可大得多。
《圣殇》上映7天,取得了1200万的票房,总票房能不能最后突破3000万,要看第二周的成绩。
曹阳觉得票房一般般,老田却很满意。
他什么时候有过这么“高”票房的电影?能用一部文艺片取得这个票房,老田已经很知足了。
别看国内票房只能说一般般,但《圣殇》因为拿了金狮奖,又是曹阳监制和编剧的,在国外的版权卖的比《三峡好人》还要好的多。
从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结束到现在也就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圣殇》仅欧洲的版权,就卖了800万美元了。
就这还没计算正在洽谈中的东亚东南亚,以及北美南美那边的版权。
所以别看欧洲三大可能有点式微了,但获奖电影的版权费,依然还是能卖出去不错的价格的。
曹阳回到京城后,给剧组放了一天假。
如今《情系海边之城》大部分已经拍摄完成了,就剩下两场重要的戏份和两场预计有点难拍的戏份了。
两场重要的戏份,一场是男主角街角偶遇前妻推车婴儿车,这场戏非常重要,也奠定了全片的基调。
一场是“侄子”打开冰箱,看到冻鸡腿,想到还在太平间“冷冻”的父亲,再也没法保持表面的平静,崩溃了。
而两场不好搞的戏份,就是“侄子”跟他两个女朋友的对手戏,大甜甜和大咪咪,分别扮演这两个女朋友。
大咪咪或许还好搞一些,大甜甜……很具有挑战性。
第386章 本色演出
朱亿龙扮演的侄子拉开冰箱的门……什么都没发生。
“咔!”
曹阳喊了一声,就看向副导演李明义。
按照剧情,侄子拉开冰箱,里面放的冻鸡腿会掉出来,然而,现在却没掉出来。
李明义赶忙跑出来,先是向曹阳说道:“对不起曹导。”
接着就大吼道:“道具、道具,怎么回事?”
场边的工作人员中,不仅道具师出来了,就连美术指导也出来了。
美术指导是美术组的老大,他还是影片中负责布景设计的人,还要负责协调灯光、摄影、特效、服装、道具、剪接各组人员的工作设计整体的视觉风格。
所以当道具那边出了问题,他肯定是要站出来的。
曹阳没说什么,这样的事情让副导演去处理就好。
可能有人会认为,剧组里只要工作人员一出错,导演可能就会大吼或者骂人,其实不是这样的。
大多数情况下,剧组的工作人员出错的话,导演是不会对普通工作人员发火的,因为犯不上也没必要。
就像在一家公司里,普通员工犯了错,老板肯定不会找这个员工的麻烦,甚至不会找员工上司的麻烦,只会去找部门负责人或兼管这个部门的副总的麻烦。
所以很多时候,下面的员工,都会觉得老板人很好,基本上不会冲员工发火,而中层领导比如部门经理之类的,都是傻逼!
当一个公司的老板面对普通员工直接发火的话,嗯,基本上这样的公司是做不大的。
老板只要管好管理人员就好了,其他乱七八糟压榨员工得罪人的事,让这些人出头就行。
事情闹得不好收场了,大不了把管理人员开掉,让他们背锅就行了,老板可进可退,中间能有很大的回转余地。
也就因此在很多牛马的印象里,公司的中高层没一个好东西,老板明明人还可以,就是这些玩意在中间瞎搅和……
一个剧组其实也跟一个公司类似。
工作人员出错,导演大多数情况下,只会骂各个部门的负责人,不会专门去针对普通工作人员。
耽误了一会,重新开拍。
朱亿龙拉开冰箱,“啪嗒”一声,一些冻鸡腿和冻肉从冰箱里掉在地上。
他弯腰蹲下收拾的时候,明显有一个“顿”了一下的动作,随后就有些手忙脚乱的往冰箱里“扔”这些东西,似乎不想看到这些。
又赶紧去关冰箱门,哪知道一盒冻肉正好卡在那里,冰箱门此时是无法关上的。
正常人的话,肯定是把卡住的冻肉挪一下就行。
然而,按照剧情,一是这些冻肉让“侄子”触景生情,想起他还躺在太平间“冷冻”的父亲,二是多日来的故作轻松终于绷不住了。
一个人的崩溃,往往只在一瞬间。
朱亿龙在这部电影里虽然是配角,但戏份很多,曹阳用了三个入戏体验才给他加上,还额外给他又加了一个入戏体验,在他身上一共用了四个。
所以朱亿龙的表现,那肯定是对得起四个入戏体验的。
朱亿龙第一下没关上冰箱,他愣了一下,随后脸上的表情开始失控扭曲,不过却没有大喊大叫一个人真正伤心崩溃时,有时候是哭不出来的。
只见朱亿龙抓住冰箱门,使劲关、用力砸,似乎只想快点关上冰箱门,使得整个冰箱在“砰、砰”声中,位置不断的往后挪动,直到贴在墙上。
此时冰箱门还是没关上。
朱亿龙放弃了。
他大张着嘴,像是上岸后的鱼,整张脸都拧巴了,肩膀一抽一抽的,可就是没有声音传出来。
没有人觉得朱亿龙没哭出声是演技不行,悲伤的情绪是会传染的,他的这种情况,一看就是极度悲伤崩溃后的表现。
“咔!”
“非常好。”
曹阳说道。
摄影机停了,现场录音的长杆及话筒收了,灯光组的人开始收反光板……
然而,朱亿龙并没有停下来,他还在那里肩膀抽动着,张着嘴,表情狰狞的失控悲伤中。
但凡在现场看过他在这部电影中的演技的人,无不表示,曹导又调教出一个极具潜力和张力的未来影帝。
北电又出了一个顶尖的演技派学生。
然而,朱亿龙毕竟还是学生,实际演技也就一般般,属于被入戏体验“拔苗助长”的人。
更何况还是多加了一个入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