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116节

  但这些都只是小微企业,无足轻重,同时这些小微企业都是时代背景下,运转保障系统的一部分,不可分割。

  比如说保卫科,这就是非常具有时代特色的一个部门。

  然而,李瑞他们现在要申请的电动自行车公司,并不是小微机构或者企业,而是一家投资上千万的大企业。

  如此大的资金,方礼和当然非常吃惊,也怕被上面批评。

  尽管去年十二月开始,就已经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但上面为了确保经济建设平稳运行,投资不至于打水漂,基本上都以石油化工等为主。

  这一点,住在大红沟村的王多鱼就最清楚了。

  一九七二年,计委报送了《关于进口成套化工设备的请示报告》,涉及到了二十三套化工设备,大约需要六亿美元。

  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国家便启动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兴建了二十六个大型工业项目,这些计划都在八二年才会全部投产。

  而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四三方案。

  我们跟美国各取所需。

  在这轮大规模技术引进当中,最为亮眼,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大量的化肥厂。

  农业是我国的根基,而化肥则是发展农业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农家肥虽然很不错,但想要制作农家肥可真是太难了。

  从七三、七四年开始成立的各大化肥厂,到了今年才陆陆续续开始投产,我国的农业也是到明年之后才陆续发展起来。

  这一切,其实都是有迹可循的。

  由农业转向工业的发展方向,其实也是从那个时候确定下来的大方向。

  既然大方向是这些工业,而电动自行车明显不在这上面。

  方礼和不愿意冒险,便是因为以上这些原因。

  “老方,你再认真看看,真的,我相信你肯定会同意的。”

  李瑞见状,不由叹了一口气。

  果不其然,还是被王多鱼猜中了。

  如今这个时代,建设的大项目都是上海宝钢、十堰二汽、大庆三十万吨乙烯等战略工程。

  相反,汽车、电子、航空等战略行业是难以为继的,比如运十飞机项目后面竟然因为资金问题而流产,京城电子管厂想要上马液晶项目,也因为缺乏国家投资而流产。

  从七八年开始,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盲目贪大之风也吹了起来。

  哈工大这一次提及的电动自行车公司项目,一看就不是什么好项目,跟那些大项目相比,完全就是两码事。

  方礼和闻言,只能够继续往下看,只不过他越看越觉得非常不对劲。

  半晌之后,方礼和抬起头来,看向李瑞他们三人道:

  “老李,你们这个电机,真的还能够应用在其他领域?”

  策划方案上面,无刷直流电机被吹嘘得非常厉害,可以应用在汽车、工具、工业工控、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领域。

  可以说,前景非常广阔!

  但也因为吹嘘得太厉害,反而是让方礼和狐疑起来了。

  章纪川和范宝江两人当即马上表示,他们已经将制造好的产品带过来了,现在就可以进行测试,保证没有任何问题。

  方礼和见状也不由重视了起来,当即就从七机部这边抽调来了几名专家,一起去见识一下哈工大带过来的电机。

  半天之后,专家们十分震撼,因为他们都是识货的人。

  无刷直流电机跟传统的电机,完全就是两码事。

  而且哈工大研制出来的无刷直流电机比国外的同类产品,更加优质。

  四十年代的时候,已经出现了第一台直流电机,一九五五年美国人首次提出了用晶体管换相线路替代电机电刷接触的思想,这是无刷直流电机的雏形。

  六二年的时候,试制出了借助霍尔元件来实现换向的无刷直流电机。

  七十年代初,又试制了比借助霍尔元件的灵敏度高千倍左右的磁敏二极管实现换向的无刷直流电机。

  哈工大这一次试制出来的并不是磁敏二极管换向无刷直流电机,而是借助霍尔元件实现换向的无刷直流电机。

  虽然前者肯定比后者要强很多,但哈工大研制出出来的借助霍尔元件实现换向的电机,优化了很多步骤,从效率、噪音、精度、转速弹性、过载容量等各方面对比,都超过了国外同类型电机产品。

  即便是跟磁敏二极管换向无刷直流电机相比,也没有差距非常大。

  从目前的各项检测数据来看,哈工大生产的这款为名‘雕牌’的无刷直流电机确实非常牛逼,完全可以应用在各领域内。

  当然,这款电机的优化空间也非常大,比如改进位置传感器,再比如设计成全密闭型、防爆型等,还有设计成外转子电机(定子旋转)等等。

  这些都是电机未来发展方向,可以根据产品特性来定制电机嘛。

  “老方,现在应该没有问题了吧?”

  李瑞有点得意,但他并没有在方礼和面前表现出来,他害怕方礼和这小子翻脸不认人。

  “很厉害,难怪你们敢开口要一千万人民币的投资!”

  方礼和也不再嘴硬,沉吟片刻,接着说道:

  “我可以帮你们提交上去,但上面领导怎么说,就不是我能够插手的事情了。”

  此话一出,李瑞顿时大喜,连忙道谢。

  只要能够提交上去,那么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很多。

  一千万人民币并不是一笔小钱。

  甭看今年国家投资了上千个重大型项目,从国外进口四十六亿美金的技术设备,全年财政赤字高达一百七十点六亿人民币。

  要知道,去年我们国家的财政收入是一千一百三十二亿人民币,但上海宝钢项目就要投资三百亿人民币。

  这个项目根本就不是此时的我们能够担负得起的项目。

  没钱怎么办?

  我们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开动银行印钞机,在今年我们直接增加了五十亿人民币的供应量。

  说这些有什么意义呢?

