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从哈工大开始 第117节

  陈省身就是裹挟这样的大势来给王多鱼施压,甚至有可能会跟上面说一说这事儿。

  可不管怎么样,王多鱼也不想立马‘认输’。

  拖延时间,或许依然改变不了结局,但应该能够为他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从京西宾馆出来之后,王多鱼就回了锡拉胡同六号院。

  朱玲看到他的时候,满脸欣喜。

  “你怎么又突然回来了?不会是想我了吧?”

  八月中旬的时候,她才特意请假去了一趟哈工大,八月底才回到京城。

  这才过去多久,王多鱼又来京城了,不是想她了,还能是什么?

  “对啊,就是想你了。”

  王多鱼笑了笑,没有明说来京城具体办什么事情。

  两人吃过晚饭,闲聊了一会儿,又上床做了几页填空题,等收拾妥当之后,已经是两个多小时后了。

  床上,朱玲靠在他怀里,突然幽怨地说道:

  “我妈前段时间找我谈话了,问我是不是你身体有什么问题?”

  “嗯?”

  “就是我们都领证几个月时间了,我肚子里还没有动静,我爸妈他们着急了”

  “老人家嘛,肯定是着急这件事了,你多谅解一下。”

  “你有没有听我说话啊?我妈她怀疑你身体的问题啊,不是我的问题.”

  朱玲拍了他一下,不满地嘟囔说道:

  “要不你明天去协和医院检查一下?”

  王多鱼诧异地看向对方,然后干脆利落地说道:

  “行,那我们明天就去找老中医检查一下。”

  究竟是谁在搞小动作,明天检查之后,一目了然。

  隔天,协和医院,王多鱼在朱玲的陪伴下,找了两位最有名的老中医做身体检查。

  以老中医的经验,王多鱼是不是不孕不育,很快就可以判断出来。

  虽然现在也没有什么现代化的手段,但协和医院的医疗软实力是目前国内第一,而两位老中医又都是目前协和医院的门面担当。

  所以,当两位老中医都宣布王多鱼的身体非常健康,没有不孕不育的症状,朱玲和王多鱼两人的反应各不相同。

  王多鱼是十分坦然的,老王家的基因还是很强大的,而王多鱼自己的身体并没有因为他是穿越者而导致什么意外。

  朱玲则是遮遮掩掩地嘟囔着表示道:“或许我们不凑巧吧,那就再多试试”

  见她还在狡辩,王多鱼也懒得拆穿她,索性装聋作哑,顺着对方的话茬往下说道:

  “呵呵,我觉得也是,生孩子哪有这么简单啊?慢慢来呗。”

  检查结束之后,朱玲去上班了,王多鱼则是去了前门西大街九十七号大院的《京城文艺》编辑部。

  “大作家来了,稀客呀,快请进,这一次不会待两天就离开吧?”

  傅吉祥看到王多鱼之后,顿时眼前一亮,旋即热情地招呼了起来。

  王多鱼微微一笑,一边跟对方唠嗑,一边踏步走进了院子。

  进入到院子之后,王多鱼很快见到了周老太太和顾志钟等人,《京城文艺》的编辑们都在办公室呢。

  周雁如看到王多鱼之后,闲唠嗑两句,便让后者来到她的办公室坐下细谈。

  老太太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询问王多鱼最近有没有其他文章。

  虽然王多鱼现在的地位不一样了,但《京城文艺》的收益非常好,每次王多鱼的文章发表时,销量都比平时涨了很多。

  不仅仅是销量涨,读者来信也多,社会反响比较大。

  作为主编,老太太自然是更加喜欢跟王多鱼这样的作者合作。

  “主编,我最近没怎么动过笔,等我有空了再写。”

  王多鱼笑呵呵地婉拒说道:

  “而且我之前写的《雪城第五卷》不是还没发表嘛,所以不急。”

  虽然第五卷还没发表,但王多鱼早已经将稿费拿到手了。

  而且现在又没有稿税的说法,所以文稿写得再好,销量再高,都跟王多鱼没有关系。

  因此这个时候继续写书,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当然,如果王多鱼真的缺钱了,自然不介意再动笔写点稿子,充实一下自己的小金库。

  周雁如闻言,只能默然点头,看来短时间内,肯定没办法从王多鱼这边拿到稿子了。

  不过她也应该知足了,毕竟王多鱼写的《雪城》,总共五部,让《京城文艺》的销量大涨许多。

  又闲唠了一会儿,周雁如这才带着王多鱼来到杂物房这边。

  推开门的时候,王多鱼看到杂物房内堆放了超过八个麻袋的读者来信,顿时头皮发麻了起来。

  咋这么多呢?

  就算这里面有不少钱,但让王多鱼天天拆这些信件,也是不太爽啊。

  在傅吉祥的帮忙下,王多鱼将这些读者来信装车,然后他亲自驾驶着汽车,回到了中关村西大街八十七号院。

  有段时间没来这里,四合院也没有遭贼惦记。

  看来当初他选择购买这套房子,果然是明智之举。

  附近就是涉外单位,当然没有哪个小贼敢来这里开拓业务,除非是嫌命长了。

  将信件全都放到房间内,王多鱼没有做其他事情,而是开始拆信。

  虽然他现在也不算缺钱,但这些信件存放在这里,终究不是那么保险。

  除非他把信件都给拆完了,将里面的钱都给拿走,那剩下的信件,该怎样就怎样呗。

  接下来一天时间,他都在拆信当中度过。

  到了傍晚时间,他才拆了一半,四个麻袋的信件拆完之后,王多鱼数了一下,读者打赏的钱竟然已经超过了三千四百块钱。

  “这么有钱的么?”

