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都已经参与过双轴陀螺漂移测试台样机和高速阵列处理机这两个项目了,对这个时代的科研项目也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当然可以自己单独领导一个项目了。
此时旁边听着王多鱼跟阎沛霖对话的其他人,一个个都瞪大眼睛,满脸惊叹。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猪的差距都要大。
楚玉恒、单云博、沈忠明等人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他们还在混日子,等着三年后顺利拿到硕士毕业证书。
而王多鱼却已经想着能够单独领导一个科研项目了,并且还是直接上手分布式计算机的科研项目。
果然不能跟天才比较啊。
当然,倪光南、唐喜成等其他人则是认为王多鱼初生牛犊不怕虎,估计是等碰壁了才会后悔吧?
不管后悔与否,从下个月开始,王多鱼就没有办法继续领五十块钱的每月项目补贴了。
毕竟这个项目到今天为止,就顺利结束了,之后的话就没有这个项目了。
一个小时之后,王多鱼参加了计算所内部奖励仪式,这其实是为了他而提前操办的一个简单仪式。
夏培肃拿出了两百块钱来奖励王多鱼,其实如果不是因为范伟亮的关系,项目剩余资金肯定还有很多,能够给到王多鱼的奖励就不仅仅只是两百块钱了。
索性王多鱼对这笔奖金并没有多少渴望,有两百块钱他也非常高兴了。
拿了奖励之后,隔天王多鱼跟刘德本他们汇合,然后前往机场准备返回哈工大。
路上,王多鱼笑呵呵地问道:
“刘校长,怎么样?我们哈工大有机会吗?”
听到王多鱼的提问,刘德本直接翻了个白眼,没有说话的意思,吴从郁闷地说道:
“多鱼,你是不知道,他们欺人太甚,北大就算了,清华算个屁啊?”
“他们一个个都认为我们哈工大不行,办不了一场报告会”
“是,我们现在是很穷,但上面不给我们机会,我们怎么可能发展得起来嘛?”
提起这个,吴从就满肚子怨气,跟个泼妇一样。
从去年十二月的会议之后,改革开放政策已经确定下来了。
到现在即将八月份的时间点,全国上上下下已经启动了上千个中大型经济建设相关的项目,很多工厂就是在这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既然是经济决定地位,那么以哈工大的体量和吨位来说,确实不咋地。
承办报告会当然很难,哈工大‘痴心妄想’,以为单出一张‘王多鱼是庞加莱猜想证明者’的牌,就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
纯粹就是痴人说梦。
也难怪段学复、赵访熊等人不将吴从放眼里了,哈工大是走了狗屎运,捡到了王多鱼这个宝,除此之外,拿什么跟北大清华这些一流学校比较?
别说北大清华了,就算是京城钢铁学院、工业学院等,随便拿出一家,都可以轻松吊打哈工大。
王多鱼当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那天才会在陈省身面前说等明年夏天再举办报告会这样的‘缓兵之计’。
有了一年时间的缓冲,说不定哈工大真的能够捞到机会呢?
听完吴从的牢骚之后,王多鱼笑着宽慰了一句,接着看向刘德本说道:
“刘校长,现在是经济建设的时代,上面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我们哈工大是不是也可以自力更生了?如果我们自己筹办属于哈工大的校企,上面能答应么?”
后者闻言,眉头紧锁,脑子顿时疯狂运转:
“多鱼你到底想说什么?”
一旁的吴从,也是投来好奇的目光,连带着开车的保卫科也都竖起了耳朵。
这可是属于哈工大的机密啊,能听么?
“刘校长,我刚才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上面会不会同意我们成立属于自己的校企?”
“就算上面同意,我们哪里来的钱?还有技术呢?而且谁来管理?”
王多鱼闻言,淡笑道:
“我们哈工大会缺技术和人才么?商业人才我们没有,难道不会自己培养么?偌大的哈工大,不可能连这样的人才都没有吧?不过,上面现在可能不会同意我们成立校企吧?”
刘德本闻言,突然眼前一亮。
如果上面不同意哈工大成立校企,那没关系啊,可以去部委那边哭穷嘛。
毕竟现在是自力更生的时代,哈工大如果能够成立校企,说不准还能够给冰城当地创收呢。
顺着这样的思路,刘德本突然就开窍了。
不过,接下来他并没有继续大声跟王多鱼讨论,而是拿出纸和笔,跟后者小声规划了起来。
但很快这样的讨论就戛然而止了,因为已经到了机场,马上就要起飞了。
飞机那么大的噪音,不适合聊天了,而用纸和笔进行书面交流,王多鱼不太乐意,因为太麻烦了。
回到哈工大之后,刘德本依然缠着王多鱼,想要深入交流关于校企的事情。
书记办公室内,李瑞、刘德本和王多鱼三人坐了大半个小时,终于是聊通了。
想要让上面同意校企计划,那么就必须出具完整可行的校企方案。
按照王多鱼的计划,那就是直接成立一个技术项目组,科研经费从学校这边拨款,从学校各院系抽调各方面技术人员,攻克这个技术。
既然是要搞技术研发,那么民用还是军用就非常关键了。
民用有点类似撞大运,因为很难确保普通民众能否消费得起。
军用的话,还得要看情况,不过一般来说,订单肯定是非常稳定的。
“不是,书记,校长,你们想什么呢?”