  上千个国家中大型项目当中,就算平均每个项目只需要一千万元人民币,这也是需要上百亿人民币呀。

  但是上海宝钢就需要投资三百亿人民币了,虽然不是一年就要拿出这么多钱,但就算只拿出五十亿元,这也非常多了呀。

  所以,哈工大申请一个一千万人民币的电动自行车企业项目,当然不是七机部就可以决定的了。

  然而,七机部是哈工大的直属上级部门,李瑞总不能越过七机部,直接跟上面申请吧?

  这种职场大忌,肯定不是李瑞这个老油条能够干得出来的事情。

  如果连方礼和这位七机部领导都不支持哈工大的这个电动自行车项目,上面怎么可能会同意呢?

  因此,只需要方礼和提交上去,那么上面的领导自然会确定要不要投资。

  虽然现在申请已经来不及了,但王多鱼知道,我们国家明年还会继续投资一千一百多个项目。

  今年的上千个项目和明年的一千一百多个项目,总共两千两百个项目左右,如果全部建成,除去之前投资的金额之外,还需要投资一千三百亿人民币。

  这就是改革开放之下,我们在这一两年投入到市场当中的资金,那是近三千亿人民币的庞大资金体量。

  在李瑞、章纪川、范宝江等人等待上面领导的审批时,王多鱼也已经接到了京城这边的通知。

  陈省身让他来京城这边,他没有拒绝,一是他也有些时日没见自己媳妇了,二是他需要去一趟《京城文艺》将那些读者来信给拿走。

  之所以是这样,那是因为《雪城第四卷》在七月份上市之后,又引起了读者们的强烈关注,导致读者来信再次暴增。

  《雪城》这本小说几乎就是在叙说大家的现实生活,从七七年开始的知青返城大潮,再到现在的七九年九月份,很多已经回到城里的知青们,大部分都在苦苦挣扎。

  按理说,今年国家已经设立了上千个中大型项目,肯定需要非常多的工作岗位。

  但是一个工厂,撑死了也就是上万人,大几万人的项目,当然没几个。

  大部分项目,类似咸阳显像管厂,这个项目只需要几百人罢了。

  上千个项目当中,也就是需要上百万人左右,并不会很多。

  然而,仅仅只是一个京城,目前的返城知青足足有四十多万人,上海也有三十多万名知青。

  不提其他数据,仅说七七和七八这两年的高考人数,分别五百七十万和六百一十万,被录取的大学生也就是二十七万和四十万。

  这两年的高考报名人数应该是大部分重叠,按照六百万来计算,那么被录取了四十万,也还剩余五百六十万。

  在五百六十万高考生当中,就算有五十万被那上千个项目给招聘了,也还有五百万人啊。

  近五百万知识青年没有工作,只能够靠顶替自己父亲,或者机缘巧合有了一份收入。

  可更多人,都是在苦苦挣扎。

  现实的不得志,他们就只能寄托在小说这样的精神世界里了。

  《雪城》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让这些知青们欲罢不能。

  京城,京西宾馆三楼某小型会议室内,王多鱼见到了陈省身。

  见面之后,陈省身就直言不讳地表示道:

  “王先生,我刚从美国回来,已经跟斯梅尔等人见过面,他们的意见都十分一致,那就是希望在明年夏天的时候召开学术报告会.”

  庞加莱猜想在全球数学界的地位是不需要质疑的,它的影响力非常大,因为它是最热门的科研课题。

  王多鱼先后拿出四篇论文,特别是今年六月份,他直接拿出三篇论文,一下子就将庞加莱猜想给证明了。

  这可是捅了马蜂窝,全球数学界振动起来。

  特别是八月底之后,在斯梅尔、丘成桐、约翰米尔诺、安德烈韦伊、谢尔盖诺维科夫等人联合审阅,确认了那三篇论文完美无缺之后,美国《数学年刊》以最快速度排版印刷,将这三篇论文送到有元人手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

  如果六七月份,还仅仅只是小道消息传出来,全球数学界还不太相信。

  那么到了八月底九月初这段时间,在《数学年刊》发表了这三篇论文之后,从普林斯顿到伯克利分校,再到东京大学、伦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再到欧洲大地,最后到莫斯科这座全球唯二数学中心城市,大家都被震惊到说不出完整的话来。

  在美国这边,根据陈省身的了解,《数学年刊》在发布之后,三篇论文仅在美国本土就销售出去了一万五千份。

  这不是什么通俗科普杂志,这是专业期刊的顶级论文,别说普通人了,就算是搞数学研究的博士生都未必能够读懂。

  然而即便如此,短时间内就销售出去一万五千份杂志,足以证明庞加莱猜想在美国数学界的地位。

  也因此,陈省身见到王多鱼的时候,马上就陈述了这一情况。

  斯梅尔、约翰米尔诺、查尔斯费夫曼、希策布鲁赫等人都迫切希望,在明年夏天举办报告会,并且强烈建议在美国的伯克利分校举办。

  实际上,安德烈韦伊、查尔斯费夫曼、约翰米尔诺、罗伯特朗兰兹等人都希望在美国数学中心,也就是普林斯顿大学,举办这一次的报告会。

  只不过陈省身也有自己的私心,尽管他之前也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过研究员,但他还是更偏向于伯克利分校。

  所以他并没有跟王多鱼说这一点。

  等陈省身说完之后,王多鱼却是半天都没开口说话。

  因为此时压力已经落在他身上,他要是现在作出决定,等会儿陈省身活他已经跟上面说过这件事,上面会让他前往美国参加报告会,那他该如何自处?

  “陈教授,我知道了,我需要考虑一下。”

  王多鱼没有傻乎乎地马上答应下来。

  即便美国已经有很多硕士、博士生,以及那些数学教授等都翘首以盼,希望他能够前往美国做报告。

首节上一节116/4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