  自语了一声,王多鱼没有继续拆信,而是出门吃饭去了。

  今年一月份的时候,他和刘晓俪一起拆了那些读者来信,总共拿到了四千两百三十七块钱。

  这笔钱拿出了一千八百块钱,还剩下两千四百三十七元。

  之后这笔钱,王多鱼就没有再动过它了。

  既然刘晓俪知道这笔钱的存在,王多鱼自然不会轻易动用。

  而现在九月份,读者来信又让他创收这么多钱,这次刘晓俪并不知道,所以这笔钱他可以直接存到小金库那张存折里面。

  他的小金库一直都是八百多块钱,并没有动过,也没再涨。

  隔天上午,王多鱼再次来到了八十七号院,继续拆信。

  花了一上午和下午两小时的时间,总算将剩余的信件全部拆完了。

  算上昨天的三千四百块钱,总计是五千零八十七元的巨款。

  于是他将这些钱全都存进了银行里,不过他是另外再开了几本存折,跟那张小金库的存折一起存放保管,所以他现在的小金库,总共就有五千九百多块钱了。

  如今到银行取钱,根本不需要密码,只需要身份证明和存折就可以了。

  所以王多鱼对存折和身份证明的保管是非常重视的。

  不仅仅需要防那些小偷,还需要防蚊虫。

  上辈子的教科书就有一张图片说起了存钱的事情,老奶奶存了一辈子的钱,用塑料袋子包得非常好,并且还存放在玻璃罐内。

  只可惜,还是被蟑螂老鼠等啃食了,里面的钱也同样啃得乱七八糟,根本花不了。

  钱是最脏的东西,有人用沾过食物的手接触过这些现金,纸币上面残存了食物的味道,自然会让那些蟑螂等蚊虫为之疯狂了。

  加上老奶奶好几年都没有动过这个存钱的玻璃罐,所以才出事了。

  王多鱼的存折都是新开的,他直接拿黄铜盒装起来,然后再上几个黄铜盒,全部密封保存。

  反正跟套娃似的,将这东西给封存起来。

  虽说要取出来的时候,会相对麻烦一些,但总比存折被偷或者被啃食了,要好很多吧?

  套娃似的黄铜盒子对其他人来说可能很难获得,但对于王多鱼来说,还是很简单的。

  不管是问林德洪那边要,还是将他那些用过的空弹壳拿回哈工大的机械工程系,很快就可以帮忙给打造出来了。

  等他将小金库存好之后,他这才开始干自己的活。

  转眼第二天,王多鱼还没等来陈省身的电话通知,却是等来了李瑞这位大家长的电话。

  七机部办公大院,办公室内,王多鱼跟李瑞等人一起来见方礼和主任。

  后者看到王多鱼的时候,十分欣喜地点头,连着夸赞了王多鱼好几句。

  方礼和好奇地问道:

  “王教授,最近人民报上面已经报道了关于你证明了庞加莱猜想的新闻,我听说数学所那边已经开始商量召开报告会的事情,你们已经确定了在哪里举办报告会么?”

  王多鱼摇头,跟方主任解释清楚了现在的情况。

  李瑞也在一旁补充道:

  “老方,你要是跟上面领导说的时候,不妨提一提我们哈工大,我们哈工大真的非常需要这一次的机会来提升我们的软实力.”

  听到李瑞的话,方礼和没好气地翻白眼道:

  “虽然你们哈工大吸收了不少哈军工的设备、人才,但你们连长沙的国防科大都比不过,还想跟清华北大比?我看老李你是得了失心疯,要不然你怎么会这么不自量力呢?”

  北大有多强,不需要赘述。

  但哈工大偏居北方一隅,是全国最北省会城市,用东北话来说,那就是那旮旯。

  别说什么共和国长子的身份,从高校地位出发,从上面对各大高校的重视程度,哈工大真的连认养的儿子都算不上。

  拿什么跟清华北大这些亲儿子中的亲儿子比较呢?

  李瑞闻言,顿时急眼了。

  “不是,老方你别太过分了啊,哈工大可是七机部下属的大学,你都不替我们争一争,那我们肯定做不到啊.”

  方礼和却懒得搭理对方,这事儿有什么好辩解的?

  哈工大不行就是不行,搞这些歪门邪道的手段,也一样无济于事。

  本来方礼和还想跟王多鱼继续多聊一会儿,被李瑞打岔之后,他也没有聊天的兴致了。

  于是,方礼和直接步入正题,开始聊关于电动自行车企业的事情。

  “首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电机项目已经被上面通过了,不过针对一千万人民币的投资额度,上面领导依然存疑,希望你们哈工大能够解释一下.”

首节上一节117/424下一节尾节目录