王多鱼一听他们还在纠结这个,直接打断他们两人的施法,道:
“现在部队已经开始搞裁员了,并且现在部队也自顾不暇,哪里会有那么多的经费啊?”
“再说了,我们要搞军用方面的高科技,那也是战斗机、导弹等军工相关的,而不是单兵方面.”
“反正太难的技术肯定行不通,只能是难度系数低一点的技术,而且也只能是民用方面才行!”
李瑞和刘德本两人顿时恍然大悟,对啊,现在是经济建设时期,大家都缺钱,这个时候搞军用技术的话,如果不是非常牛逼的技术产品,部队那边咋可能会答应呢?
可如果是牛逼的技术产品,那就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这可不是哈工大能够担负得起的呢。
“那你说,我们应该研发什么?”李瑞和刘德本两大家长当即异口同声地问道。
“那当然是电动自行车了!”
电动自行车?
一时间,李瑞和刘德本两人顿时陷入了迷茫之中,这个五个字他们都认识,组合在一起之后,却是挑战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想象力。
用电来驱动的自行车?
王多鱼当即便跟他们解释了什么叫电动自行车,李瑞和刘德本两人听完之后,还是面面相觑,不太相信这玩意儿真的可行。
原时空历史上,一九八三年的上海,永久自行车厂诞生了一款永久牌DX130电瓶车。
这款电瓶车采用的是150W柱式电机和两块12V36毫安轿车上用的普通铅酸蓄电池,并且在八四年投产。
不过,直到一九九一年,这款电瓶车仅生产四点五万辆,其中八百零五辆出口到海外。
说实话,但凡有其他好一点的项目,王多鱼都不会碰电动自行车。
因为很简单,它的售价不高,销量也一般,出口海外更是很难。
这时代,一台二八大杠售价一百五十元左右,但电动自行车的售价少说也得三百块钱以上才行。
几乎是翻倍的价格,在国内市场上就很难有好的销量。
消费者都不傻,能买得起用脚蹬的自行车就不错了,为什么要买电动自行车呢?
另外,如果要买电动自行车的话,还不如摩托车呢。
毕竟摩托车的动力、耐操程度等,远胜电动自行车。
哈工大能够一下子拿出技术非常成熟的电机和蓄电池么?
当然做不到!
所以想要在电动自行车市场上耕耘出好成绩,确实挺难的。
当然,现在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先把校企成立起来再说。
同时集思广益,总归是有好的办法。
校企计划确定了,王多鱼也终于回归正常的校园生活了。
中断了两天的课程,再次重启,今天是下午的课程,还是两个小时的上课时间。
一周后,也就是八月三日,在李瑞和刘德本两人的领导下,一个名为雕牌电动自行车项目正式在机械工程系教学楼成立。
王多鱼也不知道领导们为毛要取这样的名字,索性他只是技术指导,并没有过多参与。
哈工大的教授老师们,对于这个电动自行车项目非常惊喜。
因为两大家长的全力支持,所以大家参与热情格外高涨。
电动自行车需要解决电机、电池和电控和三大技术,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院系的老师们,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完全不需要王多鱼操心。
他就是只是一个技术指导,甚至都没说几句话,机械和电子两大院系的老师们就大包大揽地接了下来。
一款电动自行车,电池还好说,完全可以先用汽车上的普通铅酸电池替代,反倒是电机,这玩意儿就很麻烦了。
最好的技术是王多鱼提及过的无刷直流电机,主要是由由永磁体转子、多极绕组定子、位置传感器等组成。
项目成立之后,王多鱼去过一次,之后就回来忙碌自己的事情了。
几天之后,京城那边传来了消息,他那三篇论文已经成功发表,一时间全国各大学数学系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都被震惊到了。
到了八月中旬,美国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数学年刊》将会在本月底,以特刊形式发布王多鱼那三篇论文。
盖因论文太多了,一本特刊根本放不下那么多内容,只能是以三本特刊来发表。
消息很快传开,全球数学界都被震惊了。
印度新德里,理工大学校园内,库纳勒失魂落魄地待坐在办公室内,久久都没能回过神来。
刚才拉哈尔已经将王多鱼的三篇论文即将发表的新闻告知了他,库纳勒受不了这个打击,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庞加莱猜想已经被证明了,而他库纳勒还没从之前论文失利的打击当中走出来,现在又要面临再次更改博士论文研究课题方向的尴尬。
事实证明,他想要碰瓷王多鱼,纯属自找苦吃。
从头到尾,人家王多鱼都没有搭理过他,只有他还不自量力地想要搞事儿,结果现在不仅贻笑大方,而且还要面临无法毕业的窘迫。
惨!
大不列颠,剑桥大学。
“安德鲁,我输了,我好惨啊.”
绿意盎然的校园内,奥古斯丁莱顿找到安德鲁怀尔斯吐槽今天的郁闷心情,因为他看到了报纸上面的新闻报道,中国那个数学天才又写了三篇论文,证明了庞加莱猜想。
论文即将在《数学年刊》发表,很多人已经准备好了钱财去预定这三篇论文,奥古斯德莱顿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